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穿和服逛街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吗?

回答
穿和服逛街是否代表不爱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这其中涉及到的观念、历史、个人选择以及社会环境都非常多元。下面我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详细阐述:

1. 什么是“爱国”?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爱国”这个概念。对于“爱国”的定义本身就存在多种理解:

狭义的爱国: 强调对国家政权、国家象征(国旗、国歌)和国家利益的绝对忠诚和维护。在这种理解下,任何与国家主流文化或象征物不符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不爱国。
广义的爱国: 更加注重对国家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国家发展进步的贡献、对国家人民的关怀。在这种理解下,即使行为方式多元,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都可以被视为爱国。
文化认同上的爱国: 认为爱国就是认同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并以之为荣。
生活方式上的爱国: 认为爱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消费国货、支持本国产业等。

2. 穿和服与爱国观的潜在冲突点:

从某些狭义或以“国家象征”为中心的爱国观来看,穿和服可能会被视为不爱国,原因可能包括:

文化符号的关联性: 和服作为日本的传统服饰,是日本国家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在一些民族主义情绪较强烈的时期或特定社会环境下,穿着他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可能会被解读为对本国文化的不尊重,或对该国文化的“偏爱”甚至“认同”,从而与“爱国”的理念相悖。
历史原因的投射: 如果国家历史上曾与日本有过冲突或战争,那么在一些人的认知中,与日本相关的文化符号就可能被负面化,穿着和服的行为就可能被视为对历史伤痛的忽视或挑战。
“国货”情结: 有些人认为爱国就应该支持本国产业和文化,而穿着和服,尤其是从日本购买或仿制的和服,就可能被视为“消费外国文化”而非支持本国。

3. 为什么穿和服逛街不一定是不爱国的表现:

尽管存在上述潜在的冲突点,但将穿和服逛街直接等同于不爱国是过于片面和简化的。以下是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个人选择与文化欣赏:
服饰是文化的一部分: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和启发。欣赏和体验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包括服饰,是一种普遍的文化交流行为。
个人对美的追求: 很多人穿和服可能是因为欣赏其设计、美感、工艺,或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风格和文化氛围,这与爱国与否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就如同有人穿旗袍、韩服、印度纱丽一样,其出发点可能是文化体验,而非否定本国文化。
特定场合或活动: 有时穿和服可能是在参与与日本文化相关的特定活动,如日本祭典、文化体验日、动漫展等。在这些场合,穿着和服是符合活动氛围的选择,不应被过度解读。

爱国的表现形式多样:
爱国并非只有一种表达方式。一个人可以通过支持本国科技发展、参与公益事业、遵守法律、努力工作为国家做贡献,甚至是通过合法途径批评政府以促使国家进步。这些行为同样是爱国。
将爱国局限于特定的穿着或消费行为,反而可能限制了人们表达爱国情感的自由度和创造性。

区分文化欣赏与政治立场:
欣赏和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政治立场、国家归属感是两回事。我们可以欣赏和学习日本的动漫、料理、武士道精神,但依然热爱自己的国家。同理,欣赏和体验和服,不代表就是“日本人”或者不爱中国。
混淆文化欣赏与政治立场,容易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阻碍文化交流和个人自由。

社会环境和个人背景的差异:
一个人穿着和服的原因可能很多,可能是华裔,其家族与日本有渊源;可能是留学生或旅居日本的经历;可能是对日本艺术或历史的研究者。这些个人背景都可能影响其着装选择。
在一些特定的地域或社群中,穿着和服可能是一种亚文化或兴趣群体内的行为,其社会影响和解读也与主流社会不同。

4. 总结与建议:

不应简单化判断: 将穿和服逛街直接定性为“不爱国”是一种简单化和标签化的行为。我们需要尊重个人的文化选择和表达自由。
理解多元的爱国观: 应该认识到爱国是一种多元的概念,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不应以单一的标准来衡量。
区分文化与政治: 在讨论此类问题时,要清晰地区分对文化的欣赏和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避免道德审判: 对于他人的穿着行为,除非其行为本身具有明显的攻击性或违法性,否则不应轻易进行道德审判或贴上“不爱国”的标签。

总而言之,穿和服逛街本身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不爱国。 这是一个个人的文化选择,可能源于对服饰美学的欣赏、文化体验的渴望,或者是参与特定文化活动的需要。衡量一个人是否爱国,更应看其言行是否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做出贡献,是否认同和建设性地维护本国的核心利益和价值观。将对异国文化的欣赏与对本国的爱国情怀对立起来,是过于狭隘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文化交流和个人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穿和服逛街并不是不爱国的表现

但显然

这会触及到一些国人的历史记忆,如非必要,出现在特殊场合显然是不妥的


这个问题下有一位名为 @无夜游明 的用户

他在许多回答下面回答了牛仔裤、T恤、可乐,试图转移话题,上纲上线扩大范围混淆概念想要浑水摸鱼

但这些东西与和服明显不是同样含义的事物

美国西部早期垦拓者(牛仔)穿着的工装裤子,一般用纯棉、棉纤维为主混纺、交织的色织牛仔布制作,作为一种男女穿用的便裤——这是真正无产阶级的服装

文化衫——我猜你说的是T恤衫,因为是英文"T-shirt"的汉语译名,因样式形如T字而得名,这里面真的没什么文化,最初专门卸运茶叶的码头工人们身穿一种统一的短袖衣。他们一般直接把“Tea”缩写成“T”刷在木箱子外面,久而久之,连带着所穿的工作服就被称为T恤——这也是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服装

可乐更是最初退伍军人发明的饮品

但是现在,它们都早已失去了其诞生初期的符号意义

穿【牛仔裤】【T恤】的【不一定】就是无产阶级劳动者

喝【可乐】的也绝不是需要镇痛慰神的退伍军人

这些事物流通流行于当下,是【现代百姓的生活日常商品】

与和服这种【文化概念远大于实际用途的服装】显然是不同的

当初抗美援朝的美国军人,可不是穿着T恤衫、牛仔裤,喝着可乐与我们最可爱的人们作战

并且,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的老百姓而言,是扬眉吐气、打出国威的胜仗

但是

和服在中国有多敏感我想是个中国人都会知道。

有些人看见和服,可能想到的是樱花,是庙会上现代日本女生手拿苹果糖游玩的样子

有些人看见和服,想起的是日本军官的宴会,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子伴着“sakura”的歌曲轻轻起舞

上面两种人都不是错的,只是经历不同,回忆不同或者...年龄不同

但并不能因为一部分人认为无所谓,就否认其他人的不好情绪

我家在东北,小时候去照相,和服的装扮大人们从来不选,并不是他们觉得和服不好看,而是这衣服会让人联想到太多不好的回忆

他们有错吗?

诚然,大街上阻止她人穿着和服的行为过于激烈,我强烈反对任何针对个人的违法侵害行为

但我还是认为在大街上穿着和服本身的行为也有些许的不妥


我很赞同 @大蓝先生 的观点

这个是非常模糊的红线,每个人对于红线的判定都有不同

但对于最后几行,显然大多数人都是不认可

当有人拿“爱国”讨价还价的时候,本身你就已经陷入了对方的陷阱


PS:2021.06.09

回复评论区某位,他说“懂了,过个百八十年我们也不需要反对小日本了”

我知道他说出这句话是为了“讽刺”

但很遗憾,这讽刺的是对的......

是的,很糟糕,我也很讨厌这种行为

等百八十年后,日本成为中国一个省的时候,

甚至不需要百八十年,只要美国失去超级大国地位,日本成为中国的前线

为了所谓团结,上面人一定会不停的要求我们忘掉仇恨

我们的子孙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我们这个年代、我们前辈的伤痛记忆,很容易和日本成为很好的朋友

但是抱歉,只要我活着,我对日本,历史上那场战争的观点就不会改变

同样,我们老一辈也是这样,或者说,人类就是如此

我们历史上那些牺牲在“民族融合”中的人肯定不会愿意看到现在的“民族团结”但我们已经失去了与他们情感共鸣的历史记忆

这的确很讽刺......

你永远不会明白历史上那些惨痛的挣扎

他们只是不再能发出声音了

我们忘不掉是因为那些绝望的惨叫就在我们的耳畔

但这持续不了太久

毕竟

人类只是生活在时间维度上的小小蚂蚁

user avatar

庙堂之上全都穿的洋人的服饰

user avatar

你再忍几年,等到知乎网友声称的解放军抢滩登陆瓦胡岛的时候,你到时穿和服就是民族自信心的表现了。

user avatar

全国56个民族,56种民族服饰你没兴趣。

就那个破浴衣,要显腰身没腰身,输给旗袍。要显腿长没腿长,输给朝鲜裙子。既没腰身又没腿长,输给奥黛。要花里胡哨没花里胡哨,又输给汉服,更不要说还有中国南方头上顶着一堆金银首饰的牛逼服饰。论方便更加比不上牛仔裤。

我是搞不懂你一个在中国的中国人有啥好穿的。其实你一定要穿也没啥的,上海有十多万正宗日本人,我是没怎么见过他们穿,你穿我就当你是日本人参加什么活动。

但是我们都知道你们喜欢在南京穿,在敏感的日子穿,在不合适的地方穿。

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user avatar

其实穿和服跟爱国没有半分钱逻辑关系:穿什么衣服你有充分的自由,爱国则是不可讨价还价的事情(就像“爱父母”不可讨价还价),把这无关的两者强行联系在一起,假装这两者之间有逻辑必然关系,这就涉嫌切香肠的话术了。最近很火热的另一个话术“买华为就是爱国”,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么打击华为、要么丑化庸俗化爱国,无论你选哪个,你都落入了他的话术陷阱。

言归正传。你也许会问:什么是“爱国切香肠”?那你看下面的问题:

穿和服逛街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吗?

穿和服吃日料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吗?

穿和服吃日料逛街买日本货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吗?

穿和服吃日料在南京逛街买日本货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吗?

穿和服讲日语吃日料在南京逛街买日本货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吗?

穿和服讲日语吃日料在南京逛街买日本货熟读日本历史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吗?

穿和服讲日语吃日料在南京逛街买日本货熟读日本历史加入日本国籍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吗?(更新:关于这一条有很多人在评论区怼。然而我想说你们还是太天真了!知乎上就专门有切这个问题的香肠——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加入外国国籍就是不爱国?

穿和服讲日语吃日料在南京逛街买日本货熟读日本历史加入日本国籍参拜JG鬼社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吗?

穿和服讲日语吃日料在南京逛街买日本货熟读日本历史加入日本国籍参拜JG鬼社否认NJ大屠杀就是不爱国的表现吗?

……

切香肠的乐趣就在这里了:一片一片薄薄地切呀切,嘿嘿,你以为永远都不会越线,但实际上你会发现你不但很快就越线了,而且把整根香肠都切没了。

年轻人可能都已经忘了(或者年龄太小没经历过):当年陈水扁也是这么鬼鬼祟祟切香肠的

当有人拿“爱国”讨价还价的时候,就要警惕了。

当有人用话术刺激你,企图让你反感爱国的时候,你就要非常非常警惕了!

不妨把题目改一下:“穿和服逛街就是不爱父母的表现吗?”emmm……这样的题目就很明白了——逻辑都不通!下一题。


更新:太长眼了,评论区就出现了“理性爱国”的言论,拿爱国来讨价还价的。我认为爱国就像爱自己的妈妈一样,不需要理性,爱她就完了。当你把“爱国”拿到天平上称量值不值得、应不应该的时候,你就已经堕落了。

user avatar

如果你是日本人,穿和服在日本逛街,完全可以

如果你是日本人,穿和服在中国逛街,可以,但是要挑好地方,到了南京之类的地方记得保护好自己另外不要把自己情商低诠释成我国人民qishi 你们并且素质低

如果你是中国人,穿和服在日本逛街,可以,只当图个新鲜

如果你是中国人,穿和服在中国逛街,可以,穿衣自由嘛

但是别怪我在心里给竖你一万遍中指

也别怪有人会拦住你指指点点

你有穿衣自由

我们也有言论自由

至少我认为,我的穿衣自由远没有革命烈士们用生命洒下的热血重要

爱不爱国不是靠穿件衣服就能体现出来的,但是穿民族烙印极重的服饰,可以体现一部分居心了

………………………2021.5.31……………………

再强调一遍

爱不爱国不是靠穿件衣服就能体现出来的,但是穿民族烙印极重的服饰,可以体现一部分居心了

民族烙印极重!

民族烙印!

不要再提西装和日本科技产品了

…………6.8…………再次修改…………

另外请某些人不要当二极管,更不要把事物模糊处理,认为一件东西代表很多东西,讨厌这个就得也讨厌那个

还有切换大小号进行人格侮辱,在辩论之前就把我拉黑的,真的ex

感谢评论区里提醒我关私信的小伙伴们

一篇回答能让我看见这么多东西,不虚此答,真的,谢谢所有支持或者不支持我观点并且依然保持理性的各位

user avatar

理论上当然不是,感情上确实如此;少数人的通情达理,丝毫无法阻挡绝大多数人的群情激愤。

So,死刑无疑。

user avatar

不穿和服不能逛街吗?

不穿和服不能逛街吗?

穿着比基尼在海滩上玩,没问题。穿着比基尼上街是不是不太对劲?

在日本穿和服逛街没啥问题,女儿节都这么干,在中国穿和服逛街,多少不妥。这是不爱国吗?不一定。那我穿着一个印着蘑菇云的衣服在广岛大街上溜达算是挑衅小日本吗?如果日本人生气了,那你穿和服在国内逛街就有不妥,如果他不在意的话你也可以说我穿和服是在cos日本本土继女。

user avatar

法律没有禁止穿和服上街,那就是合法的!

至于爱国不爱国,也只是主观臆断

但是要选对地方,要不然被人揍的风险很大

自重吧

user avatar

一般来说,谈我们身边的事情,容易受到道德绑架而无法对事实本身进行讨论。所以,我们举个和中国人没啥关系,可以用中立视角来看待的例子:

奔驰和大众,一是德国制造乃至德国本身的标志产品,二在战时使用奴隶劳工,三为德军生产军品,四还拥有最大牌粉丝希特勒,和纳粹的关联,和大屠杀的关联比什么和服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关联不知道大了多少倍,和德国、德意志民族的关联性也丝毫不比和服的日本属性小。德系车是德国工业乃至德国本身的标签,这是妥妥的事实吧?

那么,开奔驰车、大众车是不是为纳粹大屠杀洗地的表现?大众销量在欧洲常年居首,是不是被纳粹侵略的欧洲国家充斥着恨国党的体现?

你只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行了。

…………………………………………………………

当然,很多人搞不清楚纳粹礼和奔驰车的区别,也有很多人搞不清楚旭日旗与和服的区别,这是智商问题,不是产品的问题。

顺便提醒一句,旭日旗在日本都是禁止公开使用的,纳粹旗帜在德国同样禁止使用。我想稍微有基本智商的人,都不会搞不懂下面这两种衣服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具有德国民族特色的文化标志。但是,恐怕没有谁会觉得穿着下面那套衣服是为新纳粹的体现吧?

user avatar

西服是日耳曼民族服装,最后被欧洲等国推开,成为全世界都认可的正式场合穿着。

如果这个问题改成穿西装逛街不爱国,我估计题主会被喷成弱智。

因为在我们眼里,穿西装是很正常的,完全用不着质疑。

所以反推一下,为什么我们穿西服参加会议,出席各种活动不会被质疑爱不爱国?甚至许多岗位要求一定要穿西装而不是中山装?

1.全世界都这样。

所以要是日本子给力一点,把和服搞成西装一样的世界通用服饰,咱们就能全穿和服上街了?不太成立。

2.中国被文化入侵太狠,以至于大家都觉得穿西装理所应当。

那现在日本的入侵程度显然还不如欧洲嘛,建议加大力度。

3.欧洲那疙瘩欺负我们没日本那么狠。

这个非常成立,毕竟日本人比欧洲国家对我们伤害更深。但是反过来说,八国联军也不是没欺负过咱们,西装的正当性还是可以质疑一下的。

4.西服更帅更符合审美。

不太成立,实际上中山装并不比西服差。

5.行动方便更实用。

扯淡。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日本人当年造孽太多吧。

user avatar

如果你是中国人,在日本穿个和服逛街,那当你是图新鲜,我觉得无可厚非。

如果你中国人,在中国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有些街道有樱花,在开花的时候你换个衣服拍点照片,我也理解。

但你是中国人,在正常的中国街道,正常时间换个和服逛街。那就是不爱国,我觉得广大答主不用因为什么穿衣自由的概念而顾左右而言他。因为没有任何原因可以让一个中国人穿个和服逛中国的大街,置中国民众的感受于不顾,你说得对,就是不爱国

我当然理解有些人的意思,穿个衣服不要搞得太严重了。在爱国这个问题上没有中间状态,只有爱或者不爱。喜欢一个人,你可以说我没有爱,也没有不爱,就处于路人状态。但爱国不一样,你是中国人,你不能说中国对于你来说是路人状态。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只有爱或不爱两种选择,那你穿个和服我总不能说你是很爱国的表现吧。我承认这个人未必不爱国,可能只是无知,可能只是欠考虑。但题目问的是这个行为,那就只有不爱国这一个选项。

user avatar

不同历史时期,爱国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你如果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内穿和服,那不止不爱国,还是汉奸吧。

如果50年内,中国军队也像美国一样占领日本,当个太上皇什么的,那时间,你如果也穿个和和服,我估计没什么。可能很多人认为仇已经报了。

所以爱国不爱国,要一般人的标准。现在看来,你穿和服,是不待见的。会被鄙视的。思想太崇洋,没出息。

就像法律认定那样,一般人标准。

user avatar

如果穿和服逛街=不爱国的话,那么不穿和服逛街=爱国?

很明显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吧。

这种想法明显就是把“不爱国”扩大化了,和服本身只是一种衣服,本身并不一定代表什么立场,难道日本人全员反华?

即便是当年穿着军服的侵华日军里,也是有反侵略的同志的好吧?

中国人日常喜欢穿和服的话,通常只能说这人比较熟悉、喜欢日本文化或者感觉自己穿和服比较、“搭”或者“穿着好看/好玩儿”,但喜欢“日本文化”和能欣赏“日式美”本身,同“不爱国”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啊。喜欢日本文化的人可太多了,就像即便政治立场有所不同,也不会有人认为孙中山或者鲁迅这种“日本通”是不爱国的吧?

只能说如果是中国人的话,不刻意在那些刺激民族情绪和揭伤疤的地方(像是各种抗日英雄纪念碑或者南京等城市)穿和服,是一种对历史的起码尊重态度吧,非要拉着日本的东西去踩中国的东西,才可能算是明确的不爱国(如果是那种纯恶意的踩一捧一,正常的借鉴和承认对方优点也不应该算)。毕竟但凡是中国人,不可能不知道日本曾经对中国做过什么,除非历史都不及格。

但如果仅仅揪住穿和服逛街=不爱国这点就对他人的正常爱好指指点点甚至扣帽子、安罪名,这种行为恐怕也和“爱国”没什么关系,因为把这种指责替换成其他行为可太简单了:学日语算不算不爱国?学英语算不算不爱国?开外语专业算不算不爱国?引进外国文化产品算不算不爱国?留学算不算不爱国?吃西餐不吃中餐算不算不爱国?诸如此类等等等等,那样的话,怕是全中国都没有一个纯粹的“爱国者”了。

user avatar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外交部发言人都穿西装。他们倒不避讳八国联军那段历史。

user avatar

现实和思想深度不一样的。

事实上全球人民都能和和气气坐在一起玩游戏,聊天,吃饭。这是很好的事。我可以穿龙袍,可以穿和服,甚至穿侵华日军的衣服有什么呢?毕竟我没有任何坏的心思。

但事实呢?

二战胜利至今只有七十六年。那帮禽兽在中国至少造成了两千万的伤亡,两千万,不是钱,是命。八佰,南京里都有一幕,不知亡国恨的歌女唱着后庭花。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后庭花会一直唱,在各种场合下唱,唱歌有什么错呢。

也许,在另一个时空里会有这么一幕。

一群弹尽粮绝的士兵,看着河对岸,一群穿着和服的中国女人,坐在丰田车旁边,拿着索尼拍照片。

user avatar

爱不爱中国看不出来。

不过能看出来你很爱日本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穿和服逛街是否代表不爱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这其中涉及到的观念、历史、个人选择以及社会环境都非常多元。下面我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详细阐述:1. 什么是“爱国”?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爱国”这个概念。对于“爱国”的定义本身就存在多种理解: 狭义的爱国: 强调对.............
  • 回答
    浙江海宁女子在国家公祭日穿和服逛街一事,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全面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事件本身的回顾与焦点:首先,需要明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行为。2023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八个国家公祭日,旨在纪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浙江海宁一名女子.............
  • 回答
    9月18日,正是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名女子身穿和服在校园内行走,这自然会引发很多关注,也可能触动一部分人的敏感神经。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首先,从个人自由和文化表达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穿着方式,也有权利去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和服作.............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这一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日期,学生穿和服在校园内活动的行为,需要从历史、文化、法律和教育角度综合分析其可能的后果及应对方式。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敏感性1.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耻辱与抗日战.............
  • 回答
    918当天,她身着和服,踏入校园:一场激起涟漪的“表演”9月18日,这个日子在中国意味着国殇,是一个沉重的纪念日。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日子里,一位年轻女子却选择身着和服,悠然地走进了某所大学的校园。这一幕,无疑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事件本身:一次不合时.............
  • 回答
    关于攀枝花学院一名女生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当天穿着和服逛校园一事,确实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并尝试详尽地阐述各方观点和可能涉及的深层原因。事件本身及其引发的反应:首先,需要明确事件的客观发生。在2023年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攀枝花学院一名女生.............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穿和服和浴衣时是否需要穿内衣的问题,确实是个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的细节。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个清晰的解答。首先,我们得区分一下和服(着物)和浴衣(ゆかた)。虽然它们看起来有些相似,但两者在场合、材质和穿着规制上是有区别的,这也影响了关于内衣的说法。关于和服(着物)和服是比较正式的传统服装,.............
  • 回答
    穿和服,对我来说,从来就不只是穿件衣服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仪式,一次与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入对话。每次穿上它,都感觉自己像是被一股温柔而庄重的时间洪流包裹了起来。最直观的感受,当然是那一层层布料带来的触感。首先是那件叫做“长襦袢”(Nagajuban)的内衬,通常是丝绸或棉麻,轻盈贴身,触感细腻柔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文化认同、文化交流以及个人喜好等多个层面。要给出比例上的准确答案,其实非常困难,因为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调查和数据统计,而且“喜欢”这个概念本身就很难量化。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一下,来尝试理解哪一边的“喜欢”声势可能更浩大,或者说更为显性。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
  • 回答
    这事儿啊,确实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看着人家穿着漂亮的衣服,兴高采烈地在那么美的地方拍照留念,本是件开心的事。但一想到洱海承载了太多历史和文化,又是我们共同守护的宝藏,心里那点儿不自在也就冒出来了。如果是我碰巧在旁边儿,看到这一幕,想要表达点儿什么,又不想显得像个爱管闲事的“正义人士”,那得好好琢磨.............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也很触及到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几个核心点。为什么和服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但汉服在国内却显得格格不入?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1. 和服在日本的“合法性”与“实用性”:首先,得承认和服在日本社会中,它不仅仅是一件“古装”,它是一种“活着的传统”。 历史的连续性: 日本的和服经过了.............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918穿和服那女的,这么多人洗?”这一问题,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需结合历史背景、文化敏感性以及网络舆论进行详细分析: 1. 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与和服的象征意义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侵华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创伤事件。在中国民众心中,这一事件与军国主义.............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涉及到文化认同、个人自由、景点管理以及社会情绪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一、 事件本身及舆情反应 事件梗概: 一名女子身着和服(或类似具有日本风格服饰)在云南大理洱海某景区拍照,过程中遭遇其他游客的辱骂和驱赶,被指责“滚出大理”。 舆情普遍观点: .............
  • 回答
    酒店回应女子穿和服做核酸“店内有规定工作服不能外穿”,这个规定究竟是否合理,确实值得我们仔细聊一聊。从几个层面来看,这个事情的合理性可以被解读。首先,我们得站在酒店的角度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1. 品牌形象和统一性: 酒店业非常重视顾客的整体体验,而服务人员的形象是其中重要一环。统一的制服能.............
  • 回答
    如何看待「女孩穿和服西湖拍照遭大妈怒斥」一事?这起事件,简单来说,是一名穿着和服的年轻女孩在西湖景区拍照,却被一位大妈当众指责和怒斥,认为她不应该穿和服在中国传统文化象征之一的西湖拍照。这起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暴露出社会文化认同、民族情感、个人自由选择以及代际差异等多个层面.............
  • 回答
    关于9月18日穿和服的行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在中国。要理解这种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包括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个人选择以及社会反应等。首先,我们必须正视历史。9月18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其沉痛的日子——“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这一天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 回答
    穿和服上街这件事本身,如果抛开那个特定的争吵场景,在很多情况下是完全没问题的。和服作为一种美丽的传统服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能见到人们穿着它出现在公共场合,比如参加庆典、文化活动,甚至就是日常穿着,这通常被视为一种文化欣赏和传承。然而,你提到的这个案例比较特殊,因为它涉及到了“指责”和“争吵”,而且.............
  • 回答
    武大赏樱季本该是一场赏心悦目的春日盛会,却因为一起疑似保安与游客的冲突事件蒙上了阴影。网传视频显示,一名身穿疑似和服的男子在武汉大学校园内赏樱时,与几名保安发生肢体冲突,男子疑似被打。这起事件一经曝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不同声音交织,使得事件的性质和对错变得扑朔迷离。事件梳理:现场情.............
  • 回答
    关于那位在云南大理身着和服拍照的女子被路人呵斥“滚出大理”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复杂和值得深思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冲突事件,更触及了我们社会中一些敏感的神经,比如民族情感、文化认同、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界限等等。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为什么这件事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和争议。在很多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