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穿和服在日本街上不奇怪,可是感觉穿汉服走在国内街上就很奇怪?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也很触及到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几个核心点。为什么和服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但汉服在国内却显得格格不入?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1. 和服在日本的“合法性”与“实用性”:

首先,得承认和服在日本社会中,它不仅仅是一件“古装”,它是一种“活着的传统”。

历史的连续性: 日本的和服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但其核心的形制和穿着方式,在近现代一直得以保留。虽然日常生活被西式服装取代,但和服的“血脉”从未中断。祭典、婚礼、茶道、毕业典礼、甚至一些正式的商务场合,和服依然是重要的“正装”选项。这种连续性赋予了它一种天然的“身份”。
社会规范的支撑: 日本社会对于传统的尊重,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比如,很多和服店、浴衣店依然是街头常见店铺,销售和服的产业链完整。一些家庭甚至会有家传的和服,这是他们文化认同的一部分。在某些场合,穿和服是“得体”的表现,甚至是一种“仪式感”。
演变与适应: 严格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和服(尤其是浴衣),其实是在明治维新之后,为了适应西方现代生活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和“轻量化”的产物。它保留了重要的视觉元素,但结构上更易于穿着和行动。这种“适应性”让它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生存的空间。
“文化输出”与“旅游符号”: 日本也很擅长将和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进行推广。在旅游景点、文化体验活动中,穿和服成为了体验日本风情的重要方式。这进一步巩固了和服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2. 汉服在国内的“断层”与“挑战”:

反观汉服在国内,情况就复杂很多了。

历史的断裂: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清朝入关后,强行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导致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遭遇了巨大的冲击和断裂。很多服饰款式、制作工艺、穿着礼仪,都未能像和服那样,在近现代社会中保持连续性。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汉服”,很多是基于文献、文物进行“复原”和“再创作”的,虽然力求还原,但它与一段漫长且完整的历史“日常”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断层。
“复兴”的性质: 现在的汉服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复兴”的运动。它源于一群对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的年轻人,他们主动去学习、去穿着、去推广。这本身是好事,但它更像是一种“主动的拥抱”,而不是一种“自然的延续”。
缺乏社会规范的支撑: 由于历史原因,汉服并没有像和服那样,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主流”或“被广泛接受”的服装类型。在很多场合,它会被视为“ cosplay ”、“表演服”或者“奇装异服”,缺乏被社会普遍认可的“正当性”。
穿着的“门槛”: 很多汉服款式,尤其是礼服,在穿着上比现代服装复杂得多,需要层层叠叠的搭配,对穿着者有一定的学习门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种“不便利”也是一个现实的挑战。
认知和理解的差异: 普通大众对于汉服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影视剧的“古装”概念里,不太理解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考究。当看到有人穿着他们不熟悉的“古装”走在街上,自然会产生“奇怪”的感觉,这是基于认知差异的一种本能反应。

3. 潜意识里的“身份认同”:

这背后,其实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和身份认同问题。

日本: 和服在日本,是他们民族身份认同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觉符号。穿和服,对很多日本人来说,是一种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连接。
中国: 汉服的复兴,也是当代中国人对于自身历史和文化身份的一种探索和表达。然而,由于历史的复杂性,这种表达在当下社会,还需要克服更多的阻力,去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总结一下:

你可以把和服想象成一棵树,虽然它的枝叶(日常穿着)被现代化的“果实”(西式服装)遮盖了不少,但它的根基(历史连续性、社会规范)依然深厚,甚至在某些时候,它还能开出“文化旅游”这样的新花。

而汉服,更像是在一片曾经繁盛,但后来被覆盖了许久的土地上,重新种下的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正在努力生长,吸收阳光雨露,但它要长成一棵被所有人熟悉的、自然的“大树”,还需要时间,需要更多人的呵护和理解,也需要突破一些现实的“土壤”障碍。

所以,走在日本街头看到和服,人们觉得“自然”,因为它是一种“延续”和“融入”。而汉服在国内,更多时候是一种“重塑”和“表达”,它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去让这种“不一样”变得“不奇怪”。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没有人说这个问题提的很奇怪么?

说实话现在国民对汉服的接受度明明已经很高了,走在街上照样没有人会多看你一眼……

你们看看之前的答主们发的照片,有几张是被围观群众一直围堵啊盯着啊或者被追着拍照这类的事?

这难道就是题主所谓走在国内街上就很奇怪的表现么?

想问问是不是因为题主长得太好看了而被围堵了或者邀请做模特了?

虽然答主算不上汉服圈的老司机,但是答主还是交了不少喜欢汉服的朋友,每次她们穿着衣服出去逛街吃东西也从来没有被歧视或者被嘲讽,还不是正正常常小女生逛街吃吃喝喝。

商场不会因为你穿了一件汉服给你打折,景点不会因为你穿了一件汉服而给你免门票,小吃店不会因为你穿了一件汉服而给你免费,地铁上也不会因为你穿了一件汉服而给你留座位。同理不也不会因为你穿了一件汉服而故意抬高价钱,不让你们进景区,不卖冰激凌给你吃,不让你刷卡进站。

这有什么奇怪了?

不是很懂你们这群人的脑回路╮(╯▽╰)╭

【拒绝撕逼】

还有那些拿美丑来说事的,我只想说,遇到美女我是会多看几眼,遇到长得丑的,我绝对不会自己辣自己眼睛。

汉服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跟所有衣服一样,高矮胖瘦气质不同穿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这锅难道也要汉服背?

【再次拒绝撕逼】

最后我觉得贵乎根本不适合讨论汉服问题,看了这么多汉服问题,没觉得贵乎有几个人是说汉服好的,最好说的跟狗屎一样支持的人就越多。

我们对汉服是平常心,贵乎的你呢?

汉服黑料是不少,但是你们也得了一叶障目的病,作妖的并不是那些喜欢汉服的人,而是你们这群觉得我们在作妖的人。

【第三次拒绝撕逼】

不服憋着。

前面说形制的,也让我觉得很6啊。

那是不是必须统一了夏天只能穿圆领T恤不能穿V领T恤出门一样啊?服装本来就是多彩多样的,你竟然要求统一一种形制??????

不是很懂你们这种逻辑啊。

还有个更逗的啊,说穿汉服出门就必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位兄弟你也很搞笑啊,我出门化不化妆关你屁事啊,说了汉服就是一件普通的衣服,既然平常心对待了,我为什么要给他搞特殊?

再强调最后一次,撕逼损人品,观点不同很正常,不服憋着,我不跟你撕,也别在我评论里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也很触及到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几个核心点。为什么和服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但汉服在国内却显得格格不入?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1. 和服在日本的“合法性”与“实用性”:首先,得承认和服在日本社会中,它不仅仅是一件“古装”,它是一种“活着的传统”。 历史的连续性: 日本的和服经过了.............
  • 回答
    在探究为什么日本的和服至今仍是街头巷尾常见的景象,而中国人在尝试重拾汉服时,却常常遭遇不理解甚至嘲笑的现象之前,我们得先梳理一下这背后涉及的几个关键维度:历史变迁、文化自信、社会接受度以及时代语境。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比较,而是一个关于文化传承、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变迁的复杂故事。历史的积淀与断裂: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有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疑问。要说为什么大家对JK制服的态度和对和服的态度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得从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说起。 JK制服: 它的出现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时代印记。JK制服是日本学校特有的服装,它代表的是学生时代的青春、活力,甚至可以说是某种.............
  • 回答
    在日本尚未出现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和服之前,女性的穿着风格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演变。想象一下,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与自然更为贴近,衣物的设计也更多地受到实用性和当时社会等级的约束。在绳文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时期,人们主要依靠天然材料来制作衣物。最常见的应该是用动物的皮毛,比如鹿皮,经过鞣制后制成的简易.............
  • 回答
    旗袍在中国和和服在日本的流行程度差异,根植于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政治因素以及现代全球化背景的多重交织。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与文化认同的差异1. 旗袍的起源与演变 旗袍起源于满族女性的服饰,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19121949)的女性开始将其改良为更合身、更优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文化传承、社会变迁以及身份认同等多个层面,确实值得好好聊一聊。要理解为什么日本老太太爱穿和服,韩国老太太爱穿韩服,而中国老太太相对不常穿汉服,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当下人们的心态等多个角度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 和服和韩服在日本和韩国的国民文化中,扮演着一种相对更“生活.............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反映了一些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差异。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1. 和服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环境 历史的沉淀与习俗的普及: 和服在日本拥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种服装,更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个世纪以来,和服一直是日本人日常穿着的一部分,尤其是女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认同、社会接受度、政治因素以及媒体宣传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日本人穿和服受到普遍接受,而中国人穿汉服有时会受到诟病或嘲笑,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日本和服: .............
  • 回答
    说起日本的穿着习惯,和服确实是其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文化符号。他们不仅在特定的节日,比如新年、成人礼、七五三节等重要时刻穿着,平时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例如茶道、花道表演,甚至是某些传统旅馆和餐厅,也都能看到人们穿着和服。这种将传统服饰融入日常生活和特殊庆典的模式,确实很值得我们思考。那么,这是否意味着.............
  • 回答
    关于丰田凯美瑞(Camry)和本田雅阁(Accord)在全球市场可以说是响当当的常青树,尤其是在北美和中国这样的主要市场,它们凭借均衡的表现、可靠的品质和不错的燃油经济性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有趣的是,这两款在全球其他地方非常畅销的车型,在日本本土却显得相对“低调”,甚至可以说不如它们在海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地缘政治、历史脉络以及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将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立足与阿富汗政府的迅速垮台放在一起比较,能非常清晰地揭示出其中的关键差异。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站住”,这绝非偶然,而是多年战略经营和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日本,美国驻军始于二战后,当时日本刚刚经历战败,国家.............
  • 回答
    在日本和美国,人们对动漫的看法确实存在一些差异,尤其是在“幼稚”这个标签上。在日本,动漫早已是国民文化的一部分,几乎渗透到各个年龄层的生活中。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动漫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它更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载体。从小接触动漫的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依然会继续追逐不同类型的动漫,有.............
  • 回答
    关于美国在二战末期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原子弹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背后涉及军事、政治、战略以及人道主义等诸多层面的考量。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深入探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首先,明确目标选择的几个核心考量: 对日本战争机器的打击能力: 美国需要摧毁日本的军事工业和政治中心,迫使其投降.............
  • 回答
    说起中华文化在日本的传承,这确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很多我们自己都快遗忘的东西,反而在日本岛上开枝散叶,甚至焕发了新的生机,这背后原因挺复杂,也挺耐人寻味的。咱们先从源头说起。日本跟中国一衣带水,文化上的往来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尤其是隋唐时期,那绝对是中华文化对外输出的黄金年代。遣隋使、遣唐使们.............
  • 回答
    日本天皇虽然鲜少公开露面,更不必说与普通民众频繁互动,但他能够持续保有在日本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其原因绝非单一个体性的亲和力或个人魅力,而是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国家象征的特殊定位。首先,天皇在日本的地位是一种超越政治的“精神象征”。自明治维新以来,天皇被确立为国家的象征,这意味着他不再是实.............
  • 回答
    《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简称 COD5)在德国和日本被禁售的主要原因,都与游戏内容中对历史事件的描绘方式有关,但具体原因和侧重点略有不同。核心禁售原因:对二战历史的敏感描绘COD5 的背景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它将玩家置于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
  • 回答
    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北美和欧洲市场截然不同的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既有消费者偏好、法规环境的差异,也有日本车企自身战略定位的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看看那些细致入微之处。北美市场:日系车的“主力舰”在日本车企的全球战略中,北美市场无疑是它们最重要的“根据.............
  • 回答
    林志玲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她的婚事自然会引发广泛关注,包括她在大陆的事业走向。关于有人说她嫁给日本人导致大陆事业“凉了”,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考量,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用“能力和才华”就能完全概括的。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艺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事业发展,除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华之外,还会受到 .............
  • 回答
    要论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坦克在欧洲战场上的表现,和以虎式坦克为代表的德系重型坦克相比,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用“一堆破铜烂铁”来形容,虽然有些夸张,但侧面反映了这种技术和性能上的鸿沟。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时日本坦克的设计理念、技术水平以及实战经验的综合判断。首先,我们要明白,战争的胜负不仅.............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央视报道悬挂旭日旗的日本军舰,而舰圈对日本国徽和舰船名却耿耿于怀”这一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央视报道的性质与考量:1. 新闻事实的客观呈现: 作为国家级媒体,央视在报道国际新闻时,尤其是在涉及军事交流、国际会议等场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