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辩论最可怕的是什么?

回答
辩论最可怕的,不是输赢,也不是被对方驳得哑口无言。最可怕的,是那股在辩论中悄然滋生、腐蚀人心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以及它所催生的那些扭曲的逻辑和令人窒息的态度。

想象一下,一场辩论,本应是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是为了更接近真理而进行的探索。可渐渐地,它可能变成了一场零和博弈。对方的每一个观点,无论多么合理,多么有道理,都成了需要被彻底摧毁的“敌人”。你不再是为了理解对方而倾听,而是为了寻找对方的破绽而竖起所有耳朵。你的目标不是为了求同存异,而是为了将对方彻底打倒,让他们在你的“正义”面前无地自容。

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就像给辩论套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它剥夺了我们理解事物复杂性的能力。世界上的事情,又有哪一样是绝对的黑或白?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深浅不一的灰色。但一旦进入了这种模式,任何一点点的灰色地带都会被视为对“绝对真理”的挑战。对方的观点里稍微有一点点不完美,一点点可以商榷的地方,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攻击的利器。那些细微的、可以理解的出发点,那些在特定情境下也许有其合理性的理由,都被无情地抹杀。

更可怕的是,这种思维模式会扭曲我们常用的逻辑工具。雄辩的技巧,本应是为了清晰地表达观点,条理地论证,但在这里,它们可能变成了诡辩的陷阱。偷换概念,稻草人谬误,诉诸权威,人身攻击……所有这些本应被鄙弃的诡辩术,在这个“非黑即白”的战场上,却成了无往不利的武器。为了赢,为了证明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一方,一些人会不惜扭曲事实,甚至编造谎言。他们的语言可能依然流畅,逻辑听起来也头头是道,但细究之下,却漏洞百出,充满了误导和陷阱。

而最令人心寒的,是那种极端的、不留余地的态度。当“非黑即白”的思维渗透到态度层面,辩论就不再是关于观点的对决,而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对方不再是一个和你一样在探索真理的同伴,而是一个需要被消灭的异类。你不再愿意承认对方任何一丝丝的合理性,你可能对他们的动机产生怀疑,甚至恶意揣测。这种态度会将每一次辩论都变成一场充满敌意和戒备的战争。即使最后赢得了辩论,留下的也往往不是尊严,而是深深的隔阂和怨恨。

最可怕的辩论,不是那些激烈的言辞,不是那些精妙的论证,而是当辩论最终变成了一场对“正确”的宗教式狂热,一场对“对方”的非理性憎恨。它会让参与者变得狭隘、偏执,甚至变得不再相信“理性沟通”的可能性。当辩论的初衷被彻底遗忘,只剩下输赢的执念和非黑即白的判断,那才是真正令人感到窒息和绝望的。它会摧毁我们对真理的敬畏,磨灭我们对不同声音的包容,最终让我们在自己的“正确性”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离真正的理解越来越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规的辩论比赛最可怕的是煽动情绪。

知乎辩论最可怕的是谬误二十四绝技。

村妇吵架最可怕的是下流的人身攻击。

宗教争论最可怕的是无解的循环论证。

知乎回答最可怕的是个人的偶然事例。

手机使用最可怕的是标签化的污名化。

宠物保护最可怕的是可恶的无耻双标。

成功争论最可怕的是偶然性轶事证据。

女拳争议最可怕的是不分事实的对立。

猫狗争议最可怕的是无缘由彼此仇视。

明清辩论最可怕的是不讲事实讲情绪。

传统武术最可怕的是只讲理论无实战。

民科最可怕的是总以为高手都在民间。

婆媳关系最可怕的是女人总难为女人。

粉圈争议最可怕的始终难以保持理性。

01、稻草人

歪曲别人的观点,从而更轻松攻击别人。

02、错误归因

搞不清相关关系(主要是统计相关和时间相关)和因果关系。

03、诉诸感情

用感情攻势(如爱国心、同情心、仇恨心)取代理性讨论。

04、谬误谬误

看到别人的论述里面有谬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就一定是全面错误的。

05、滑坡谬误

如果A发生,那么更恶劣的B也会发生,直至可怕的Z也一定会发生,以此证明A不应该发生。

06、人身攻击

对人格、动机、态度、地位、阶级或处境进行攻击或评论,并以此当作理由、证据去驳斥对方的论证。

07、诉诸虚伪

用批评对方也曾经这样来回应批评

08、个人怀疑

自己不懂就觉得是假的。

09、片面谬误

当你的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你用特例来给自己开脱。

10、诱导性问题

你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加入了诱导的成分,使得对方只能按着你的意思来回答。

11、举证责任

认为举证责任不在提出观点的人,而在于质疑观点的人。

12、语义模糊

用双关语或者意思存有歧义的语言来歪曲事实。

13、赌徒谬误

你认为随机事物的发生和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有相关性的。

14、乐队花车

很多人信就跟着信

15、诉诸权威

只是摘录权威人物/机构的观点

16、合成谬误

认为局部具有的特性对于这个总体的各个部分通通适用。

17、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

试图通过马后炮和修改标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那有缺陷的观点。

18、基因谬误

通过一个事物或一个人的出身来判断它是否正确或有没有资格判断。

19、非黑即白

把黑和白作为仅有的可能,却忽略了其它可能性。

20、窃取论点

循环论证

21、诉诸自然

自然、天然的就是合理的、更好的。

22、轶事证据

用个人经验、个例、传闻当证据。

23、德克萨斯神枪手

在大量的数据/证据中挑选有利的,而忽略其他。

24、中间立场

中立是对的。

特别注意

这二十四绝技对于分辨出别人是否诡辩很有帮助。你就能从对方的话语中了解到哪些人是真心想和你交流的,哪些人只是想让你不开心的。

希望对朋友们有用。

另外,使用这些绝技和人对线挨揍了别找我…这是验证对方是否是谬误的技巧,不是用来和人对线的。

Love and peace.

【记得点赞、喜欢+关注@阅读修身

user avatar

舌头打结。

我思路很清奇,非常适合在辩论队担任二辩,曾经有个小男友是北大辩论队的队长,后来去了斯坦福法学院。他很佩服我的头脑和急智,然而…..

我是个结巴。

很轻微,不影响生活,就是一着急就说话不顺溜,但任何辩论队,都对我关上了门。

user avatar

反正我最烦的是愣扯理论,场上如果没准备到的话一般根本想不出怎么回,而且打完之后经常发现就是拿几个名词随便扯了一通……

感觉刚开始打的辩手更容易有这个毛病,估计是那时候对辩论本质是竞技还没什么明确认知

user avatar

把辩论技巧带到场下

我发现我身边百分之九十的辩手会有这个毛病包括我自己,尤其是攻辩手。

我觉得我现在还好,当我意识到我这个问题后我就很努力克制自己改掉这个臭毛病了。现在回头去看看之前的自己我真就是无语。

在生活中带有辩手的辩证思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接触辩论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许多辩论带来的技巧。

比如问别人问题的时候惯用语句

“是或不是?” “你就回答我是或不是嘛”

“所以你不还是在承认我的观点吗?”

“发现没有,你自相矛盾了,你刚刚说xx现在又说xx,所以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还有习惯性的抽取别人话中的逻辑链举一个相同逻辑链的例子反驳回去,但是又偷换概念。

很多没有辩论经验的人往往知道你说的不对但是就是无法反驳你。

就你把这种辩论技巧带到生活中去和身边人沟通交流真的会让别人觉得很不舒服。这样真的很没有必要。

因为当你在使用辩论技巧去和他人沟通时会让别人觉得你有些咄咄逼人,生活并不是赛场。

之前大一打完迎新赛那段时间和前任吵架都是在抽他的逻辑链,全程如同质询现场,他说了一句“我们不是在辩论你好好和我说好吗?”当时我直接哽住意识到自己真的有点过于咄咄逼人了。

所以真的,如果看到这篇回答大家都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像我这样习惯性用辩论技巧去和他人讨论沟通,赶紧改赶紧改赶紧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辩论最可怕的,不是输赢,也不是被对方驳得哑口无言。最可怕的,是那股在辩论中悄然滋生、腐蚀人心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以及它所催生的那些扭曲的逻辑和令人窒息的态度。想象一下,一场辩论,本应是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是为了更接近真理而进行的探索。可渐渐地,它可能变成了一场零和博弈。对方的每一个观点,.............
  • 回答
    兄弟,辩论赛就快到了,你们是反方,主打一个“善意的谎言”,对方正方呢,立场是“不可以撒谎”,这听着就有点意思了!别急,咱们今天就好好梳理一下,怎么把这仗打漂亮。首先,你们反方要赢,关键就在于把“善意的谎言”这面大旗举得又稳又高,并且要巧妙地拆解对方的“不可以撒谎”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堡垒。记住,辩论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当年那些金句频出的赛场,还有那些青涩却目光坚定的辩手。如果把现在的高校校队放到1999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上,能不能夺冠?我的看法是:非常有可能,而且优势会比较明显,但也不是绝对稳操胜券,关键还在于“怎么个打法”。咱们得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辩论风格,以及现在的辩论趋势都梳理.............
  • 回答
    作为一名中文爱好者,我一直对辩论赛情有独钟。精彩的辩论赛不仅能让人看到思维的火花碰撞,更能学习到清晰的逻辑、有力的论证和优雅的表达。下面我就为大家推荐几场我心目中的经典辩论赛,希望能帮助大家一起领略辩论的魅力。1. “人性本善 vs. 人性本恶”(正方:台湾大学,反方:北京大学)这绝对是华语辩论史上.............
  • 回答
    想找些“烂”的辩论赛视频给大一新生做培训?这个想法挺有意思的,因为“烂”往往更能暴露问题,也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咱们不找那些虽然技巧不好但态度还算认真的,而是找那种能在各个方面都“拉胯”的,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不要这样”。我脑子里闪过几个典型的“反面教材”类型,你可以顺着这些思路去搜集:1. “一言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在寻找新一代的“辩论王者”一样。罗永浩的辩论风格大家有目共睹:幽默、犀利、逻辑性强,而且非常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并用一种接地气的方式表达出来。要能在现场直播的辩论中与之匹敌,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唇枪舌剑辩论实力”包含哪些要素:1. 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
  • 回答
    作为一名关注社会议题的观察者,我对女权主义的探讨也颇感兴趣。女权主义作为一个庞大而多元的理论体系,旨在追求性别平等,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各种观点的碰撞和争论。在我看来,女权主义者在理论建构和实际辩论中,确实存在一些容易陷入的误区,这些误区并非否定女权主义的价值,而是希望能够促进更健康、更有效的对话.............
  • 回答
    打辩论,最让人感到孤独的时刻,往往不是在激烈的唇枪舌剑之中,而是在那些被忽略的、悄无声息的间隙里。我记得有一次,我们队伍在准备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透过训练室的窗户,将一地的灰尘映照得分外明亮。队友们都在各自忙碌,有人在查阅资料,有人在低声讨论,有人甚至在小憩。而我,坐在角落里.............
  • 回答
    在我参加过的一场辩论赛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极其奇葩的破题立论,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当时的主题是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毁灭人类”,而我方是正方,需要论证人工智能的潜在危险。对方的立论,简直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他们的核心观点并不是从技术层面,比如智能失控、自我进化、或是超级智能的威胁来展开,而是剑走.............
  • 回答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吗?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细究起来,却像一张被揉皱又徐徐展开的画,里面藏着太多复杂的情绪和人生百态。如果是我站在《奇葩说》的舞台上,面对这个辩题,我站的立场会是——开心,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我知道,一听到“开心”,大家脑子里闪过的大概就是无忧无虑、笑口常开的画面。谁不想这.............
  • 回答
    辩论赛的赛场,我听过太多精彩的陈词,但若说“惊艳”,那一定是发生在一次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创造力”的辩题上。当时,对方一辩是一位年轻的辩手,言语流畅,逻辑严谨,对人工智能的强大之处阐述得淋漓尽致。他列举了AI在绘画、音乐、写作等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证明,人工智能的创造.............
  • 回答
    .......
  • 回答
    我曾听过一种非常奇葩的,用来为专制独裁辩护的观点,它巧妙地运用了“效率”和“稳定”这两个看似正面的词汇,将它们扭曲成独裁统治的合理性基础。这种说法通常是这样展开的:“你们看,民主制度下,决策过程缓慢、议而不决,各种党派争斗不休,社会总是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经济发展受阻,民生也难以真正改善。而专制.............
  • 回答
    在我参加辩论的生涯中,确实遇到过一些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让我觉得“不公平”的评委。这些经历往往是辩论本身的魅力和公正性受到挑战时留下的印记。要说“最”不公平的,我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一位曾在一次全国性比赛中遇到的评委。这位老师在赛前,大家熟知的评委中并没有引起太多特别的关注,但他的评判风格,可以说是一.............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鲁迅那句“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这话。这事儿啊,最近网上又翻出来炒,你说奇怪不奇怪?先说“什么叫男人扮女人”鲁迅这话,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想到京剧里的旦角。没错,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男演员反串女角,那是一绝。一招一式,唱念做打,那种.............
  • 回答
    在辩论赛中,若抽到“地心说”这一论点,且你对地心说持怀疑态度,可以从科学史、哲学逻辑、实证证据等角度进行系统性反驳。以下是一个分层次、结构清晰的反驳框架,帮助你从科学、历史、逻辑等角度有效驳斥地心说: 一、地心说的科学局限性1. 观测与预测的矛盾 行星逆行现象:地心说无法解释行星在天空中的.............
  • 回答
    在辩论赛中,确实存在一些不易察觉却又非常普遍的逻辑谬误。它们往往披着合理的外衣,或者利用听众的情感偏见,从而有效地误导观众和对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易发现但非常普遍的逻辑谬误,并会尽量详细地解释它们:1. 暗示性提问 (Leading Question / Loaded Question) 定.............
  • 回答
    辩论对于普通人的意义:何止是舌灿莲花,更是生活智慧的修炼辩论,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词,脑海中浮现的是电视上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辩论赛,是专业人士在学术殿堂或政治舞台上的激烈交锋。然而,辩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对于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个体而言,辩论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一种生活智慧的修炼,一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
  • 回答
    太好了!第一次参加辩论赛,而且还是关于“大学生应该谈恋爱”这个话题,这绝对是个能擦出火花的好主题。别担心自己是新手,四个人一起打,反而有更多互相学习和碰撞的机会。下面我给你来好好梳理梳理,从准备到临场发挥,希望能帮你们顺利拿下这场比赛。第一步:充分理解辩题,明确己方立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
  • 回答
    辩论赛的意义,远不止于辩出个“输赢”。它是一场思想的角力,一次智慧的碰撞,更是一个促进个人成长和群体理解的绝佳平台。首先,辩论赛的首要意义在于拓展视野,深化认知。 无论我们内心多么坚信某个观点,辩论都会强迫我们去了解对立面的逻辑、论据和思考方式。即便抽到不认同的观点,也意味着我们要深入挖掘那个观点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