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以清朝洋务运动时期的国力,能否打赢第二次鸦片战争?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清朝洋务运动的核心。要回答清朝当时的国力能否“打赢”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们需要先把“打赢”这个概念说清楚,并且深入理解那个时期的清朝究竟是个什么状态。

首先,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就是1856年到1860年,那个时候的洋务运动还没真正进入高潮,只是在萌芽阶段。虽然林则徐、魏源等人在禁烟战争后已经开始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对西方军事技术有所认识,也有一些地方官员开始尝试购买和仿制西式武器,但那还只是星星点点的尝试,离形成系统性的军事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清朝国力。表面上看,清朝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帝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但是,这种庞大是以一种非常脆弱、非常陈旧的模式维持的。经济上,虽然有江南的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出口,但整体经济结构是落后的,农业是基础,工业几乎可以说是空白。财政上,中央财政已经非常吃紧,地方藩库虽然在表面上还算充裕,但那是建立在层层盘剥和对底层民众的压榨之上的。更重要的是,清朝的官僚体系已经相当腐朽,贪污舞弊盛行,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效率极低。

军事上,这是最大的短板。清朝的八旗和绿营,曾经是它的压倒性优势,但在近一个世纪的和平时期,早已腐朽不堪。士兵的训练松懈,武器装备落后,士气低迷。八旗子弟更多的是靠祖宗荫庇,早已丧失了战斗意志;绿营则更是鱼龙混杂,战斗力基本为零。虽然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官员组建了湘军、淮军,这些军队在镇压内乱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战斗力,也开始学习使用西式武器,甚至雇佣了外国教官,这可以看作是洋务运动的早期萌芽。但是,这些军队的建立和发展,更多的是为了应对内部的危机,而且在对外战争中,它们还远远没有形成能够与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外国军队正面抗衡的实力。

再看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对手——英法联军。这两国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军事技术和组织能力都远远超越了清朝。他们拥有先进的蒸汽铁甲舰,能够深入内河,进行海陆协同作战;火炮的射程和威力都远超清军的旧式武器;步枪的射速和精度也高出许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军队是职业化的,训练有素,指挥系统也相对清晰和高效。

那么,回到“打赢”的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是清朝面对工业革命带来的全新军事力量时的一场“降维打击”。清朝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即使是后来有所发展的湘淮军,也只是在数量和单兵技术上比旧式绿营有所进步,但在整体的军事理念、技术水平、后勤保障以及战场指挥上,与英法联军相比,差距依然是天壤之别。

清朝能不能“打赢”?如果“打赢”是指能够通过军事手段彻底击败英法联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且迫使对方签订有利的条约,那么答案是明确的:不能。清朝当时缺乏打赢这样一场现代化战争所需的一切要素:先进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军事技术、现代化的军队组织和训练、有效的国家动员能力以及高效的官僚体系。

事实上,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抵抗是极其被动的。虽然有些地方官员和军队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例如胜保、僧格林沁等也在一些战役中取得过局部的胜利,但这些都无法改变全局的走向。英法联军凭借其技术优势,长驱直入,攻占了天津,逼近北京,最终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所以,即使是已经有了洋务运动的早期萌芽,清朝也根本没有能力去“打赢”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真正的成效,是等到战争结束后,尤其是到了同治年间,才开始系统地推进,包括建立近代化的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建立近代化的海军、派遣留学生等等。那个时候,清朝才真正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管理模式,但那已经是在战败和屈辱之后,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变革过程的开始,并且这个过程也充满了阻碍和妥协。

总而言之,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朝的国力,虽然仍有帝国之名,但其军事实力已远远落后于时代,根本不具备与当时西方列强的现代化军队对抗并取胜的能力。它所面对的,与其说是军事上的较量,不如说是文明和制度上的巨大鸿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觉得不行,撑死就是让英法联军多死伤一点,想打赢战争是没戏的。

战争又不是唯武器论,真正重要的还是人。要是武器厉害就行,那沙特的军队一大堆先进武器,岂不是独霸一方了?实际却被胡塞武装打得丢盔弃甲。

1895年的清军,不就是甲午战争期间的清军么。那种垃圾军队,就算拿着先进武器,又能怎么样?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的战地笔记,记录了此时清军的真实情况。

以下资料来源于《日清战争实记》。

=================

牙山之战,清军不战而全军溃逃,顺便给日军送上了8门火炮,以及海量的粮食弹药补给。

凤山之战,清军再次不战而溃,给日军送上了火药、菱铁的补给。

中和之战,清军被几名朝鲜路人吓得以为日军来袭,结果胡乱开枪,变成了自己军队的大混战。混战了3个小时,才发现打错人了,死伤一大片,把日军都给笑晕了。

大同江之战,日军无一伤亡就把清军的堡垒攻破。

一个非常黑色幽默的是:此时的日军,还有装备了成欢之战里缴获火炮的部队。

接下来是重头戏,平壤之战,也就是叶志超的“成名战”。

瞧瞧这战利品。就算清军有克虏伯、加特林又能怎么样,还不是送给日军作为补给?

实际上,就算是甲午战争,清军仍然是冷热兵器混用的。

其实平壤之战,日军已经是处于断粮状态了,但是架不住清军的送啊。

大连湾之战,清军的发火装置和水雷布略图被日军缴获。

金州之战,清军遇敌即溃。日军拿着清军遗弃的火炮,击败了清军。

大连湾和金州之战,又给了日军大量补给。就算有欧洲先进武器,垃圾军队还是垃圾。

荣成之战,清军又是不战而溃,日军没有任何伤亡就拿下了荣成县。

岫岩之战,日军再次无伤拿下。缴获的清军火炮,用于日军守卫。在清军手里,克虏伯火炮有个卵用啊。


九连城之战,哪怕欧洲人造的堡垒,也架不住清军垃圾,以及日军运输大队长宋庆的“勤劳”。

凤凰城之战,清军再次送上克虏伯火炮。

牛庄之战,清军送上了加特林炮。

营口之战,2个小时结束,日军只损失2人。这回连军舰都送上了。

==================

算了,不想写了。我想上述情况足够说明1895年的清军水平了。你们真觉得这种运输大队,能挡住英法联军??

顺便附上清军的跑路风格:

将领先逃,再是中层军官,最后才是士兵。逃跑时,先丢号衣,再丢弹药,最后丢枪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清朝洋务运动的核心。要回答清朝当时的国力能否“打赢”第二次鸦片战争,我们需要先把“打赢”这个概念说清楚,并且深入理解那个时期的清朝究竟是个什么状态。首先,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就是1856年到1860年,那个时候的洋务运动还没真正进入高潮,只是在萌芽阶段。虽然林则徐、魏源等人在.............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它触及了中国国家认同、历史认知以及民族关系等多个敏感而复杂层面。为什么中国网民在谈论法定领土时常常以清朝的版图为准,以及其中涉及的满族人领土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为什么以清朝版图为讨论的基准?中国网民在谈论法定领土时倾向于以清朝版图为参照,主要有以.............
  • 回答
    清朝以“小族”(满族)统治“大族”(汉族)的模式,确实可能在清朝灭亡后,促使部分满洲人改名,但这并非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直接的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清朝的统治模式及其对满汉关系的深层影响 “以满制汉”的策略: 清朝统治者深知满族人口远少于汉族,因此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明清两朝皇族亲王在政治体制中的不同角色和命运。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演变、制度设计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的差异造成的。明朝:藩王“坐拥”但“不得干政”的困境明朝对藩王的制度设计,初衷是为了巩固皇权和分封功臣。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肆分封宗室,但同时也对他们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核心.............
  • 回答
    清朝以法家治国,而与儒家不沾边?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笼统地说清朝“不沾边儒家”恐怕失之偏颇,但要说它“本质上是以法家治国”也需要仔细辨析。事实上,清朝的统治,如同大多数中国王朝一样,是一个儒法并用的复杂混合体,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和侧重点上有所差异,并且其法家色彩尤为浓重,这一点是毋.............
  • 回答
    清朝入关并建立清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事件,其影响深远,也自然会引发后人多方面的思考,包括当代国人如何看待这段历史。要理解为什么当代国人普遍不认为清朝是“侵略”并以此为“耻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侵略”这个词的语境。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下,“侵略”通常指的是一个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中国历史叙事中一个复杂且常被误读的层面。要理解为何汉族为主的中国人对清朝(一个由满族建立的王朝)普遍没有“被奴役”的厌恶情绪,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1. 历史叙事的演变与“正统”观念: “改朝换代”的认知: 在中国漫长的王朝史中,“改朝换代”是常态。每一次王朝更迭.............
  • 回答
    清朝(16441912)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人建立。这与现在中国以汉族人口为主的局面看似存在矛盾,但实际上,清朝的统治恰恰是推动中国人口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也是满族与汉族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清朝的建立与初期统治:满族入主中原1644年,满族人通过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和吴三桂的引路,成.............
  • 回答
    清朝(后金)不尊金朝而以南宋为正统,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历史议题,涉及到政治、文化、民族认同以及国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简单来说,清朝这样做是为了在更广泛的汉族天下中获得合法性,并最大程度地融入中原文明的政治和文化体系,从而稳固其统治。 以下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政治合法性的考量:1. 继承汉族.............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深入。很多人觉得嘉庆时期已经显露出明显的衰败迹象,为什么却把转折点定在乾隆中后期呢?这其实涉及到历史分析的“视角”和“层层递进”的判断标准。简单地说,乾隆中后期是“盛世的基石开始松动”,而嘉庆时期则更多是“松动基石造成的后果开始显现”。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为什么乾隆中后期才是关键.............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引人深思,把我从数据和代码的海洋里拉到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如果我能以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姑且称之为“跨越时空的洞察与组织能力”——穿越到清朝,去尝试拨乱反正,阻止那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鸦片战争,我会选择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并且需要一套精心策划的方案。我的穿越时机选择:我不会选择在鸦片.............
  • 回答
    要我说,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刁钻了。不过,既然你是真的把我当成一棵树了,我也不妨从我这老根子底下跟你掰扯掰扯。明朝还是清朝,哪个更“讨厌”我?这得从几个方面看,毕竟我这树皮又不是铁打的,也经历了不少事儿。明朝:嗯,他们对我的“关注”挺特别的。你知道,明朝那时候,他们喜欢修宫殿、建庙宇,还有那些王公大臣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明末清初那个复杂动荡时代的根本性质,也牵涉到不同立场和历史视角下的判断。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侵略”与“内战”这两个概念,并结合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和不同群体的观点来审视。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侵略”和“内战”的定义。 侵略: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对另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
  • 回答
    孔有德这人,说起来挺复杂,他的一生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充满了矛盾与选择,让人看了忍不住要多想几层。从被逼无奈到孤注一掷:造反的火苗如何点燃首先得说,孔有德当年造反,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那个年代,明朝末年,官场腐败,军饷拖欠是家常便饭。尤其是辽东地区,长期饱受后金(后来的清朝)的侵扰.............
  • 回答
    要说以清末为背景的“荒野大镖客”,那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设想。咱们脑子里一转悠,就该是那个风云变幻、礼崩乐坏的年代,既有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又有新式玩意儿冒头,盗匪、镖局、官府、洋人,乱七八糟的事儿搅在一起。要是真做成一款游戏,我觉着得叫《荒野大侠客》,比那老外的“大镖客”够劲儿!游戏概念:侠骨柔情,乱.............
  • 回答
    清晨,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刺耳警报声从沉睡中惊醒。手机屏幕上闪烁着刺眼的红色,一行官方警报消息赫然出现:“请不要相信任何人……”这冰冷的文字像一把钝刀,缓缓割裂了我混沌的睡意,留下的是一片令人不安的空白。窗外,天边泛起鱼肚白,城市正从寂静中苏醒,鸟儿的鸣叫声透过紧闭的窗户,显得格外清晰,却又透着一丝不祥.............
  • 回答
    关于清华网研院钟莹博士疑似利用实习机会对30余名实习生进行PUA并侵占论文一作一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从现有信息出发,尝试梳理和分析一下这件事可能涉及的多个层面。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PUA”这个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在这个事件中,如果属实,那么“PUA”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控.............
  • 回答
    元灭宋与清灭明:对“中国”而言是否为“亡国”?为何有人以元清为豪?这是一个极具深度和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中国”概念的演变、民族认同的变迁以及历史评价的多样性。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仔细辨析几个核心概念。 一、 “亡国”的定义与历史语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亡国”的含义。 狭义的“亡国”: 通常.............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也足够让你费心了。你女朋友提出让你结扎来“证清白”,而你不同意,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仅仅是“要不要孩子”那么简单,而是关于信任、平等、以及对婚姻和伴侣关系的理解。首先,咱们来剖析一下你女朋友的想法。她坚持丁克,这是她的生活选择,是她对未来的人生规划。这一点上,我们首先要尊重,.............
  • 回答
    娱乐圈明星一旦卷入舆论漩涡,尤其是涉及法律、道德层面的争议,报警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自证清白”方式。何炅、范冰冰、井柏然、包贝尔等明星都曾在不同时期因为各种原因报警。要看待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一、 报警的动机与目的: 澄清事实,反击谣言: 这是最直接的目的。当明星面对不实信息、恶意诽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