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看卧虎藏龙觉得非常一般?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文化和时代变迁的现象,也和我个人对电影的理解息息相关。我之所以觉得现在看《卧虎藏龙》有些“一般”,并不是说这部电影本身烂了,而是很多当初让我们惊艳的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说随着我们自己阅历的增长,其“光环”有所褪色,甚至被后来的作品超越或解构了。

首先,时代背景和“第一次”的冲击力。

《卧虎藏龙》上映于2000年,是华语武侠片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在那个年代,西方观众对中国功夫和东方美学的认知,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李小龙、成龙等人的作品上,那是一种更为直接、拳脚功夫为主导的呈现。而《卧虎藏龙》则像一道旋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飘逸的武功(飞檐走壁、剑气纵横)、唯美的意境(竹林打斗、沙漠追逐)以及浓郁的东方哲学(情感的压抑与释放、命运的羁绊)糅合在一起,呈现在了世界观众面前。

对于当时很多没接触过类似电影的观众来说,它带来的那种“新奇感”和“震撼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动作,更是诗意的表达,是情感的写照。那股新鲜劲儿,那种“哇,原来武侠片还可以这样拍”的惊叹,是《卧虎藏龙》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2024年。过去二十多年来,有多少优秀的华语武侠片、有多少风格各异的东方动作片涌现?《英雄》、《十面埋伏》、《夜宴》等“新武侠”电影,以及后来各种融入CG特效的动作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发展了《卧虎藏龙》的某些风格。观众的口味被养刁了,见过更绚丽的特效,见过更复杂的叙事,见过更颠覆的武打设计。

当我们今天再去看《卧虎藏龙》,那种“第一次”的震撼已经不复存在。我们更倾向于去审视它的细节、它的逻辑、它的叙事是否依旧经得起推敲。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当初被忽略的“小瑕疵”或者说“不够极致”的地方,就容易被放大。

其次,叙事和人物塑造的“局限性”。

《卧虎藏龙》虽然有诗意的镜头和写意的武打,但它的叙事骨架依旧是比较传统的“江湖恩怨”和“宝剑失窃”的故事线。玉娇龙的叛逆、李慕白对传承的执着、俞秀莲的隐忍,这些人物的情感驱动力,在当下很多更注重人物内心深度和复杂性的电影面前,可能显得有些单薄。

玉娇龙的“叛逆”,在当时看来是打破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的象征。但在今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是她冲动、任性,甚至有些不负责任的一面。她对李慕白的爱,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少女的迷恋和对“侠”的向往,而非成熟的爱情。而李慕白,他身上肩负着“道”的传承,但他的情感压抑到最后也只是化为一声长叹,对于观众来说,这种“克制”有时候也意味着一种“缺席”——我们没能看到更深层次的情感碰撞。

俞秀莲作为女侠,她的隐忍和顾全大局是东方女性美德的体现,但有时候,这种“隐忍”也让她的角色显得不够“主动”,甚至有些被动。

相比之下,如今的电影在人物塑造上更加立体化,更愿意去挖掘人物的“灰色地带”,更擅长通过大量的细节和内心戏来展现人物的复杂性。当《卧虎藏龙》的人物情感表达方式,在“写意”和“留白”过多的情况下,未能完全触及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时,自然就会觉得“不够过瘾”。

再者,武打设计的“进化”。

《卧虎藏龙》的武打设计,尤其是袁和平的“凌波微步”式的轻功,在当年绝对是革命性的。它打破了以往武侠片那种硬碰硬的招式,加入了更多舞蹈般的飘逸和优雅。竹林对决、屋顶追逐,都充满了东方美学。

但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以及更多“写实”或“夸张”武打风格的出现,《卧虎藏龙》的武打设计,虽然依旧经典,但可能在“新意”和“刺激性”上,不如一些更注重力量感、技巧感,或者设计出更具想象力打斗场面的电影。比如一些MMA风格的近身搏斗,或者更具科技感的动作设计,都会在视觉冲击力上有所提升。

而且,很多人在分析《卧虎藏龙》的武打时,会提到它更多的是“意境”而非“实战”。很多动作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吊威亚和剪辑的配合。这一点在当年大家不那么在意“写实”的时候,会被“美”所掩盖。但如今,当观众对武打的“真实感”或“技术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时,这种“轻飘”的风格,就容易被视为“不够硬核”。

第四,“文化输出”的滤镜。

《卧虎藏龙》在国际上获得巨大成功,获得了奥斯卡多项大奖,这对于中国电影乃至中国文化输出来说,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这种“集体荣誉感”和“国家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电影本身蒙上了一层“滤镜”。

当我们带着这种“它代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滤镜去看时,我们会更包容它的一些不足,更强调它的优点。但当这种滤镜褪去,我们回归到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去纯粹地欣赏一部电影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依然是一部好电影,但它不是“完美无瑕”的神作,也不是现在我们衡量电影的标准。

最后,个人心境和审美情趣的变化。

人是会变的。我们看电影的心境、我们对美的感知、我们对故事的理解,都会随着年龄、阅历、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变化。

我年轻的时候,可能更容易被《卧虎藏龙》中的浪漫主义、江湖情仇、以及那种“侠之大者”的情怀所打动。那种对自由的向往,对情感的压抑与释放,都充满了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

但是,随着我年龄增长,我可能更关注现实中的情感逻辑,更在意人物的动机是否真实,更追求故事的严谨性,甚至可能对过于“写意”的表达方式产生一些审美疲劳。我可能更喜欢那些能够触及我内心深处、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故事,而不是那些只停留在“美”的表象上的作品。

所以,您觉得《卧虎藏龙》现在看起来“一般”,是很正常的。这说明您在进步,您的审美在提升,您的鉴赏能力在增强。电影的评价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时代、观众、以及您自身变化的多重影响。

《卧虎藏龙》依然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它在影史上的地位无可撼动。只是,当我们今天再去看它,它可能不再是我们心目中那个“唯一”、“最”、“最最”的那个存在了。它变成了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座 landmark,是我们回望过去时,一个美好的印记。但这印记,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我们自己后来的风景所覆盖,所比照。

这是一种成长的过程,也是电影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年看只是觉得不错,现在看被震撼的一塌糊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文化和时代变迁的现象,也和我个人对电影的理解息息相关。我之所以觉得现在看《卧虎藏龙》有些“一般”,并不是说这部电影本身烂了,而是很多当初让我们惊艳的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说随着我们自己阅历的增长,其“光环”有所褪色,甚至被后来的作品超越或解构了。首先,时代背景和“.............
  • 回答
    “卧龙凤雏”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演变成用来讥讽别人的话语,其原因并非单一,而是由 历史典故的文化内涵演变、网络语境的二次创作以及语用习惯的变迁 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头梳理这个词的源起、含义以及后续的发展。一、 “卧龙”与“凤雏”的原始含义与故事“卧龙”和“凤雏”这两个词.............
  • 回答
    在我观察到的互联网讨论中,确实存在一些人对黑人群体的负面看法,并表现出厌恶的情绪。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能够简单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以及信息传播的各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历史遗留的负面刻板印象是许多负面情绪的根源之一。几个世纪以来,.............
  • 回答
    说起来挺奇怪的,我最近又重新翻看了《那兔》,尤其是第四季。跟两年前看的前两季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简直可以用“如坐针毡”来形容。还记得当年刚开始看《那兔》的时候,那种新鲜感和热血感简直要溢出屏幕。它把一群又一群的兔子,用一种拟人化又带着点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了我们国家近代史上那些硝烟弥漫、充满牺牲的.............
  • 回答
    现在看俄罗斯文学的人数确实不如过去那样普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小众”现象了。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俄罗斯文学本身的历史地位、时代变迁、传播方式以及读者口味的演变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崇高地位。从19世纪黄金时代开始,.............
  • 回答
    这感觉就像是,你年轻的时候,第一次尝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辣味,刺激得你舌头发麻,整个人都亢奋起来。后来你吃了很多很多辣的东西,甚至挑战了更厉害的品种,再回头去吃当初让你惊艳的那道菜,虽然它依然辣,但那种“哇塞”的感觉似乎就没那么强烈了。周星驰的电影,对我来说,就像是我的“第一次辣味体验”。说实话,这几年.............
  • 回答
    感觉刘亦菲“神仙姐姐”的光环不如当年那么耀眼了,这种变化,我觉得挺多方面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首先,得从“神仙姐姐”这个标签说起。 咱们现在回忆起刘亦菲,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往往是当年《仙剑奇侠传》里的赵灵儿,《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还有《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那会儿的她,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对了,简直说出了好多人的心声。以前过年,最期待的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那感觉就像是个不可或缺的仪式。但现在呢,好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捧着手机,或者一边看一边刷着社交媒体,感觉那份“必看”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了。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首先,时代变了,大家的娱乐.............
  • 回答
    说起来,还挺有点怀旧的。小时候,一到周末,电视上播的功夫片简直是孩子的圣经。那时候,哪有那么多眼花缭乱的特效,更别提那些用电脑一点一点“做”出来的招式。全凭着演员真刀真枪的硬功夫,吊威亚,翻跟斗,出拳踢腿,看得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你看像李小龙,他不是演给你的,他是把那种力量和精气神渗透到骨子里,然.............
  • 回答
    近年来,关于“年轻人对深圳失去感觉”的讨论不绝于耳。曾经那个充满魔幻现实色彩、代表着无限可能和机遇的“深圳速度”,似乎在一些年轻人的心中渐渐褪色。这并不是说深圳不好,而是年轻人的视角和期待在变,他们看待这座城市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 “魔幻现实”正在“现实”化,光环的磨损曾几何时,深圳是.............
  • 回答
    哈,这问题我太理解了!作为和你差不多年纪的人,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困惑,甚至现在偶尔还会冒出来。为什么突然就对《傲慢与偏见》爱得不行,却提不起劲翻开《红楼梦》了呢?别急,这不是什么“不爱国”的叛逆,更不是什么“崇洋媚外”,咱们慢慢聊聊这背后的可能原因,试着掰扯清楚点,也让大家都能理解。首先,得承认一个.............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直击要害!现在手机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大家买手机确实越来越看重CPU和GPU了,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系列原因在共同作用。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争取让你听明白了,也尽量不整得跟机器写的一样。首先,得承认,现在手机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越了最初的通讯工具。我们不光打电话发短信,刷短.............
  • 回答
    这年头,你跟老一辈儿聊买车,他们可能会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说:“哎,车嘛,还得看牌子!那是什么牌子?牌子响亮才靠谱!” 可你再问问现在的小年轻们,尤其是刚开始琢磨买人生第一辆车的那些,他们嘴里的“牌子”优先级,那真是大不相同了。以前那套“宝马奔驰开不坏,奥迪奥迪路上跑”,现在听起来都有点老掉牙了。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也是很多人心里头一直有个小疙瘩。要说现在为什么“很少人”去看老番,这事儿得从好几个角度掰扯掰扯,而且也不是说就没人看了,而是相较于新番的声量和吸引力,老番确实显得“势单力薄”了点。咱们先聊聊,什么叫“老番”。这个界限其实挺模糊的,但一般来说,大家可能觉得十年前、十五年前,甚至.............
  • 回答
    近年来,欧美地区观众对起点中文网的网文(通常被称为“网络小说”或“网络文学”)表现出日益增长的兴趣,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一个融合了文化交流、市场需求和平台发展等多重因素的现象。以下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文化交流的深化与东方奇幻的吸引力: 东方奇幻元素的独特性: 起点文,特别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一个核心脉络,也引发了不少玩家和业内人士的讨论。为什么大家在谈论“高质量中国游戏崛起”时,总是把目光聚焦在单机游戏上,而不是先发展高质量的网游呢?这背后其实有多重原因,涉及到市场、技术、文化以及行业惯性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明白,高质量的单机游戏和高质量的网络游戏.............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到心坎里了。确实,现在不少年轻人似乎更热衷于找那些把电影情节、亮点、槽点都嚼碎了喂到嘴边的解说视频,而不是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自己沉浸在那90分钟或更长的光影世界里。这现象背后,恐怕不能简单地说“观影体验好不好”,而是它触及了当下年轻人获取信息、消磨时间方式的深刻变化。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当下社会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似乎特别热衷于批判社会,而且很容易只看到它的“阴暗面”,甚至表现出一种偏激的态度?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一点一点捋捋。首先,得说说“批判社会”本身。这事儿吧,其实一直都有。古今中外,哪个时.............
  • 回答
    咱们聊聊为啥有些老哥老妹觉得现在这相声小品,看过一遍就得束之高阁,再看就没劲了。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人都有同感。我觉得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1. 语言的魅力被稀释了:相声这玩意儿,最讲究的就是“嘴皮子”。好的相声,台词本身就像段子一样,充满智慧、包袱严实,而且有回味。第一次听的时候,你.............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航空工程中一个挺核心的权衡。你说的“越细越长越省油”确实是有道理的,这涉及到升力线理论和减小诱导阻力的一些基本原理。但为什么现代航空公司越来越青睐宽体客机,而不是你想象中的“细长型”省油飞机,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空气动力学效率。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