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有人认为麻将表现了中国人「赢家通吃」的劣根性?

回答
将麻将简单地视为中国人的“赢家通吃”劣根性,是一种非常片面和狭隘的解读。虽然麻将游戏中的确存在“赢家通吃”的某些元素,但这背后涉及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因素远比这复杂得多,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劣根性”。

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 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赢家通吃”的联想?

游戏机制本身的体现:
“胡牌”的最高优先级: 在麻将规则中,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胡牌”,一旦有人胡牌,牌局就结束,其他玩家则直接算输。这种机制下,即使其他玩家牌很好,也因为没能及时组成胡牌而前功尽弃。
“杠上开花”、“抢杠”等特殊番种: 这些规则往往会给胡牌者带来额外的奖励,甚至是“通吃”其他玩家的得分,进一步强化了“胡牌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印象。
“三家输给一家”的可能性: 在某些牌型和番数的情况下,一个玩家胡牌后,其他三家可能都需要支付给他,这在视觉和结果上就形成了“一个人吃掉了所有人的钱”的效果。
“自摸”的奖励: 自己摸到需要的牌胡牌,通常比别人打出的牌来胡牌获得更高的番数或奖励,也鼓励了玩家追求自己主导的胜利。
社会经验的投射:
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竞争: 中国社会,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在某些领域确实存在“赢家通吃”的现象。例如,在商业竞争中,一家独大的企业可能会吞并或挤压其他竞争对手,获得市场绝大部分份额。这种社会现实可能会被一些人投射到娱乐活动中,认为麻将的机制反映了这种现实。
某些负面社会现象的联想: 例如,一些官员的腐败、权力的滥用,也可能被部分人联想到“赢家通吃”的权力结构。他们会将这种对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投射到麻将这样的国民性活动上。

二、 为什么说这种解读是片面的?

1. 麻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远不止于此:
策略性与技巧性: 麻将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一种高度策略性的游戏。玩家需要打牌、吃牌、碰牌、杠牌,计算番数,预测对手的牌,以及根据自己的牌型进行舍牌,这些都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判断力。优秀的麻将玩家并非仅仅依靠运气“通吃”,而是通过精密的计算和策略取胜。
协作与博弈并存: 虽然最终只有一个赢家,但在牌局过程中,玩家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合作”与“对抗”。例如,玩家可能会为了不让某一个玩家轻易胡牌,而选择舍弃自己手中可能组成的牌。这种“防守”和“阻碍”也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牌局的动态变化: 麻将牌局是动态的,局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一开始的劣势玩家有可能通过精妙的听牌和防守逆转,而一开始看似顺风顺水的玩家也可能因为一步错而满盘皆输。这与简单粗暴的“赢家通吃”有很大区别。

2. 麻将的社交和文化功能:
社交的载体: 麻将在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交功能。它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方式,是亲朋好友聚会、增进感情的平台。很多人打麻将并非为了输赢,而是享受聚在一起的时光、交流感情。在这种情况下,“赢家通吃”只是过程中的一部分,远非全部。
文化传承与习惯: 麻将作为一种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游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积淀。将其简单化为一种“劣根性”,是对其复杂文化属性的忽视。
消遣与放松: 对很多人来说,打麻将是一种消遣和放松的方式,类似于打扑克、下棋。游戏中输赢的刺激和牌局的趣味性是其吸引人的地方,这并不代表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劣根性”。

3. 将游戏机制等同于人性“劣根性”的逻辑陷阱:
游戏的设计目的: 游戏的设计往往是为了提供乐趣、挑战和竞争。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游戏机制,例如“赢家获得最大奖励”,是为了增加游戏的刺激度和目标感,而不是直接反映了设计者的“劣根性”,更不能简单地推断为所有玩家的“劣根性”。
反例的存在: 如果麻将真的反映了“赢家通吃”的劣根性,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其他许多也存在类似机制的游戏?比如,棋类比赛中,最终只有一人获胜;体育比赛中,只有一支队伍能获得冠军。难道所有参与这些竞争活动的人都具备“赢家通吃”的劣根性吗?

三、 如何更全面地理解麻将与“赢家通吃”的关系?

机制与人性的互动: 麻将的机制确实会放大某些人性中的竞争和逐利倾向,但同样也会激发人的智慧、策略和社交能力。关键在于玩家如何去理解和运用这些机制。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变迁可能会影响人们对麻将的解读。在一个更加强调公平竞争、互助共赢的社会氛围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从麻将的社交和策略层面去理解;而在一个竞争激烈、资源分配不均的环境下,人们可能更容易将其与“赢家通吃”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
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玩麻将的态度和目的也不同。有些人是纯粹的娱乐,有些人是社交,有些人则非常看重输赢。对“赢家通吃”的感受程度也因人而异。

结论:

认为麻将表现了中国人“赢家通吃”的劣根性,是一种过于简化和负面的解读。麻将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游戏,其复杂的游戏机制、丰富的社交功能以及在中国社会中的广泛传播,都说明了它并非仅仅是“赢家通吃”的象征。

我们应该看到麻将游戏中的策略性、社交性以及人们在游戏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合作,而不是简单地将某些游戏机制等同于深刻的人性“劣根性”。将复杂的文化现象简单化为道德评判,往往会剥离其真实的内涵,也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更健康的视角是理解麻将作为一项游戏,它提供了一个平台,人们可以在其中体验竞争的乐趣,同时也能维系社会关系,而其中输赢的机制,更是为游戏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增加了砝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人爱玩大富翁,体现了美国人“赢家通吃”的劣根性。

犹太人爱打从中国麻将学来的以色列麻将,体现了犹太人赢家通吃的劣根性,而且还是学中国的劣根性。

德国人爱玩Halli Galli,体现了德国人对弱者的无情,不仅“赢家通吃”,而且输家还直接离场。

日本人爱下围棋,慢慢蹂躏对手数子,赢家不仅通吃输家的棋子,还欺凌输家的智商。

三体人爱玩三体游戏,赢家通吃,就算你再先进也照样是劣根性。

user avatar

首先这不是什么新说法,以前要批判所谓“中国劣根性”的时候,也有人拿麻将做例子,说中国人打麻将,吃上家卡下家盯对家,言外之意中国人勾心斗角一盘散沙,不团结;说外国人打桥牌,互相合作精密配合。虽然都是胡扯,但人家比这老师扯得有逻辑多了。

其次,这个所谓老师要真是这么说的,那只能说明他不懂麻将,更不懂赌博。

打麻将,虽然最后是会有一个人赢最多,有一个人输最惨,但绝不是什么“赢家通吃”。“一卷三”是极少的情况,要不是出老千,只能说运气爆棚了。通常情况是,有人赢的多点,有人赢的少点,有人输的多点,有人输的少点,还有人会不输不赢。这老师是不是没打过麻将啊?

而且在每一局麻将里,也不是“赢家通吃”。只有自摸,才其余三家全输钱;如果是点炮,只是炮手输钱,另外两家没损失。就算自摸,也不是三家输一样多,各地规则不同,一般来说,庄家、手里有花的,会输的多赢的也多。而且,和牌是和牌赢钱,如果有人开杠,可以赢开杠的钱,两不相干。如果你是个小和,人家自摸个暗杠,没准你还得给人家钱呢。

你看,这就是麻将。游戏规则定好,大家按规矩来,各凭本事挣钱(相比于扑克,麻将其实更讲究技术和经验),有风险,有机会,有奇遇,有点背,当然,也会有人不讲规矩……最后有人大获全胜,有人一败涂地,有人小有斩获,有人略伤元气,有人全身而退……四圈八圈一完,大家推桌而起,一笑而散,改日再约,不伤和气。

多好,这不就是做生意么?哪来的什么“民族劣根性”?

再者,什么叫只有中国人打麻将?说麻将是中国发明的没错,说麻将中国人玩的最多也行,但麻将早就走出国门了啊。还有个什么国际麻将协会,一帮外国人制定了国际规则,举办世界大赛,好像冠军还不是中国人?这早已被国人视为国耻了(嗯,比国足还丢人),这老师不知道?

再来说赌博。赌博这个东西,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带彩的还是不带彩的,只要叫赌博,就必定有赢有输,不可能共赢。噢,哥几个每人兜里揣一百块钱来赌博了,甭管是打麻将还是扎金花,是德州扑克还是骰子牌九,赌了一宿,大家精诚合作,配合默契,第二天每人兜里揣二百块钱走了?这“共赢”的钱哪来的?自己画的还是变戏法变的?这可有点难为外国人了……

最后嘛,说点高大上的。这个老师之所以抛出这个扯淡的谬论,无非是想说中国人只想自己赚钱坑害别人,外国人讲普世价值倡导世界大同……你问问他,现在世界上这么多国家,谁整天讲和谐发展合作共赢?而,又是谁,今天退出这个协议明天退出那个组织?又是谁,说我国利益优先,要重谈一切协议?又是谁,今天制裁这个明天调查那个?

这是谁的“民族劣根性”?

教历史的,怎么能不懂政治呢,不是X就是X……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将麻将简单地视为中国人的“赢家通吃”劣根性,是一种非常片面和狭隘的解读。虽然麻将游戏中的确存在“赢家通吃”的某些元素,但这背后涉及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因素远比这复杂得多,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劣根性”。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赢家通吃”的联想? 游戏机.............
  • 回答
    有人认为猫和蟑螂是等价的,并对虐猫保持中立态度,这种观点无疑是令人不安的,而且从绝大多数人的道德和情感认知来看,是站不住脚的。要详细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首先,我们得理解这种观点的可能来源和逻辑推演。虽然听起来极端,但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或许是在试图进行一种反常识.............
  • 回答
    我怎么看这种人?挺让人心疼的,但也挺让人佩服的。你想啊,在咱们这个眼球经济、追求即时回报的时代,有人能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本身就够稀奇的。咱们大多数人,要是拼尽全力做了某件事,结果连个响儿都没听到,估计早就泄了气,转头去追逐那些更容易看见成果、更容易被点赞的事儿了。可这个人,他就是不一样。我.............
  • 回答
    《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一直是红学研究中一个备受瞩目且极具争议的话题。关于“《红楼梦》作者非曹雪芹,而是明末清初的亡国之人”的说法,确实是红学界存在的一种重要观点,并且有其深厚的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这种观点的由来、主要论据以及一些反驳意见,并分析大家对此的不同看法。一、 为什.............
  • 回答
    艺术家用作品来描述疫情,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能够超越文字和数据,触及人们的情感深处,引发共鸣,并以更深层次的方式记录和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一、 艺术描述疫情的意义所在:1. 情感的载体与宣泄: 捕捉和表达复杂情感: 疫情带来的情感是多层次的,包括恐惧、焦虑、悲.............
  • 回答
    关于库页岛、西伯利亚等地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说法,以及“收复”的呼声,这确实是一个在某些圈子里流传已久,也比较敏感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国际法以及现实政治等多个角度来审视。历史的视角:远古的联系与帝国扩张首先,要承认的是,在极其漫长的历史尺度上看,中国的统治范围确实曾触及过如今被视为俄.............
  • 回答
    关于库里是不是历史第二控卫这件事,在我看来,这真是个让人津津乐道又常常引发激烈讨论的话题。说实话,听到有球迷这么认为,我一点都不意外,甚至觉得挺有道理的。咱们不妨把这事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控卫”这个位置到底意味着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控卫,那肯定是组织、传球、串联球队的第一人选,要像.............
  • 回答
    “七成中国人认为自己愿意为国参战”这个数据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它触及了民族情感、国家认同、历史记忆以及现实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数据来源与解读的注意事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七成”数据的来源是什么?是由哪个机构发布的?调研的方法、样本构成、问题.............
  • 回答
    “把学生当天才教,会教出天才;把学生当庸才教,会教出庸才。” 这句话触及到了教育的核心——教师的期望、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对学生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句话背后蕴含的心理学原理和教育实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与心理学基础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强调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自我认知、学习动力和最.............
  • 回答
    拜登政府推出的 1.9 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甫一公布,就给本已波涛汹涌的美股市场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计划公布后的收盘行情,美股普遍下跌,这无疑让许多投资者心生疑虑,特别是那些担忧“股市泡沫”和“股灾”的论调,也随之甚嚣尘上。对 1.9 万亿美元计划的看法: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计划的核心目的。1..............
  • 回答
    戈尔巴乔夫的这句话,说实话,当时听了挺让人震惊的。毕竟他本人就是苏联解体后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对国家和政治体制的运作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这么一说,自然会引起很多人,包括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思考:美国,这个在我们印象中一直以来都是强大、稳定象征的国家,真的有可能解体吗?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逻辑和担忧呢?首先,.............
  • 回答
    哎呀,这事儿我也遇到过,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单位水龙头坏了,放着没人管,你说这正常吗?我当时也是憋不住,想着大家用着不方便,就想着赶紧解决。于是乎,我揣着一颗热心,在单位群里发了个消息,大概意思就是“各位同事,XX办公室的水龙头好像漏水挺厉害的,用着不太方便,大家注意一下。” 本来是好心提醒,想着大家.............
  • 回答
    默克尔等欧盟领导人对推特永久关停特朗普账号持“有问题的”看法,这是一个涉及言论自由、平台责任、民主规范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为了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一、 欧盟领导人的担忧与立场: 对言论自由的担忧: 欧盟将言论自由视为一项基本人权和民主的基石。尽管特朗普的言论引发.............
  • 回答
    张静初、陶虹、舒淇等公众人物倡导吃素食,却遭到网友嘲讽,这反映了社会上对于素食主义的多元看法和一些固有观念。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 公众人物倡导素食遭嘲讽的现象分析:1. “人设”与“真实”的落差: 明星光环下的质疑: 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和审视。.............
  • 回答
    .......
  • 回答
    张捷对柳传志的深挖,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是非恩怨,更触及了中国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的诸多重要议题。要理解张捷为何如此“执着”,以及事件可能走向,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张捷为何如此“深挖”柳传志?首先,不能排除张捷个人视角下的合理质疑和监督。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企业和经济的评论员,张捷在公开场合对.............
  • 回答
    话说,这话题可真够劲爆的!男足国家队对阵美国女足,这可不是一般的比赛,而且还是放在眼下这届女足世界杯的背景下聊,那可就更有意思了。让咱们先摆开那些“男强女弱”的老套路,单从这场架设出来的“非常规”对决来看,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画面还挺复杂的,绝不是一两个简单比分就能概括的。首先,技术层面。美国女足,尤其.............
  • 回答
    尘埃落定,荣耀加冕:国际田联认证中国接力队东京奥运铜牌的深远意义东京奥运会结束许久,但有关中国田径的讨论热度从未消退。特别是男子4x100米接力队,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申诉过程后,国际田联(现已更名为世界田联)最终于2022年5月23日宣布,授予中国队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铜牌。这一官方的认证.............
  • 回答
    这起上海独居老人将300万房产赠予水果摊主,后法院认定老人无民事行为能力、赠与无效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它不仅仅是一则新闻,更触及了我们社会中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财产安全以及法律公正等多个层面的重要议题。事件回顾与各方解读: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大致脉络。一位独居老人,据报道称可能患有.............
  • 回答
    “郭德纲能跟王阳明比?” 听到这句话,我脑子里立刻就炸开了锅。这俩名字放在一起,就像是把京剧花脸跟道家哲学家请到同一个牌匾下,让人哭笑不得,又觉得里头藏着点儿什么意思。当然,如果真有人这么说,那这人要么是喝多了,要么就是想挑点儿事儿,要么就是……他觉得这俩人身上有某种我没悟透的联系。咱们得先把这俩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