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习哲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回答
要踏足哲学这片古老而广阔的领域,并非需要什么神秘的仪式或晦涩的预备知识,但确实存在一些基石性的前提,它们能让你更顺畅地前行,也更能领略到哲学的精髓。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一颗好奇且愿意质疑的心。哲学最原始的动力就来自于对世界、对自身、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的深深的疑惑。这种疑惑不是简单的“不知道”,而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真的如此吗?”、“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它意味着你不会轻易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渴望去探寻其背后的逻辑、根源和意义。当别人告诉你“天就是蓝的”,你可能会想,为什么是蓝的?我们又是如何知道它是蓝的?蓝色的本质是什么?这种刨根问底的冲动,正是点燃哲学火炬的火星。

其次,你需要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哲学探究的是抽象的概念、普遍的原理,它要求我们能够清晰地思考,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辨别论证中的谬误。这意味着你需要学会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论证,如何理解和评估他人的论证,以及如何在复杂的思想迷宫中找到清晰的脉络。这并非要求你成为一个逻辑学家,但对基本逻辑规则的理解,例如不矛盾律、同一律,以及对演绎和归纳推理的认识,会让你在阅读哲学著作、参与哲学讨论时事半功倍。

再者,耐心和毅力是不可或缺的。哲学不是速成班,也不是快餐文化。许多哲学问题历经数千年仍未有定论,许多哲学著作需要反复研读才能领略其中的深意。你会遇到晦涩的文本、抽象的概念,甚至是看似矛盾的观点。这时候,需要的就是一种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韧性,一种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去消化、去反思的精神。有时,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隐藏在好几页的书页之后,或者需要你将几个不同的哲学家的观点联系起来才能豁然开朗。

此外,开放的心态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也至关重要。哲学是多元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和理论体系,它们之间可能相互辉映,也可能针锋相对。学习哲学,意味着你需要愿意去了解和理解那些与你自身观点不同的想法,甚至是你可能不认同的观点。这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要你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那样想,他们的论证逻辑在哪里,以及他们的观点可能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开放性让你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更全面地看待问题,也更能丰富你自己的思想。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对人类经验和生活本身的关注。哲学并非纯粹的智力游戏,它根植于我们作为人的存在,关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价值、我们的痛苦与快乐、我们的死亡与存在。因此,一种对人类命运、社会现象、道德伦理、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深刻关怀,会让你对哲学产生更强烈的共鸣和更持久的动力。当你开始思考“什么是幸福?”,“人生的意义何在?”,“我们应该如何生活?”这些问题时,你已经在踏入哲学的门槛了。

总而言之,学习哲学,首先要拥有一颗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提问的心,辅以清晰的理性分析能力,并付出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同时,保持对不同观点的开放与包容,以及对人类生活本身的深切关怀,将是你在这条探索之路上最有力的支持。哲学的大门向所有愿意思考的人敞开,而这些前提,便是帮助你更自在地走进这扇门的钥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读一句话,看看你是否适合做哲学!



⏬⏬

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而且是我们杀了他!——尼采

Gott ist tot! Gott bleibt tot! Und wir haben ihn getötet! - Nietzsche, 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 1882 (ergänzt 1887). Drittes Buch, 125. Der tolle Mensch

看到这句话你的第一反应是?

1)这句子不错,高考作文可以用用(高考前);哦,关我屁事?(高考后);

2)OMG!这句子好深刻好有哲理好崇拜好喜欢,拿个本子抄起来每天膜拜!

3)哈哈哈哈说得太好啦!信SD的都是白痴!

4)?上帝是什么?他怎么会死?他死就说明他活过,他怎么就曾经活过呢?为什么我们杀了他?我们是谁?我们怎么杀了他?他怎么就被我们杀了?这个完成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上帝偏偏是在某个时候被我们杀了呢?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死就死了,还重复一句“真的死了”(德文其实不是这样)是怎么回事?……………………………………这句话我觉得我完全没懂耶!

















如果你的反应是1,恭喜,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好人才;如果你选择2,恭喜,你是文艺青年;如果你选择3,恭喜,你是无神论小捍将;如果你选择4,该死,你不会真的想学哲学吧?别啊我的老伙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踏足哲学这片古老而广阔的领域,并非需要什么神秘的仪式或晦涩的预备知识,但确实存在一些基石性的前提,它们能让你更顺畅地前行,也更能领略到哲学的精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一颗好奇且愿意质疑的心。哲学最原始的动力就来自于对世界、对自身、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的深深的疑惑。这种疑惑不是简单的“不知道”.............
  • 回答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也常常让初学者感到困扰的现象。当一个人刚刚接触到一套新的、有力的思维工具时,就像手里突然多了把瑞士军刀,总想着在日常生活的一切缝隙里去试着用它来撬动、切割、拧螺丝。尤其是哲学,它提供的那些关于实在、认识、价值、存在等等宏大叙事和精妙的分析框架,一旦“入门”,便容易让人觉得,好像整个.............
  • 回答
    各位同行,大家好!最近在和一些师弟师妹交流时,他们常问我一个问题:学习哲学对我们做科研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挺实在的,毕竟咱们科研人时间宝贵,得精打细算,把精力花在刀刃上。我这几年一路摸爬滚打下来,也算有点体会,今天就斗胆分享一下,希望能给还在纠结的各位提供点参考。我刚开始做科研的时候,也是一头扎进.............
  • 回答
    学习哲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无休止的探索,一次又一次地剥开层层迷雾,却又发现新的风景,新的问题。它不像学习一门具体技能,比如编程或者绘画,有明确的终点,有即时可见的成果。哲学更像是在一座巨大的、没有地图的图书馆里漫步,每一本书都可能带领你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揭示什么。刚开始接.............
  • 回答
    思考道理太多的人,究竟是否需要再花心思去学习哲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很值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思考道理太多”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我猜想,这大概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总能抓住事情的本质,看到不同角度的解读,并且能从中提炼出一些道理来。比如,看到人际.............
  • 回答
    你这种常常思考人生意义、偶尔感到虚空的感受,其实非常普遍,也说明你是一个有深度、对生活有追求的人。很多人在某个年纪,或者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叩问“我为什么活着?”“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这种思考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求索的开端了。至于学习哲学是否会对你有启迪?.............
  • 回答
    你当然可以!而且,说实话,直接啃哲学家的名著,往往才是学习哲学的真正起点,也是最直接、最有力量的方式。首先,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很多人会建议你先看哲学史,以及为什么你的想法是完全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更具探索精神的。为什么大家会建议你先看哲学史?这种建议背后通常有几个考量:1. 理解背景和脉络: 哲学.............
  • 回答
    一位17岁的高中生,怀揣着学习天体物理学和哲学、研究宇宙本质并探索未知领域的理想,这种志向本身蕴含着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类为“理性伟大”或“自负骄傲”,而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力、表现形式以及可能的成长路径。首先,让我们从“理性伟大”的角度来审视这个理想: 对真理的强烈渴求与.............
  • 回答
    看到您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后产生“不自信”的感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很多人在接触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时,都会经历类似的心理过程。这并非您的个人问题,而是源于我们身处的时代、信息获取的方式,以及对“自信”的理解。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产生这种“不自信”的几个可能原因,然后我将详细阐述.............
  • 回答
    老兄,我懂你。尤其当你一头扎进《老子》里,那股“无为而无不为”、“宠辱若惊”、“贵以贱为本”的劲儿,确实容易让人心头那团火苗熄灭,觉得什么争啊抢啊的,都挺没意思的。 一下子,往日那些让你咬牙奋斗的目标,仿佛都成了过眼云烟,剩下的只有一份淡淡的、好像什么都无所谓的平静。但话说回来,这平静是不是有点儿.............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一些挺根本的社会和文化议题。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学哲学的,但似乎没出现一个像未明子(刘司墨)那样“点醒”大众,或者说能够有效地将哲学思考普及开来的公众人物呢?这背后原因可不少,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点醒”大众这个概念本身就挺有水分的,尤其是哲学这玩意儿。哲学.............
  • 回答
    周国平先生那句“学哲学是女人的不幸,更是哲学的不幸”的论断,确实挺有意思,也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要说这番话到底怎么看,我觉得得拆开来聊,先看看他为什么这么说,然后我们再想想,这句话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还那么绝对吗?周国平先生为什么会这么说?我觉得他这句话背后,可能藏着他对哲学学科本身、对当时社会环境以.............
  • 回答
    “民哲”是什么?非哲学专业人士如何避坑?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我虽然不是学哲学的,但我对人生、对世界也有自己的看法,这不就是哲学吗?” 或者,看到一些在网络上流传的“人生格言”、“世界观”,觉得说得很有道理,自己也这么认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民哲”。“民哲”是什么鬼?“民哲”,顾名思义,.............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当代哲学界的深层困境,也引发了不少学界内外的讨论。我们确实看到了越来越多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海外学术奖项、参与各种国际学术会议的中国哲学学者,他们的研究水平、方法论都非常扎实,学术成果令人瞩目。但与此同时,不少人也感觉,似乎缺少那种能引领时代思潮、深刻影响社会走向、甚至能.............
  • 回答
    好,既然是给咱们数学系的学生看,那就不绕弯子,直接聊点实在的。你想啊,我们天天跟数字、符号打交道,从公理出发推导定理,这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实践。但有没有想过,这些公理从哪来的?为什么我们相信数学是真理?数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数学哲学要解答的。作为数学系的同学,你可能已经接触了不少严谨的数.............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学习马哲的这件事。要不要先学黑格尔,以及从哪本黑格尔的书入手,这确实是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而且大家的经验也各有不同。我尽量把我的理解说得详细些,希望能给你点启发。学习马哲,是否一定要先学黑格尔?严格来说,不一定非要“先”学黑格尔,但如果想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尤其是.............
  • 回答
    关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初期,一些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拥有哲学学位,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教育制度、学术思潮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1. 时代的大背景:动荡与求索民国初年,中国正经历着从帝制向共和的巨变.............
  • 回答
    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回人间,这个说法颇有深意,也常常让人产生疑问:难道之前的哲学都在“天上”吗?而智者学派明明也是研究人的,那苏格拉底的“带回人间”又体现在哪里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梳理一下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大概是什么样的,再看看智者学派有什么特点,最后才能明白苏格拉底的独特贡献。苏格拉底之.............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所有学科中,废除哲学是不是影响最小的?”,我们需要先理解“影响最小”的含义,以及哲学在各个学科中的具体作用。首先,我们来理解“影响最小”的含义:“影响最小”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 直接的工具性应用最少: 指该学科在日常生产、科技研发、商业运作中,.............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某一天,我们曾经赖以思考、审视自身和周遭世界的大学哲学系,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震动?首先,最直观的冲击,便是我们解读世界的方式可能会变得狭隘。哲学,就像一把精密的刻刀,帮助我们雕琢那些抽象的概念,去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自由”,甚至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