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行动起来,反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禁食狗肉?

回答
在中国大陆,反对将狗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并禁止食用狗肉,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要“行动起来”并“反对”,需要采取合法、理性且有组织的方式。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可以采取的行动方向:

一、 理解法律与政策的基础:

在采取行动前,务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现状。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性质: 这个目录是基于农业农村部的管理职能,旨在规范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被列入目录的通常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科研价值或文化价值的家养动物,其品种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会纳入农业部门的管理范畴。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出台背景和过程: 了解目录的出台是基于哪些考量,是否有公开征求意见的环节,这有助于判断下一步行动的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 狗肉的食用涉及食品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了解这些法律如何界定家畜和宠物,以及对食用动物的疫病检疫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关注这个法律的边界,它主要针对的是野生动物,与家养动物的区分很重要。

二、 合法且有力的行动方向:

1. 通过官方渠道表达意见:
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书面意见: 如果《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修订或发布过程中有公开征求意见的环节,这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在征求意见期间,通过官方网站、邮箱或信函,清晰、理性地阐述反对理由。
论点可以包括:
文化和历史延续性: 狗在某些地区和历史时期具有被食用的文化和传统,将其完全排除可能忽视了这种历史延续性(尽管这一论点可能较弱,且易受争议)。
经济和产业影响: 聚焦于狗肉产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计问题,分析禁止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以及这些从业者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
科学和分类学争议: 如果有专业人士认为将狗从家禽定义中排除的科学依据不足,可以引用相关研究和专家观点。
与其他畜禽的比较: 探讨为什么狗的食用需要被区别对待,与其他被允许食用的家禽(如鸡、鸭、鹅)在分类和管理上是否存在可以商榷之处。
自由选择权: 从个体自由选择饮食习惯的角度出发,强调不应强制性剥夺一种非主流但存在的食用习惯(此论点需要非常谨慎,避免与动物福利混淆)。
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立法建议: 如果认为现行法律法规存在不足,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提出立法建议,呼吁在相关法律中明确狗的地位,或对目录的制定提出更严格的程序要求和监督机制。
向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建议: 如果地方立法有涉及相关内容的,也可以向地方人大提出建议。

2. 通过媒体和社会舆论发声:
撰写评论文章或观点: 在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报纸、杂志、知名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表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关注点:
法律程序的合理性: 质疑目录出台的程序是否足够公开透明,是否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
经济和社会影响的评估: 要求相关部门对禁食狗肉可能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进行充分、科学的评估。
对现有产业从业者的影响: 关注这一政策对狗肉养殖、屠宰、销售等环节从业人员生计的影响,并呼吁政府提供合理的转型支持。
政策的普适性与特殊性: 分析将狗肉食用一概而论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以及是否应考虑地区差异和文化习俗。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讨论和传播: 在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组织或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
内容策略:
提供法律和政策信息: 分享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帮助更多人了解情况。
邀请专家解读: 邀请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农学等领域的专家就此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升讨论的深度和专业性。
分享数据和事实: 如果有关于狗肉消费、产业规模、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的数据,可以进行分享,让讨论更具说服力。
温和理性地表达观点: 避免使用煽动性或攻击性的语言,坚持事实论据和理性分析。

3. 联合专业人士和利益相关方:
组织或加入相关行业协会: 如果有狗肉产业的从业者协会,可以尝试加入或与之联合,形成集体声音。
寻求专家支持: 联合法律学者、经济学者、社会学家等专业人士,通过他们的研究和观点来支持反对的立场。
与其他相关群体合作: 例如,一些传统肉类消费支持者、关注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群体,可以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4. 关注法律解释和执行过程:
关注后续细则和配套政策: 《目录》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实际情况。密切关注这些政策的出台,并适时提出建议。
监督政策执行: 如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侵犯合法权益的情况,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 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原则与策略):

合法性是基础: 所有行动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严禁任何非法集会、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理性与客观: 保持冷静,用事实和证据说话,避免情绪化和道德绑架。论证应基于法律、经济、社会等层面,而非单纯的动物福利(因为目录的初衷并非完全基于动物福利,而是遗传资源管理)。
精准定位反对理由: 明确反对的是“禁止食用”还是《目录》的“科学性”或“程序合理性”。如果反对的是“禁止食用”,则需要围绕狗肉的食用是否应该被法律强制禁止来展开论证。
尊重多元化观点: 理解中国社会在狗肉消费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分歧。行动的目标是表达和争取,而非强行改变所有人的想法。
避免混淆概念: 将反对食用狗肉与反对动物福利、主张血腥暴力等行为划清界限。重点应该放在法律政策的合理性、程序的正当性以及对相关群体的影响上。
保持耐心与韧性: 政策的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努力。

四、 具体行动建议举例(假设一个征求意见的场景):

假设农业农村部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修订公开征求意见,你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1. 主动学习与研究:
下载《目录》草案及相关说明文件。
搜集关于《目录》制定的背景资料和相关法律条文。
查找国内外关于狗的分类、饲养和食用历史的研究。

2. 准备书面意见:
封面: 写明你的身份(公民、某公司代表、某协会成员等)、联系方式。
标题: “关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修订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引言: 简要说明你提交意见的目的,以及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关注。
正文:
针对性论述: 详细列出你反对的理由,并提供支持性证据。
例如:“《目录》将狗列入畜禽行列并进而禁止食用,对现有部分地区形成的狗肉消费传统文化和由此衍生的相关产业造成了冲击。我们认为,在未进行充分的社会调研和经济影响评估前,应慎重考虑。”
例如:“关于狗的科学分类,部分观点认为其与传统意义上的‘畜禽’存在差异。我们建议在《目录》的科学依据上进一步公开和论证,并考虑不同分类学界对此问题的不同看法。”
例如:“《目录》的出台程序是否充分保障了各相关利益群体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我们建议未来在类似政策制定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公开征求意见的环节,并设置更多元的反馈渠道。”
替代性或补充性建议: 如果不赞成“禁止食用”,可以提出其他建议,例如:
“建议在合法范围内,允许符合条件的地区在严格的动物检疫和食品安全监管下,继续发展相关的产业。”
“建议政府加大对动物福利和食品安全的科普宣传力度,鼓励消费者理性选择,而非通过强制性禁令。”
结论: 重申你的核心观点,并表达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建议。

3. 提交意见:
通过农业农村部指定的官方渠道(网站在线提交、电子邮箱或邮寄地址)提交你的意见。
保留提交的证据,如邮件发送记录或邮寄凭证。

4. 后续关注:
关注农业农村部对公众意见的反馈和采纳情况。
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或关注者分享你的行动和看法,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如果《目录》发布后,有相关法律或政策执行中出现问题,继续通过合法渠道反映。

重要提示: 在中国大陆,“反对禁食狗肉”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行动时务必注意法律法规,保持理性沟通,避免任何形式的过激行为。您的行动应该聚焦于政策的制定过程、法律的解释和执行,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向国家监察委举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虚构国际惯例破坏四个自信(事实上全世界极少有国家立法禁食狗肉,即使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有食用狗肉的地区)、与非法境外NGO勾连、破坏民族团结、破坏扶贫(这一条不光是狗肉)

现在北朝上一帮人已经去举报了,虽然不见得有效,但恶心一下这位还是可以的

user avatar

赶紧去提意见,维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直接向农业部反应的渠道:

1.电子邮件:zysxzc@agri.gov.cn。

2.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1号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畜禽种业处(邮编:100125)。

3.电话:010-59191471。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5月8日。

二)其它渠道:国务院互联网小程序。


我起草几个理由供大家参考:

(一)有违“平等、公正”的核心价值观。

养狗做畜或是做宠物,这二者是不存在冲突的。仅因为部分人视狗为宠物,就禁止其他人养狗做牲畜,是对公众权利的侵犯,违反了“自由、平等、公正”的核心价值观。

(二)人畜有别,把狗当“伴侣动物”违反公序良俗。

词典上对“伴侣”的解释: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亦指夫妻。

人的伴侣向来都是人,从没听说过和牲畜结为伴侣的,这简直是搞人兽恋嘛。人畜不分,有违公序良俗。

(三)我国有食用狗肉的传统和需求。

除了港台等少数地方外,我国几乎所有省份都食用狗肉的需求。比如玉林有脆皮狗肉,沛县有鼋汁狗肉,还有白切狗肉等,这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梅花鹿、马鹿,都能为因“养殖历史悠久"列为畜类,而历史更悠久、需求量更大的狗,当然更应该列入禽畜资源。

(四)为民族团结考虑。

汉族以及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朝鲜族)有食用狗肉的文化传统,如果狗不列入禽畜资源,会破坏民族团结,伤害民族感情。

(五)从国际上看,禁食狗肉的国家是极少的。

美国大部分州准食狗肉。丹麦女王的老公亨里克亲王更是狗肉爱好者。

只有韩国、港台这种没有文化根基的地方,才会因为西方人的眼光而禁止吃狗肉。

因他国无端非议而否定本国的饮食文化,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违背“四个自信”的精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