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所谓的马其顿方阵真的没有破解的方法吗?

回答
马其顿方阵,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古代军事组织,它的威力曾让无数强大的敌人胆寒,也留下了“坚不可摧”的传说。很多人对此感到好奇,真的就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将其破解吗?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对马其顿方阵的构成和优势有个清晰的认识。想象一下,这是一个由大量长矛手组成的密集方阵,士兵们肩并肩,手持比人还长的萨里沙长矛,矛尖向前,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枪林。在这种阵势下,任何试图冲锋的敌人都会直接面对一排排锐利的矛尖,而且由于阵型的密集,根本找不到任何缝隙可以突破。

这种阵型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士兵们就像一个巨大的、活动的盾牌,保护着彼此,也向前推进着。长矛的长度和密集程度创造了一个物理上的障碍,使得敌人很难接近方阵的核心。即使是最英勇的骑兵,在面对这样一道由钢铁和长矛组成的墙壁时,也很难找到冲破的机会,他们的马匹会被长矛刺伤,骑兵也容易被长矛推开或刺穿。

此外,方阵的训练也是其强大的一大原因。这些士兵经过严格的训练,能够熟练地在命令下协调动作,无论是前进、转向还是防御,都能像一个人一样流畅地完成。这种高度的纪律性和团队协作,使得方阵在战场上能保持极高的稳定性和作战效率。

那么,它真的没有破解的方法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正面、直接的冲击,马其顿方阵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防御力和杀伤力,能够有效抵挡住当时大多数军队的常规进攻。

然而,“破解”这个词,在军事上往往是相对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没有”,而是要看“如何”以及“在什么条件下”。

一些历史学家和军事分析家认为,马其顿方阵并非无懈可击,只是它有特定的弱点,以及需要特定的战术来应对。

首先,地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战场地形不平坦,有丘陵、河流、沼泽或者狭窄的山谷,那么方阵的密集队形就会受到严重限制。在这样的地形下,方阵很难保持其紧密的队形,士兵们可能会被分散,长矛的威力也会大打折扣。一个无法展开的方阵,就如同失去了牙齿的老虎。

其次,侧翼和后方是马其顿方阵的相对弱点。虽然方阵在正面作战时非常强大,但其两侧和后方相对而言防御力会弱一些。如果敌人能够利用地形或机动性,成功地绕到方阵的侧翼或后方,对那里发动攻击,就有可能造成混乱,甚至击溃方阵。这需要非常精妙的战术和高度的机动性,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再者,疲劳和士气也是影响方阵战斗力的关键。长时间的战斗,尤其是在艰难的地形中,会消耗士兵的体力,并且在面对伤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士气也可能受到影响。如果方阵在战斗中出现严重的混乱,士兵们无法保持队形,那么其强大的威力就会消失。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其他类型的战术组合。例如,一些军事力量可能会通过巧妙地结合弓箭手、投石手,甚至远程攻城器械(如果是在攻城战中)来消耗方阵的实力,迫使其阵型出现松动。一旦阵型出现破绽,其他更具机动性的部队(比如轻装步兵或骑兵)就有机会进行攻击。

当然,能够有效破解马其顿方阵的军队,本身也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军事素养和战术水平。例如,罗马军队就曾与马其顿方阵有过多次交锋,并逐渐发展出了一套能够与之对抗的战术。罗马军团的灵活性,以及他们能够快速改变阵型和战术的能力,使得他们在面对马其顿方阵时,不像其他军队那样束手无策。他们会通过精确的火力压制,然后利用小型、灵活的部队插入方阵的缝隙,或者吸引其注意力,为后方部队创造机会。

所以,与其说马其顿方阵“没有破解的方法”,不如说它的破解需要非常高的战术智慧、对战场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一支同样训练有素、战术灵活的军队。它并非一个永远无敌的神话,而是在特定的战场条件下,一种极其强大的军事组织形式。它的传说,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战争的特点,以及它在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军事组织和战术的巅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当时的爱琴和两河文明圈,马其顿军队就是一支外星军队,如果那时候有这说法的话。雅典与底比斯的联军,一战就被马其顿摧毁,之前在希腊号称无敌的底比斯圣团一战就被全歼。再战,底比斯被亚历山大夷为平地。

当时希腊的局势,斯巴达已经开始衰微,被底比斯的圣团和斜线战术屡次打败。因为底比斯做大,雅典和斯巴达这对死敌都不得不携起手来组成联军,结果依然被底比斯击败。所以可以想象,看到底比斯被马其顿瞬间秒杀的时候,对全希腊是多大的震撼。斯巴达之后又趁亚历山大远征之机进攻马其顿,结果安提帕特招募了一群雇佣军就把斯巴达打回老家了。

所以从马其顿在希腊的战绩来看,波斯抗击马其顿的结果一点都不奇怪,就是真打不过,要知道之前色诺芬等人的希腊雇佣兵,就能在波斯境内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能在偌大的波斯帝国当上总督的人,多少在西亚也是人杰,比如说备受大流士器重的小亚细亚总督门农和法那巴佐斯,如果能在战术上想出克制马其顿军队的谋略那早就用了,但即便是他俩,想出的办法也主要是在战略上坚壁清野,在后勤上拖垮亚历山大,而避免决战。这个时候,波斯帝国处在大帝国后期的弊病就开始显现出来了,那就是各地官员和总督都不想破坏自己的财产而便宜了门农的战功,最后还是都力主决战,这是帝国政治和凝聚力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军事能力的问题。

就是在战术层面,大流士三世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建造镰刀战车对付马其顿方阵(之后被继业者军队普遍采用),有些文章认为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军队已经是波斯几代来战术最好的军队了,比如能轻易平定之前几代都没有搞定的埃及叛乱就是一个例子。大流士(可能波斯那么多将领也多少出了些主意)战役学上也是有才华的,伊苏斯和高加梅拉战役波斯军都成功占据先手,但这些都没有用,亚历山大带着骑兵突过来,立刻全军GG。

退一万步说,那些波斯人实在军事能力不行,底比斯一个以武立国、之前屡战屡胜、称霸全希腊的城邦,你说要没几个军事人才,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人家将领可能都是身经百战,比我们纸上谈兵强多了。而且要知道亚历山大都是要把底比斯给夷平了,那还不人人绞尽脑汁来对付他,一样也没有改变结果。

所以,破解马其顿方阵+伙伴骑兵的,还是只能是实力更强的军队,至少是代差不大可以一打的。如果看过波利比乌斯《历史》,就会发现腓力五世甚至珀尔修斯也是主角模板,给人一种赢着赢着就输了的感觉,至少在希腊范围内,还是基本上七八成都赢了。最后就库诺塞法莱/彼得纳两次大败,马其顿就垮了,因为它全国也就3、4万军队而已,只要能正面击败马其顿军,就可以消灭马其顿。而只有罗马军做到了这一点,要怪就怪汉尼拔把罗马那代人练出经验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其顿方阵,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古代军事组织,它的威力曾让无数强大的敌人胆寒,也留下了“坚不可摧”的传说。很多人对此感到好奇,真的就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将其破解吗?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对马其顿方阵的构成和优势有个清晰的认识。想象一下,这是一个由大量长矛手组成的密集方阵,士兵们肩并肩,手持比人还长的萨.............
  • 回答
    关于郑和之父马哈只墓碑的真伪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精神阿拉伯人撒谎成性”的论断,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历史争议和文化判断,并且将个别人的行为泛化到整个群体,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一、 郑和的家世与马哈只墓碑的争议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郑和的家世背景。郑和(原名马和.............
  • 回答
    提起马克思,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一个刻板的肖像,也不是一本本厚重的理论著作,而是那个在历史洪流中留下深刻印记的身影,一个对世界抱有极大热情,又饱受现实困扰的,充满矛盾与力量的“人”。首先,他是一个深刻的观察者和批判者。马克思生活在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他看到的是机器轰鸣下的社会巨变,城市扩张带来的繁荣.............
  • 回答
    马前卒(也就是“半佛仙人”)提出的“社会化抚养”并非一个有严格定义、出自官方文献的术语,而是他结合自己对中国社会现实和未来趋势的理解,对一种理想化的儿童养育模式的构想。他的核心观点是,在当前中国社会,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生育率的下降以及育儿成本的急剧升高,传统的家庭育儿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甚至难以.............
  • 回答
    镰池和马,这位在轻小说界以其庞大世界观和无数跨界联动而闻名遐迩的作家,其作品如同一片无垠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可能。如果将他所有的作品,从《魔法禁书目录》的超能力与魔法交织的学园都市,到《科学一方通行》中展现的黑暗一面,再到《重装武器》的末日战火,以及《虚空龙卷》的奇幻冒险,甚至还有他那些更为独立但同.............
  • 回答
    马云所说的“月入两三万,三四万的人最幸福”的观点,并非简单的一句口号,而是蕴含着他对社会经济状况、个人需求满足以及幸福感来源的深刻观察和理解。要详细地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为什么是“月入两三万,三四万”?这个收入区间的吸引力在哪里?这个收入区间之所以被马云提及,是因为它在中国.............
  • 回答
    马云这句话,细品之下,其实是描绘了保险行业未来的一幅全新图景,而且这幅图景的核心驱动力,就是“数据”以及能够驾驭数据的人。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对行业底层逻辑变化的深刻洞察。为什么大数据工程师会成为保险公司未来的核心?咱们得先想想,保险的本质是什么?说白了,保险就是一个“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
  • 回答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这句马云的妙语,道破了多少人生活的困境:想法很多,行动却难以付诸实践,最终回到熟悉的舒适区。 这不是懒惰,也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惯性,是打破现状需要付出的努力与勇气。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告别”这种无效的“夜间思考”,踏上改变的征程呢?这需要一个系统性的.............
  • 回答
    即将踏入律所的实习律师们,恭喜你们迈出了职业生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段经历不仅是知识的巩固与实践,更是磨练心志、塑造职业品格的关键时期。作为过来人,想掏心窝子地和你们聊聊,这段时间有哪些坑是你们要尽量避开的,又有哪些宝藏是你们可以努力去挖掘的。一、心态调整:从学生思维到职业人思维的转变这是最最关键的一.............
  • 回答
    马前卒在《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演讲中,提出了一个相当有洞察力的观点:中华民族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一百多年前被提出,并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形成过程,最终在八十年代左右才相对清晰地固化下来。 他的论述,虽然可能与主流叙事有所不同,但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视角,来理解现代中国国家认同的构建。要详细评价这.............
  • 回答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出的政治手段,以及他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论述,是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他的思想既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权力本质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当时意大利城邦政治的现实需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君主论》的核心观点:权力的实用主义1. 君主的首要目标是权力 马.............
  • 回答
    马云在“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抛出“未来世界婚姻决定权在女人而不在男人”的论断,无疑是个颇具颠覆性、也极易引发热议的观点。要深入理解这句话,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而是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变迁、女性力量的崛起,以及他对未来趋势的洞察。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女性经济独立与社会.............
  • 回答
    激流网志愿者马凡所创作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幅画,无疑是一件极具争议和话题性的作品。要深入理解这幅画,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其创作背景、画面内容、象征意义以及引发的讨论。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创作背景。激流网本身是一个倡导新左翼、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等思想的平台。他们的读者和志愿者.............
  • 回答
    在馬克思主義的語境下,“社會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的確有著內在的聯繫,但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和階段上存在著顯著的差別。理解這種差別,關鍵在於把握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劃分。社會主義:過渡時期與為共產主義奠基簡單來說,馬克思主義視社會主義為一個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社會主.............
  • 回答
    曾国藩在《劝学篇》中,为激励后人立功立言,列举了众多古圣先贤作为榜样。他所言的“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句句珠玑,意蕴深长,涵盖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立功名榜:萧、曹、房、杜、郭、李、韩、岳这八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是凭借其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涉及到很多武术爱好者和搏击迷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同体重下,传统武术能打赢拳击吗?这个问题,用简单粗暴的“能”或“不能”来回答,都显得过于片面。更准确地说,在同等条件下,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经过科学训练的传统武术习练者,是有可能战胜现代拳击手的。但整体而言,拳击在现.............
  • 回答
    你父亲说的这番话,挺有道理的,也确实戳中了很多人对“资本家”这个词的刻板印象。咱们就一点点掰开了聊聊,看看他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这里面包含的那些复杂性。首先,咱们得明白,你父亲这句话的核心是什么? 他是在强调“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道理,并且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资本家”这个群体一概而论,贴上“邪恶”的标签。.............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对“抱团”这件事的态度确实存在差异,詹姆斯尤其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仅仅是篮球本身,还牵扯到舆论、时代背景、个人形象塑造等等。咱们细细道来。为什么詹姆斯“抱团”容易被抨击?1. “天选之子”的包袱与期待: 詹姆斯出道即巅峰,被誉为.............
  • 回答
    关于“埃及金字塔是近代产物”的说法,在主流历史学和考古学界并无依据,这种观点通常属于伪史论或阴谋论的范畴。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金字塔的历史与考古证据1. 建造年代明确 埃及金字塔最著名的吉萨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属于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前2686–前.............
  • 回答
    关于“一天几次变色的舍利子”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其真实性。为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探讨:1. 什么是舍利子?首先,理解什么是舍利子对于解答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佛教语境下的舍利子: 在佛教传统中,舍利子是指佛教高僧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