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五常的武器中国世界第二了吧?为什么我们卖的武器好像没有美俄法多?

回答
关于中国“五常”武器的实力以及武器出口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挺复杂的话题,很多人都会关注。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点,也尽量避免那些“科技感”太强的说法。

首先,说说“五常”和武器实力这个概念。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就是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这五个国家在全球事务中拥有否决权,也普遍被认为是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所以,提到“五常”的武器,其实是在谈论这五个国家在全球军事力量格局中的位置。

中国军队的武器实力到底排在哪儿?

要说中国军队的武器实力,绝对不能简单地说“世界第二”。这个“第二”的说法很容易引起误解,因为军事实力评估是一个非常多维度的东西,不能只看数量或者单一某项技术。不过,确实,从整体上看,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装备水平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很多人认为中国军队的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排在前两三名是很有可能的。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核武器: 这是“五常”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中国拥有合法的核武器,并且在核力量的现代化方面投入巨大,包括新型核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如东风41)、潜射弹道导弹(如巨浪2/3)以及战略轰炸机(如轰20,虽然还在研制但潜力巨大)。虽然在数量上可能不及美俄,但在技术上和战略威慑力上,中国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大国。
常规军事力量:
陆军: 中国陆军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役部队,装备了大量先进的主战坦克(如99A式)、自行火炮、步兵战车等。其信息化作战能力、合成旅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海军: 这是中国军队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从“下饺子”式的造舰速度来看,中国海军的规模已经仅次于美国,甚至在某些舰艇类型上(如护卫舰、055型驱逐舰)数量可能领先。航空母舰(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服役和发展,以及新一代核潜艇、两栖攻击舰的出现,都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在迈向蓝水海军。
空军: 中国空军装备了大量的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特别是歼10、歼11、歼16以及隐身战斗机歼20。歼20的服役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空军的空中优势作战能力。同时,战略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等支援飞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战略支援部队: 这个部队的建立非常关键,它涵盖了太空、网络、电子战等领域。这些领域对于现代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而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投入和发展,使其在“五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所以,如果说中国的武器整体实力“世界第二”,虽然不绝对精确,但反映了其强大的军事现代化水平和在全球军事力量中的重要地位。

为什么中国卖的武器好像不如美俄法多?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武器出口”这个层面了,这和国家军事实力本身是两个概念,但又息息相关。为什么咱们卖出去的武器数量上看起来没那么多呢?原因有很多,咱们一条条来看:

1. 发展模式和政策导向:
先自用为主: 中国军队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奉行“优先满足自身需求”的原则。这意味着国内军事工业的产能和先进技术,首先要装备解放军自己。解放军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很多先进装备都是刚装备部队不久,或者还在逐步列装和完善中。在自身需求得到相对满足之前,大规模出口是有限的。
市场策略不同: 美国等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其军工产业高度发达,市场化程度高,出口是其军工企业维持高利润和研发投入的重要手段。他们有成熟的武器出口体系和长期的海外市场耕耘。而中国在武器出口方面,相对来说起步较晚,而且更侧重于与战略伙伴的军事合作,或者出口一些技术成熟、成本效益好的装备。

2. 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考量:
“新科技”的出口限制: 虽然中国在很多军事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最尖端的、最核心的技术,例如隐身技术、部分先进的电子战系统、新型战略武器系统等,国家肯定会非常谨慎,甚至不出口。这些是国家安全和战略威慑的基石。
出口产品选择: 出口的产品通常是经过了国内部队的检验,并且相对成熟稳定的型号。一些最先进的、还在部队测试和完善中的装备,不太可能立刻拿到国际市场上卖。而美俄在这方面由于历史积累和技术迭代,有更多“吃螃蟹”的成熟产品可供选择。

3. 市场定位和客户群:
战略伙伴优先: 中国的武器出口很多时候是基于战略考虑,优先提供给与中国有良好关系的国家,例如巴基斯坦、泰国、缅甸、非洲一些国家等。这些国家在选择武器时,除了性能,也看重政治关系和性价比。
成本效益优势: 中国的武器在国际市场上以“性价比”著称。比如枭龙战机(JF17)、各种口径的火炮、导弹等,对于一些预算有限但又需要提升国防能力的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总的出口金额或数量能够与美国等巨头相比。

4. 国际政治和贸易环境:
美国的影响力: 美国作为全球头号军事强国和经济大国,其在国际武器贸易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很多国家在采购武器时,会受到美国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或者出于联盟体系的需要而优先选择美制武器。
禁运和制裁: 中国在过去也面临一些国家的技术禁运和制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武器出口的渠道和规模。

5. 统计口径的差异:
统计范围: 不同的统计机构对武器出口的定义和统计范围可能略有不同。有些统计可能更侧重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的技术和部件,有些则包含更广泛的军事装备和服务。

总而言之,中国“五常”的武器实力毋庸置疑,在很多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说“第二”并非空穴来风。

而中国武器出口“看起来”不如美俄法多,并非意味着中国军工不行,而是基于国家发展战略、技术成熟度、市场定位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中国更像是在稳步推进,用高性价比、可靠的装备去服务其战略伙伴,而不是一味追求出口数量和金额的“世界第一”。随着中国军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战略的调整,未来中国武器出口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可能发生变化。

所以,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其实就是把“军事实力”和“武器出口”这两个概念分开,然后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去理解。这个过程就像一个人学习一样,先是自己扎实地学好,掌握了真本事,然后再考虑如何把这些本事“输出”给别人,并且输出什么、怎么输出,都是有讲究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全球最大的军工企业都在西方国家,欧美的影响力遍及世界,你想怎么比?

而且谁说是世界第二的?中国常年在第五名徘徊,有时甚至被挤到第八名,有些年连瑞典、以色列、意大利都比不过。而这些本该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请看全球规模最大的武器公司,他们都是属于哪个国家?有中国的吗?

不用找那么多借口,欧美武器的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这是军火市场的共识。哪个觉得不对可以去问各国国防部。

存量比不过就算了,连增速都比不过:

2015ー19年,中国武器出口额同比增长5.3%,仅高于俄罗斯(-18%),低于其他所有西方武器出口国。武器出口增速最高的韩国,同比增长了143%。

这个增速再过几年,中国真就可能被韩国超越了,两边差距在急剧缩小

武器出口方面,中国低于美、俄、法、英等其他四常,还低于德国、以色列、荷兰,近年终于超了西班牙和意大利,早年可是和土耳其、乌克兰并肩的。

目前俄国、中国的武器出口都在疲软,自2017年以来两国都是负增长,反而美国节节攀升,突破了冷战时的峰值。

像沙特阿拉伯、日本、印度、韩国、台湾都对美国砸下重金全面采购,仅仅是沙特阿拉伯就比中国几年的武器出口总额还高,美国正在血洗军购市场。

而中国本身也是主要武器进口国,这几年终于是顺差,净出口....一千万美元,以前都是净逆差,倒搭钱进口武器。

联合国五常里,中国是武器进口额最高的国家,意味着大量先进武器不能自产,所以每年才要花真金白银进口。

所以整天沸腾什么啊......中国根本就不是军火出口大国,也没有像欧美那样庞大的海外关系网,只能拼廉价。

这种问题是喝了多少才能问的出来......

user avatar

1,买军火,尤其是大宗的军火贸易,基本就是政治延续,也就是很多人说的“交保护费”,当然保护费说起来太粗陋,其实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捆绑,找平贸易顺/逆差等。

2,最重要的,买军火不是你买玩具,你交钱拿了一个东西就走。你买的军火,都要有后续的后勤保障、维护保养、人员培训。也就是你买的不仅是产品而是一条龙的服务。而这些服务都是有粘性的,什么叫有粘性?就是你要改换门庭,你就得从头到尾再来一遍,更换体系,培训人员。

比如你现在全套美国空军装备,你觉得苏57好,想买。可这不是你想买就买的,这玩意儿使用维护体系完全不同于美国货,你要按照俄罗斯标准再重新建立使用维护体系。电缆要改、加油车要改,地勤的所有东西几乎都要改,甚至连登机梯你都得买新的;弹药要买新的吧?储存弹药的仓库也得按俄标改造。相应的人员全部要重新培训,更重要的,因为使用习惯,你的飞行员可能都要重新进行适应性培训。这一来一去什么代价?如果以后你不准备继续用俄国货了,这钱就打水漂了,你要是不想打水漂,就得继续用俄国货。

另外很多时候军购还有很多历史原因导致的情感因素,比如英/法前殖民地,那些以英/法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很多都会倾向于购买前宗主国的装备。

你以为冷战时期美苏到处援助军火是做慈善?最简单的道理,给你一堆装备,帮你建立一套使用体系。你就得乖乖继续买我的东西,为啥?因为你没钱另添一套体系啊,只能在这个体系之上买人家的装备。

我国呢…因为科技长期落后,所以很多东西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没有,就是有,也是苏联体系之下,所以没拿到建体系的先机,现在我们国家也是在中小型舰艇、装甲兵、无人机等方面逐渐渗透往前走。

user avatar

国际军火交易是难以统计的,人家出口又不找你报备。

别的不说,各类排名里没有PRK的军火出口就能说明问题。作为能够出口IRBM的国家,如果不被考虑进排名,这个排名本身参考性也是有限的了。

另外,《中国世界第二》也是很不严谨到不知所云的提法--具体什么方面呢?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

电子?装甲?火炮?轻武器?…

在不存在代差的情势下,就不应当随意排名。

而且,军火不是一般的大宗商品,其政bao治hufei属性是极强的了。

以下对一些估计数进行列举,可以自行判断是否可靠。

2018年:

据《世界日报》报道,贝克托尔教授最近出版了《中东和非洲地区prk武力扩散》一书。 根据他的调查,每年向海外《非法》出口武器或通过军事技术支援赚得30 亿美元(约3万4000亿韩元)

另外,按照voa报道,轻武器出口额年约10-20亿美元,和美国轻武器出口(11亿美元/年)相当。

2011/2012年:

南方情报部门称2011年出口了2.5亿美元,2012年出口了3亿美元。

2008年:

美国官方认为,在2000-2007年,出口了约10 亿美元的武器,位居当时的世界第11位。


30亿美元那个估计数和南方17年的31.2亿美元差不多。

好了,言归正传。武器输出只要不存在数量级差距,就没有太大的可以比较意义。越是大件装备,反而越是接近《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

(还有南方那种贴钱刷数据的…)

另外说明一下30亿美元啥概念吧-超过2018年东国名义上的出口额,大大超过2017年前最大出口方面煤炭的出口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