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9年印度总理大选,莫迪执政联盟席位过半,如何评价这次选举的结果?

回答
2019年印度人民院(下议院)大选,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及其执政联盟——全国民主联盟(NDA)以压倒性优势获胜,莫迪成功连任总理。这次选举结果对于印度政治格局、莫迪政府的执政前景以及未来印度发展方向都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一、 莫迪及BJP的政治遗产与战略胜利

个人魅力与强大品牌: 莫迪在这次选举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和强大的政治品牌效应。他被广泛视为一位有魄力、能做事、能够带领印度走向强大和繁荣的领导人。这种个人化的政治叙事在印度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尤其奏效,能够有效地凝聚选民。
国家安全叙事的主导: 2019年初的普尔瓦马袭击事件(Pulwama attack)以及随后的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境内目标,极大地提升了BJP的国家安全叙事。莫迪政府将自己定位为能够有效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强大力量,这一信息 resonates(引起共鸣)于广大选民,尤其是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背景下。这种叙事有效地压制了反对党在经济和社会议题上的攻击。
精准的竞选策略与组织能力: BJP展现了极强的组织能力和精准的竞选策略。他们充分利用了社交媒体,通过“Chaiwala”(卖茶小贩)的草根形象进行宣传,同时针对不同选民群体制定了细致入微的拉票策略。此外,他们还成功地将选举描绘成一场“印度教徒的尊严之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团结了大量印度教选民。
政策执行与民生议题的结合: 虽然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等问题是反对党攻击的焦点,但莫迪政府在一些民生和福利政策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为家庭提供厕所、为贫困人口提供燃气灶等。这些“自下而上”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底层选民的支持,并被融入到“莫迪是真正关心人民”的叙事中。

二、 反对党联盟的失利与结构性问题

“反莫迪”联盟的脆弱性: 本届大选前,以印度国民大会党(INC)为首的反对党曾试图组建一个强大的“反莫迪”联盟,但由于各党派之间在意识形态、地区利益和领导权问题上的分歧,联盟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尤其是各党派未能就谁能成为反对派的领导人达成一致,使得其竞选口号和政策主张显得分散和缺乏吸引力。
国民大会党的持续衰落: 作为印度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国民大会党在此次选举中再次遭遇重创。其领导层的现代化转型缓慢,未能有效回应新时代选民的需求。尽管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试图将选举重点放在就业、农业危机和贫富差距上,但其个人领导力未能有效带动党派整体士气,也未能有效挑战莫迪的强大个人品牌。
区域性政党的影响力受限: 尽管印度存在大量强大的区域性政党,它们在各自区域内拥有相当的支持率,但在全国层面上,它们难以形成一股统一的力量。在全国性议题和民族主义叙事占据主导的选举中,区域性政党的影响力被进一步削弱。

三、 对印度政治和治理的影响

莫迪政府的执政合法性与民意基础的巩固: 此次选举结果无疑极大地巩固了莫迪政府的合法性,为其提供了更强的民意基础来推行其改革议程。过半的席位意味着莫迪政府将有更充分的自主权来制定和实施政策,而无需过多地依赖联盟伙伴。
强化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趋势: BJP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政治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虽然莫迪本人在竞选期间强调发展和包容,但一些党内人士和支持者的言论以及一些争议性政策(如《公民身份修正案》)的推动,都显示出强烈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这可能引发对印度世俗化立场的担忧。
经济与社会改革的加速: 拥有更强的政治资本,莫迪政府可能会加速推行其经济改革议程,例如吸引外国投资、改善营商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在社会层面,政府也可能继续推行其强调印度传统价值和国家认同的政策。
对地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在地区层面,莫迪政府的连任可能会继续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在与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上。在国内政策的强势推进,也可能对一些少数群体和地区自治带来挑战。在国际舞台上,一个稳定且有强大政治支持的印度,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来说,2019年印度总理大选的结果是莫迪个人魅力、BJP强大的组织能力、成功的国家安全叙事以及反对党联盟的内部问题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这次选举巩固了莫迪作为印度现代政治中极具影响力的领导人地位,为他提供了推行其改革议程的强有力支持。然而,这也伴随着对印度多元化和世俗化根基的潜在挑战,以及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深远影响。这次胜利并非没有隐忧,如何在国家发展与社会包容之间找到平衡,将是莫迪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较惊讶,印人党这次大选拿下高达37%的普选票,比上次大选涨幅高达6%,并且拿了超过300个席位,这个结果应该接近各种预测中最高的水平。


在过去五年任期中,印人党的走势是总体走下坡路。直到2017年7月税制改革前,维持了长达了三年的蜜月期,之后的形势就逐渐走下坡路了。在2017年12月莫迪老家古吉拉特邦选举中,印人党丢掉了10%的席位而仅仅维持半数席位(但是印人党得票率比往年增加了1%)。

2018年5月的班加罗尔所在的卡拉塔克邦选举中,印人党接近获得半数席位宣称组成政府,但是国大党和地方政党人民党迅速合作推翻少数地方政府。之后两者宣布组成大选选前联盟,更加恶化了趋势。(注意但是印人党得票率比往年增加了2.5%)

选前联盟是比选后联盟更加有优势的存在,两党的得票可以直接加总在一起获得席位。例如在一个选区,即使印人党获得40%的最高选票,但是国大党的30%和地方党20%选票可以加总在一起,反而获得席位。在拥有2.2亿人口北方邦的两大地方实力派组成了“大联盟”(Mahagathbandhan),按照2014年大选的趋势他们两党组成的联盟会获得40%的选票,和2014年印人党的票数相当,印人党可能会单单在北方邦就失去高达40个席位。

2018年11月在印地区的恰蒂斯加尔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三区中,印人党全部丢掉执政权,基本丢掉了1/3到一半席位不等,普选票来看,分别丢了8%、4%、6%。

按照2019年初的预测,印人党大概会获得220-250席位不等,整个执政联盟获得250-300席位不等。但是实际上印人党获得了303个席位,比2014年的282席位还有增加,估计印人党普选票得票率可能会从31%上升到37%,一次性提升接近6%;整个执政联盟获得了352个席位,比2014年的336个席位还有增加。国大党的席位仅仅44席位增加到54席,依旧没有达到55席的官方反对党地位。。。。整个国大党联盟从60席位增加到了87席位,然而仅仅因为泰米尔纳德邦的地方实力派Dravida Munnetra Kazhagam(简称DMK)从0增加到了23个席位。

唯一的解释是在全国性选举中和地方性选举中有一定分离,大量选民认为在全国性选举中莫迪远比反对派有竞争力,但是地方选举中莫迪的威望却效用有限。另外有一点,很多隐藏在平时选举的细节因素,被观察者忽略了。

首先先看下2014年和2019年两次大选中,印人党和国大党影响范围有何变化。

对比2014和2019年可以发现,国大党联盟主要获取了印度南方的一小部分选票,但是环孟加拉湾的印度东部彻底丢光了。而印人党靠着自己基本拿下了国大党印度东部的选区、并且获得了大量地方派选区,而在印度南部也有一定扩张。

印人党在东部和南部扩张这点和我在2017年的预测相符,当时我认为在北方邦等非传统印人党控制印地带站稳脚跟(印人党90年代后就失去了北方邦影响力),会以东部和南部为发展方向,弥补潜在印地带的选举损失。但是和事先大多数人普遍预测的印人党在印地带丢掉50个甚至100个席位的惨剧相反,印人党仅仅经受了忽略不计的损失。

首选我们先看看国大党联盟这边的情况,国大党联盟在2014年作为中央执政党获得惨败,南方依旧残存一定的影响力,大概给国大党贡献了20个出头的席位——接近44个席位中的一半。而在印度东部,国大党失去了对大邦西孟加拉邦和奥里萨邦的影响力,所以当初的这两个邦的63个席位中,国大党仅仅拥有4个席位,而突然崛起的印人党也并没有对东部施加多大影响力,仅仅拥有3个席位,其余都是地方实力派所获得。而印度东北地区的8个小邦(包含伪邦),基本上是两大党的政治联盟平分天下。

到了2019年大选,国大党彻底失去了东北部——在2018年印人党领导的政治联盟已经拿下东北8邦的全部执政权。国大党以及其执政联盟的复苏仅仅集中于南方,也就是南方邦执政党跨台带来的反对派的席位上升。虽然国大党本次大选增加了10个席位,除了国大党外的联盟增加了17个席位,但是基本集中于南方。

其中在泰米尔纳德邦,最新投机加入印人党执政联盟的All India Anna Dravida Munnetra Kazhagam(AIADMK)因为是地方执政党,惨遭失败,从37个席位跌到了仅仅1个。而国大党盟友DMK则是地方长期实力派,但是由于当时执政过于腐败,2014年大选中虽然依旧取得了23.6%的选票但1个席位都没有,这次也卷土重来,获得了23个席位。而国大党也在泰米尔纳德邦增加了8个席位,另外国大党在喀拉拉邦也增加了7个席位,基本上解释了国大党联盟的复苏。

所以国大党联盟虽然看似复苏,其实是另一场惨败,整个联盟的势力进一步萎缩到南方地区。甚至于尼赫鲁甘地家族几代成员在北方邦垄断长达半个世纪的选区席位,竟然都能在拉胡尔甘地手中丢了,可见他根本没有能力领导一个全国性政党。。。。拉胡尔也知道自己必输无疑,同时竞选两个席位,直接放弃北方邦,另一个竟然选在喀拉拉邦,其他地方估计拉胡尔都心虚吧。

而在印人党角度来看,其实在印度各地都做的不错。

在2014年大选,印人党几乎拿到了自己影响范围中能获得的所有席位,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和印地带。首先从西部沿海地区的古吉拉特邦、孟买所在的马哈马施特拉邦和班加罗尔所在的卡纳塔克邦看,由于印度经济重心集中在西部沿海和南方,这一部分传统上经济因素影响更大。然后我们分析北方邦为首的印地带,最后分析印度东部和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其实也属于南部,所以会重复分析一次,而集中于地域角度)。

  • 印度西部

虽然在2017年底古吉拉特邦中印人党表现不佳,仅仅拿下了49%的选票。但是实际上大选中,印人党的得票率比2014依旧有一定提升,进一步提升了62%。这一点在2014年大选也是如此,在2012年的地方选举,莫迪也是获得了48%的选票,但是在大选中却转化成了60%的普选票。而2017年的地方选举,印人党的1%的选票提升被很多人忽略了,而且在古吉拉特邦的商业繁荣的苏拉(Surat)大都会区的16个选区中,印人党依旧拿下了14个选区。虽然当时认为是坚定选民的支持,但是实际上即使是在税制改革对商业发达的古吉拉特邦影响最严重的时候,印人党依旧获得了得票率提升,意味着实际上莫迪政府的执政带来了选民基础的一定提升。

而卡纳塔克邦也是如此,2013年的地方选举中地方性的印人党分裂了三个小党,按照2008年的标准来看,印人党大概地方选举的得票率为34%左右,在2014年转化为了44%的大选普选票。到了2018年,印人党虽然被国大党和地方派联合赶下台,但是税制改革不到一年内的地方选举中,印人党得票率依旧增加了2.5%,进一步增加达到了36.5%。虽然地方党人民党和国大党组成选前联盟,普遍预测印人党会败者食尘。但是实际上印人党获得的普选票高达51.5%,也就是地方选票的转化效果更强了。由于普选票比2014年增加了7.5%,印人党也增加了7个席位,横扫卡纳塔克邦。

同时我们发现卡拉塔克邦的地区性政党的人民党,普选票比地方选举得票率降低了10%。说明很多选民虽然没有在地方选举中被莫迪政府打动,但是实际上到了全国性选举更倾向于全国性政客,这也是很多人低估印人党表现的一个原因。而这两个沿海省份在改革阵痛最严重的时候,得票率依旧提升,并且最终证明地方选票转化为普选票的比例更高了,说明莫迪政府执政期间使得西部选民基础有一定增加。

由于马哈马施特拉邦没有地方选举所以无法分析具体情况,但是情况和两个临近省相近,普选票有一定提升,获得了和2014年相近的席位。结果是印人党拿下了26个古吉拉特邦席位的全部,卡纳塔克邦28个席位中的25个席位,拿下了马哈马施特拉邦48个席位中的41个(印人党拿下了23个,联盟的地方党拿下了18个)。

  • 北方印地带

印地带的核心的是拥有2.2亿人的北方邦,其贡献了整整80个席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在各邦的推进程度不一致,中央政府一直锁定了根据人口分布来重新规划选区的方案,随着未来的改革,北方邦贡献的席位可能会增加到接近100个。

在2014年大选中印人党拿下了42%的北方邦的普选票,获得了整整71个席位,比往年增加了整整60个,这是印人党崛起的最关键地区。而北方邦传统上有两个地方实力党派Samajwadi Party(SP),Bahujan Samaj Party(BSP)和国大党,在2014年这三个党派各自损失了20个席位,国大党势力基本绝迹。

2017年北方邦地区选中,被视为检验莫迪废钞令的试金石。这次选举中,印人党维持了41%的地方选票,而执政党SP和国大党组成选前联盟,结果丢了整整80%的地方席位。。。。至此以后,国大党在北方邦地方势力彻底被抛弃,SP选择和BSP组成大联盟参加2019年大选。

按照2014年的大选普选票和地方选举,SP+BSP应该能获得40%上下的大选普选票,以和印人党平分秋色,如果如此印人党可能会损失多至40个席位。如果考虑到印人党威望衰退,可能会高达50个席位。然而事实上,印人党的普选票进一步增加到了50%,仅仅丢掉了9个席位,远远低于外界的预期。

可能在2017年地方选举中印人党的得票率虽然仅维持了40%,但是实际上大量增加的选民基础当时并没有投票,就像古吉拉特邦和卡纳塔克邦发生的一样,他们只在大选才会投印人党。所以等到大选的时候,印人党获得的普选票进一步获得提升。考虑到北方邦为代表的印地核心地区,种姓斗争十分严重,所以像卡纳塔克邦发生的地方选举和全国性选举分离的因素可能会少,但是两党的普选票比地方选举的得票率依旧低了5%。

而在最新惨败的印地三邦中,印人党出乎意料大获全胜。在恰蒂斯加尔邦的地方选举中,印人党地方选举选票降低了8%,但是普选票增加了5%;中央邦的地方选举中,印人党地方选举选票降低了4%,但是普选票增加了3%;拉贾斯坦邦的地方选举中,印人党地方选举选票降低了6%,但是普选票增加了8%。国大党根本没有跟意料中一样翻盘,地方选举获胜仅仅是因为地方选举中印人党执政时间过久(在恰蒂斯加尔邦、中央邦,印人党已经连续执政15年)或者执政太差。

但是等到大选的时候,这些地区的选民又出来支持印人党中央政府,这一番操作下来,原本以为国大党会拿下63个席位中的20个席位左右,结果仅仅拿了4个。。。剩下59个全都被印人党拿下,竟然地方选举全灭的印人党还增加了一个下议院席位。印人党地方选举惨败的地方都如此,更别说其他地区了,国大党在北方各地基本就是全灭。

  • 印度东部

环绕孟加拉湾的印度东部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大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以及其他可以忽略不计的小邦,这两个邦贡献了63个席位,第二部分是东北部的8个小邦。

在2014年之前,地方选举中西孟加拉邦和奥里萨邦已经被两个地方政党垄断了,西孟加拉邦被草根国大党统治,奥里萨邦被胜利党所统治。草根国大党的领导人是国大党走出的,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国大党,是印人党政府的坚定反对派;胜利党早年曾经是印人党执政联盟的一部分,他的领导人Naveen Patnaik已经连续执政整整20年,而且还将再次执政5年。虽然胜利党后来退出了中央政府,但是一般倾向于支持中央政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印人党在奥里萨邦依旧有一小部分残存的影响力,但是在一直倾向于本土文化的孟加拉邦却影响不大。

到了2014年,印人党突然崛起但是依旧来不及对这两个大邦施加影响。在2014年大选中,印人党获得了西孟加拉邦仅仅2个席位和17%的普选票,奥里萨邦仅仅1个席位和22.5%的普选票。但是在最近的西孟加拉邦市村政府选举中,印人党已经取代国大党和共产党成为西孟加拉邦的第二大党,这一点在大选中反映过来了,印人党基本和草根国大党平分秋色,两者的普选票为40%和43%,基本各自拿下了一半席位(18和22个席位,西孟一共提供42个席位)。而在奥里萨邦中,印人党也崛起了,拿下了8个席位和38.5%的普选票,极其接近胜利党的43%。

仔细看的话,地方政党草根国大党和胜利党的普选票基本没有减少,草根国大党的选票反而增加了4%,胜利党的普选票仅仅降低了1%,所以实际上印人党主要吸收了前左翼政党的选民的选票。在西孟加拉邦中,共产党的选票降低了整整15%,国大党降低了4%。在奥里萨邦中,国大党的普选票降低了12%以上。所以在东部大邦中垮台的左翼地方政党和国大党选民被印人党所吸引,逐渐形成了地方实力派VS印人党的情况。

不过,在奥里萨邦同步的地方选举中,印人党的得票率却低5%,离获取地方政权还有很大距离,地方实力派胜利党依旧轻松获得了147个席位中的117个。说明地方选举和全国性选举是有一定分离的,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领袖Naveen Patnaik是印度地方上几十年最优秀的领导人之一,如果Naveen Patnaik是印人党党员或者国大党党员,我毫不意外他有机会成为印度总理。

而在东北的8个小邦中,虽然2014年国大党还有一定实力,但是最近几年8个小邦已经完全被印人党和地方盟友击垮了。所以在本次大选中,国大党不出意料在东北部土崩瓦解。

  • 印度南部

由本次大选可以看出来,印人党在南方有一定突破。传统上印人党在南方的势力仅仅限于卡纳塔克邦,准确的是卡纳塔克的工商业带。这部分工商业繁荣的地区包括班加罗尔城市区、卡纳塔克沿海区和北部孟买区(过去这部分属于大孟买邦,后来被拆分为多个小邦)。

但是这次选举中我们看到整个卡纳塔克邦都受到印人党影响覆盖,就如大部分印地带省份等,结果是印人党横扫卡纳塔克邦。印人党势力沿着卡纳塔克邦进一步延伸影响力,在其他南方省份取得了一定突进展,并获得一定象征性的席位。例如在特伦甘纳邦,印人党普选票增加了整整12%,达到了20%,从而获得了4个席位;而仅仅半年前的地方选举中印人党也仅仅获得7%的地方选票,任何人都想不到印人党能成功在特伦甘纳邦打开局面。

可以想见未来,印人党可能从南方最北部的卡纳塔克邦、特伦甘纳邦一点点增加影响力,虽然这个过程会持续十年甚至几十年,但是未来是有可能在南方站稳脚跟的。

曾经印人党在文化相当独立的西孟加拉邦逆袭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恐怕在南方的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获得突破未必不可能吧。可能肯定的是地方政府混乱不堪的特伦甘纳邦,已经为印人党打开大门了。


总的来说,印度人民党正在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政党。现在印度全国里面,可能只有南方的安得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印人党没什么影响力。而国大党依旧走在衰落的轨道中,在一些省份中,国大党组织已经彻底崩溃,最新的例子就是北方邦和西孟加拉邦,而这几个国大党彻底崩溃的邦人口高达四五亿。国大党基本只能靠印地带中西部以及南方的邦中第二三大党的地位维持自己全国性政党的影响力。这个已经被证明了,非常脆弱,在印人党如日中天的这个时代,国大党的潜力最多不过是获得全国15%上下的席位,应该不会超过100个席位。

而印人党的潜在席位已经从300个进一步提升到了可能接近400个席位(单单东部两个大邦就可以提供超过60个席位)。2014年,印人党从潜在300个席位中打出极限操作获得282个席位,这次获得303个席位实际上难度不高于2014年,难得在于印人党突破了自80年代英迪拉甘地去世后的全国性影响力限制。

在1984年以后,全国性政党可以控制的席位一直限制在300个出头,全国性政党可以控制的普选票一直限制在50%左右。2014年印人党突然崛起,基本上只是继承了国大党统治崩溃后政治地位,全国性政党可以控制的席位依旧仅仅为320个,普选票不过50%上下,参考天涯明月刀:莫迪有吞天之志,印人党难有问鼎之势。这个全国性政党被限制在区区国土的60%的政治版图才是印度长期中央政府无能的根本原因,背后的根本是印度缺乏全国性认同。

2014年印人党只不过趁着国大党的彻底崩溃,以极限的操作获得了大部分全国性政党的政治版图,拿下了320个席位的282个,背后是国大党的彻底崩溃,甚至国大党衰落到当年都没能取得官方反对党地步。如果全国性政治版图无法扩张,那么只要国大党一点反弹,印人党的多数地位就会跨台,因为印人党必须每一次获得全国性政治版图的90%才能维持一个勉强过半的多数地位。

而本次大选中,印人党成功突破地方性政党的垄断,在北方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东北8邦等获得了巨大的存在感,一定程度上这才是本次大选背后隐藏的真正动力。在本次大选中印人党和国大党两个全国性政党的席位扩张到375席,略微获得了一定政治空间,使得印度政治暂时回到了1984年前的全国性政党的影响全国的时代。而印人党的普选票可能高达41%,两全国性政党的普选票超过60%,也象征着印度暂时回到了80年代那种略微集中地政治环境。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诞生横跨印度的全国意识,还是莫迪带来的短暂现象,依旧时间才能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9年印度人民院(下议院)大选,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及其执政联盟——全国民主联盟(NDA)以压倒性优势获胜,莫迪成功连任总理。这次选举结果对于印度政治格局、莫迪政府的执政前景以及未来印度发展方向都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一、 莫迪及BJP的政治遗产与战略胜利 .............
  • 回答
    2019年,确实有不少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其中一些被认为带有偏见甚至失实。要 pinpoint 具体的“假新闻”并详细分析其内容和背后的意图,需要深入到具体的事件和报道,这本身就非常复杂。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被广泛讨论的领域来理解这种现象。令人印象深刻的“报道”现象及可能的“误解.............
  • 回答
    印度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下滑至4.5%,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这个数字比前几个季度以及市场预期都要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数据本身及其意义: 4.5%是什么水平? 对印度这样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说,4.5%的增长率虽然仍然是正增长.............
  • 回答
    2019年,印度GDP超越英国和法国,跃居世界第五,这一消息无疑是当年全球经济领域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标志着印度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也为我们观察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要评价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深入分析:一、 经济增长的基石:长期的结构性改革与人口红利首先,印度GDP的跃升并非一.............
  • 回答
    2019年第二季度,印度公布的GDP增速只有5%,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而不仅仅是盯着这个数字本身。首先,我们得承认,5%的增速在很多国家看来依然是一个不错的数字。 特别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意味着经济还在向前发.............
  • 回答
    2019年,印度各地爆发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缺水危机,这个问题并非突如其来,而是长期以来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叠加的必然结果。这场危机深刻地暴露了印度在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严峻挑战。问题的根源:多重压力下的脆弱水系要理解2019年的缺水危机,需要将其置于印度特殊的社会经济和地理背景下.............
  • 回答
    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GDP增长率放缓至4.5%,这无疑是当时印度经济面临的一个严峻信号。这个数字相比于前几年的两位数增长,是一个明显的减速。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当时印度经济出现了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相互作用,导致增长动能减弱的。1. 消费需求疲软:经济增长的“油箱”在空转.............
  • 回答
    印度2019年一季度的GDP增长数据,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甚至有些担忧。5.8%的增速,虽然在一些国家看来依旧亮眼,但对于一直以来以高增长示人的印度经济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信号,标志着其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并且创下了过去五年来的新低。要深入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为什么会放缓?原因分.............
  • 回答
    2019年9月26日,一加在印度发布了备受瞩目的7T系列手机和一加电视Q1系列,这两款产品都承载着一加一贯的“不将就”的品牌理念,在当时的市场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两大系列在发布时的亮点与不足。一加7T系列手机:性能与影像的全面升级一加7T系列主要包含了一加7T和一加7T Pro.............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2019年,能不能从中国坐火车一路颠簸到印度去。这事儿啊,说实话,有点意思,但真要这么干,那可就不是轻松的旅程了。想直接从北京西站坐上前往德里的火车,然后一路睡到印度,那是不可能的。中国跟印度之间,隔着喜马拉雅山脉,还有一些国家,地形复杂,关系也微妙。所以,直接坐火车,在2019年.............
  • 回答
    说实话,从2019年1月这个时间点回看,印度那场轰轰烈烈的“废钞令”,用“成功”这个词来形容,恐怕很难令人信服。更贴切的说法或许是,它是一场目标远大但效果复杂,甚至可以说充满了争议的经济实验。要详细讲讲,就得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这场换钞的初衷是什么?印度政府在2016年11月8日晚上,突然宣布废除.............
  • 回答
    2019年8月5日,印度政府宣布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享有的特殊自治地位,并将其划分为两个联邦直辖区: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拉达克。这一举动在印度国内和国际上都引发了巨大争议,也深刻改变了克什米尔地区的政治格局。背景与印度政府的理由在此之前,克什米尔地区长期以来享有特殊的自治权,.............
  • 回答
    印度财政部长在2019年高调宣示了印度经济的雄心勃勃的目标:在2019年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并在2040年前挤进全球前三大经济体的行列。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声明,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声明背后的逻辑和挑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成为第五大经济体这个目标在2019年就已经基本.............
  • 回答
    关于法国在2019年5月7日左右推荐印度入常这件事,确实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态。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背后的原因、可能的走向以及大家普遍的看法。法国为啥要推荐印度入常?首先,得理解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P5)的地位有多重要。这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拥有否决权,.............
  • 回答
    要判断印度在2019年的发展水平相当于中国哪一年,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发展水平”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涵盖了经济、科技、社会、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简单地拿一个年份来对应,难免会有以偏概全之嫌。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些关键指标来做一个粗略的比较和估算,希望能给出一个相对有说服力的答案.............
  • 回答
    关于2019年2月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是否使用了枭龙(JF17 Thunder)战机击落印度战机,这是一个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的事件。事后,双方各执一词,信息也存在不少混淆和争议的地方。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妨结合当时的报道和后续的分析,来梳理一下这个事件。事件背景:要理解这场冲突,需要先了解其.............
  • 回答
    2019年的巴印战争:一个复杂且令人担忧的现实听到“巴基斯坦和印度开战”这个说法,在2019年,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预警。尽管我们身处一个全球化、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许多人倾向于认为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至少不应该是主要国家之间的直接冲突。然而,现实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紧.............
  • 回答
    2019年……说到印象最深刻的事,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不是什么宏大的事件,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新闻,而是一些更贴近生活,更具个人色彩的片段。如果非要挑一件最深刻的,那大概是当年夏天,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逃离”了城市,去了一个叫“忘忧谷”的民宿。忘忧谷,名字听起来就很是疗愈。那是我和几个朋友,大概是四.............
  • 回答
    2019年,我走访了一些地方,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不少新落成的建筑。如果要说印象最深的,有几座作品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它们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像是设计师思考的凝固,是城市肌理的延伸,甚至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预演。首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位于意大利米兰的Bosco Verticale(垂直森林.............
  • 回答
    2019 年,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笔“智商税”消费,回想起来,真是又好笑又无奈。那会儿我刚接触到一些关于“提升能量”和“身体排毒”的理念,加上当时信息爆炸,各种公众号、博主都在推崇一些看似科学又神秘的方法。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当时正处于一个有点亚健康的状态,工作压力大,晚上也睡不好,白天总是觉得提不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