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所谓的骑射弓和步射弓的分野,基本都是朝廷发给你什么样的弓,就用什么。以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一方面不可能给你全都标准化,也不可能给你另做一批不同规格的东西。在古代,做一把弓可是费工费时的不说,每把弓的性能好坏还根据做弓的匠人来决定。而且,对于弓箭手的要求各个朝代基本都是相似的,变化不大,但也是随着不同时期变动,这东西没办法作为固定的标准参数,而是属于浮动式的数据。更何况,古代的弓箭手训练体系也没有现代那么完善,标准化,很大程度上,都是先教你最基本的使用方式,至于怎么射的准,完全是根据弓箭手个人的经验去摸索了,毕竟,发到手里的弓的手感和性能还都有差别呢,只能根据自己使用的弓的性能和手感去适应。因此,每个战场上走下来的牛逼弓手基本都是成千上万次射箭和千万条折在自己手里的人命堆出来的。
宋代的参考标准: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诏颁河北渚军教阅法,凡弓分三等,九斗为第一,八斗为第二,七斗为第三;弩分三等,二石七斗为第一,二石四斗为第二,二石一斗为第三。”(《枫窗小牍》卷下)挽弓七、八斗,看来并非是难于达到的标准。
宋孝宗时,虞允文上奏说,“荆、鄂两军”,“士挽弓七斗、八斗者甚众,臣比因呈阅,尽令改教劲弩”(《历代名臣奏议》卷224)。宋孝宗有一次教阅军队,宣布“弓箭手以六十步,每人射八箭,要及五分亲”(《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3淳熙元年十二月丁卯)。宋光宗时也规定:“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
实际上,这些数据都并非是指射程,而是考察作战要求的重要指标。弓的抛射,哪怕是你用30磅这种玩家弓,野外有风的情况下,抛射也能射个180米,但是这个距离,你还能看得清目标了吗。而古代的指标要求也是根据时代和兵员素质而变动的,只能说是给你个参考范围,但决不能完全当真。比如王朝初期,可能指标及格线会定的很高,有硬性标准,比如必须能使用八斗的弓射90米距离的大靶子,(80步,差不多90米的样子)而且靶子是高两米,宽1.5米的那种的。要求是你射3箭能中两箭就是熟练的。南宋时期的标准差不多也是这样,要求能用一石的弓射箭,打80米的目标,十二箭射中靶子一半就算合格。不过宋代大部分的数据都是禁军的,地方军队的标准啥样,不得而知了,而宋代的标准60步差不多相当于80米了。但是王朝末期,兵员素质下降的话,可能就得降低标准,比如能用5力的弓50步能上靶子就算合格。骑射手的弓的标准参数和步弓手一样,同属于正规军序列,也是要有严格的操练的,比如训练一个能上战场的弓箭手3年,训练一个合格的弓骑兵需要5年。军队里面射箭的好手一般会被选出去当骑兵,一般的弓箭手没有这个资格。这是正规军编制里的必须要求。至于30步,也不是指只能射40米,而是这个距离是骑射手在交战时的标准线,中原地区作战,大部分时间里,对手都是有盔甲的军队,30步的范围射箭,主要是能够更有效的对有盔甲的目标造成杀伤,同时也方便瞄准士兵没被盔甲保护到的地方比如大腿,手臂和脸这些一般缺乏盔甲保护的部位。更关键的是,骑射手有马作为载具,没必要像步射手那样站在远处,因为骑射手可以相对于步射手迅速接近弓箭的最大杀伤范围,也能快速撤离对方远程部队的火力投送范围。更为关键的是,正规军序列的骑射手都是披甲的单位,而不是武装游牧民和非正规的骑射手那种缺乏盔甲的纯轻型单位。而且很多人都认为骑射手的弓力很弱,这也是个逻辑误区,不妨理一下逻辑思路,如果你手里的家伙事连最基本的杀伤都无法做的,那么你的骚扰也就起到0作用,很多时候,骚扰作战逼对手主动去脱离阵线,往往是因为你把他们打疼了受不了了,才会想着来打你。否则,连伤害都没有,对手根本就不用去理会你的存在的,因为根本就不用担心你能把我打死这件事,那么骚扰的作用也就无限等于0了。如果只能用连基本标准都达不到的弱力弓的骑射手,上战场基本也就能干点烧村子,抢敌对方老百姓的活了。
另外,不同的弓力也需要配不同的箭的,而古代生产一根箭镞,也是有一定成本的,甚至比弓还有费事,如果说做一把弓需要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调整和等鳔胶阴干。即便是现代做一把层压弓也得需要5天才出成品。而做一杆箭可能一天的时间就没了,毕竟,选材料也需要很长时间挑选合格的,加工箭杆就更需要好好打磨。基本上一组人生产每个人30支的箭量出来,差不多一周过去了。所以三国演义里周瑜让诸葛亮短期内生产十万支箭,简直已经在明确告诉诸葛亮,老子要找理由杀你了。于是进一步证明,古代上战场,箭基本上都是匹配发到手里的弓的。因为没有多余的时间和成本给你在成批生产一些其他标准的箭了。以前有人跟我讲骑射手只能用30磅的弓,可是结合古代的生产力,算步射手用的弓是80磅的,基本上配的箭也是75——80克之间,而没有额外标准的箭的话,30磅的弓根本就带不动这么重的箭呀。而且,古代的轻箭和重箭区分也是以箭头重量为标准。
而清代,弓力的划分反而相对更明确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