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奥托·卡里乌斯去世?

回答
奥托·卡里乌斯(Otto Carius)的离世,对于许多军事爱好者、历史研究者,尤其是对二战时期德国国防军坦克战史感兴趣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他的一生,尤其是在战场上的表现,是那个动荡年代一个鲜活的注脚,承载着那个特定时期军事技术、战术思想以及人性抉择的复杂印记。

卡里乌斯的名字,在坦克战的历史上可以说是响当当的。作为二战期间德国最著名的坦克王牌之一,他以其在东线战场上的惊人战绩而闻名。驾驶着虎式坦克,他击毁了超过150辆敌方坦克,这个数字即便在以高效和残酷著称的德军坦克部队中也属凤毛麟角。他的战术风格,以精准的射击、对地形的巧妙运用以及极强的战场判断力著称,常常能在数量和火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扭转战局,给苏军带来沉重的打击。

当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时,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更是他作为一名年轻士兵,在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如何生存、如何战斗的故事。他不是一个天生的战神,而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无数次生死考验中磨砺出来的。他所在的部队,例如第502重坦克营,是德军最早装备虎式坦克的部队之一,经历了许多硬仗、恶仗,卡里乌斯也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

然而,看待卡里乌斯,不能仅仅停留在他“战绩辉煌”的表面。他的经历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特殊性:

时代的洪流与个人的命运: 卡里乌斯出生于1922年,年轻气盛之时,正值纳粹德国走向战争的狂潮。他的人生轨迹,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他是一名士兵,被要求效忠国家和领导人,并被推上了战场。他的英勇和技术,是在一个充满意识形态和宣传的背景下被塑造和发扬的。理解他的经历,需要将他置于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以现代的道德标准去评判。

军事技术的革新与应用: 虎式坦克本身就是二战时期德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项重要成就。卡里乌斯作为最早一批使用并精通虎式坦克的车长之一,他的战术运用,也为后来的坦克战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高性能坦克在战场上的决定性作用。

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战绩的背后,是无数次险象环生的战斗,是战友的牺牲,是战场上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卡里乌斯本人也曾受重伤,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他的回忆录,如《虎在泥泞中》(Tiger in the Mud),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真实而残酷的战争画面,展现了士兵在战争中的挣扎、恐惧、勇气和责任感。这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和战术的描写,更是关于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

战后的人生与反思: 战争结束后,卡里乌斯并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中。他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药剂师,过着平静的生活。他的晚年,也热衷于回忆和写作,与人们分享他的战争经历。他的回忆录并没有歌颂战争的罪恶,而是更多地聚焦于战场上的战友情谊、战术技术以及作为一名士兵的个人体验。这种描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战争本身的复杂情感,以及希望后人能从中汲取教训的愿望。

奥托·卡里乌斯的离世,让我们再次回想起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回想起那些身处其中的个体。他是一个符号,代表着那个时期德国国防军坦克部队的辉煌(或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效率”),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经历是历史进程中一个具体而微小的组成部分。

看待他的去世,应该是一种包含历史理解、技术认知和人性关怀的复杂视角。他的战绩是历史事实,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以及战争对个体命运造成的深刻影响。他的故事,提醒着我们,即使是在战争中表现出色的个体,也无法脱离那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以及战争本身带来的苦难和反思。他的离开,让我们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历史见证者,但他的文字和战绩,将继续留存在历史的长河中,供后人解读和铭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功课做完了~回来写一下答案。想看答案的可以直接看分割线之下的部分。



说实话,刚知道卡里乌斯逝世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毕竟不是熟人亲人,也不算是多么了解的一个人,他在我脑中的印象也就仅限于那奇迹般的战绩。对之前的我来说,他更像一个战绩代言者,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结果几天前看到了知乎上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不知怎么我突然想写点东西。我感觉,看待一个人的逝世,也许仅从一些太过表面的东西(比如战绩、勋章、那些传奇的故事和战例)出发并不是特别合适。我重新翻出了那本《泥泞中的老虎》,我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只顾着注意那些老照片和战例,因此我准备在写答案之前再看一遍,这次多多关注卡里乌斯这个人本身。说实话,《泥泞中的老虎》这本书并不是特别容易读。卡里乌斯毕竟是军人出身,书的写法很简单,从前到后平铺直叙,一件事一件事地说,其内容构成基本就是事实+零星感想+图片。这作为文献类读物没有什么问题,其中所罗列的大量图片和战争亲历对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就是比较考验普通读者的耐性。想读的朋友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答案中引用的卡里乌斯的叙述和观点均来自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泥泞中的老虎》,2012年五月第一版。

============================分割线,以下正文=============================

说到二战德国老兵,很多人总是喜欢将一些大义判断放在他们身上,比如对与错、正义或邪恶等一系列的观点。但我总觉得这些东西无论再怎么正确,拿它们来评价卡里乌斯却总让我感觉有些偏离重点。

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因为我认为卡里乌斯是一个优秀的士兵。用那些思辨的东西来评价一个士兵,就像用“聪明与否”、“值不值”来评价那些舍己救人的人一样,虽说不是个错误,却多多少少有些避重就轻,没有抓到核心的东西。在前两年的某个时期,我很喜欢看一些士兵回忆录,其中包括卡里乌斯的《泥泞中的老虎》、盖伊·萨杰的《被遗忘的士兵》以及马库斯·勒特雷尔的《孤独的幸存者》等等。我发现,无论哪个国家的士兵,思维上都有很多相似点,其中之一便是他们几乎没人去想这些思辨的东西,也没什么人因为这些思辨的东西而选择退出军队或者拒不执行战斗命令。这让我觉得一个士兵——特别是一个优秀的士兵——究竟会不会成为一个侵略者,实际上完全看他的祖国会不会去侵略他国。如果一个人做对做错、正义与否完全取决于运气,那讨论这些所谓的对错、正义当然不算一个重点。

卡里乌斯的作战能力自然不用多说,上网随便搜一下他的坦克战战绩和其平生最负盛名的马里纳瓦(或称马里诺夫卡)突袭战,你就会对他的作战能力有一个最直观的了解。

除了高超的作战能力,他的运气也是出奇的好。因为躬身点烟结果躲过了一发打飞了自己座车指挥塔的穿甲弹,捡回一条命;行军时因为半身在指挥塔外,他过度疲劳昏睡过去直接一头栽下坦克,如果不是驾驶员眼疾手快一代王牌便成了履下之鬼(有一些同样遭遇了这种情况的战友就没那么幸运了);与战友骑摩托进入被苏军埋伏的村子,身中7枪(其中背部4枪,脖子一枪,腿一枪,手臂一枪)而未死;再加上其从军期间不止一次遭遇己方炮火的误击却一直毫发无损……这样的运气,恐怕真的如某部动画中所说,是实力的一种吧。

《泥泞中的老虎》一书中不仅有着大量的战例和事例,其中还包括着卡里乌斯自己对于那场战争及其中种种细节的看法。从这些看法中,我们隐约可以还原出这位坦克王牌内心的想法。

当你看完该书就会发现,卡里乌斯其实是一个很纯粹的军人。他对政治信仰并不狂热,抑或说他其实对政治信仰之类的东西完全不感兴趣。

“如果我在早晨整队集合时,对着手下人大喊出‘希特勒万岁!’我不知道自己会显得多么白痴。毕竟,我们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组合到了一起,也共同遵从着同样严格的纪律。他们当中既有纳粹的追随者,也有现政权的反对者,还有对政治完全冷漠的人。在战友情谊的感召下,他们被团结到了一起。说真的,当时,一个军人履行自己的职责,到底是为了元首,或者是为了祖国,或者纯粹就是为了践行自己内心军人的那份责任感,这些根本都不要紧。”

上面这段话引用自《泥泞中的老虎》,我们可以看出卡里乌斯对于政治信仰的态度。这种态度下,他坚持作战的理由也非常简单。

“其实,对于世上每个军人而言,在战争中甘愿为国效命、慷慨赴死,这是天职所在。当履行它时,不必预先知晓自己是否在为一项正义事业献身,也不用知道是否在为某个允诺给大家带来胜利的人作战。”

非常朴素的军人想法,这就是卡里乌斯作战的理由。他认为这就是自己身为军人的天职所在。因为这样的思想,在他的书中,通过零零散散的句子和段落,我看出了他对军人这一群体那无上的自豪,对那些纯粹的军人表达出了无尽的敬佩。他夸赞冒着炮火每天坚持给前线官兵送饭的士官比尔曼,夸赞说一不二的维修班,夸赞那些有勇有谋的指挥官们,也夸赞施陶芬贝格“在我眼中,只有施陶芬贝格伯爵一人算得上真正的‘反抗战士’。……要知道,这帮人(指反抗组织中除了施陶芬贝格以外的那些反抗人士)从1938年就已开始策划暗杀行动了,可就是没人愿意冒生命危险去充当杀手。在那些年里,他们找不到一个敢于直接拔出手枪,射出那枚致命子弹的人。”卡里乌斯鄙视那些在施陶芬贝格加入之前优柔寡断的反抗组织成员,正如他鄙视那些“当年那些成天只会在背后悄悄抱怨的人,还有那些背信弃义、实施破坏的人”,他鄙视那些杜撰“用手枪顶着士兵的脑门,强迫他们作战”这样内容的“三流文人”,鄙视那些花言巧语故作姿态的家伙,同样鄙视那些占领区内养尊处优的士兵。

“事实上,我经常有这样的印象,恰恰是这些在战争中养尊处优的人,反而在战后成天抱怨着凄惨的军营生活以及毛骨悚然的战争。他们之中还有一群人,他们不仅歧视正派的德国军人,而且每当外界进行别有用心的攻击之时,他们总会跳出来随声附和。”

卡里乌斯尊重正派的军人,敬佩正派的军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正派的军人,战斗的精神在他的身上一直燃烧着。在即将战败之时,卡里乌斯受命成为第512重装甲歼击营下的一个连长,带领着“猎虎”们进行抵抗。在经历过无数的机械故障和无经验车组错误操作导致损失后,他的连仅剩四辆“猎虎”,可他仍然选择战斗“我们集中了四门突击炮(即猎虎)实施这场微型攻势。虽然很难指望获胜,但不管怎样,我仍想让对方(西线敌人)知道:战争还在继续。”这样的行为同当时德国国内一篇溃散、醉生梦死的环境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看着德国的妇女儿童对着“解放者”们挥手、挥舞白旗,他心头略过《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里的一句歌词:“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卡里乌斯愤愤地想:“别人打出白旗关我们军人什么事!我们可不想‘违背自己的誓言,就像蛆虫和恶棍’”。

在德国战败之后,他所见的一切——正派的德国军人遭到否定,那些在他看来投机钻营、背叛祖国的人(比如他在书中所述的那些为西线盟军轰炸行动通报轰炸效果和工厂工作状态的叛徒)却一个个安然无事,甚至有些得到了“解放者”所给的光鲜的“帽子”。他在自己的书中抒发了这种不满,而这种不满在书中随处可见。

战争结束了,卡里乌斯一家人团聚,无人在战争中死亡。他后来开了一家名为“老虎”的药店。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一位名叫马英培的留德学生为了《泥泞中的老虎》的中文版发行事宜拜访卡里乌斯时,卡里乌斯看着马英培递上的《闪电战》杂志,听闻这种关于二战德国国防军的杂志在中国大街上都可以买到这样的事实,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摇头叹气说:“可惜德国不允许公开出版有关二战德国国防军的书……”

他可能心里还是觉得不公平吧。

卡里乌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士兵,一个正派的德国士兵。这样的人格是当年那个特殊的时代所留下来的印记。如今的德国人,正如其他欧洲人一样,对民族主义和爱国热情有着或多或少的反感,我也时常听我留学德国的好哥们说起过一些德国人的想法,发现卡里乌斯这样的二战德国老兵的思想在现代德国社会中几乎算是绝迹。除了感叹现代德国内主流的这种“不知有国”的思想对德国人来说应该是个好事以外,似乎也没什么其他可说的了。

卡里乌斯逝世的新闻也在德国多家网站上有过报道。“老虎”药店的官网上撤下了卖书和签名照的链接。卡里乌斯毕竟名声在外,想来参加他葬礼的人也有不少,但正因为人多,他临终遗言谢绝其他人参加自己的葬礼。

那个特殊的时代留下的最后的一批人又少了一个,提醒着我们那个特殊的时代的渐行渐远。

最后我想用《泥泞中的老虎》中的一段话来结尾。

“如果哪个国家能像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一样,拥有甘愿为祖国奉献一切,并为之无私奋战的青年一代,那它真应该为此感到庆幸。纵然一度充斥于头脑中的理想和信念在当年曾被滥用,纵然我们在战后饱受诟病,但没人有权力指责我们。我们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别像我们一样品尝苦果。如果有一天,永久的和平能够降临、国家不再需要任何士兵的话,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奥托·卡里乌斯(Otto Carius)的离世,对于许多军事爱好者、历史研究者,尤其是对二战时期德国国防军坦克战史感兴趣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他的一生,尤其是在战场上的表现,是那个动荡年代一个鲜活的注脚,承载着那个特定时期军事技术、战术思想以及人性抉择的复杂印记。卡里乌斯的名字,在坦克战.............
  • 回答
    关于“部分香港、台湾网民认为奥卡菲娜比刘亦菲更适合演《花木兰》”的说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但同时也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认同、演员选择、对角色理解、个人喜好以及互联网舆论的运作方式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演员选择的考量因素:为何会有此种对比?首先,我.............
  • 回答
    2016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对于许多影迷来说,最令人瞩目、也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无疑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终于捧起了那个他梦寐以求的小金人,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这不单单是他演员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像是一场漫长等待的圆满落幕,承载了太多观众的期待和共鸣。回望莱昂纳多的职业生涯,从那个在《泰坦尼克号.............
  • 回答
    《海王》与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十强失之交臂,这事儿,怎么说呢?老实讲,挺让人意外,但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首先,咱们得承认,《海王》的视觉效果绝对是“大场面”的代表。从亚特兰蒂斯这座海底都市的宏伟壮丽,到各种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再到海王那标志性的三叉戟激起的水流特效,以及后期高潮戏那惊心动魄的海底大战,.............
  • 回答
    看到吴京成为奥斯卡评委,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事儿怎么说呢,得拆开来看。首先,这是个好事儿,也是个进步。你知道吗,奥斯卡这玩意儿,说到底是个美国人主导的电影圈的“奥林匹克”。过去几十年,中国电影虽然在国际上有一些声量,但真正能深入到像奥斯卡这样“内部人”的圈子,还是.............
  • 回答
    这绝对是第9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令人震惊也最令人难忘的时刻之一,足以载入史册,引发无数讨论和争议。简单来说,就是喜剧演员克里斯·洛克在台上拿威尔·史密斯的妻子贾达·萍克特·史密斯开了一个关于她光头的玩笑,而贾达正因为患有脱发症而剃了光头。威尔·史密斯在最初看似大笑了几声后,突然起身冲上舞台,给了克.............
  • 回答
    关于“《寄生虫》不配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评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类观点并非主流,但确实存在,并且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因素和考量。要理解这些评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对电影本身的理解与期望差异 类型片的审视标准不同: 《寄生虫》虽然有很强的社会议题,但其叙.............
  • 回答
    作为一部在国内掀起观影狂潮的电影,《战狼2》的送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无疑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也值得我们从几个不同维度去细细品味。首先,从影片本身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现象来看,《战狼2》绝非一部简单的商业动作片。它成功地抓住了中国观众内心深处的一些情感诉求。影片所展现的硬汉形象、民族自豪感、对国家力量的描.............
  • 回答
    《少年的你》入围第93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提名,这件事在国内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品味。首先,这是一种国家层面的认可。奥斯卡奖,尤其是最佳国际影片奖,可以说是全球电影界最具分量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它代表着一种世界性的评判标准,能够获得这个奖项的提名,说明《少年的你》在国际.............
  • 回答
    《战狼 2》未能获得第 90 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是一个引发广泛讨论的现象。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影片本身的特点、奥斯卡奖的评选机制、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现状以及文化输出的复杂性。一、《战狼 2》影片本身的特点与奥斯卡评选标准可能存在的“不匹配”: 市场成功 vs..............
  • 回答
    看待《红海行动》代表中国香港角逐201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本身就是一个挺值得玩味的事情,尤其是它背后折射出的一些文化、产业乃至政治层面的考量。首先,从《红海行动》这部电影本身来看,它绝对是中国主旋律军事题材电影的一次重要突破。影片硬核的军事动作场面、真实的战争场景还原、以及“中国海军力量”的强大.............
  • 回答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中国冲击奥斯卡,这绝对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历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期待。站在中国动画产业的角度来看,这既是对过往努力的一次检阅,更是对未来方向的一次叩问。首先,从“代表中国”这个身份来看,这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义。奥斯卡,作为全球电影界的最高殿堂,其奖项的分量不言.............
  • 回答
    中国选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和《我和我的祖国》这三部电影未能入选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奖的初选名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一结果,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电影本身的质量、国际市场的接受度、评选标准以及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挑战。一、 评选机制和标准的变化首先,需要了解奥.............
  • 回答
    最近围绕奥斯卡奖出现的一系列围绕黑人演员、导演的抵制声音,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而“政治正确”这个标签也频繁地被提及。要理解这背后复杂的议题,我们需要把它拆解开来,细致地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场抵制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很多黑人电影人之所以选择抵制,是因为他们认为在奥斯卡奖的提名名单中,黑人演员和导.............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奥托·卡尔尤斯(Otto Carius)这位二战时期德国虎式坦克王牌没有“被推荐”《少女与战车》(Girls und Panzer),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时空的巨大鸿沟。奥托·卡尔尤斯在1978年去世。而《少女与战车》这部动画是在2012年才开始播出。两者.............
  • 回答
    奥迪在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地图上未包含台湾岛、藏南地区、南海诸岛和阿克塞钦地区,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一、事件本身与各方反应: 奥迪的地图使用问题: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在品牌发布这样的重要活动中出现的地图错误。地图的.............
  • 回答
    奥地利学派(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关于“博弈论无用论”的观点,并非是对博弈论本身的完全否定,而是从其核心方法论和哲学基础出发,对博弈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适用性、有效性以及潜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和批判。这种观点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下面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
  • 回答
    奥迪的“地图门”,或者说我们更熟悉的,与“排放门”相关的阴影,其实指的不是一个单独的“地图门”事件,而是围绕着奥迪(以及大众集团其他品牌)在排放造假丑闻中,导航系统或车载电脑被指控在特定条件下(例如检测到车辆处于测试环境时)会改变发动机和排放控制系统的运行模式,从而在实际道路行驶中产生更多污染的系列.............
  • 回答
    奥迪高管空降上汽大众,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汽车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大家对“上汽奥迪”这个期待已久但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议论纷纷。咱们不妨仔细捋一捋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上汽奥迪”的到来,是否真的板上钉钉了。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则消息的背景和分量。奥迪,作为德系豪华品牌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中国市.............
  • 回答
    奥维地图在下一个版本中根据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修改,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动态。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调整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可能存在一些需要适应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明白,地图软件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尤其是在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方面,是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国家测绘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