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揣度下
古罗马如何保证元老院和公职人员都是贵族和富人?
不给公职人员发工资就可以了。
这样还干的下去的只剩下本来就有钱的人。
从而让权力和财富更迅速的结合。
现在公务人员对于贫寒农家子弟的吸引力还有多大?
我要是成功企业家,巴不得政府别给公务员发一分钱工资。
中国男篮,
花300万请外教,打的一坨狗屎,后来谁也不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
危急时刻,宫鲁鸣教练顶住压力上马,男篮再回亚洲巅峰。
给他的是一个月6000工资,
口头答应会给每月1万的补助,未兑现。
口头答应会给适量的奖金,未兑现。
我大明,
让抵抗建奴最顽强的东江镇,饿的吃人肉。
很多全家被满清杀光的人,跟满清有血海深仇,被逼的投了满清。
如果大明有知乎,上面的清谈人士一定会发言:
1、高薪并不能养兵。
2、投敌是个信用问题。
3、荣誉感最重要。
根本原因是,薪水与职级挂钩,而职级与权力、责任、可支配资源不匹配。
比如说,苏州市下属的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的GDP都是12位数,财政收入都是11位数,但党政一把手的法定职级只是正处级,领的薪水只是刚满6位数,差不多就是10万多元这个档次。
想想看,一个管理几百亿产值的大型企业的CEO,年薪是什么档次?而我们的人民政府,就是由一群收入不如知乎上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人来管理GDP几千亿的地区,支配几百亿财政资金。结果无非是三种,要么官员有情怀,要么水平达不到知乎平均水平,要么通过贪腐获得了额外收入。
这些“关键少数”的收入该不该涨?太应该涨了。但是薪水与职级挂钩,而职级设置又极不合理。地区主官与机关办事员在级别上没有任何优势。比如说,一个中央部委或省直机关,一个资历稍老的办事员就是处级干部,和昆山市市长级别是一样的。任何一个省,差不多处级干部人数都在5位数,厅级干部4位数,一涨俱涨,政府如何涨得起?
更不用说,行政区的级别设置也不合理。比如说,北京市延庆区,常住人口、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还不如长三角、珠三角比较发达的镇,但沾了直辖市的光,延庆的区长是正厅级干部,虎门的镇长只是正科级干部,相差四级,职级收入与权力责任严重倒挂。结果,就算只给地区主官这个“关键少数”加薪,还是很难兑现。因为给正科级镇长们加薪了,直辖市这批正处级镇长是不是应该拿的比他们更多呢?政府如何涨的起?
可见,僵化的职级与薪酬制度不改革,收入如何涨得了?但这又牵扯到太多利益,如何改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