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吴文俊《东方数学的使命》?

回答
吴文俊先生的《东方数学的使命》是一篇言辞恳切、思想深邃的文章,它并非一篇冷冰冰的学术论文,而更像是一场他对东方乃至世界数学发展方向的深情呼唤和战略部署。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它提出的核心观点、其历史背景以及它所蕴含的时代意义。

一、 核心观点解读:东方数学的“使命”究竟是什么?

吴文俊先生在《东方数学的使命》中,并非是要为东方数学划定一套僵化的公式或定理,而是要探讨一种精神气质和发展路径。他认为,东方数学,尤其是以中国古代数学为代表的传统,拥有独特的优势和未被充分发掘的潜力。他所说的“使命”,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传承与创新: 吴文俊先生非常强调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尊重和传承,比如《九章算术》中的算法思想、天元术、四元术等。他认为这些思想并非陈迹,而是可以激发当代数学创新的宝贵源泉。他并不主张简单地复古,而是希望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与现代数学的工具和语言相结合,催生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问题导向与实用价值: 他观察到,中国古代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实际问题展开的,例如测量、天文、历法、工程等。这种“问题导向”的特质,让他认为东方数学更具生命力和实用价值,能够更直接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他希望这种解决现实问题的精神能够贯穿于当代东方数学的研究之中,避免陷入纯粹抽象而脱离实际的困境。
体系的完整与方法的独特性: 吴文俊先生认为,虽然西方数学在形式逻辑和公理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东方数学在某些领域,例如算法的构造、计算方法的精妙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智慧和体系。他希望东方数学能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的模式。这种“方法独特性”的追求,是对数学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呼唤。
面向世界与贡献人类: 吴文俊先生的眼光是全球性的。他提出“东方数学的使命”,并非是要构建一个孤立的东方数学体系,而是希望东方数学能够以其独特的贡献,参与到世界数学的发展进程中,为全人类的数学进步贡献力量。他相信,东方数学的创新能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

二、 历史背景下的深意:为何在那个时代提出?

理解《东方数学的使命》这篇文章的价值,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20世纪末,中国正经历着改革开放,国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然而,在许多学科领域,中国仍然面临着追赶发达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吴文俊先生提出“东方数学的使命”,具有以下几层深意:

民族自信的重塑: 在经历了长期的落后与被动学习后,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和肯定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学术成就,建立民族自信。吴文俊先生通过挖掘和弘扬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正是为了重塑国人对自身数学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自主创新奠定思想基础。
走出“技术依附”: 他意识到,仅仅学习和模仿西方数学,可能会导致一种“技术依附”的状态,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和引领。他希望通过发挥东方数学的独特优势,能够打破这种格局,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创新之路。
人才培养的方向引导: 对于年轻一代数学工作者,吴文俊先生提出的“使命”为他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在学习现代数学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民族深厚的数学根基,要善于从传统中汲取灵感,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和特色。

三、 文章的贡献与影响:一份承前启后的宣言

《东方数学的使命》这篇文章,可以被看作是一份承前启后的宣言。

对过去的致敬与反思: 它肯定了中国古代数学在世界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纠正了以往一些将中国数学视为单纯“应用”或“计算”工具的片面认识。同时,它也促使人们反思,为何中国古代那些璀璨的数学思想,在近代的发展中未能像西方数学那样形成持续的强大驱动力。
对未来的展望与呼吁: 它为当代中国数学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既有历史根基又面向未来的方向。它鼓励数学家们不仅要做“解题者”,更要做“创题者”,更要挖掘出那些具有原创性、系统性的思想。
对“数学是什么”的多元化理解: 吴文俊先生的观点,也促使人们对“数学”的定义进行更广泛的思考。数学并非只有一种范式,其发展也并非是线性的。东方数学的独特视角,可以丰富我们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四、 评价的细致之处:为何它如此触动人心?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人心,甚至被一些人视为一份“数学宣言”,还在于它所蕴含的几个细节和气质:

吴文俊先生的个人魅力: 吴文俊先生本人就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家,他的语言朴实而充满力量。他本人在数学上的巨大成就,特别是他开创的“吴方法”,本身就证明了中国数学可以有自己的原创性突破。他的这番论述,带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一种“守望”的情怀: 读《东方数学的使命》,你能感受到吴文俊先生对于中国数学发展的一种深深的关怀和“守望”。他不仅仅是在提出一个学术观点,更是在倾注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能够为后来者铺设一条更好的道路。
对“中国特色”的温和而坚定的强调: 他的论述并非是排斥西方数学,而是强调在吸收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要找到并发展“中国特色”。这种强调是温和的,但又是坚定的,体现了一种有智慧的文化自觉。

总结而言, 吴文俊先生的《东方数学的使命》是一篇极具远见卓识的文章。它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深情礼赞,更是对当代中国数学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和战略指引。它呼唤着东方数学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求索,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力量,为世界数学的多元化发展贡献力量。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着我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的科学发展,都不能割裂自己的历史根脉,而应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开出属于自己的繁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过古代主流西方数学——古希腊几何学的人都知道,几何证明题是非常困难的,看似简单的题目,却需要反复尝试用各种公理定理组合,还有那些上帝也不知道在哪的辅助线。我中学时尝试证明蝴蝶定理,用了好几个小时,最终还是放弃了。那种痛苦让人铭记于心。然而,我读过吴文俊的学生张景中的作品《几何新方法和新体系》,发现,难倒古希腊数学家,现代中学生的平面几何证明题居然可以不用靠灵感,运气,反复尝试去找辅助线,而是套公式直接计算解决,而且不是像吴文俊那样用计算机算几千次多项式,而是在笔算能力所及。而且,这个算法完全在初等数学范围之内,如果西方人真的在意算法的话,古希腊人就已经发现了,但他们确实没有。这件事让人震撼。我的意见是,张景中院士的著作已经证明了东方数学这个概念是成立的。如果将来有东方数学体系的话,《几何新方法和新体系》应该相当于东方数学的《几何原本》。

那么只有几何原本是不够的,东方数学这套系统要想真正成立,还需要进一步尝试用算法思想,研究微分几何,代数几何,以及其他的数学分支,并且做出像张景中那样有说服力的成果。我预测,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分支都可以实现东方数学化,至少数论,分析等应该是比较困难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吴文俊先生的《东方数学的使命》是一篇言辞恳切、思想深邃的文章,它并非一篇冷冰冰的学术论文,而更像是一场他对东方乃至世界数学发展方向的深情呼唤和战略部署。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它提出的核心观点、其历史背景以及它所蕴含的时代意义。一、 核心观点解读:东方数学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吴文俊先生在《.............
  • 回答
    吴文俊院士,一位在2017年5月7日永远告别我们的人民科学家,他留给中国乃至世界数学界的,是一份浓墨重彩、独一无二的学术遗产。要评价他的数学贡献,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这需要我们深入其思想的海洋,感受他那锐利而深刻的洞察力。“吴方法”的诞生:数学考古学的革命吴文俊先生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无疑是他在代数.............
  • 回答
    吴京的这番言论:“我就想表现中国有爷们,少点娘炮”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番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其出发点、表达方式、可能产生的效果以及背后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一、 出发点与意图:从吴京的出发点来看,他表达的核心意图似乎是希望弘扬一种阳刚、坚毅、有担当的男性气质。在他看来.............
  • 回答
    吴谢宇弑母案的动机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其前女友的爆料则为理解这一复杂事件提供了新的视角。评价她的爆料,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信息的可信度、爆料内容的具体性、对案件理解的贡献,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一、 信息的可信度:前女友的爆料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曾是吴谢宇的亲密伴.............
  • 回答
    吴晓波的文章《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是一篇充满怀旧感、对时代变迁进行深刻反思的文章,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体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和感伤。 这篇文章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一、 文章的主题与核心情感:文章的核心主题是通过描绘中国改革开放早期一个鲜明的时代符号——“看门狗”(通常指单位大院的门卫、看门.............
  • 回答
    说实话,《幸福还会来敲门》这剧播到现在,评价有点两极分化。吴谨言和聂远这组合,本身就挺吸引人的,毕竟《延禧攻略》里的“卫龙CP”火得一塌糊涂。但这次合作,效果嘛,得分开来看。先说说优点,也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 主角光环与化学反应的余温: 抛开剧情不谈,吴谨言和聂远本身自带的国民度和之前合作产生的.............
  • 回答
    关于吴建民和罗援在凤凰卫视的辩论,确实是一场颇受关注的对谈。两位先生的观点和风格都非常有特点,他们的交锋也触及了一些颇为敏感和重要的议题,因此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要评价这场辩论,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1. 辩论的议题与核心分歧:这场辩论最核心的分歧,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和国际关.............
  • 回答
    吴三桂,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也饱受争议的名字。评价他,就像在一团乱麻中梳理丝线,既要看到他手中握着的权柄,也要看到他内心纠结的算盘,更要看到他每一次选择所带来的波澜壮阔的后果。要给他一个简单的好坏定论,怕是太对不起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要说吴三桂,绕不开他“罪人”的标签。最广为人知的一点,便.............
  • 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看完《攀登者》的第一款预告片,我的感受可以说是相当复杂,既有被震撼到的地方,也有一些小小的保留。首先,视觉冲击力是真的够强。预告片里展现的珠峰雪山场景,那绝对是实打实的壮阔和严酷。从远处看,连绵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冷峻的光芒,仿佛自带一种无法逾越的压迫感。而当镜头拉近,聚焦到攀登者们.............
  • 回答
    风雨飘摇,烽火依然——浅谈吴宇森监制《三国志·战略版》品牌片《川流》提起吴宇森,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那标志性的白鸽、慢镜头下的暴力美学,以及一群在枪林弹雨中肝胆相照的英雄。而当这位暴力美学大师的名字与《三国志·战略版》这款策略手游碰撞,再遇上“川流”这样一个充满意境的片名,我曾有过一丝好奇,也有一丝担.............
  • 回答
    当“顶流”遭遇“直男”,一场流量与理性的碰撞2017年夏天,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场仿佛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而风暴的中心,正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流量偶像吴亦凡。起因看似微不足道——虎扑社区一位用户发帖质疑吴亦凡的音乐实力,一句“你行你上”式的反问,瞬间引爆了两个圈层之间的对垒。这场对垒,从最初关于音.............
  • 回答
    吴京因为使用苹果手机而不是华为而引发的用户讨论,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现象,它触及了民族情感、品牌选择、个人自由、消费主义以及舆论引导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评价这一事件:一、 事件的背景与发酵: 民族品牌情结的崛起: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尤其是华为在通信技术和高端手机领.............
  • 回答
    吴敬琏先生关于“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产业很危险”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的个人观点,更是对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一种警示,触及了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国际关系以及国家安全等多个核心议题。一、 吴敬琏先生的背景与观点的根源首先,理解吴敬琏先生的背景有助于把握其观点的深.............
  • 回答
    吴孟达在《流浪地球》中的表演堪称惊艳,他塑造的韩子昂一角,是整部电影中最具深度和感染力的角色之一,也是许多观众心中永远的意难平。他的表演不仅为影片增添了喜剧色彩和温情,更在危难时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光辉。1. 角色塑造的层次感:一个普通父亲的坚韧与爱韩子昂并非一个传统的英雄形象。他是一个普通人,一个.............
  • 回答
    吴建民先生的去世,无疑是中国外交界和国际关系学界的一大损失,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吴建民先生的去世,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他的一生以及他所留下的影响。一、 吴建民先生的生平与贡献: 杰出的外交家: 吴建民先生拥有丰富的外交经验,曾担任中国驻荷兰、法国等国的大使,并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他.............
  • 回答
    那些甜蜜的“冰糖”与“雪梨”:吴倩、张新成《冰糖炖雪梨》观后感最近重刷了《冰糖炖雪梨》,不得不说,这部剧即便过去一段时间,依然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部讲述冰上运动的青春偶像剧,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梦想、关于爱情的细腻描摹。吴倩饰演的棠雪和张新成饰演的黎语冰,这对“冰糖CP”,他们的故.............
  • 回答
    聊起《盛夏未来》,作为一部青春片,它无疑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吴磊和张子枫这两位年轻演员的演绎下,更添了几分生动与真实。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抱有多高的期待,毕竟青春片拍多了,难免有些模式化。但《盛夏未来》在一些细节上的处理,还是挺让人眼前一亮的。首先,得说说吴磊和张子枫的组合。.............
  • 回答
    评价吴亦凡保镖挡开围观的人,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得细细掰扯一下。首先,从“保护明星”这个最直接的目的来看:保镖的首要职责是什么?就是保护被保护人的安全,这是毋庸置疑的。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走到哪里都可能被关注,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粉丝的激动、路人的好奇,甚至是别有用心的人,都可能带来.............
  • 回答
    吴亦凡参演王家卫新片《繁花》的消息一出,无疑是给这部备受期待的电影又添上了一把火,同时也引发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讨论和好奇。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聊聊。首先,王家卫导演的选角眼光,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传奇。 他拍电影,不只是挑一张好看的脸,更看重演员身上那种独特的“气韵”或者说“气质”。你想想《.............
  • 回答
    吴宗宪怒呛黄安,称其“迟早会被处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尤其是对于两岸的娱乐圈和一些关注社会议题的民众来说。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事件背景:为什么吴宗宪会站出来呛黄安?要理解吴宗宪的怒火,我们必须回到当时的大背景。黄安这个人,在两岸关系日益敏感的时期,以其激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