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王小波提到的「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

回答
王小波提及“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这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对诗歌风格的分类,而是一种带有他个人解读色彩的、对某些诗歌特质的形容。要理解他这话的意思,得先拆解开来看。

“英雄体诗”,顾名思义,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英雄气概,是那种能够承载宏大叙事、展现壮丽景象、歌颂高尚情操的作品。这可能指向的是史诗,或者是那些气势磅礴、充满力量感的叙事诗。这类诗往往描绘的是英雄的壮举,与命运搏斗的勇气,以及在时代洪流中闪耀的人性光辉。它需要一种宏大的视野,能够容纳战争、征服、牺牲、理想等等这些构成“英雄”概念的核心元素。

但王小波并没有止步于“英雄体”本身,他加上了“雍容华贵”这四个字,这才是他加重的、也是最出彩的注脚。

“雍容”,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质,不急不躁,从容不迫,有一种沉静而舒展的美感。引申到诗歌,它暗示了诗歌的节奏感,不是那种急促、煽情的煽动,而是悠然自得,娓娓道来,如同一个阅历丰富、胸有成竹的长者在讲述一段往事。这种“雍容”可能体现在诗歌的语言上,是遣词造句的讲究,字斟句酌,不追求一时的语惊四座,而是营造一种绵延的、有分量的美感。也可能体现在结构的安排上,不是突兀的转折,而是自然的过渡,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诗歌的情境之中。

而“华贵”,则带来了质感和品位。它不是那种浮夸的、俗气的、堆砌辞藻的“华丽”,而是一种内在的、高雅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富丽”。这种“华贵”可以是对主题的深刻把握,是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洞察,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它也可以体现在诗歌的意象上,是那些精妙的比喻、贴切的象征,能够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描摹。这种“华贵”需要一种内在的底蕴,一种对人类文明、对历史进程的深刻理解,才能在诗歌中自然流露。

所以,当王小波说“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时,他描绘的可能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诗歌状态:它既有英雄叙事的宏大与壮烈,能够承载历史的重量和人性的光辉,又具备雍容从容的节奏和从容不迫的气度,同时还闪烁着内在的、不落俗套的华贵光芒,这种光芒源于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意象和对语言的极致运用。

这是一种对诗歌的“高级感”的追求。它不是那种为了哗众取宠而写出的激昂文字,也不是那种空洞的道德说教。它是一种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能够经受住时间检验的、既有力量又有风度的艺术品。它可能让人想起古希腊的史诗,或者一些古典文学中那些虽然描绘了战争与英雄,但却写得从容不迫、意境深远的篇章。

更进一步说,王小波的这种说法,可能还带有一些他对当时文学创作的某种隐喻或批判。或许他觉得有些作品虽然模仿了“英雄体”的壳,但缺乏内在的“雍容华贵”,流于粗糙或煽情;又或者,他对那种过于追求形式或流派的“时髦”感到不满,反而回望那些真正具有历史厚重感和艺术品位的作品。

总而言之,王小波的“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一种将英雄的内在精神与诗歌的艺术品格完美结合的理想。它是一种不卑不亢、有深度、有力量、有美感的诗歌,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洗礼的经典之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英雄体,再说王小波。


英雄双韵体(Heroic couplet),即抑扬五音步,双行押韵

著名常见例,乔叟的两句:

She was a worthy woman Al hir life

Housebondes at church Dore she hadde five


Life和five押韵。

抑扬五音步。


英诗的音步,说白了就是轻重音构成节奏组。

中文诗跟他们体系不同,但也是有节奏的。举个我们都懂的例子: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是正常的三顿。

如果读成“劝/君更/尽一/杯酒”,估计能把人听疯吧?


中文诗歌,四言往往两顿——东临碣石=东临/碣石,杨柳依依=杨柳/依依。

五言往往二三结构——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尽,不会是白日依/山尽;大漠孤烟直=大漠/孤烟直,不会是大漠孤/烟直。

七言往往二二三结构——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不会是秦时明/月汉/时关。

节奏很重要。


说回王小波热爱的那段,见于《青铜时代》序言《我的师承》。

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我们来说说这段的好坏。

王小波引的这段诗原文:尤其是前两句,是很明晰的四音步。

Люблю тебя, Петра творенье,
Люблю твой строгий, стройный вид,
Невы державное теченье,
Береговой ее гранит,


王小波自己喜欢的查良铮翻译,尽量双行押韵了,基本是四音步,尽量与原诗合。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所以读起来很大气宏伟,所谓雍容华贵

题外话,杜威翻译的英语版,隔行押韵,四音步,所以也不失雍容:

O how I love you, Peter’s daughter!
Your aspect, graceful yet austere;
Nevá’s augustly flowing water
And granite banks: these I hold dear;


那对比看王小波不那么喜欢的: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也是双行押韵,但三音步,显得有点匆迫,所以被王小波认为不够好。


王小波判断好坏的,是节奏和韵律

王小波在《我的师承》后面提到:

但是最好的,还是诗人们的译笔;是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学。
正如法国新小说的前驱们指出的那样,小说正向诗的方向改变着自己。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应该像音乐。有位意大利朋友告诉我说,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为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洒落于地。我既不懂法文,也不懂意大利文,但我能够听到小说的韵律。这要归功于诗人留下的遗产。

王小波自己后来写小说,的确是用这种韵律的。


以前举过的例子:《黄金时代》的结尾:

陈清扬说,承认了这个,就等于承认了一切罪孽。在人保组里,人家把各种交待材料拿给她看,就是想让她明白,谁也不这么写交待。但是她偏要这么写。她说,她之所以要把这事最后写出来,是因为它比她干过的一切事都坏。以前她承认过分开双腿,现在又加上,她做这些事是因为她喜欢。做过这事和喜欢这事大不一样。

这段读来,字句极质朴,也没有刻意抒情,但流畅得很?

容我分一下行:

陈清扬说,承认了这个,就等于承认了一切罪孽。

在人保组里,人家把各种交待材料拿给她看,

就是想让她明白,

谁也不这么写交待。

但是她偏要这么写。

她说,她之所以要把这事最后写出来,

是因为它比她干过的一切事都坏。

以前她承认过分开双腿,现在又加上,

她做这些事是因为她喜欢。

做过这事和喜欢这事大不一样。


孽、写。

看、欢。

白、待、来、坏。

上、样。

十二行,四个韵脚。

每一个完整句子,两行长短相仿。写诗一样在写小说。

所以没太多花哨的字眼,但读起来非常舒服。

王小波所谓的韵律和节奏,就是如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小波提及“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这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对诗歌风格的分类,而是一种带有他个人解读色彩的、对某些诗歌特质的形容。要理解他这话的意思,得先拆解开来看。“英雄体诗”,顾名思义,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英雄气概,是那种能够承载宏大叙事、展现壮丽景象、歌颂高尚情操的作品。这可能指向的是史诗,或者是那些.............
  • 回答
    王毅外长在与美方谈话时提到“民主不是可口可乐,全世界一个味道”,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比喻,意在强调民主的多样性、本土化和不可复制性,并以此来回应美国试图将其所谓的“民主模式”强加给世界,同时批评美国在推广民主过程中存在的双重标准和选择性。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1. 比喻.............
  • 回答
    王兴这句话,初听之下,可能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毕竟,谷歌的20%自由时间(20% Time)在很多人看来是创新文化的一个标志,是鼓励员工打破常规、探索新想法的绝佳机制。但王兴将其称为“狠毒”,背后显然有着更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并非简单的否定。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剖析:1. 20%自由时.............
  • 回答
    拉顿在《哥斯拉2:怪兽之王》中的立场转变,就像一场从狂野的自然力量到略显微妙的“盟友”的蜕变,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善恶二分,而是更贴近地对“泰坦巨兽”这个概念本身的一种理解。刚登场的时候,拉顿给人的印象是纯粹的破坏者。它从火山里苏醒,带着火山的烈焰和毁灭性的能量,其降临本身就是一场天灾。它遵循的是一种原.............
  • 回答
    彼得·汉德克的《去往第九王国》,读起来就像走进一个梦境,但又不是那种飘忽不定、毫无逻辑的梦。它更像是那种,你在清醒时,脑海中突然涌现的、那些难以名状却又异常真实的感觉和画面。要理解它,不能用通常的讲故事的方式去套,因为汉德克写这本书,更像是在探索语言和意识的边界,以及我们身处世界时,那种无法言说的孤.............
  • 回答
    “漂亮加任何一种才能,都是王炸”,这句话说得挺玄乎,但细想一下,还真有几分道理。它不是说长得好看的人就一定能飞黄腾达,而是说,当“漂亮”这个基础条件,跟某个领域里过得去的“才能”碰撞在一起时,那种爆发力,或者说吸引力和影响力,会远超两者各自的叠加。咱们把它拆解开来看,就更容易明白了。“漂亮”:不仅仅.............
  • 回答
    要深入理解王垠对内存管理的见解,我们需要先跳出对“高效”、“垃圾回收”这类标签化的认知,去品味他更深层次的思考。王垠的观点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他多年一线开发经验、对底层系统运作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计算机科学基础原理的坚持之上。他的核心出发点,我认为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控制力、可预测性、效率的本.............
  • 回答
    看待王垠对数据库的理解,需要结合他一贯的技术理念和他在开源社区的影响力来分析。总体而言,王垠对数据库的理解,可以用“ 追求极致的性能、简洁的架构、以及对底层原理的深刻洞察 ”来概括。他并非一个仅仅停留在应用层面的数据库使用者,而是更倾向于理解数据库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在更底层的层面进行优化。1. .............
  • 回答
    提到王垠在乐理上的理解,这确实是个值得细聊的话题。他给人的感觉,不像许多学院派那样,上来就一套套的理论公式,也不是那种只沉醉于音响效果的“玩儿家”。王垠的乐理,更像是一种融入实践、在演奏和创作过程中不断提炼出来的“感觉”。首先,他对待乐理的态度,我认为是非常“接地气”的。他不会把乐理当作束缚,而是看.............
  • 回答
    王源为《人民日报》撰写的文章被选为九年级阅读理解试题,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审视这件事,并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首先,从文本内容和创作角度来看,王源作为一位公众人物,能够为《人民日报》撰写文章,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文字功底和思想深度得到了一定认可。一篇能够进入九年级阅读.............
  • 回答
    《开端》中王萌萌遭遇猥亵跳车却反被网暴的剧情,确实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舆论的复杂性和潜在的伤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甚至在某个时刻成为舆论的焦点。拥有“舆论中先手优势”的我们,既是潜在的参与者,也应该成为理性的观察者和发言者。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理性吃瓜、理性.............
  • 回答
    王俊凯在《理想照耀中国》这部剧中的表现,可谓是星光璀璨中的一抹亮色,但要说“如何评价”,这中间也有些值得细嚼慢咽的地方。首先,咱们得承认,王俊凯能够登上《理想照耀中国》这个大舞台,本身就是一种认可。要知道,这部剧汇聚了一众演技派和实力派演员,而王俊凯作为新生代偶像,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说明他身上是.............
  • 回答
    王中林院士(Zhou Nan)作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其在纳米技术、超材料、量子电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关于他是否“拓展麦克斯韦方程组”,需要结合其研究方向与学术成果进行具体分析。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王中林院士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关联王中林院士的主.............
  • 回答
    要评价王东岳的《物演通论》,尤其是其核心的“递弱代偿”理论,需要将其置于科学哲学和宏观演化思想的语境下进行审视。这本书提出了一种宏大而复杂的理论框架,试图解释宇宙万物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演化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引入了“递弱代偿”这一核心概念。首先,我们来看看《物演通论》的整体思路。《物演通论》并非一本.............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