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航为什么频繁发起海外收购?如何理解其超过 910 亿美元的全球资产?

回答
海航集团的海外收购热潮以及其庞大的全球资产,无疑是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扩张的一个缩影,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海航为何如此积极地“走出去”,以及如何消化和整合那笔令人咋舌的超过910亿美元的全球资产,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

海航频繁发起海外收购的背后动因:

要说海航为何如此热衷于海外收购,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去解读:

1. 国家战略的驱动与“走出去”的大背景: 2000年代起,中国政府便开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海航作为一家成长迅速、业务多元化的民营企业,自然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在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企业对外投资、获取先进技术、优质品牌和国际化管理经验的意愿被极大地激发。海航的海外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响应了国家战略,也是一种顺势而为。

2. 业务多元化与协同效应的追求: 海航最初是一家以航空运输起家的企业,但其野心远不止于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抵御单一业务的风险,海航一直在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航空业本身利润率不高,且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通过收购,海航得以快速进入旅游、酒店、地产、金融、互联网科技等高增长、高附加值的行业。这些业务之间并非完全割裂,海航希望通过整合,形成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例如,航空公司可以与酒店、旅行社打包,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金融业务可以为其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实现产融结合。这种协同效应是海航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手段。

3. 获取国际市场资源与话语权: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海外优质资产往往拥有成熟的品牌、先进的技术、庞大的客户群体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通过收购,海航能够快速获得这些宝贵的国际资源,直接进入成熟的市场,而无需经历漫长而艰难的本土化培育过程。更进一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拥有跨国资产和业务的企业更容易在全球舞台上获得话语权和影响力,这对于一个追求国际化品牌的中国企业而言,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4. 对冲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优化资产配置: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期间,将国内资金兑换成外币进行海外投资,不仅能够锁定汇率收益,还能有效对冲人民币大幅升值带来的资产缩水风险。同时,分散投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质资产,能够优化集团的整体资产配置,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敞口。

5. 创始人个人的战略眼光与企业家精神: 海航集团的快速扩张,很大程度上也与其创始人陈峰等人的企业家精神和冒险精神息息相关。他们看到了全球化的机遇,敢于承担风险,并通过一系列大胆的资本运作,将海航从一家地方性航空公司迅速成长为全球性企业集团。这种个人层面的战略驱动力,在海航的扩张过程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

如何理解其超过910亿美元的全球资产?

超过910亿美元的全球资产,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企业集团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理解这笔巨额资产的形成和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审视:

1. “买买买”式的扩张模式: 这笔巨额资产的形成,绝大多数是通过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实现的。海航在短短几年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几十次大规模的收购,其目标涵盖了从航空公司、酒店集团、房地产开发商,到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等等。这些交易的共同特点是:出手快、金额大、目标分散,仿佛是在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搜罗”。例如,对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国际集团(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的竞购,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其表现出了海航的雄心和决心。最终成功收购的希尔顿酒店集团(Hilton Worldwide)的股份,以及多个机场、航空公司股份,都为海航构建了庞大的全球资产版图。

2. 战略性布局与网络化构建: 海航的收购并非杂乱无章的“买地”,而是围绕其核心业务——航空,进行战略性布局。酒店、地产、旅行社等业务,都是围绕航空旅游生态圈展开的。通过收购国际知名酒店品牌,海航能够为乘坐其航班的旅客提供更完善的旅游体验;通过投资机场和航权,进一步巩固其航空业务的市场地位;通过金融科技的并购,为集团的整体运营提供资金支持和数字化转型动力。这种网络化的资产构建,旨在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产业生态。

3. 高杠杆与高风险并存: 如此大规模的海外收购,通常伴随着巨额的融资和高杠杆。为了快速完成交易,海航不得不大量举债,动用各种金融工具。这意味着,这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一旦投资回报不如预期,或者外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海航将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

4. 整合能力的巨大挑战: 收购一家公司容易,但要真正将多家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管理体系、不同业务模式的公司整合到一起,并产生预期的协同效应,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不同语言、不同法律法规、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管理,需要极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能力。海航需要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全球化管理体系,才能将散落的资产捏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

5. 资产价值与负债的权衡: 超过910亿美元的全球资产,其价值并非固定不变。资产的实际价值会受到市场波动、行业景气度、汇率变化、以及海航自身运营能力的影响。同时,这些资产的背后往往是巨额的负债。因此,理解这笔资产,还需要关注其负债率、现金流状况以及盈利能力,才能做出更全面的判断。

总而言之,海航频繁发起海外收购并积累庞大全球资产,是国家战略、企业发展需求、市场机遇以及企业家战略驱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既是海航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向国际化舞台的重要一步,也意味着其将面临巨大的整合挑战和财务风险。如何有效地消化、整合和管理这些遍布全球的资产,将是海航未来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篇文章的叙述,力求从事实出发,结合商业逻辑和行业背景,以一种更贴近现实的视角来解读海航的这一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说的是段子,海航我没研究过,不予置评。我错了…折叠我吧。

——————————————————资本市场未解之谜:

1.恒大到底借了多少钱;

2.万达到底什么时候倒;

3.山西省到底有几个交通厅;

4.海航到底要借多少钱;

5.绿地到底是谁的;

6.明天系到底有多少壳;

7.广汇的字画到底值多少钱;

8.中民投的注册资本到底什么时候到位;

9.泛海的地到底要捂到什么时候;

10.中钢到底还要延期几次;

11.山水水泥到底归谁所有;

12.龙煤到底养了多少人;

13.郭嘉队到底是几拨人;

14.河钢到底还要调几次折旧;

15.兖矿的储备到底能用到什么时候;

16.万科到底啥时候复牌;

17.獐子岛扇贝什么时候回来;

——————————————————

一个一个解释?

——————————————————

现在的跨境并购,首先借过桥,然后大股东基金/并购贷款上置换过桥,然后做利润,然后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募集资金,想好公开还是非公开,公开拉股票,大股东跟大机构溢价退出,非公开压股价三年后大股东出货。

你告诉我,为什么要买资产?

———————————————————

市场参与者的智慧结晶,我做了一些微小的搬运…

既然大家都这么投缘,不如我们搞个微信群搞M&A吧,欢迎各机构投行部,咨询,律师,上市公司投资部门的知友加入。

weixin.qq.com/g/ASuAF1M (二维码自动识别)

好像加不了二维码…那还是给我发私信吧…记得说一下机构和部门呗?

你们不给我发微信号我怎么加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