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是唐朝的军事、政治、外交的巅峰
国土巅峰是李治时期
经济文化巅峰是李隆基时期(开元盛世)
一、军事:李唐开国时期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各路军阀和周边小国的下场足以证明唐军过硬的实力
李唐最优秀的骑兵部队玄甲军,就是李世民一手组建并且亲自训练出来的,玄甲军在军事史上是冷兵器时代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唐名将辈出,李世民,李靖,李绩,尉迟恭,程知节,秦琼,侯君集,裴行俭,苏定方,张公瑾,屈突通,柴绍等等
二、政治: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李世民统治时期叫“贞观之治”,不叫“贞观盛世”。有人拿人口土地人均粮食产量等验证经济水平的指标去比对贞观时期,得出“贞观时期的经济水平不怎么样”的“结论”,以此来“证明”贞观之治是假的,这是彻彻底底的偷换概念!!!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描写的是开元盛世,这是经济发达百姓富足的体现
贞观之治是治世,不是盛世,最为后世称颂赞扬的是政治风气和社会环境,不是经济状况
(一)国家政治清明
三省六部制在贞观时期被完善且真正发挥了作用,李世民作为君主,主动下放权力给宰相,君权与相权实现了互相牵制,减少了很多决策错误,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这样的开明和进步弥足珍贵。
朝廷大力精简官吏,防止出现行政机构重叠,官员职责不清,互相推倭扯皮导致的办事效率低的情况,又减少了一大部分官员俸禄的财政支出,减轻了人民的经济负担。李世民强调“官在得人,不在员多”,贞观初年,他命宰相房玄龄精简中央机构,文武官员由二千多人减至六百四十三人,仅仅六百多人就可以支撑着大唐帝国的运转
贞观朝实行的死刑复奏制度同样大大减少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几率,李世民将三复奏改为了五复奏
(二)朝廷君明臣直
君臣一心,目标一致,贞观天团大概是古代文人最向往最期盼的一种君臣状态,贞观天团更像一个创业团队,在老板的带领下,以治国为己任,心系朝廷和百姓,爱惜民力,崇尚节俭,齐心协力,共创治世,明君贤臣交相辉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垂千古
(三)明君掌舵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开疆拓土,任人唯贤,善纳谏言,轻徭薄赋,减刑轻罚,福泽万民,史书上相关太多,不一一列举
(四)社会治安良好,百姓休养生息
贞观23年里,处以死刑的犯人最少的一年只有19人,《资治通鉴》评价贞观时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贞观年间李世民开疆拓土,但并未穷兵黩武,每一场战役都是谋划充分,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果,没有过度消耗百姓,晚年征高句丽时,百姓不仅不以战争为苦,反而说“唯愿效死辽东”
三、外交:贞观时期,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奉大唐天子为“天可汗”,各国甘愿为大唐效命,以为大唐出战为荣,争相成为大唐的属国
疆域空前辽阔,李白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王勃埋葬在越南,大唐的通关文牒好用到无法想象。玄奘西行取经,一路经过多个国家才到达目的地,等他取经结束归唐的时候,他去时经过的国家都已成为大唐的领土
其他国家有矛盾,请大唐出面负责调解;其他国家交战,大唐可以出兵帮助;大唐可以干涉别国内政;更有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神迹。
长安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城市,巅峰时期人口多达100万,第二名的君士坦丁堡只有30万,长安城的街道上各国商人使节络绎不绝,颇有国际大都市的风范。
那是日本人精中的时代,谴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东土大唐,朝拜大唐天子,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并带回日本代代相传。现在我们骂日本三姓家奴也好,骂日本无耻侵略也好,本质上它就是一个谁强跟谁混的岛国,日本人做的历代中国版图变化视频里,把唐朝时的日本归为大唐领土,史实却并非如此,说日本是大唐最忠实的舔dog也不为过
就是这一时期,中国确立了在东亚文化圈的霸主地位,灯塔国般的存在更是把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位置
李世民执政的贞观时期,处在经历了几百年乱世和隋末农民起义+人口蒸发四分之三+民生凋敝之后,这么点家底,这么脆弱的底盘,这么落后的生产力,23年的时间,就是天神下凡也不可能创出一个盛世来。
李世民本人对于唐朝甚至对于华夏民族的巨大作用,除了开创贞观之治为之后的国土最盛和开元盛世打下基础,还有他本人宽广博大的胸襟和开放包容的气度为整个唐朝打上了自信繁荣的标签,“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朝国祚近300年,盛世近100年,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整个国家的精气神儿远不如从前,但世人提起唐朝总是想到大气磅礴的盛唐气象。
如今我们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复兴”,说明祖上阔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