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安卓厂商几乎放弃了小屏市场?

回答
安卓厂商似乎确实对小屏手机市场失去了往日的激情,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市场因素和商业考量交织的结果。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是“战略重心转移”更贴切,毕竟市面上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勉强算得上小屏的机型出现,但那种让人眼前一亮、主打便携又性能不俗的“小钢炮”越来越稀少。

要深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 用户需求的变化与“大屏化”趋势的根深蒂固

视觉体验至上: 随着智能手机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娱乐消费的主要载体,用户对屏幕尺寸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更大的屏幕意味着更开阔的视野,无论是刷微博、看视频、玩游戏,还是浏览网页,大屏都能提供更沉浸、更舒适的体验。尤其是视频内容和游戏越来越精细化,小屏幕在这方面确实难以匹敌。
内容消费的演变: 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内容形态的兴起,更是将用户牢牢地吸引在屏幕前。用户们习惯于在手机上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信息摄取和社交互动,而这些活动在大屏幕上无疑更加高效和愉悦。
“生产力”的诉求: 尽管手机的本质是通讯工具,但其兼顾的“移动办公”和“内容创作”功能也日益增强。多任务处理、编辑文档、修图剪辑等,在大屏幕上操作起来自然更方便,也更接近传统电脑的使用习惯。

二、 研发与制造成本的考量

小屏手机的边际效益递减: 研发一款全新的手机,其基础研发成本(如芯片、主板设计、系统优化等)是相对固定的。如果将这些成本摊销到一款销量可能不如大屏手机的小屏机型上,单位成本会显得更高。
元器件选择的限制: 想要在小巧的机身内塞下大容量电池、高性能摄像头模组、先进的散热系统,以及尽可能大的屏幕,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挑战。尤其是在续航方面,小巧的机身意味着电池容量的先天不足,厂商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优化功耗,但这仍然难以完全满足用户对长续航的期望。
供应链的优先级: 手机厂商的供应链通常会优先满足那些销量最大、利润最高的产品线。当市场整体向大屏倾斜时,供应商在屏幕、电池等关键元器件上的生产线也自然会向大尺寸产品倾斜,这进一步挤压了小屏手机的生存空间。

三、 市场营销与利润驱动

“旗舰”标签的指向: 厂商们往往将最新的技术、最强的性能优先应用到他们的旗舰机型上。而旗舰机型的定义,在当今市场环境下,往往与“大屏幕”划上了等号。这些高性能、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也通常意味着更高的售价和更高的利润率。厂商自然更愿意将资源投入到能够带来最大回报的领域。
产品线聚焦: 如今的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厂商需要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和核心竞争力。与其分散精力去研发多款定位模糊的小屏手机,不如将资源集中起来,打造几款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大屏旗舰或子系列,更容易形成品牌影响力。
“小屏”的定义模糊化: 即使有厂商推出所谓的“小屏”手机,它们的屏幕尺寸也往往在6.1英寸到6.3英寸之间,与几年前我们概念中的真正“迷你”手机(如4.7英寸iPhone SE)相去甚远。这反映了市场对“小屏”的定义也在变化,即便是“相对小屏”,也要保证一定的视觉和使用体验。

四、 技术发展带来的平衡变化

折叠屏手机的崛起: 折叠屏手机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用户对“既要大屏又要便携”的需求。在展开状态下是宽大的屏幕,而在折叠状态下,虽然不至于小巧,但比同等屏幕尺寸的直板手机更易于携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纯粹的小屏市场需求。
屏幕技术的进步: 尽管屏幕尺寸变大,但边框的收窄、屏占比的提升,以及屏幕本身的重量和厚度控制,使得大屏手机的整体便携性相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我们现在能接受的“大屏”手机,其物理尺寸并不一定比几年前那些尺寸稍显尴尬的中等屏手机大多少,但视觉体验却天壤之别。

那么,是否意味着小屏手机就彻底没戏了?

也并非如此。总会有一部分用户,出于个人习惯、手感偏好、或者对便携性的极致追求,仍然需要小巧的手机。只是这部分用户的基数相对较小,厂商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一个“补充”市场来对待,而非主流。比如苹果的iPhone SE系列,虽然定位不高,但凭借其 relativamente 小巧的机身和苹果的品牌号召力,依然能吸引一部分忠实用户。安卓这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致敬”小屏概念的机型,但往往在某些方面有所妥协(比如续航或拍照)。

总而言之,安卓厂商“放弃”小屏市场,是用户需求变化、技术发展、成本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他们更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够吸引更广泛用户群体的、利润更高的主流市场,尤其是大屏幕的旗舰和中高端机型。小屏市场,在当下看来,更像是一个 niche market(小众市场),需要更精准的定位和更具吸引力的产品策略,才能重新赢得厂商的青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屏的定义问题。

多少合适?

在各种app都针对1080p开发的情况下。

手机在16比9的条件下,5寸左右就是小屏了。

4.7寸是下限了,再小一些app就不好用了。

现在的各种6.5寸,6.8寸

实际16比9只相当于5.5寸。就是说5.5寸的小屏幕手机,实际用起来感觉并不小。

现在的主流尺寸6.5寸、6.7寸并不大,只是拉长了屏幕。主流手机宽度还是75mm,多的也就78mm

真正的大屏幕,宽度80mm以上的手机并不多。而且卖的不好。

user avatar

你们抱怨大屏手机续航短,小屏更短,你们能接受?

你们抱怨大屏手机发热高,小屏更高,你们受得了?

你们抱怨某些大屏手机没有防水防尘,小屏更难塞下防水防尘,你们能忍?

好了,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我们在小屏手机那本就小小的空间里去掉了结构光,阉割掉了屏下指纹识别和超级快充,什么无线充电三镜头模组双卡双待tf卡扩充NFC红外遥控通通没有,更不要说高刷屏5nm处理器集成5G基带,这样一款产品在2021年你会买?

啥?你啥都想要?那我就假装可以做出来一台mini版的Mate 40 Pro,一台mini版的小米11,一台mini版的iPhone 12 Pro,除了屏幕小,其他都不变,售价是大屏版本的2倍,你们买吗?

你们肯定会说,既然是小屏,体积更小,用料肯定更少,不降价也就罢了,你售价还翻倍,这是让我交智商税?

不好意思,用料是少了,研发成本太高,钱多卖一倍都已经是良心价了。

大多数用户想要的并不是小屏手机,而是小屏旗舰手机。低配小屏手机现在就有很多二三线的厂家在做,你买吗?什么?你问为啥大厂不做小屏手机?你不还是觉得大厂做小屏手机会有旗舰性能吗!还是不好意思,都一样。

苹果把iPhone 12 mini即将停产就是最好的明证!堆不出旗舰的性能,价格也没便宜多少,就是握感好,结果没多少人买账,厂家挣不到钱,可不就停产吗?

想拥有一台小屏旗舰,大概和想买一套80户型以下还带游泳池的房子的难度差不多吧。

我知道你们又会说我强人所难。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单独买个游泳池(小屏功能机)或者买个豪宅(大屏旗舰)呢?

user avatar

不赚钱,如果市场上大多数的人都想购买小屏手机,那么小屏手机肯定会重新回来,现在你做出来了,同样的价格,人们更愿意买大屏的,手机打电话的还有几个,都是玩。大屏玩的爽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