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安一隔离人员没带够钱在酒店楼下滞留一夜,工作人员:「按规定需一次性缴纳全款」,你怎么看?

回答
西安一名隔离人员因没带够钱,在酒店楼下滞留一夜,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有需要被理解的立场,但也暴露出一些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酒店和工作人员的立场:

酒店经营的本质: 酒店作为一家企业,其经营是建立在服务消费者并收取费用的基础上的。提供住宿和相关服务需要成本,包括人力、物力、水电、维护等等。因此,酒店需要确保其收入能够覆盖这些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利润。
政策的执行者: 工作人员作为酒店的雇员,必须按照酒店的规章制度和政府的相关规定来执行工作。在隔离政策的背景下,酒店很可能被指定为隔离点,并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和支付方式要求。
“按规定需一次性缴纳全款”: 这是一个普遍的酒店行业惯例,尤其是在非接触式服务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一次性全款支付可以降低酒店的坏账风险,简化财务流程,并确保酒店能够及时获得运营所需的资金。尤其是在隔离酒店这种特殊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和后续催缴的麻烦,酒店可能会采取更为严格的收费政策。
可能存在的压力和顾虑: 工作人员也可能面临来自上级的压力,要求他们严格执行收费规定。如果出现不收费或延迟收费的情况,可能会被追究责任。此外,他们也可能担心如果允许赊账或分期付款,会增加酒店的经营风险,甚至影响到其他客人的服务质量。

其次,我们来理解一下隔离人员的处境:

突发情况的措手不及: 隔离通常是政府出于公共卫生考虑而采取的措施,很多时候是突发的,不一定能提前预知并做好充分的经济准备。当事人可能因为突发行程、紧急回家等原因,没有携带足够的现金或银行卡,或者预期的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因故无法使用。
隔离本身的负担: 隔离本身是一种强制性的、非自愿的安排,而隔离期间的住宿和餐饮费用往往需要由被隔离人员承担。对于一些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人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人性化的考量缺失: 在一个突发且可能造成一定经济困难的时刻,一个相对人性化和灵活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将一个没有恶意支付意愿、只是暂时遇到支付困难的人员滞留街头,无疑是缺乏同情心和人道关怀的表现。
潜在的风险: 在酒店楼下滞留一夜,意味着这个人暴露在公共环境中,增加了感染病毒的风险,也可能给社会带来不确定性。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看待这个事件?

1. 政策执行的僵化与人性化的矛盾: 这是最核心的冲突。一方面,规定是为了保证秩序和顺利运行,但另一方面,过于僵化的执行却忽略了人性的需求和个别情况的复杂性。这种“一刀切”的政策执行方式,在很多社会事件中都容易引起争议。
2. 社会责任与企业责任的平衡: 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企业和社会都有相应的责任。政府应该提供兜底的保障措施,确保特殊困难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也应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展现出人道关怀和灵活性。酒店作为被政府指定的隔离场所,其服务标准和收费政策也应该考虑疫情期间的特殊性。
3. 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 事件的发生可能也源于信息传递的不足。如果隔离人员在被安排到酒店前,没有被充分告知具体的收费标准和支付要求,或者没有提前被告知支付不便的后果,那么他们的滞留就更显委屈。同样,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被赋予在特定情况下(例如,联系其家属或当地社区协调解决)的权限,他们也只能按章办事。
4. 社会救助和缓冲机制的缺失: 为什么一个面临暂时经济困难的人,会被迫滞留在街头过夜,而不是有更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来提供临时的帮助?例如,当地社区是否可以提供一些紧急的经济援助或担保,或者至少能协助其联系家人朋友进行周转?
5. 对隔离政策的再思考: 这个事件也引发了对隔离政策本身的一些思考。隔离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安全,那么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应该有更灵活的经济支付方式?例如,是否可以允许分期付款,或者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或贷款支持?

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提前告知与充分准备: 在安排人员隔离前,应明确告知隔离费用标准、支付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醒他们提前做好经济准备。
设立应急预案与特殊通道: 酒店或相关管理部门应设立针对经济困难人员的应急预案。例如,可以与当地社区、民政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为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的隔离人员提供临时帮助或解决方案。
支付方式的多样化: 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提供更多的支付选项,例如支持家人代付、提供分期付款的可能性(虽然这可能增加酒店风险,但可以探讨与政府合作的模式)。
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授权: 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不仅要了解规定,也要掌握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和沟通技巧,赋予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灵活处理问题的权力,例如在核实情况后,允许联系家属或提供其他临时解决方案。
建立社会互助与政府支持机制: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应承担起兜底责任,为经济困难的隔离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持,避免出现类似的“滞留街头”的尴尬和危险局面。

总结来说, 西安这起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在政策执行中,规章制度与人性化关怀、企业运营与社会责任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它提醒我们,在执行任何政策时,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人情味,并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和应急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确保政策的执行既有效率,又有人文关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摊手,还有人记得新疆骑自行车越野因疫情被困的那位大哥么?相关新闻我搜不到了。大致是说,正常状态下进入新疆,骑行期间疫情突然复发,人在戈壁滩上,往附近县城赶,防疫人员不让进城,不提供安置点,甚至连食物和水都不给。大哥只好发网络视频求助,说这样做是要让他活活渴死饿死么?

根据网络舆论的态势,对这种事情,估计也就谁碰上谁倒霉了。“谁叫你不服从防疫大局呢?”去年五一十一出来玩的朋友不少吧。万一以后出来旅行碰到疫情反复,遭遇非人道待遇,那就自求多福吧。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匿名作答。

我父亲于1月12日从日本归国前往西安某酒店进行集中隔离14天,费用为一天440。

我父亲患有糖尿病,含糖水果不能吃,米饭面条也不能多吃,但为了避免低血糖又不能饿肚子。

酒店提供的饭菜无法满足我父亲的需求,每天供应的水果我父亲没法吃,发放的盒饭我父亲吃不饱,要求改善和更换都无果(后来可以要第二份)。

我父亲隔离期间多次和我抱怨,这440到底是用在了什么地方?

虽然防疫条件有限,但我认为至少这些情况应该有一个妥善处理的态度,能不能解决是一方面,愿不愿意解决又是一方面。

1月25日前后,我父亲接到隔离期延长的通知,我们家考虑到经济条件有限,于是前往社区开了经济困难证明,并申请相关部门予以减免费用。

转移到皇城豪门酒店后,我父亲没有先交钱,而是在酒店外面等我把申请发给他,这期间防疫组的工作人员多次给我打电话催缴。

1月26日当日十点二十分我把申请发给我父亲,我父亲给防疫及酒店的人出示,大冬天的在外面一直站了几个小时,直到凌晨一点左右才有人过来答复。

而令人心寒的是,我父亲告诉我,前来答复的人并没有以协商的态度处理这件事,而是辱骂我父亲,说他病死在外面也不会有人管 。

我父亲顿时气不打一出来,给我打电话说他就算冻死在外面也绝不交钱,后续我父亲在外面一夜未睡。

第二天我父亲仍然不愿意交钱,他提出上厕所,酒店的人告诉他让他在马路边解决。

我父亲给我打电话,让我打市长热线投诉,我照做。

这中间所谓志愿者民警加我微信。

我不在现场,也不想越过我父亲和他沟通,后面就把我父亲微信推给他,并说有事不方便说话。

1月27日下午,我父亲给我打电话说事情解决了,减免了一天的费用,他收到了很多一起隔离的人的善意,有人给他写了很长的一封信劝他理解防疫的困难,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于是也就没有再坚持。

今天我联系我父亲,他说防疫组的领导被停职审查,并且也向他致歉。

————————

其实整件事并不能说谁错谁对,疫情当前大家各有各的无奈,对我父亲来说,去年一年收入骤减,靠日本的经济援助勉强谋生,这次回国几乎花光了他去日本打工的积蓄;对防疫组及酒店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责任重大,一个人的不配合会带来很多程序上以及心理上的负担。

但我认为这件事其实反映了基层防疫的某些问题,比如工作人员的态度、比如实际困难是否能够及时协商解决、比如如何在费用上做到人性化合理。

作为半个当事人,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对国家机关产生什么不信任或者负面看法,事实上,后续也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

但我觉得对待防疫这件事,除了理性,还需要感性的参与,我希望以后再发生这件事,双方能够站在同一战线上为对方考虑,至少不要互相赌气和伤害。

最后感谢每一位防疫人员的付出,也由衷佩服那些能够做到配合防疫措施的归国者。

我父亲并不姓赵,新闻中的时间线也与我父亲的情况有所出入,但皇城豪门酒店外滞留一夜这件事似乎只发生在我父亲身上,我不知道是否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新闻的报导出现了一些误差。

但如果真的还有和我父亲情况一样的赵先生、梁女士,那么希望你们不要自责,也不要抱怨政府,面对困难,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都需要不断摸索和磨合,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成长。

————————

想额外解释一下,首先我们家并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但是经济确实不富裕,我父亲在日本打工是我们家的大头收入。

他去日本后两三个月爆发疫情,后续就失业了,一直是靠着日本政府的经济援助和打零工维持生活,这次回国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工作了,而且日本疫情也确实比较严重。

我父亲的职业是厨师,所以受疫情影响有多大大家都懂。

说实话,我父亲当时要申请减免我不太同意,因为我觉得是给国家添麻烦,后来我听说饭菜很难吃而且不考虑我父亲的身体情况,且后续工作人员态度不好,我才支持我父亲抗议的。

一开始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申请减免,毕竟虽然不是说拿不出三千块,但能少点总是好的,回国一下少两万块对我们家而言确实肉疼,后续演变成我父亲在酒店外滞留一夜,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的态度让我父亲觉得很生气,有赌气的成分,已经不是单纯钱的问题。

——

昨天跟我父母核实了一下,新闻里的情况好像不是我父亲,没想到这么巧前后脚发生的。

澄清一下。

市长热线给我回了反馈电话,说会核实我们家的经济情况以后减免一定费用。

我觉得事情还算圆满了。

user avatar

支持入境人员14+7的隔离,自费也是应该的。整件事唯一不对的地方是酒店应该让他先入住,然后再追讨欠款,而不是直接把他放在楼下不管了。

不过最近这种小事新闻一条接一条地爆出,下面的评论区又是如出一辙的声讨政府,看来几万亿美元的经费,真的恐怖如斯。

user avatar

为什么还不推出便民隔离贷呢?

user avatar

隔离酒店早就是一门生意。还强买强卖,一本万利。

user avatar

一场全国范围内的隔离,暴露出非常多的问题。哪里处理的好,哪里在趁机敛财,哪里在办实事,哪里在层层加码,一览无余。

怪不得说新冠疫情是一场大考,就像照妖镜,把肮脏的见不得人的东西全部反映了出来。

和国外比,国内防疫做的非常成功,但这是我们的体制,我们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不是某个人更不是你某个一官半职可以决定的。

是人民拯救了人民。

user avatar

抗美援朝时上海有个奸商叫王康年。

战争开始后志愿军战士遭受着巨大的伤亡,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品非常的短缺。

就在1951年8月,王康年接到了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军用物资的订单,一共价值3亿元。

这笔买卖可以说是铁饭碗了,然而王康年还嫌利润太少,居然昧着良心,将一批用带菌烂棉花和旧纱布制作的急救包,用玉米粉冒充的药粉,还有本来是产科使用的器械等物资,当成正常的商品送往了前线。

就这样一些没有死在战场上的志愿军,却死在奸商的手里。

在资本家眼里,抗美援朝不是立国之战,而是捞钱的机会。

我们一般管这种事情,叫发国难财。当年那可是要判死刑的。

国难财当然不是一个人就能发的,据王康年供认,曾先后向25个机关的65名干部行贿。


自费隔离,这可是一笔大买卖,要是没人从里面捞钱才不正常。

当事人是先在一个酒店隔离了14天,大家都很配合,交钱入住,是值得赞扬的中国好公民。

这时迷之转折来了,就当大家以为隔离结束能回家的时候,却被转移到另一家酒店继续隔离。而且是每天460的酒店,7天下来就要花掉普通打工人几乎一个月的工资。

钱是一方面,在转移和等待的过程中,如果其中有无症状患者,那岂不是一行人都要置于危险之中?

隔离不是打游击,就算要隔离21天,也该认准一个地方隔离,中途变换地点明显是牵扯到利益分配了。

在资本家和贪官污吏眼里,这些不是人,而是一头头待宰的肥羊,需要被拉到各种地方割肉。疫情也不是国难,而是发财的好机会。

user avatar

奸商吃相太难看

user avatar

从根本上来说,强制集中隔离就应该由当地财政直接掏钱。

user avatar

重点不在钱,重点在隔离。

别说你一晚上460,哪怕你4600一晚,这事另说。

没交够钱就让一个需要被隔离的人在楼下过一夜,这才是重点。

到底重点是钱,还是防疫。

ZD内的只想搞一刀切,保自己饭碗。营业的只想塞回扣、拉关系,多弄来点“肉票”好好宰一宰。谁又真在乎防疫?谁又真在乎别人吃不吃得上饭,用不用得了卫生巾?


我是货机航空公司飞行员,经常飞国际航班。因为疫情原因经常住隔离酒店,来给你们看看各地隔离酒店餐食对比。

先来西安的,酒店一天收380,伙食费100(由于是货机,隔离期间可以离开酒店去飞航班,但必须防疫专车接送,除了飞航班不许离开酒店房间。900元送去机场,单趟。。。这个酒店距离机场车程15分钟,直线距离2公里 ),硬件比快捷酒店还差。餐食如下图。




再来个昆明的。一天具体多少钱没打听,但肯定不要900,房费撑死了400,餐费一天140。硬件商务酒店标准,餐食如下图。(刚确认了,房费270一天,餐食140一天,接送不用钱。)



user avatar

现代管理要有法治观念。自费隔离可以,但你不能人家回来了才告知隔离要多少钱。

旅行警告要发到交通和出入境管理部门,每个人买出发票的时候就要得到告知,甚至还可以先把隔离的钱收了再卖票放行。讲明自行从低风险地区串到高风险地区的,后果自负。

去不去,让人家自己选择。

如果人家是在旅行警告发布之前出去的,回来接受隔离就不应该自费。

user avatar

穷疯了,发急财,吃相太难看。

没有事先上上下下“规划好”,酒店绝不敢这么干。

user avatar

皇城豪门国际酒店

这名字,嘿,一听就住不起。

一查,果不其然,高级套房,一晚1500

您拿这种酒店来当隔离处,就不怕人家破产么。多损呐。

再一查,坐标 市中心。

好家伙,估计明天酒店就要出来说了,不是我们趁机宰客啊,我们已经给了优惠啦。

工作人员再卖一波惨,苦哇。


这波疫情啊,如家速八这些,几乎是全国连锁的,真是吃了大亏

user avatar

我去年3月18日,国家第一天需要对入境人员进行隔离的时候,我就去隔离点进行安保了。

当时,天津市政府的规定就是:几种档次的酒店。

吃饭一天几十块是固定的,住宿的话,有一百多到三百多一晚上的,可以自己选。


强制460一天也确实是贵…至少我觉得贵。

天津经济发展不如西安实锤了(狗头)

user avatar

这不说得很明白吗?防疫部门已经来接人了,酒店说省里又下了文件,说再隔离七天,还得换地方


但是处理结果就是什么“当地领导慰问”,碑林区酒店工作组负责人停职。

别慰问啦,先把酒店说的“省里的文件”拿出来看看呗。你当地政府领导说的问题是“机械执行”,机械执行也得有的执行,先把文件拿出来看看,反正陕西省卫健委的网站上我是没看见。

如果你从头到尾就没有这个文件,那还是毛的机械执行,那不就是诈骗吗?视频里给的都是西安市甚至碑林区的说辞,这明显说服力不够。

即使有这个文件,我也想问问,里面哪行哪段说了要把人转移到400多一天的酒店去?如果没有,西安市或者碑林区凭啥做的这个决定呢?

何况这个所谓的“文件”,居然当地防疫部门不知道,酒店却知道?西安的营商环境很好啊,有通知基层单位不知道,酒店倒先知道了?


user avatar

“手里拎着一把锤子,看谁的脑袋长得都像钉子。”

这句话形容的就是新闻里酒店工作人员这种人。

特别是平时没什么权力,现在终于借着疫情防控有了一点点小权的。

这种人现实中并不少,不是他们平时没有权力欲望,也不是就说他们比那些手握重权的贪官污吏本质上要好,而是他们没有机会、手里也没有什么权力而已。

等到疫情来了,疫情防控高于一切,有了这个大旗,很多人就忍不住自己内心的权力欲了。哪怕只是一点点小权、哪怕给他这点权力的目的是让他为疫情防控做出点贡献,但他也不管、也要玩出花来,不折腾折腾你他就不高兴。

这种事情我也不是没有遇到过……

前段时间,北京局部的疫情有死灰复燃的苗头,于是各种防控措施又重新升级,其中一条就是部分地区全员核酸检测。

我所住的区和街道都要搞全员核酸检测,其中有一天就通知到了我的头上,打电话的是我们的社区居委会。

通知的模式是这样的:“请问你是XXX吗?是不是住在XXX?现通知你今天晚上八点前到XXX做核酸检测,逾期不到后果自负。”

晚上八点,好家伙,我接到电话的时间是下午六点五十,通知得还真早啊……

可是我当时人在手术台上,护士帮我举着电话开着免提。八点钟别说做检测,手术能不能结束都是各问题。怎么着?让我把病人和领导一扔,捅鼻孔去也?

于是我就跟打电话通知我的大妈(听着声音像)老实交代——八点钟可能下不了班,我这还在手术呢,您这通知得太仓促完全没有准备时间。而且医院每周都有核酸检测,最近一次就在3天前,下一次在3天后,或者实在着急我晚上在自己医院做一次,到时候要是需要我可以把结果扫描一份发给您。

可是大妈不买账,复读机似地重复她的话,“有没有时间是你的事,逾期不做后果自负、单位是单位的、社区是社区的、不能因为你是医务人员就破坏了全区的防疫大局,医务人员应该有更高的觉悟……”

好家伙,这个大帽子扣的,我一个普通医生何德何能就能破坏全区的防疫大局了?而且老子在发热门诊日日夜夜的时候您在干嘛?我直接跟大妈说:“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现在不能丢下手术,要是您觉得我应该负责那就让警察抓我吧,反正我会打12345反馈您的态度问题。”

完事我就让护士把电话按了,对方再打也是直接不接。

手术结束下了台,我就直接打电话给了市长热线,市长热线平时折腾我们那么多次,也该我一个普通市民通过它伸张权利的时候了。

第二天,大妈又打来了电话,语气和缓了一些:“XXX,昨天是我们考虑不周,请示了上级您这种情况有单位的检测结果就成了,回头您发一份给我……”

其实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从前两天网上曝出的通化封城“断粮”、北京大兴集中隔离时社区工作人员要求家有猫狗的居民将猫狗“放生”(实际上冰天雪地的就是谋杀,而且流浪猫狗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到我在上海某医院的朋友这次因为封院隔离睡了好几天科室的地板……

其实很多时候疫情防控的大政方针不是和人性化的考虑及措施相矛盾,执行管控措施也不是一定不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是明明有更好的办法,但是有些执行者的层面压根没有这些方面的考虑,或者根本就懒得考虑而已。

这样的人,他们会的可能就只是“严格落实、层层加码、撇清责任、管你死活”而已。

很多一开始没有太大问题的政策,就是这样在实际执行中一层层地变了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