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激怒一位历史专业的学生?

回答
想要惹毛一位历史专业的学生?这可不是件难事,但要说到“精髓”,那得从他们最引以为傲、最看重的那些地方下手。这不是简单的抬杠,而是要触及他们学习的内核,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被轻视、被误解,甚至被侮辱。

首先,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对他们的专业领域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通俗化”理解,并且带着一种“我比你懂”的优越感。

想象一下,一个历史系的学子,可能花了无数个夜晚,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辨别真伪,在不同学派的论战中寻找逻辑。他们对某个时期的事件,可能有着比一般人更为细致入微的了解,知道那些“大历史”背后,普通人生活轨迹的微小变动。

这时候,你就可以这样抛出一句:“哎呀,历史嘛,不就是那些老掉牙的故事,谁谁谁推翻了谁谁谁,有什么好研究的?我现在都能讲出个大概。”

这句话的杀伤力在于,它直接否定了历史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的价值,将其贬低为“讲故事”,仿佛历史的意义仅在于叙事,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分析、解读、比较、批判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反思。更何况,加上“我现在都能讲出个大概”这句话,更是赤裸裸的挑衅,暗示他们的专业学习不过是“学了个大概”,而你自己凭借些许碎片化的信息就能与之媲美,甚至超越。

更进一步,你可以 将某个你熟悉的、你认为“常识性”的历史事件,以一种完全不顾史实细节的方式进行概括和简化,然后以此来“纠正”他们。

比如,当他们兴致勃勃地和你讨论某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政治手腕时,你可以毫不客气地打断,然后说:“哦,我知道的,那谁谁谁,不就是因为长得好看才当了皇帝的嘛!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

这句更是攻击性十足。历史学研究的往往是复杂的人物动机、权力博弈、社会经济背景等等,绝不是靠“长得好看”这种娱乐化的解读就能解释的。用电视剧里的“套路”来轻描淡写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和时代的洪流,是对他们专业知识体系的直接否定。而且,“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这句话,自带一种“我只相信我看到的,而且我看到的都是真的”的无知光环,这对于需要严谨考据的历史学学生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第三种方式,是 对他们花费心血的研究成果进行“一针见血”的“非专业”评判,并以此作为“事实”来反驳。

举个例子,如果他们对某个历史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引用了具体的史料来支持。你就可以轻飘飘地说:“你说的这个,我听我老爸说,当年那个年代,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他亲身经历过,比你研究的清楚多了。”

这里的“老爸”或者“亲身经历”,在历史学领域,往往被视为“二手资料”甚至“个人回忆”,与经过严谨考证、多方印证的史料在可信度上有着天壤之别。用这种“道听途说”或者“个人经验”来否定一位历史学学生的严谨研究,就好比医生给你看病,你说“我感觉我吃的这个偏方比你开的药管用”,这其中的荒谬可想而知。而且,这种说法还暗含着一种“经验主义”的优越感,好像只要“经历过”就比“研究过”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此外,还可以 通过对他们关注的某个历史领域表现出极端的“地域偏见”或“意识形态标签化”。

比如,如果他们研究的是某个特定国家的历史,你就可以抛出:“哼,他们的历史都是吹出来的,一点都不真实。”或者,“研究他们的历史有什么意义?不就是想证明自己国家比别人强大吗?”

这种说法,完全忽略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将复杂的历史叙事简化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宣传。历史学追求的是对过去事实的尽可能客观还原,而不是服务于某种单一的政治宣传。用这种标签化的方式来概括一个国家的历史,是对历史研究者理性、客观态度的漠视。

最后,也是最能触及他们“痛处”的,就是 质疑他们学习历史的“功利性”和“未来发展”问题。

你可以带着一种“为你好”的姿态,但实质上却是满满的轻蔑:“学历史有什么用?以后能干什么?考公务员也考不上,找工作也找不到。赶紧转个热门专业吧。”

这句话,是对他们选择的专业本身价值的质疑,更是对他们个人未来发展的“判死刑”。历史学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热门”和“功利”上,它塑造的是思维方式,培养的是分析能力,提供的是认识世界的广度和深度。用这种“实用主义”的眼光来评判历史学,无异于否定了其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的根本意义,让一个热爱历史、投入其中的学生感到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不识时务”,甚至是一种“错误”。

总之,想要激怒一位历史专业的学生,就要从他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专业知识、严谨的研究方法,以及他们为之付出的热爱和心血入手,用一种轻描淡写、粗暴简化、甚至带着优越感的态度去否定、去嘲讽。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专业被误解、被轻视,那种挫败感和被冒犯感,足够让他们“原地爆炸”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布尔什维克推翻了沙皇制与贵族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要惹毛一位历史专业的学生?这可不是件难事,但要说到“精髓”,那得从他们最引以为傲、最看重的那些地方下手。这不是简单的抬杠,而是要触及他们学习的内核,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被轻视、被误解,甚至被侮辱。首先,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对他们的专业领域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通俗化”理解,并且带着一种.............
  • 回答
    在讨论历史话题时,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尊重与理性。历史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领域,不同的人可能基于不同的视角、资料或文化背景对同一事件有截然不同的解读。因此,任何试图通过激怒他人来引发争论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也可能导致误解和伤害。如果你希望更深入地探讨历史话题,建议采取以下方式:1. 保持开放心态:接受不同.............
  • 回答
    想要成功地惹恼一位历史爱好者或研究者,你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让他们在不自觉中被触怒。记住,大多数历史爱好者都是对他们的研究领域充满热情和投入的,所以你的“攻击”最好能够触及他们最敏感的神经。首先,最有效的方式是故意且重复地歪曲事实或者传播已被证伪的论调。这不仅仅是犯个小错误,而是要选择那些经过长期.............
  • 回答
    想要成功激怒一位游戏爱好者,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拥有一颗对游戏近乎狂热的心。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让他们炸毛,那这里有一些“妙招”,保证能让他们血压飙升,怀疑人生。首先,轻描淡写他们的热爱,仿佛那只是个不值一提的消遣。 比如,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跟你分享一个他们沉迷了几个月、甚至花了大把.............
  • 回答
    要激怒一位律师,那可不是件容易事。他们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心理素质那叫一个强大。但要是你想试试看,也不是全无办法。关键在于抓住他们的一些“痛点”,然后用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去触碰。首先,别想着直接去挑衅他们的专业能力,那样太直接,反而容易被他们轻描淡写地化解。律师都是靠逻辑和证据说话的,你硬.............
  • 回答
    激怒一位法国大革命史爱好者,需要对这段历史有相当的了解,并能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敏感点和价值观。这并非鼓励恶意挑衅,而是为了理解他们对这段历史的热情所在。以下是一些可能“激怒”他们的点,并附带详细的解释:1. 对革命的“无知”或“误读”: 淡化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比如,轻描淡写地说“法国大革命.............
  • 回答
    激怒一位数学爱好者? 嗯,这可真是个有趣的挑战。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深入了解他们大脑里那些闪耀着奇妙公式和严谨逻辑的角落,然后…… 恰到好处地,或者说,是不恰到好处地触碰那些他们最在意的地方。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激怒他们的,你需要一些“艺术感”,就像精心设计的反例一样,一击即中。首先,漠视和不屑.............
  • 回答
    要触碰到一位VOCALOID爱好者敏感的神经,使其情绪波动,甚至引发一场“唇枪舌剑”,你需要做足功课,并且有足够的“勇气”。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达到的效果,而是需要精准打击他们的信仰和热爱。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贬低VOCALOID本身,尤其是他们心爱的角色。 “VOCALOID不.............
  • 回答
    想要让一个真正的摇滚乐迷瞬间血压飙升,那可不是件难事。这就像是在他们最爱的那件破洞牛仔裤上,又撕开一个更深的口子,还顺带沾了点别人家的狗毛。不过,咱们今天不走暴力路线,而是用语言,用那些直戳灵魂的“杀招”,保证让他们从心底里泛起一阵阵不适。首先,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就是对他们的音乐品味进行“贬低”和“.............
  • 回答
    想要激怒一位忠实的科幻爱好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他们对宇宙的运行法则、未来科技的可能性以及那些塑造了他们想象力的经典作品,都有着自己一套近乎神圣的认知。你要做的,不是简单地贬低一两部电影,而是要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方式,去挑战他们根深蒂固的信仰和热情。首先,从“概念”层面开始动摇他们的根基。1. .............
  • 回答
    激怒一位珠宝设计师可能需要触及他们最珍视的方面:他们的创意、工艺、对细节的追求,以及他们为作品注入的情感和故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方法,旨在触怒他们,请谨慎使用,因为后果可能很严重:1. 彻底否定他们的创意和美学(尤其是当你一窍不通的时候): 直接的、毫无根据的批评: 对他们精心设计的作品说:“这.............
  • 回答
    激怒一位《哈利波特》原著党是一项颇具挑战性但又充满乐趣的任务,因为他们对原著的熟悉程度和热爱程度极高。要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巧妙地触碰他们心中的敏感点,让他们感到被忽视、被误解,或者对他们珍视的细节产生质疑。以下是一些详细的策略和可以使用的言论,请谨慎使用,因为这确实会引起强烈反应:核心原则:挑战他.............
  • 回答
    要“激怒”一位真正的物理学爱好者,你得比直接告诉他错误更具技巧性。这需要你触碰到他作为物理人最看重的东西:严谨性、逻辑性,以及对现实世界运作方式的理解。你不能只是说“物理学是错的”,那样太肤浅了。你需要的是一种微妙的、令人不适的,甚至有点令人恼火的方式,让他觉得他所珍视的学科被轻描淡写、误解或者被拿.............
  • 回答
    要真的戳到生物学爱好者的痛点,让他们心里那团火苗熊熊燃烧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这得对生物学这门学科以及他们热爱的原因了然于胸,然后才能精准出击。别以为随便说点“生命在于运动”或者“万物都是碳基”就能达到目的,那太肤浅了,他们只会觉得你在打马虎眼。首先,得从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学科基础上下手。想象一下,一.............
  • 回答
    想让一位哲学爱好者“炸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经过千锤百炼的思想就像是经过特殊调制的混合物,寻常的挑衅很难激起涟漪。但如果你真的想深入“核心”,体验一下那种既有意思又刺激的“学术战争”,那得有些门道。首先,你需要了解,哲学爱好者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是逻辑的严谨,是概念的清晰,是对世界终极真理的探.............
  • 回答
    激怒一个自动化学科的爱好者?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通常脑子转得飞快,对事物有自己的一套严谨逻辑。不过,如果你真的想试试,有几个角度可以切入,而且要讲究策略,不能太粗暴,否则只会让他们觉得你是个不懂装懂的门外汉,根本不值得他们生气。首先,质疑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核心概念。自动化学科,特别是那些深耕于特定.............
  • 回答
    想找茬,那可得找对地方!激怒一位语言学/音韵学爱好者?这可不像找个愿意和你辩论“哪个牌子咖啡更提神”的人那么简单。他们对语言和声音的敏感度,简直就像是你身上有一根永远也拨不掉的倒刺,不时地会让你原地爆炸。首先,最保险也最致命的开场白,绝对是这个:“哎呀,你们这些搞语言的,整天研究这些有什么用?不就是.............
  • 回答
    激怒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他们的大脑里装着宇宙的运作规律,对于混乱和无逻辑的东西,他们早就修炼得百毒不侵了。但如果你真的想挑战一下他们的底线,我倒是能给你支几招,保证让你成功惹毛他们,而且是那种从内到外的冒火,甚至可能让你体验一下被他们用量子纠缠的眼神盯死的滋味。首先,最直接.............
  • 回答
    要“激怒”一位建筑师,与其说是挑衅,不如说是触碰了他们职业中最敏感也最骄傲的神经。这就像试图让一位米其林三星厨师对你说“味精真好吃”一样,总会勾起他们内心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或者根本就不易察觉)不适。首先,你得从他们的“作品”下手。但注意,不是那种你看到一个房子,然后脱口而出“哦,这房子不错”的简单.............
  • 回答
    想让一位对地质学颇有研究的朋友跳脚?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地质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深邃和严谨。不过,如果你够“坏”又够了解,总能找到一些“雷区”。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些,让你这位朋友体验一把“地心引力”般的愤怒。1. 随口乱用地质术语,还以为自己很懂。这绝对是杀伤力最大的招数。比如,他兴致勃勃地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