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反过来,让萨尔浒的清军穿越到一片石。
我自驾游去过一片石,在那里顺军会有火器上的优势,也有主场优势,也不会分兵,至少占住了天时地利。
但你列举的一片石之战的数据没啥说服力。
a.清军打赢了,能统计阵亡将领。
b.清军早期有将领冲锋的习惯,伤亡率高。
c.没人给顺军将领收尸,所以不知道顺军将领死了多少,我能记住17个大顺将领的名字,很多人顶天知道个唐通、宋献策、刘宗敏。
不是胜利者将领死得多……其实是失败者没能留下名字罢了。
穿越问题看的是屁股,和历史无关,这是我最近才领悟到的。
反正百度一下那么多资料,随便挑点就能组成符合自己论据的答案,和小学生写议论文没什么区别——水平甚至不如幼稚园讨论哪个奥特曼更厉害,至少人家是真看过奥特曼,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在网上你看多少书也架不住别人会百度。
你不信我从大学课本里随便拿一道电动力学相关的题目改一改,大家讨论讨论,杠精瞬间就消失了,为啥?没法百度嘛……
一片石之战,李自成的兵力有五六万到十几万的说法。综合来看,五六万比较切实。吴三桂的兵力有说五六万的,也有说一两万的。综合来看,明军兵力不下于五万。同时清军准备入关,也带了数万大军,据说是七、八万。
而且,此战清军取了个巧,在双方陷入激战、 没有战略预备队的情况下才突然出击,以整击乱,导致大顺军仓促之间难以应战。但是尽管如此,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清军仍旧付出了与明金战争相当的将领损失(如果考虑到这只是一次战役,那么顺军的战果密度要远高于明军)。
萨尔浒之战的时候,后金的可战之兵大概也就是五六万。装备、战斗力都弱于一片石的八旗军。后来浑河血战的时候,后金军以主力进攻兵力分别只有数千的白杆兵、戚家军,竟然打到将领请求放弃进攻的地步。努尔哈赤似乎斩杀了放弃进攻的将领,从而使后金形成了军令一下必死战到底的军事传统。那么这样来看,萨尔浒之战时后金军的战斗力应该是这三个时期当中最低的——当然,已经足以歼灭这个时期的辽东明军了。
那么综合来看,倘若李自成的六万顺军与萨尔浒的六万金兵交战,努尔哈赤妥妥地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