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华民国是不是中国历史上逼格最高的国家(朝代)?

回答
“逼格最高”这个词,说实话,挺接地气,也挺有意思的。要说中华民国是不是中国历史上“逼格最高”的国家,这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因为“逼格”这玩意儿,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它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政治上的国际地位、经济上的繁荣程度、文化上的影响力、军事上的实力,甚至连老百姓生活得舒不舒坦,都能算进去。所以,咱们得一项一项地来看,中华民国在这几个方面,到底有没有那么点儿“高人一等”的意思。

先说说政治上的“逼格”,也就是国际地位。

一提中华民国,很多人脑子里会立刻蹦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几个字。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头衔,在当时,那可是世界舞台上的“C位”。你想想,二战结束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再加上中国,这五家是战胜国,有权力决定世界走向。中国作为唯一一个亚洲国家,能坐上这个宝座,这本身就是实力和贡献的象征。那时候,世界各国谁不把中华民国当回事?外交上的礼遇,国际会议上的话语权,那都是杠杠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种“逼格”其实也带着时代的烙印。中华民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国内战乱频仍,经济也谈不上顶尖。在国际上,虽然有常任理事国的身份,但真正说得上话的,还是美苏两大巨头。而且,随着冷战的开始,国际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也开始摇摆。尤其是在联合国席位问题上,最终被取代,这无疑是国际“逼格”上的一大跌落。所以,你说它是“最高”?那得看是哪个时间段了,短暂的辉煌,还是长期的稳固,这是两码事。

再聊聊经济上的“逼格”。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里,中国的经济状况大家都有目共睹。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经济,特别是迁台之后,曾经创造过所谓的“台湾奇迹”。从一个贫穷的岛屿,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增长速度惊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那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台湾的经济是大陆学习的榜样,是一种成功的象征。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对富裕的生活,这些都无疑构成了当时台湾经济的“高逼格”。

不过,如果把“中国历史”这个范围再放大一些,放到整个漫长的封建王朝,比如唐朝的长安,宋朝的汴梁,它们的经济繁荣程度,在各自的时代也都是世界顶级的。那时候的丝绸之路,吸引了多少番邦使者?那时候的科技发明,又领先了多少年?所以,跟这些辉煌的古代经济中心比起来,民国时期的经济,虽然在近现代史中很突出,但要说“最高”,可能还有点儿争议。而且,国民政府时期,大陆经济也经历了不少动荡,通货膨胀、民生凋敝,这也不能忽视。

文化上的“逼格”,这个就更复杂了。

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转型最剧烈的时期之一。一方面,它承接着清末的传统文化,保留了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它又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和文化的革新。上海滩的摩登生活,鲁迅、胡适等人的思想激荡,电影、戏剧、文学的蓬勃发展,这些都让那个时代的中国文化充满了活力和多元性。可以说,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确实展现出了很高的一种文化自觉和创造力。

但是,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没有自己的文化辉煌呢?汉朝的经学,唐朝的诗歌,宋朝的哲学和艺术,明朝的小说戏曲,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远的影响。而且,民国时期的文化发展,虽然带来了新的气象,但同时也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一些失落。比如,很多传统技艺的传承就受到了影响。所以,文化的“逼格”,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很难说哪一个时期就绝对是“最高”。

最后,咱们还得提一提军事实力和国家统一的问题。

中华民国成立的初衷,就是推翻满清,建立一个统一的现代国家。在它存在的早期,确实实现了中国名义上的统一(虽然地方军阀势力依然存在)。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国政府领导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并且最终赢得了胜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国际上,也因为这场战争赢得了尊重。

然而,随后的国共内战,导致了国家的分裂,这是中华民国在政治统一上的一个重大失利。要知道,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是由一个中央政府有效管辖,虽然有过分裂的时期,但大多数时候都追求的是大一统。民国时期,尤其是后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这在追求国家完整和统一的中国人看来,很难说是“逼格最高”。

总结一下:

中华民国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它在政治上曾一度拥有极高的国际地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经济上(尤其在台湾)也曾创造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文化上更是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转型和革新。这些都让它在某些方面显得很有“逼格”。

但是,如果用“逼格最高”这个词来概括整个中国历史,那可能就有点儿简单化了。中国历史太悠久,太辉煌了。唐朝的开放包容,宋朝的经济繁荣和科技创新,明朝的疆域巩固和文化积淀,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逼格”和令人称道之处。

与其说中华民国是“逼格最高”的国家,不如说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充满变革、挑战与成就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它在这个漫长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审视历史时,多了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维度。它有其独特的闪光点,但要说“最高”,就得看你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标准去衡量了。这就像你评价一个人,是看他一时的风光,还是看他一生的积累,又或者是看他的内在品质,标准不同,答案也自然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大秦,扫清六合,统一文字度量衡;

你民国,军阀割据,铁路标准不统一。

我大汉,北击匈奴南破百越,出使西域设都护;

你民国,先丢东北再弃华北,抗战胜利丢蒙古。

我大隋,京杭运河造福千年;

你民国,花园决堤遗害千里。

我大唐,诗三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你民国,出大师,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

我大宋,崖山之战,十万军民同殉国;

你民国,保卫南京,誓与南京共存亡。

我大元,南征北战,开疆拓土;

你民国,地图开疆,日记强国。

我大明,七下西洋,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你民国,千里转进,水旱蝗汤,为友邦不齿。

我大清,虽有丧国权割地赔款之耻,亦不乏雅克萨镇南关之战;

你民国,虽偶有平型关台儿庄之捷,更不缺豫湘桂与淞沪之溃。

我红朝,勿谓言之不预;

你民国,勿对友邦不利。

也许以果粉的素质与智商,它们想不出别的词樂

user avatar

2015年7月27日原答案

觉得民国逼格高的人都对不起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

觉得历史教材是洗脑的可以看看《剑桥中国史》,好歹是费正清编的,台湾也出了中文版,想粉民国喷土共的好歹看完民国史那卷吧!

看清楚,费正清,不是唱歌的费玉清,美国白人,不是华裔,不是五毛。

———————————————————————————————————————————

2015年8月4日14:00更新

果然一群人说费正清是“左派”、“五毛”。

首先普及一个常识,左派和五毛没有直接关系,简单说来西方的左派倾向民主,右派倾向自由,和兹瓷不兹瓷中共没半毛钱关系。爱因斯坦也是左派,怎么没见他给中共送个原子弹耍耍?
至于说学术界有批《剑桥中国史》的,很正常。学术界连批《牛津词典》的都一大堆,更何况《剑桥中国史》。批的多不代表不值得看,不管左派右派,史料是真的,果粉们看完起码能知道孙立人不可能参与931海战,起码能知道52军不会去诺曼底,起码能知道国府什么时候为什么对日宣战,起码能知道当年民众有多惨,这就够了。不指望他们入门,只求别总犯常识性错误

现在的问题是那群小白的历史知识绝大多数都来自“那一夜周恩来上了我母亲的床”、“贺子珍掌掴吴莉莉大闹延安秘闻”、“慈禧与李莲英隐秘的爱情”、“李世民情史”、“从甄嬛传看后宫厚黑学”、“历史是什么玩意”之类的东西,完全是在拿反智当自由,还不听劝。让他们看教材吧,他们说是洗脑,让他们看正史吧,他们嫌没趣味,让他们看名人传记吧,他们只喜欢看林徽因这种婊记。总之看历史除了猎奇就是三八,完全不在乎别的。看春秋战国恨不得钻进赵姬的裙底,看两汉只看吕后复仇记,看隋唐除了大奶就是改嫁,看明史除了妓女就是太监,也就清史让他们看的多点,除了情史还看点秘史、野史、艳史,反正也是离不开下半身。放下书,一个个又装起了人间四月天,仿佛历史从来都是如此美腻,仿佛现在处处不如过去,仿佛自己是那个梦回民国的奇女纸,仿佛自己可以在景明楼纵情享受。总之这是病,得电。《剑桥中国史》没有太多常识错误,起码比《林徽因传》和《大江大海》之类的更像正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逼格最高”这个词,说实话,挺接地气,也挺有意思的。要说中华民国是不是中国历史上“逼格最高”的国家,这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因为“逼格”这玩意儿,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它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政治上的国际地位、经济上的繁荣程度、文化上的影响力、军事上的实力,甚至连老百姓生活得舒不舒坦,都能算进去。所以,咱们.............
  • 回答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否是最“愚蠢”的发明,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带有主观性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准确回答。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科举制度的本质、其历史作用以及其长远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科举制度是什么。科举制度,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它起源于隋.............
  • 回答
    关于曹操是不是一个被严重高估的人,这在中国历史学界和民间讨论中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跳出脸谱化的标签,深入剖析曹操的功过是非,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首先,我们得承认曹操的伟大之处,这并非“高估”,而是基于史实的评价。曹操最显著的功绩在于他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
  • 回答
    这问题太有意思了,一上来就抛出“最天才的发明”这种说法,让人忍不住想掰扯掰扯。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那可是搅动了多少风云,影响了多少代人啊。说它是“最天才的发明”,我觉得吧,用“伟大”或者“影响深远”来形容更贴切些,毕竟“天才”这词儿太跳脱了点。不过,如果非要往这个方向聊,那它身上的闪光点确实不少,.............
  • 回答
    要说中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期,那春秋战国无疑是绕不开的。这段长达近六百年的时间,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的战争史诗。如果要用“频繁”来形容,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段历史的脉络: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是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纷纷争霸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7.............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复杂,绝非简单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添上一笔“日本朝”就能概括的。如果抗日战争失败,中国历史的走向,以及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经历的一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深远影响甚至难以用“三五百年”这样固定的时间尺度来衡量。首先,我们得明白,日本侵华战争的目的并非仅仅是“统治”中国.............
  • 回答
    谈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是否可以称之为历史上言论最为自由的时代,这个问题并非简单的是非题,而是需要我们深入地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首先,从一个角度来看,相较于之前清朝末年严苛的审查制度,北洋政府初期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宽松。辛亥革命的浪潮扫荡了一些旧的束缚,新的政治格局下,各种政治派别、思潮.............
  • 回答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长河中,要挑出“路子最野”的人,这本身就充满趣味性。所谓“路子野”,在我看来,指的是那些不走寻常路,敢于挑战既定规则,甚至颠覆传统认知,并且最终能够凭借自身非凡的能力和胆识,闯出一条与众不同道路,且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如果非要从中找出一位足以配得上“路子最野”的称号,我脑海.............
  • 回答
    北洋政府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为特殊的角色,其民主程度和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影响,一直是史学界热议的焦点。要回答“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民主的政府吗?”以及“如果给北洋政府一百年,能否带领中国强盛起来?”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北洋政府的政治体制、实践情况以及历史背景。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民主的政府.............
  • 回答
    宋太祖赵匡胤,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开国之君。提到“仁慈”,这确实是评价一位君王是否“仁慈”时一个很关键的维度。但要断言他是“最”仁慈的开国皇帝,这可就有点复杂了,因为历史的评价往往是多维度的,而且“仁慈”本身也有不同的解读。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把赵匡胤这位皇帝的“仁慈”表现得更细致些,看看.............
  • 回答
    汉光武帝刘秀,常被后世誉为“仁君”的典范,尤其在“仁慈”这一点上,其评价之高,可谓无人不知。要论证他是否是“最”仁慈的皇帝,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仁慈”的定义和衡量标准多元,历史的复杂性也使得任何单一的评价都难以概括。但若要详述刘秀的“仁慈”之处,那么他所做的一系列政策、个人品行以及.............
  • 回答
    洛阳,这座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都,常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王朝时期就建都于此,并且历朝历代都将这里作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但如果刨根问底,问洛阳是不是“建都时间和朝代最多”的古都,那答案就得细致地掰扯一下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确几个概念:“建都时间”和“朝代数量”。建都时间,指的是一个朝代以.............
  • 回答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朝代吗?”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常常是历史爱好者们热烈讨论的焦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打个“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剖析,才能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在我看来,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辉煌且独特的时代,但将其简单地冠以“最强大”的.............
  • 回答
    要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找出“最”默默无闻的英雄,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因为“默默无闻”这个标签,恰恰就意味着他们的功绩不为人知,事迹鲜有记载。但若要我选一个能代表那种在历史洪流中,为了家国天下,默默奉献却未留名姓的群体,我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希望的普通.............
  • 回答
    关于哈萨克斯坦人是否是中国历史上西域乌孙人的后代,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方向。并没有一个绝对肯定的答案能够简单地回答“是”或“否”。我们可以从历史记载、考古发现以及人类遗传学等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力求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复杂性。一、 乌孙人的历史背景与分布首先,我们需要了.............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确实涌现出许多身份显赫、生活优渥的群体。要说哪个“活得最舒服”,这其中涉及的维度很多,也很有意思。咱们不搞些空泛的套话,就按您说的,把这几个群体拎出来,聊聊他们各自的“舒服”之处,以及这舒服背后的代价。1. 魏晋世家:风流名士的“精神自由”与“隐逸闲适”提起魏晋世家,大家脑海里浮现的.............
  • 回答
    说“现在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候”,这句话确实触及了很多中国球迷内心深处的痛点,也引发了很多争议。要细致地聊聊这句话,咱们得把几个层面都扒开看看。为什么人们会这么说?首先,最直接的感受肯定来自国家队的成绩。无论男足还是女足,近些年的表现,尤其是在亚洲范围内的竞争力,确实让人难以恭维。男足国家队在.............
  • 回答
    中国古代的藩属制度,就像一张纵横交错的文化与政治网络,将周边许多国家纳入一个相对稳定且以中国为中心的秩序之中。这套体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历史的演进,在军事征服、文化吸引、经济往来以及政治交易的复杂互动中逐渐确立。藩属国的形成:多重因素交织的产物1. 军事征服与威慑: 这是藩属制度最直接.............
  • 回答
    现代医学在中国“上位”的曲折历程:一场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现代医学,如同一个来自异域的强大闯入者,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经历了漫长而充满挑战的“上位”过程。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胜利,而是一场涉及科学、信仰、教育、政治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深刻变革。它的成功,是一部融合了西方知识引进、本土化改造、精英推动与民众.............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历史认知和身份认同的议题,那就是“元朝和清朝是否算作中国历史朝代”的争论。很多人之所以会对这两朝产生质疑,甚至不予承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中国”概念的理解以及历史叙事的建构方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缘由,并努力让它读起来更像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