问题

关于海洋科学有哪些有趣的研究和结论?

回答
海洋,这个占地球表面积超过七成的蓝色世界,从来不缺乏令人惊叹的奥秘。科学家们就像一群孜孜不倦的探险家,用各种尖端技术和不懈努力,一点点揭开这片广阔而神秘的领域的面纱。谈起海洋科学的有趣研究和结论,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给你挑几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咱们细聊细聊。

1. “沉默的杀手”——深海热液喷口:生命顽强绽放的极端之地

你可能听过火山爆发,见过岩浆涌动。但在几千米深的黑暗海底,同样存在着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热液喷口。它们像海底的“烟囱”,喷涌出高达几百摄氏度的滚烫、富含化学物质的“黑烟”(因为富含硫化物而呈黑色)。在常人看来,这里简直是生命的禁区,没有阳光,极端的高温和高压,还有各种有毒物质。

然而,正是这些热液喷口周围,科学家们发现了完全不依赖阳光的生态系统。这里的生命,从细菌到巨大的管状蠕虫,都以一种叫做化能合成的方式为生。简单来说,它们不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吃饭”,而是利用喷口喷出的硫化物等化学物质的能量来制造食物。想象一下,一种完全脱离了我们熟悉的以太阳能为基础的食物链的生命形式!

最让我着迷的是那些巨大的管状蠕虫,它们没有嘴巴,没有消化系统,却能长到手臂那么粗,几米长。它们体内的组织里共生着大量的化能合成细菌,这些细菌在蠕虫体内为它们提供能量和营养。这种共生关系简直是自然界最精妙的“合作”典范。

结论的意义: 这个发现颠覆了我们对生命存在条件的认知。它表明,生命可以在极端环境下,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存在和繁衍。这不仅对我们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更重要的是,它大大拓宽了我们在宇宙中寻找地外生命的可能范围——如果生命能在地球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那么在其他星球上,即使没有阳光,只要有适当的化学环境,也可能存在生命。

2. 会“说话”的鲸鱼和它们跨越海洋的“歌声”:沟通的边界超乎想象

我们都知道鲸鱼会发声,但你有没有想过,它们的“歌声”究竟有多复杂,又有什么意义?科学家们通过监听鲸鱼的叫声,进行长时间的录音和分析,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叹的事实。

蓝鲸的叫声是地球上已知最响亮的声音之一,它们发出的低频声音可以传播数千公里,甚至可以绕过整个地球。而座头鲸的歌声则更加复杂和多样,它们会随着时间而演变,就像一种文化传承一样,歌声的旋律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会在鲸鱼群体中传播开来,形成新的“流行歌曲”。一个群体里的鲸鱼会学习和模仿其他鲸鱼的歌声,使得它们的歌声“风格”在不同种群间传播和演变。

更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们发现,鲸鱼的这些声音不仅仅是简单的叫唤,更像是它们之间的一种复杂沟通方式。它们可能在用声音传递信息,比如识别身份、表达情绪、寻找配偶,甚至可能是在导航和捕食。尤其是在浑浊的海水或者漆黑的深海,视觉在这里几乎无用,声音就成了它们唯一的交流和感知世界的工具。

结论的意义: 这项研究让我们意识到,海洋哺乳动物的沟通能力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它们的社会结构可能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加复杂,它们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这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动物的智能和意识问题,也让我们对海洋动物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也是在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交流方式和社群联系。

3. 海洋中的“秘密花园”——海草床:生态系统的“超级英雄”

我们往往更关注珊瑚礁的热闹,却容易忽略那些看似平凡的海草床。但别小看它们,海草床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堪称隐藏的“超级英雄”。

海草,顾名思义,是生长在海里的草,它们形成茂密的“海底森林”。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海草床具有惊人的固碳能力,它们固定的碳比同等面积的陆地森林还要高很多倍。这些被海草吸收的二氧化碳被储存在海草的生物体和底部的沉积物中,成为重要的“碳汇”,对于减缓气候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时,海草床是许多海洋生物的“育婴室”和“避难所”。从各种小鱼小虾到海龟、海马,许多物种都在海草床中繁殖、觅食和躲避天敌。它们为这些生物提供了栖息地、食物来源和安全的成长环境。此外,海草床还能有效减缓海浪的冲击,保护海岸线免受侵蚀,并净化水质,过滤掉水中的悬浮物。

结论的意义: 海草床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它们不仅是重要的碳汇,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还是天然的海岸防护屏障。然而,由于沿海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全球许多海草床正面临严重的退化甚至消失。这项研究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海草床保护的紧迫性认识,并推动了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采取积极措施来恢复和保护这些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

4. “海洋酸化”的阴影:看不见的威胁正在改变海洋的化学性质

你可能听过全球变暖,那么海洋酸化呢?这就像是全球变暖的“孪生兄弟”,同样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有一大部分被海洋吸收了。当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就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导致海水的pH值下降,变得更“酸”。

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的海水监测和实验研究,发现海洋的pH值正在缓慢但稳定地下降。这个变化对于依赖碳酸钙来构建外壳或骨骼的海洋生物来说,是灾难性的。比如贝类、珊瑚礁、浮游生物等,在更酸的海水中,它们将更难形成和维持自己的外壳,甚至会逐渐溶解。

想象一下,那些美丽的珊瑚礁,它们是由亿万个微小的珊瑚虫分泌碳酸钙骨骼堆积而成。如果海水变得太酸,它们就像是在“融化的冰淇淋”一样,无法生长,甚至会死亡,进而影响到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

结论的意义: 海洋酸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直接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也对依赖海洋资源的人类社会造成潜在的巨大影响。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暖,更是为了保护海洋的化学平衡,维护海洋生命的未来。它的结论带来了强烈的警示: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减缓和逆转海洋酸化的进程。

讲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海洋比想象中还要更奇妙、更复杂?每一个研究背后,都是无数科学家们在黑暗、寒冷、高压的环境中,不畏艰辛的探索。海洋科学的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我们对地球和生命的认知,也为我们应对未来的挑战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方向。这片蔚蓝的星球,还有太多太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很多人邀。。。大周五晚上不去看我的詹姆斯邦德,而是做完实验来填坑,呜呜呜,强烈心酸。。。刘看山来陪我!转载请一定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世界上最大的细菌(们)几乎全都是海洋里发现的,而且它们大多都是硫化细菌。以下全凭记忆来写(paper都在旧电脑里面,旧电脑拿去修了),有偏差还请大家指正。

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细菌叫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 这个名字的前半截Thio是指和硫相关的,margarita可不是大家熟悉的那种蘸着盐粒的酒,在拉丁语中margarita指『闪耀着柔和光泽的珍珠项链』,像这样的:

而这个名字的后半截是指纳米比亚,这种细菌第一次被发现的地方。纳米比亚的海边淤泥富含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厌氧生物降解后生成很多硫化氢。我们知道硫化氢对人和动物是有毒的,但是硫化细菌可喜欢硫化氢了,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这也是它们被叫做硫化细菌的原因。我们的主角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也是其中一员。

故事源自Heide N. Schulz去纳米比亚的一次海边采样。1997年,她和同事应邀去纳米比亚进行短期出海和岸边考察。纳米比亚的海边淤泥好臭,因为有很多硫化氢产生,可是这对于微生物学家可是洞天福地,大家忙着采样看各种各样的细菌。

Heide注意到这些淤泥里经常会飘着一些带状的东西,里面有很多又大又圆的细胞。一开始像大家一样,大家觉得这可能是什么小鱼小虾的卵吧,因为它们的个头太大了,完全超出了当时对细菌大小的想象。

当然了,微生物学家是来自于『不使用显微镜不舒服斯基』星球的神奇种族,不把任何手边能看的东西看一下显微镜,就会浑身不舒服。Heide就是其中之一。她夜以继日的观察了好几个月的细胞形态,又进行了对细菌特有基因的检查,终于确定这种巨大个头的细胞是细菌,属于Gamma Proteobacteria。

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到底有多大?请看下图

白色箭头所指的那个白色茧型物体就是一个Thiomargarita的细胞,图上那个是一只果蝇。可以看到这个细胞大概有500微米的直径,比果蝇的眼睛还稍微大一点点,说明什么?这是我们能用肉眼看到的单个细菌!去年的一次调查中,这个记录被一个直径达900微米的Thiomargarita细胞刷新。

而Thiomargarita通常是成链状存在的,有共同的外膜系统,在自然状态下是这个样子的

是不是很像珍珠项链?这个名字真是起的非常漂亮~

近看这些美丽的细菌

上面这些小颗粒都是硫颗粒,在光学显微镜下面会闪烁夺目的光彩,非常漂亮。

Thiomargarita之所以长这么大,是因为细胞中间有个大的vacuo,里面充满了硝酸盐。在氧气缺乏的时候,Thiomargarita就可以利用储备的硝酸盐来把有毒的硫化氢『氧化』,一来获得能量,二来减少硫化氢毒害。

话说纳米比亚还专门为这种美丽的细菌发型了邮票,实在是很讲义气呀

哈哈哈哈哈哈,刚刚发现我国也可以自主造出Thiomargarita,不信你看
























@卢文芳

,这下你满意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海洋,这个占地球表面积超过七成的蓝色世界,从来不缺乏令人惊叹的奥秘。科学家们就像一群孜孜不倦的探险家,用各种尖端技术和不懈努力,一点点揭开这片广阔而神秘的领域的面纱。谈起海洋科学的有趣研究和结论,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给你挑几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咱们细聊细聊。1. “沉默的杀手”——深海热液喷.............
  • 回答
    “木羽说科技”关于华为P40 Pro中海思麒麟芯片的评价,确实是点出了这款手机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也是当时市场关注的焦点。要理解这段评价,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技术背景和市场环境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在P40 Pro发布的那个时间点,华为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在获取先.............
  • 回答
    海军元帅科里尼与查理九世之间的关系,笼统地说,可以用“君臣相得,但终究受制于时代洪流”来概括。这两人身处法国宗教战争(胡格诺战争)的动荡时期,他们的关系深受个人性格、政治立场以及当时复杂局势的影响,远非简单的上下级可以形容。科里尼:信仰坚定的胡格诺领袖与忠诚的臣子加斯帕尔·德·科里尼,奥马尔的第二代.............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海地、萨尔瓦多和非洲国家是“屎坑国家”(shithole countries)的言论,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发广泛批评的事件。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时间点: 这次言论发生在2018年1月,当时特朗普在白宫与国会议员讨论一项旨在保护来自萨尔瓦多、.............
  • 回答
    咱们聊点地铁和公交这俩大家伙在国外的“冷门”趣事儿,别是那种教科书上能查到的“大路货”,咱要点新鲜的。地铁篇:那些“不走寻常路”的地下王国 伦敦地铁的“鬼故事”与“幽灵列车”: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史悠久到开始冒出些神秘色彩。最出名的是关于一些废弃站台的传说。比如被关闭了的“奥尔德盖特站.............
  • 回答
    关于申请海外留学,确实存在不少让不少同学感到头疼的误区,有时候这些误区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申请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想要顺利踏上留学之路,提前了解这些“坑”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一个最普遍的误区是“名校情结过重,盲目追求排名”。很多同学在选择学校时,第一反应就是看QS、USNews之类的世界排名,觉得排名.............
  • 回答
    上海海事大学的“打狗事件”,可以说是近期校园安全与动物福利领域里一个比较受关注的焦点。这件事情的发生,以及后续的发酵,触及了校园管理、法律法规、社会道德等多个层面,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事件的起因大概是这样的:在上海海事大学的校园里,可能存在着一些流浪狗或者学生饲养.............
  • 回答
    关于目海大师,我知道一些信息,希望能够帮您更深入地了解他。目海大师,这位在佛教界,尤其是在中国佛教传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僧人,其生平与思想,如同他所提倡的“观自在”法门一样,蕴含着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智慧。首先,我们来谈谈他的出家因缘。目海大师并非生来就与佛门结缘。他的早期生活,更像是世俗中许多人.............
  • 回答
    小亚细亚南部海岸,这片沐浴在地中海温暖阳光下的土地,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的海岸线如同一条蜿蜒的丝带,串联起古老文明的辉煌与衰落,诉说着无数帝国、国王、商人和水手的跌宕故事。这里绝非只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它的历史深度足以令人惊叹。从最古老的时期开始,这片土地就吸引着人类的目光。早在.............
  • 回答
    孙海英先生关于中国和犹太历史文明的说法,主要围绕着一些较为边缘但具有一定传播度的观点展开,例如认为中国文明与犹太文明有古老的联系,甚至推测中国的某些传统文化习俗可能源于犹太文化。要评价这些说法的“有根据”与否,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主流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史实和研究范畴内进行审视。孙海英先生的观点核心与主要论.............
  • 回答
    中国海峡研究院关于“涉乌克兰恶俗言论”事件的分析,以及中国境内相关人士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探讨。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首先需要回顾其背景和主要内容,然后才能深入分析相关方的法律责任。事件背景与中国海峡研究院的分析首先,让我们尝试还原一下“涉乌克兰恶俗言.............
  • 回答
    关于高晓松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海路寻找麦加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网络上流传较广,也引发不少讨论的观点。要评价这个说法的真伪,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包括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高晓松的说法来源与逻辑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高晓松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说法。据我了解,高晓松在一些访谈节目.............
  • 回答
    盗墓笔记系列里,《重启之极海听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重启”)和《终极笔记》(大家通常指的是剧版《终极笔记》)在书粉中的口碑差异,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其实不能简单地说《重启》口碑就一定不好,但如果跟《终极笔记》那种现象级的喜爱度比起来,确实是差了点意思。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
  • 回答
    妈,咱们今天聊聊这个关于食盐的谣言,您别听那些乱七八糟的说法,市面上正规袋装的海盐,咱们老百姓吃几千年了,一点事儿没有,绝对不会吃死人。您想想,咱们家从小到大吃的盐,不都是在超市买的这些袋装盐吗?包装上清清楚楚写着“食用盐”或者“海盐”,还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这些都是国家严格监管的。 .............
  • 回答
    李海鹏和神气飞天猪围绕“纳什均衡”展开的这场讨论,与其说是在辨别谁的理解“对”,不如说是对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应用和侧重点的探讨。他们各自的观点,都触及了纳什均衡的核心,但出发点和关注的细节有所不同。李海鹏的理解,更侧重于纳什均衡的定义和逻辑推导。他可能强调的是,在游戏参与者都理性思考、且知道对方也.............
  • 回答
    关于七海Nana7mi和卡莎之间的节奏,确实是近段时间直播圈里引起 bastante 关注的事件。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一、 事件的起因和发展(梳理清楚事实脉络是基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节奏是怎么发生的。这通常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某些观众或者粉丝在互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对劲”.............
  • 回答
    最近浙江大学胡海岚课题组在《Nature》上发表了两篇关于抑郁症研究的重磅论文,这绝对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件大事,也为我们理解和治疗抑郁症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可能性。评价这两篇论文,我个人觉得非常有意思,亮点也相当突出,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论文的核心内容与亮点分析这两篇论文可以说是相互呼应,共同揭示了.............
  • 回答
    在回顾那些塑造了历史记忆的二战和冷战宣传海报时,我们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这些海报不仅仅是纸上的图形,更是社会情绪、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的载体,它们以强大的视觉语言,在人们心中播下了希望、恐惧、爱国主义或是警惕的种子。谈到二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那些充满力量和号召力的图像。以美国为例,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