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能理解诸位爱护家乡、维护家乡的心情,但这改名的事,改了就是改了,没必要恶语相向,更没必要私戳骂人,这只能给您的家乡抹黑——合着这地方人就这素质。我昧着良心说没改,有意思吗?
以下原答案:
如果以现在区县及以上区划,古代县级及以上区划为核准对象的话,从未改名的地方,带“州”字的不用看,肯定全改过。因为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州改郡运动,集体改过名。
第二个重点是去《汉书·地理志》查一下,因为王莽几乎改了当时90%的地名,大量所谓的从未改过名的地名在这个时候都给改了。
第三个重点是隋代,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在行政区划上的折腾是出了名的,甚至曾经搞出过七州连环大改名,而很多县也在这时候被废除、合并、新置。比如经常说的千年从未改名的邯郸,就在这时候改了。邯郸在东魏被废,隋开皇六年改易阳县(今永年区西阳城乡)为邯郸县,开皇十年改邯郸县为临洺县,开皇十六年在邯郸故城设陟乡县(今邯郸城区),大业二年改陟乡县为邯郸县。因为这十年“陟乡县”的历史,邯郸在历史上三千年未改名之说,可以休矣。
所以,如果这个地方从未改过名,那首先得满足这么几个条件:第一,躲过了王莽的改名;第二,它在隋唐时期没有被设为州;第三,隋朝时没被裁撤废并。
定个基础标准咱们先,一个地方改没改过名,我认为有个先决条件是这个地名不能中断,这地方在秦汉叫这个名,三国废了,民国重新设,取了个秦汉时期的名,这不叫没改过名字因为你这地方中断的那几年,实际是归属另一个行政辖区了,那自然也就是改过名了。要不然的话,铁岭市银州区这是辽代设的银州,现在仍然叫银州,你能说没改过名字吗?那中间明朝的铁岭卫是什么?
从这个方面来说,咱们重点查一下市面上呼声最大的几个地名。邯郸上头说了。第二个,洛阳,这个也不是,因为“莽曰冝阳”,而且历史上多次改洛阳为雒阳。第三个,咸阳,咸阳这地方莽倒是没曰,因为汉代没有“咸阳”这个地名了,刘邦在秦代咸阳城定的地名叫新城,汉武帝改成了渭城——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渭城,躲过了王莽,却没躲过隋朝。前秦复置的咸阳郡到了隋开皇三年废了,唐武德元年析置咸阳县,所以这咸阳历史上有新城和渭城两次改名。第三个,长沙,郡国一级的长沙,“莽曰填蛮”,县一级的长沙,隋开皇九年由临湘县改名而来。第四个,南昌,“莽曰冝善”。第五个,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下诏令改曲阜县为仙源县。
所以,网上呼声最高的那几个两三千年从未改名的地名,可能唯一正确的,就是成都。王莽没曰,隋唐改名也是折腾益州还是蜀郡,而成都县则似乎没变过。
评论区里提到的那几个地名,莒县,“莽曰莒陵”;余姚,“莽曰娄治”。芮城县,北周武成二年改名长乐县。昌邑县如果是说汉代设的那个,那个昌邑属于山阳郡,南朝刘宋时期废除;如果说的是潍坊那个,那个确实没改名,乃是北宋所置。新郑在西晋被废除,隋文帝复置,这期间是叫苑陵县。盩厔,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宜寿县。渭南,北魏孝昌三年改为南新丰县。修武的话,修武本来叫南阳,秦朝改名叫修武。临淄是从营丘改名过来的,而且在北齐时改为高阳县,隋开皇十六年方才恢复设置。广州嘛,且不说隋唐的时候广州和南海郡来回捯饬,单说一点,隋仁寿元年,广州改名番州;南宋祥兴元年,广州改名翔龙府。息县在金代叫新息县,广西桂林在唐代叫桂州,湖南桂阳曾改名平阳,湖北襄阳……襄樊市了解一下?河南南阳以前叫宛县,但上头有个南阳郡,南阳郡被王莽曰了一下,“莽曰前队”,宛县被隋炀帝父子改成南阳,换家又换名。
其他回答提到的黄山市黟县,“莽曰愬虏”;歙县倒是没改过名,但隋文帝开皇九年到开皇十一年之间歙县被废,此地归属于一个叫海宁县的区划。刘邦老家丰县倒是没怎么改,但是“莽曰吾丰”。至于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郡跟今天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市之间隔着凉州、甘州、肃州、沙州,这要是也算没改名,那算我没说。
大家可以评论区说一下想知道的名字,我慢慢给你们找。
湖南零陵,隋文帝改零陵郡为永州,改泉陵县为零陵县。衡阳,隋文帝改临蒸县为衡阳县。益阳,太平天国壬子二年改名得胜县。
广东龙川,北宋宣和二年改雷江县,南宋绍兴三年改回。
安徽合肥,南朝梁改名汝阴,隋文帝开皇三年改名合肥。寿县,这个改名太多了,安丰、寿春、淮南,东晋孝武帝改名寿阳。六安,唐开元二十七年改霍山县置盛唐县,北宋开宝四年改名六安县。
河南固始,北齐改蓼县置。济源,隋文帝析轵县置济源,后废轵县。陈留,本名留地,陈国改名陈留。舞阳县,东舞阳开皇十八年改名昆水,西舞阳东魏改名临舞,北魏改定陵县为北舞阳。卢氏,“莽曰昌富”。
山东兖州,1962年由滋阳县改称。郯城,本叫郯县,贞观六年废入下邳,唐宪宗复置改名郯城。东平,本是郓州须昌县,北宋改郓州为东平府。邹城,“莽曰驺亭”。即墨,“莽曰即善”。蓬莱,本属黄县,唐中宗神龙三年置县。鄄城,“莽曰鄄良”。馆陶,唐大历七年改名永济县。费县,“莽曰顺从”。
山西平定,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
江苏盱眙,“莽曰武匡”
河北昌黎,辽置广宁县,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改名昌黎。
陕西汉中,“莽曰新成”,隋唐改汉中郡为梁州,唐德宗改梁州为兴元府,元改为兴元路,明洪武三年改称汉中府,民国废汉中,此地称为南郑。
我出生地东边的陕原。3000年前周公以此分天下时就叫陕原,现在还是陕原。“陕西”也正是因处于陕原之西而等名。
陕原下的陕州/陕县本来也可以算,但改名狂魔王莽改过名,不能算了。
中国有不少地方没改过名字,这里举两个例子。
安徽省黄山市有两个县的县名是单字,且名称都是难读的罕见字,分别是歙县和黟县。(读音为射线和一线)
歙县是著名的徽州古城的所在地,老徽州就是从歙县发源的,文房四宝中的徽墨与歙砚均是出自歙县。
徽州古村落中最重要的西递、宏村,还有近些年来红火的碧山都是黟县的村落,可谓是中国古建筑之乡。
这两个县都是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设立的,至今没有变过。
可惜了郫县和灌县。用了差不多两千年。
改了个郫都区和都江堰市。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