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时的爱琴和两河文明圈,马其顿军队就是一支外星军队,如果那时候有这说法的话。雅典与底比斯的联军,一战就被马其顿摧毁,之前在希腊号称无敌的底比斯圣团一战就被全歼。再战,底比斯被亚历山大夷为平地。
当时希腊的局势,斯巴达已经开始衰微,被底比斯的圣团和斜线战术屡次打败。因为底比斯做大,雅典和斯巴达这对死敌都不得不携起手来组成联军,结果依然被底比斯击败。所以可以想象,看到底比斯被马其顿瞬间秒杀的时候,对全希腊是多大的震撼。斯巴达之后又趁亚历山大远征之机进攻马其顿,结果安提帕特招募了一群雇佣军就把斯巴达打回老家了。
所以从马其顿在希腊的战绩来看,波斯抗击马其顿的结果一点都不奇怪,就是真打不过,要知道之前色诺芬等人的希腊雇佣兵,就能在波斯境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能在偌大的波斯帝国当上总督的人,多少在西亚也是人杰,比如说备受大流士器重的小亚细亚总督门农和法那巴佐斯,如果能在战术上想出克制马其顿军队的谋略那早就用了,但即便是他俩,想出的办法也主要是在战略上坚壁清野,在后勤上拖垮亚历山大,而避免决战。这个时候,波斯帝国处在大帝国后期的弊病就开始显现出来了,那就是各地官员和总督都不想破坏自己的财产而便宜了门农的战功,最后还是都力主决战,这是帝国政治和凝聚力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军事能力的问题。
就是在战术层面,大流士三世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建造镰刀战车对付马其顿方阵(之后被继业者军队普遍采用),有些文章认为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军队已经是波斯几代来战术最好的军队了,比如能轻易平定之前几代都没有搞定的埃及叛乱就是一个例子。大流士(可能波斯那么多将领也多少出了些主意)战役学上也是有才华的,伊苏斯和高加梅拉战役波斯军都成功占据先手,但这些都没有用,亚历山大带着骑兵突过来,立刻全军GG。
退一万步说,那些波斯人实在军事能力不行,底比斯一个以武立国、之前屡战屡胜、称霸全希腊的城邦,你说要没几个军事人才,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人家将领可能都是身经百战,比我们纸上谈兵强多了。而且要知道亚历山大都是要把底比斯给夷平了,那还不人人绞尽脑汁来对付他,一样也没有改变结果。
所以,破解马其顿方阵+伙伴骑兵的,还是只能是实力更强的军队,至少是代差不大可以一打的。如果看过波利比乌斯《历史》,就会发现腓力五世甚至珀尔修斯也是主角模板,给人一种赢着赢着就输了的感觉,至少在希腊范围内,还是基本上七八成都赢了。最后就库诺塞法莱/彼得纳两次大败,马其顿就垮了,因为它全国也就3、4万军队而已,只要能正面击败马其顿军,就可以消灭马其顿。而只有罗马军做到了这一点,要怪就怪汉尼拔把罗马那代人练出经验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