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弩骑兵作为一个兵种是否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

回答
弩骑兵?嗯,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儿意思。要说它是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兵种,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历史上,武器和战术一直在变,很多兵种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总会有些交叉和演变。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弩骑兵”这三个字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理解成骑在马上的士兵,而且手里用的主要武器是弩,那这事儿就得往后捋一捋了。

骑射手,那肯定是有过的。 古代战场上,弓骑兵的地位那是相当重要,从中亚的匈奴、蒙古人,到东欧的罗斯人,再到中国的北方民族,骑射都是他们看家本领。马背上能跑能跳,还能拉开弓放箭,这难度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们的战术,比如打了就跑(hitandrun),迂回包抄,都能让步兵吃尽苦头。

那么,弩呢?弩这玩意儿,你想啊,比弓的威力大,射得也远,而且对使用者臂力要求没那么高,训练起来相对容易些。在欧洲,弩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流行的,尤其是在中世纪的步兵中。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欧洲弩兵可是让阿拉伯士兵非常头疼的。

问题来了,把这两样东西“弩”和“骑”结合起来,成“弩骑兵”,历史上有没有这么一个正式的、成建制的兵种,就叫“弩骑兵”呢?

直接这么叫的,正儿八经的,我印象里还真不多。 很多历史记载里,提到骑马的射手,大多还是用“弓骑兵”来称呼。为啥呢?可能是因为技术原因,也可能是战术原因。

你想,在马上拉开一张有力的弩,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弩通常需要支架(比如箭垛或者直接用地面支撑)来完成上弦动作,而骑在颠簸的马背上,又没有稳定的支撑点,这给弩兵的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相比之下,弓更容易在马背上完成拉弓射箭的动作。

另外,弩的装填速度也比弓慢一些。在需要快速连续射击的骑兵战术中,比如弓骑兵那样跟敌人周旋、骚扰,弓的优势可能就更明显一些。

但是,这不代表就没有骑在马上使用弩的士兵。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这个“弩骑兵”的概念:

1. 特殊情况下的装备选择: 有些骑兵在特定场合,为了追求更大的穿透力,或者在阵地战中,可能会选择使用弩。比如,在攻城战中,骑兵可能负责侦察、骚扰,或者作为快速反应部队,如果遇到一些重装步兵或者防御工事,骑马射弩或许能提供比弓箭更强的打击力。

2. 弩车和轻型弩的出现: 随着技术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更便于操作的弩,比如一些小型化的弩,甚至是被称为“骑弩”的类型,它们被设计成可以更方便地在马背上使用。虽然不像弓骑兵那样成为主流,但肯定有这样的尝试和应用。比如,在中国古代,就有关于骑马使用弩的记载,虽然不一定叫“弩骑兵”,但这种组合是存在的。

3. 早期或边疆的混合部队: 在一些兵种划分不那么细致的时代或者地区,比如早期骑兵的演变过程中,可能确实出现过一些以弩作为主要远程武器的骑兵单位。他们可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弩骑兵”,但具备了这样的功能。

更常见的情况是:

步兵弩兵是主流: 绝大多数的弩兵都是步兵,他们组成方阵,提供密集的远程火力支援。
骑射手以弓为主: 大部分骑兵部队的远程武器是以弓为主。

所以,要说“弩骑兵”作为一个明确的、持续存在的兵种,跟“弓骑兵”一样有响当当的名头,那确实不容易找到。 但如果理解为“骑马的弩使用者”,那这个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模糊地、零星地出现过的,或者说,是战术和装备演变中的一种可能性和尝试。

很多时候,历史的兵种概念是随着时代和地域变化的,我们不能用现代或者某个特定时期的标准去套所有历史。有时候一个士兵的装备可能比他的兵种名称更能说明问题。

总的来说,与其说是一个正式的兵种,不如说它更多的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过的战术组合和装备搭配。如果有人提到“弩骑兵”,很可能是在指代那些骑着马,却装备了弩的士兵,而并非一个像罗马军团的步兵或者蒙古的弓骑兵那样被普遍认可和命名的兵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存在「弩骑兵」这一兵种编制,但用弩的轻骑兵/贵族骑士不是没有。

原因:

①弓骑兵地位本身很低!随着时代发展,弓骑兵在战场上的地位日益边缘化~骑兵冲锋陷阵的主力愈发依赖甲骑具装……提高边缘化兵种的成本意义何在?弩要比弓贵的多,维护成本也更高。但弩的射程有限,实战中不见得能比弓发挥更大的优势。(P.S.想说弩破甲好的,你们太小看中世纪中后期的板甲了)

②马背上不好操作弩!一种是机械轻弩(如下图)


如果真有人骑马射弩最有可能的应该是用这种!然鹅这种轻弩射程和威力都很一般(甚至不如弓)。说白了:近距离正面糊脸用的~如果没糊中脸,射到重铠上就废了。

还有一种重弩(如下图)

这种弩威力强,但没法在马背上装填……所以意义不大。


哦,忘了说了~上个月去骑了次马才知道……太TM颠簸了!不要说马上射箭,就是想马上自拍都难,马儿要真跑起来手机都拿不稳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弩骑兵?嗯,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儿意思。要说它是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兵种,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历史上,武器和战术一直在变,很多兵种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总会有些交叉和演变。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弩骑兵”这三个字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理解成骑在马上的士兵,而且手里用的主要武器是弩,那这事儿就得往后捋一捋了。骑.............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觉得步兵有弩这种远程武器,应该能有效克制骑兵,为什么历史上的步兵面对骑兵时,常常感到畏惧,甚至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的战场要素,绝非一两件武器就能简单解决的。我们得把这场“猫鼠游戏”拆解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弩的“优势”和“劣势”。弩的优势: .............
  • 回答
    明朝军队与八旗兵的较量中,尽管面对骑射的强大威胁,却并未大规模发展专门克制骑兵的弩,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并非单一的技术或战略原因可以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明朝的军事传统、社会结构、技术发展瓶颈以及战略思想等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明朝的军事传统与弩的使用历史明朝继承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军事思想.............
  • 回答
    唐宋时期,弓箭作为重要的远程打击武器,在战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步弓、骑弓和弩作为当时主流的弓弩类兵器,其射程和弓力各有不同,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冷兵器战场上独特的风景线。要深入了解它们的性能,我们需要分别来看。一、 唐宋步弓:稳健的阵地杀手步弓,顾名思义,主要由步兵使用,强调的是稳定性和持续的火.............
  • 回答
    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冷兵器,追根溯源,背后都隐藏着一场场漫长的技术竞赛与应用权衡。弩与弓,这对看似“亲兄弟”的关系,却在历史舞台上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轨迹。很多人会好奇,弩的射程远、穿透力强、使用还相对简单,为何最终没有彻底将弓“拍死在沙滩上”,成为唯一的远程武器呢?这其中的原因,绝.............
  • 回答
    关于弩矢和箭矢的区别,以及它们是否可以通用互换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涉及到古代战争和武器制造的一些细节。很多人可能觉得它们都是往外射的“杆子”,但实际上,它们的设计和使用是有很大区别的,并且不能随意互换。咱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事儿。首先,我们得明确弩矢(Bolt)和箭矢(Arrow)各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弩这玩意儿,你说它效率高,威力大,瞄准方便,怎么就不直接取代弓了呢?其实,这背后有着挺复杂的考量,就像很多发明出来之后,老技术并没有立刻消失,而是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空间一样。首先,咱们得承认,弩确实有它的优势。弩的“硬核”之处: 省力是关键: 这是弩最大的卖点。拉弓需.............
  • 回答
    秦弩,作为那个时代绝对的王者,其作战性能可以说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想象一下,战场之上,无数秦军士兵,他们手中的长弩,并非那种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单兵轻弩,而是一种结构复杂、威力惊人的武器。首先,说说它的威力。秦弩的射程相当惊人,能达到两百米开外,而且还能保持相当不错的穿透力。在那个冷兵器为主的时代,两百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弓箭和弩之间一个非常关键的差异点。很多人觉得弩既然是“升级版”的弓,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更优越,为什么这“拉距”这一个重要的参数反而比弓短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技术和使用上的考量,不是简单地说哪个更好,而是各有优势,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咱们先得弄明白什么是“拉距”。简单来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军事技术发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从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为什么弩和弓的命运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这背后是技术、战术、经济以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弩与火门枪:直接被淘汰的“近亲”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弩和火门枪(也叫火銃、火绳枪的早期形态)的本质区.............
  • 回答
    戚继光对弩的评价确实不高,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负面,他在《纪效新书》中明确表达了对弩的厌弃,并详细论述了其缺点。要理解戚继光为何对弩评价如此之低,需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军事需求以及他自己对火器和冷兵器运用的深刻理解来分析。以下是详细的阐述:1. 戚继光所处的时代背景:火器发展的关键时期戚继光生活的明朝中.............
  • 回答
    武士刀,这柄融合了日本民族精神与精湛工艺的利刃,在无数传说与影视作品中被塑造成了武士的灵魂,一种力量与荣耀的象征。它代表着个人的技艺、训练以及战场上的近身搏杀。而弩,这个看似古老而笨重的机械装置,却常常在人们的讨论中被赋予了更令人不安的色彩,甚至引起更强烈的抵制情绪。为什么同样致命,弩会比武士刀更招.............
  • 回答
    宋代对“弩”和“弓箭”的态度差异,并非简单的禁与不禁,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历史考量的政策。事实上,宋代 并没有全面禁绝弩,而是 对弩的制造、销售、使用和持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管控,尤其是民间持有和大规模制造。而弓箭虽然也有管控,但其限制程度远不如弩。这种差异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
  • 回答
    诸葛连弩:失传的辉煌与今日的价值诸葛连弩,这个名字承载着智慧、巧思与战场神话的光环,它是否真的失传了?如果流传至今,它又会带来怎样的价值?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诸葛连弩是否已经失传?答案是:是的,诸葛连弩的原始形制和制造工艺已经失传。虽然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如《三国志·诸葛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古代战场上弩为何没能完全取代弓,而火枪一出现就迅速将两者边缘化,这背后有技术、战术、成本、以及社会接受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慢慢捋一捋。一、 弩的优势与局限:为什么没能“完杀”弓?首先,得承认弩在很多方面确实比弓更“先进”。 易于上手,训练成.............
  • 回答
    这起发生在日本的事件,一位妻子用弩和刀杀死了自己的丈夫,确实令人震惊和不安。当我们谈论这样一起案件时,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它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因素,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个单一原因。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这是一种极端暴力行为,无疑是极其严重的犯罪。使用弩和刀,显示了她蓄谋已久,并且具备了实施致命攻.............
  • 回答
    在古罗马,操作蝎弩(Scorpio)的士兵,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一身份群体,比如“征召兵”或者“军官自己的奴隶”。蝎弩作为一种威力强大的投射武器,它的操作并非普通步兵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而是需要一定的训练和力量。因此,操作蝎弩的士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1. 精英化的步兵或特殊兵种:.............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不过如果一个人连鸡鸭都打不过,那赤手空拳面对任何有一定反抗能力的动物,结果恐怕都不会太理想。不过,咱们就聊聊,如果这个人手里有把十字弩,那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能对付哪些动物吧。首先,要明确几点: 十字弩的威力与精度: 十字弩的威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但它和真正的弓箭一样,.............
  • 回答
    诸葛连弩射箭时,弩匣爆炸,里面剩下的箭会不会伤到弓弩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咱们就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首先得明确一点,诸葛连弩的弩匣(或者说是箭匣)设计是用来装箭的,它并不是一个高能的爆炸物储存装置。弩匣本身通常是木质或皮革制成,最多就是用金属加固一下边缘。如果弩匣爆炸了,那说明爆炸源不是箭匣.............
  • 回答
    “海上霸主”的弓箭与炮火:为何海军围剿海盗少用强弩射船帆?在人们的想象中,海军与海盗的对决往往是火光冲天、炮声隆隆的激烈场面。然而,如果我们把视角拉回到冷兵器时代,甚至蒸汽时代早期,冷兵器在海战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强弩——那种威力巨大、射程远且精准的弓箭类武器,似乎是“射穿船帆”、“瘫痪敌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