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政府里的大部分人,特别是基层政府里的人,大多对这些引进来的高端人才抱以疏离甚至敌视的心态。
为什么。因为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需要人才,但又不需要太过高端的人才。绝大部分的政府工作一个普通的本科生都完全可以搞定了,更难搞的在于政治能力而不是业务能力。
这些高端人才,业务能力没的说,但是政治能力往往是他们的短项。
所以对于普通的工作人员来说,有没有这些高端人才似乎也没什么大的差别,而且还要占他们的位置。反过来,这些高端人才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无意地对其他的普通人员进行鄙视。这种鄙视不是别的鄙视,而是古代翰林外放到地方做个主官对一个举人直接入仕的那种优越感和鄙视。
这很正常。举人入仕,跟在翰林院干上几任编修再入仕那是两种概念,而且二者的上升通道和被社会尊重的程度完全是不一样的。举人顶天了到了给个正四品,而这些翰林统统都是进士出身,而且是进士里的前茅,那都是学识最高的人物,受天下学子的尊敬。而且翰林院是做学问的地方,属于清流,高贵的很。而且这些人一旦外放,只要不出大的问题,那过些年,都是能做到一品二品的大员,基本是能走到最高层的。那自然,面对一个可能一辈子都要在原地打转的人,自然有天然的优越感。
可是这种优越感一旦被人发现,那就会被集体敌视。本来就占了位置,又要摆架子,那肯定是受人集体排挤。
这就如同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和珅和纪晓岚。纪晓岚直接在最表面上表示看不起和珅,而和珅还得笑呵呵地巴结着纪晓岚,同时又在背地里用尽各种招数整纪晓岚。和珅是个事官,没有多大的学问,但是办事能力却是很强。反过来,纪晓岚是个清流,天下文人的首领,虽然办事能力可能差点儿,但是只要笼络住纪晓岚,皇上就能笼络住天下的学子,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买卖。所以对皇帝来说,办事要靠和珅,好处也给了和珅,但是必须时时刻刻地维护纪晓岚。
人心这种东西,到什么时候都一样。对于这些起点高终点也高的清流,大部分人不管背地里怎么想,但表面上都高看一眼,好处不一定会给他们,但是名声和荣誉肯定要给足了。毕竟这些清流一旦高升了,也能拉自己一把不是。
博士,基本上都算得上进士一级的了,剩下的大部分人心里都清楚,人家可能将来能做到一方大员,而自己可能一辈子就是个副处顶天了,而且自己辛辛苦苦想尽办法才能得到的职位,别人一进来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想想这些人会是个什么心态。
一只鹤立到了鸡群里,想想这些鸡会怎么想,怎么办。
我认识的人里,一个最年轻的硕士,还不是博士,四十岁都已经成了实权正处了。而另一个,到了快退休了,才是个后勤上的正科。可见二者巨大区别,而且里面的人心里都无比的清楚这个区别。
政府里的人一个比一个精明,所以面对这些前途无量的高端人才,肯定是表面无比的逢迎巴结递尽了好话,但是背后指不定会干什么。反过来,反而是这些没多高学历的普罗大众,有了什么事情,有了什么好处,都要靠这些普通人。
潜伏里吴站长说人事即政治,还有一句话,人心即政治。那些早早就栽了的高端人才们,通通是因为不会玩儿人心,被周围的人给集体敌视而且付诸行动了。
可是还不能不引进这些高端人才,政府需要的最多的是普通人才不假,可总得有几个能领头的人物,否则靠谁给大家指引方向。
所以与其引进直接给这些人才一个高位,还不如让他们和其他人一样,经历一个从低到高的正常升迁过程。可是反过来说,这些人才往往看不上这些低的位置,不够的人家根本不会参与这些事情。所以这事儿就成了一个不好解开的矛盾。
我单位有个人才引进的博士小姐姐,大家对她还是认可的。毕竟都累的狗爬兔子喘的,只要你不娇气,不搬弄是非,女同志在单位还是挺受照顾的,该接孩子就去接孩子,加班的时候提前让你走。
来的时候是副处调,这几年工作能力很受认可,文字功底比较深,也比较付得辛苦,前几天提了正处长。
但是她两口子是卖了北京的房子,通过人才引进回家乡想要就近孝敬父母,然后听说北京那套房涨飞了,这几年赚的钱再回去已经买不到当初那样的房子了。当初说好的几十万安家费,还是分期付款,至今没结清。两个工科博士,在机关实在是有点施展不开,屈才了。2019年她丈夫辞职回北京工作了,她带孩子在这,说不好哪天加班加疯了,就能辞职再回去北漂。
个人感觉,博士特别是人文社科以外的博士,最好别进机关,一肚子才华跟日常的工作八竿子打不着,浪费了国家几十年的培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