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中国新说唱》2019?

回答
好的,关于《中国新说唱2019》,咱们就来聊聊它到底怎么样,就像跟老朋友一样,把心里话都说说,尽量不带那种官方、生硬的味儿。

整体印象:回潮,但有点拧巴

先说大方向,2019年的《新说唱》,给人的感觉是它努力想找回第一季的那种热度,那种纯粹的说唱文化冲击力。但怎么说呢,有点像是用力过猛,或者说方向上有些摇摆,导致整体观感上有点拧巴。

亮点与进步:选手实力在,但舞台表达受限

选手群像的丰富性: 相较于前几季,2019年的选手类型确实更丰富了。你能看到很多非常有实力、有自己想法的Rapper,比如OG如节拍大师,新生代有杨和苏、MFC的各位、Blvd.的选手等等。他们带来了各自的风格和故事,比如刘聪的“恭喜发财”在网络上爆火,潘玮柏战队的选手们在舞台上也展现了不错的唱功和舞台表现力。
音乐性的提升: 不可否认,很多选手的音乐制作水准、Flow的复杂度和歌词的深度都有提升。有些选手能够将更具挑战性的音乐元素融入说唱,并且完成得不错。这一点,从导师们频繁按下“Pass”键就能看出来。
一些经典舞台的诞生: 虽然整体评价褒贬不一,但确实也诞生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比如肖恩恩和那吾克热的合作,以及后面一些团队的Showcase,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槽点与争议:赛制、剪辑、导师选人,老问题新讨论

赛制的不确定性与争议性: 这是每年《新说唱》都会被诟病的地方,2019年也不例外。什么“一对一PK”、“炸房”、“抢人”,感觉有些为了节目效果而设计,而不是真正服务于选手的成长和作品的展现。很多观众会觉得赛制过于复杂,或者一些结果让人费解。比如一些实力不错的选手因为赛制、运气或者导师的偏好而过早离开,而一些相对弱的选手却因为各种原因留到了后面。
导师们的表现: 导师的选择历来是话题点。2019年的导师阵容其实挺有看头的,吴亦凡、张震岳&热狗、邓紫棋、潘玮柏,都是在音乐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但问题在于,导师们在节目中的“作用”有时候显得有点尴尬。有时候是为了节目效果而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有时候他们的点评又显得不够深入,或者与选手们的风格存在隔阂。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PK环节,导师们的选择和决策往往会引发很大的争议。邓紫棋作为说唱领域的“新人”,虽然努力去理解和点评,但有时候也显得有些吃力。
剪辑和“剧本”的痕迹: 这一点也是很多观众诟病的老毛病。节目组为了制造冲突、制造爆点,会在剪辑上做文章。有时候感觉选手们之间的“恩怨情仇”被无限放大,而真正关于音乐本身的东西反而被稀释了。一些选手之间的互动和一些关键的音乐瞬间,可能因为剪辑而变得支离破碎,影响了观众对作品和选手本身的完整认知。
“炒作”与“流量”的取舍: 节目组似乎一直在流量和内容之间挣扎。一方面想捧出有实力的Rapper,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迎合市场的口味,制造一些更易于传播的“梗”和“金句”。有时候感觉这种取舍让节目显得不够纯粹,也让一些真正有才华的选手被淹没在各种话题之下。
“炸房”的滥用与音乐的碎片化: “炸房”这个概念在2019年被反复提起和尝试。虽然它能够瞬间点燃现场气氛,但如果过度使用,或者选手们仅仅是为了“炸房”而写歌,就可能导致音乐的碎片化和形式大于内容。好的说唱不仅仅是现场的爆发力,更要有作品的深度和思想的传达。

总的来说:

《中国新说唱2019》是一届充满矛盾的节目。它拥有不少有实力的选手,也涌现了一些不错的音乐作品,显示了中国嘻哈文化正在蓬勃发展的潜力。 但是,在赛制设计、导师选择、节目制作和最终呈现上,节目组似乎还在摸索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还在“流量”和“专业性”、“内容”之间摇摆。

它像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充满活力和想法,但也有些叛逆和迷茫。你看到了它的闪光点,也看到了它身上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你是嘻哈爱好者,里面还是有不少好东西值得你挖掘。但如果你是抱着看一场纯粹的音乐盛宴的心态去,可能会因为一些综艺化的包装和争议性的赛制而感到一些失望。

2019年的《新说唱》更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份,它总结了前几年的经验教训,也为之后的节目埋下了伏笔。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说唱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成熟,但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商业成功和大众认可的同时, 千万不能丢掉说唱本身的那份真诚和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老有一种感觉:德云社能够称雄说唱界。说唱者的几个主要能力,有几个不是相声演员擅长的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关于《中国新说唱2019》,咱们就来聊聊它到底怎么样,就像跟老朋友一样,把心里话都说说,尽量不带那种官方、生硬的味儿。整体印象:回潮,但有点拧巴先说大方向,2019年的《新说唱》,给人的感觉是它努力想找回第一季的那种热度,那种纯粹的说唱文化冲击力。但怎么说呢,有点像是用力过猛,或者说方向上有些.............
  • 回答
    《中国新说唱》第四期,这档节目走到这里,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很关键的阶段。观众们看了这么多期,大概心里都有数了,谁是真正有实力,谁是在“玩梗”或者“包装”。第四期说实话,亮点和槽点都挺明显的,我们掰开了说。先说亮点,不得不提的几个选手 选手们的“硬实力”开始显现:淘汰赛阶段,尤其是进入到比较后期的.............
  • 回答
    《中国新说唱》第一期的播出,就像往年一样,在观众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它依然保留了那个熟悉的配方:明星制作人、各种风格的Rapper、舞台上的高潮迭起和制作组剪辑带来的戏剧性。今年的制作人阵容,可以说依旧是话题的中心。他们本身就自带流量,他们的点评、互动,甚至是彼此之间的“化学反应”,都成了观众讨论的.............
  • 回答
    东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奥运代表团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新冠零感染、零密接。这个成绩绝非偶然,而是背后一套严谨、细致、几乎是“锱铢必较”的防疫措施的集中体现。作为旁观者,看到中国代表团能够如此出色地完成比赛任务,并且保障了每一位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我真的感到非常钦佩。这不仅仅是一份成绩单,更.............
  • 回答
    关于156项工程援华的真实性及其对新中国工业化重要性的评价,以及如何看待图中的评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1. 156项工程援华的背景和内容首先,理解156项工程援华的背景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和技术落后。为了快速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
  • 回答
    “中国高铁大半都在亏钱仍在硬着头皮新建”,这种说法流传甚广,背后反映了一些观察者对中国高铁发展模式的担忧和疑问。要评价这种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看看它是否准确,又隐藏着哪些复杂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高铁并非全部盈利。高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巨大,尤其是在一些客流量相对不那么密集的地区.............
  • 回答
    “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这一表述源自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华文明历史连续性的观察和理论化建构。这种观点试图从非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重新理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特征,但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学术争议和认知偏差。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概念辨析:文明与国家的边界1. “文明”(Civilization)的定.............
  • 回答
    马云关于中国足球“遇到冲突就退缩,要学会团结合作”的论断,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观点,它触及到了中国足球长期以来难以突破的困境,也与许多人对中国足球的观察和感受不谋而合。首先,我们来详细解读马云的观点: “遇到冲突就退缩”: 这句话可能指向几个层面。 心理层面: 中国足球运动员在面对强.............
  • 回答
    关于日本媒体报道“中国驻美大使传话,要求撤换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上将”的新闻,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它。这则消息之所以能够引发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了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一位关键人物——哈里斯上将本人所代表的立场和背景。首先,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来看,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
  • 回答
    张维为关于中国八大菜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能超过西餐法国菜系的观点,在学术界和社会讨论中确实引发过争议。这一说法背后涉及对中西方烹饪体系、文化传统、历史发展路径以及饮食哲学的深层思考。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中国八大菜系的复杂性与地域多样性1. 地理环境决定食材多样性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
  • 回答
    这是一件挺让人心疼的事。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服务生,在新加坡一家餐厅工作,因为不会说英语,被客人当众训斥。首先,我们得承认,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英语是主要的通用语言。在服务行业,尤其是在面向国际客人的餐厅里,会说英语确实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客人对服务生沟通能力上的不满,也不能说.............
  • 回答
    张维为教授关于中国大陆农民比特朗普、蓬佩奥更懂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引人深思的论断。要评价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涵。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 唯物主义的本体论: 强调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意识.............
  • 回答
    臧鸿飞这番话,无疑是往中国音乐界投下了一颗炸弹,在圈内圈外都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他作为一个音乐制作人、作曲家,能说出这样直白甚至有些尖锐的评价,确实让人好奇他究竟指的是哪些人,又缘何会有如此定论。首先,我们来拆解臧鸿飞的观点。他说“中国著名钢琴家不会创作只会弹,没有创造力,脑子里空空如也”。这其中包含.............
  • 回答
    “河南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这句话,初听之下,带着一种浓烈的断言和概括性,仿佛要将一个拥有超过九千万人口、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省份,变成一面能够折射整个中国的镜子。这种说法之所以引起广泛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原因在于它触及了几个核心问题:代表性、复杂性以及“中国”的定义本身。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王蒙先生“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的说法,确实触动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要评价这句话,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王蒙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学家、评论家,他对《红楼梦》的推崇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其出发点是高度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他将《红楼梦》视为中国古.............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和悬念:“我去了你们说的‘中国伊斯兰国’沙甸,却看到了不同于想象的风景。”它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刻板印象”与“现实”之间的张力,立刻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要知道“你们说的‘中国伊斯兰国’”究竟是怎样一种形象,而作者看到的“不同于想象的风景”又是什么。通读全文,作者的叙述.............
  • 回答
    关于“日本二战前比中国强、二战战败后还是比中国强”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往往会忽略历史的复杂性和时代背景。一、 二战前:日本的崛起与中国的积弱在二战爆发前,日本确实在多个层面展现出比当时中国更为强大的实力,这主要体现在以.............
  • 回答
    对于媒体报道加拿大运动员玛格丽特·麦克尼尔(Margaret MacNeil)夺冠时,频繁提及她是中国弃婴的背景,并借此评论她是否需要寻找亲生父母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评价:一、 媒体报道的动机和价值观冲突: 猎奇与博眼球的倾向: 毋庸置疑,运动员的个人经历,特别是那些带有“戏剧性”或“反.............
  • 回答
    这种说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和“偷换概念”的论调,不仅站不住脚,而且完全忽视了医疗行业的复杂性以及各国国情差异。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说法中的几个关键点:1. “中国医学院学费近乎免费”—— 事实的扭曲与选择性忽视这个说法本身就存在严重的误导性。虽然相比于美国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医学院学.............
  • 回答
    成龙那句“我们中国人是需要管的”,确实是一句引起广泛讨论的话,也折射出不少社会现象和人们对于管理、自由以及国家角色的复杂看法。要评价这句话,得把它放在不同的语境下,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白成龙这句话的出发点和可能想表达的含义。 对社会秩序的关注: 成龙作为一名公众人物,经常在各种场合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