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回答,我就问一句:你们连作者自述都不看的吗?!
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不能竟其篇第,毕世不能举其大略,厌烦趋易,行将泯绝。余欲托始于周威烈王命韩、赵、魏为诸侯,下讫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言。
司马光编撰此书之初的名字叫作《通志》,按照他的说法,是考虑到此前正史内容太过庞大、不利研学,所以专门创作用来科普“诸生”的通史普及之作。作为解决方案,他的关键词是两个:编年、简要!
而从实际效果来说,从作为底本的十七史从1500多卷缩减到294卷,减了4/5多。哪怕现在的各种网络大师都知道吹自己“通读二十四史”多半是要被打脸的,哪怕是宋代以前的十七史都不太可能读的完。这个时候《资治通鉴》就成了最好的装X入门书。
但实际上我们说,大多数人读的甚至还不是司马光的原文,而是各种白话文精简版,甚至纯粹瞎编的《柏杨版》……
不管怎么说,司马光的创作意图倒是达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