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本人可大方穿和服,中国人穿汉服就会受到诟病与嘲笑?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认同、社会接受度、政治因素以及媒体宣传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日本人穿和服受到普遍接受,而中国人穿汉服有时会受到诟病或嘲笑,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一、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日本和服:
持续的社会功能: 和服在日本并非仅仅是节日或特殊场合的服装。尽管现代社会以西式服装为主,但和服在婚礼、成人礼、毕业典礼、茶道、花道、传统节日庆祝、甚至部分工作场合(如某些酒店、旅馆的服务人员)仍然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这种持续的社会功能让日本人对和服的接受度自然而然地很高,它是一种活态的文化符号。
民族主义的塑造: 在近代日本,为了对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建立民族认同,和服被有意地塑造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明治维新后,虽然西式服装成为主流,但和服作为“和魂汉才”的一部分被保留和推广,尤其是在强调民族特性的时候。
经济与产业支持: 日本拥有成熟的和服制作、销售、租赁、清洗等产业链。有大量的从业人员和相关的经济利益,这为和服的普及和维护提供了物质基础。
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 从小,日本的教育体系就会接触到和服的知识,媒体也经常在各种场合展示和服,包括明星、艺人穿着出席活动。这种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让和服成为日本人文化认知中的一部分。
易于接受的视觉语言: 和服的设计、穿着方式相对固定且规范,在经过现代化改良后,如“着付け”(穿和服的技法)变得相对容易学习和掌握,也降低了普通人穿着的门槛。

中国汉服:
文化断层与断代: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频繁,服饰风格也随之变化。在清朝(16441912年),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强制汉族男性改穿满族服饰(主要是旗装,而非汉族传统的汉服)。这导致了汉服在男性服饰上的大规模断层和中断。虽然女性服饰保留了一些汉族传统元素,但整体上也受到满族服饰的影响。
近现代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华民国建立后,虽然推翻了满清,但由于追求现代化和与国际接轨,西式服装迅速成为主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经历了激进的现代化进程,强调革命、进步,传统文化一度被视为落后或封建的象征,包括汉服。
“汉服”概念的争议与重建: 由于历史上的断层,以及“汉服”本身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多样性,现代汉服复兴运动在对“汉服”的定义、款式考证、制作工艺等方面存在不少争论。这种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复兴的初期阶段,使得其推广和被大众接受的过程充满挑战。
缺乏社会功能和产业基础: 相比于日本和服,汉服在现代社会缺乏普遍的、被广泛认可的社会功能。除了极少数的文化活动、祭典或汉服爱好者聚会外,汉服并未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汉服的制作、销售产业链也远不如和服成熟,成本较高,普及度较低。
大众认知度与刻板印象: 许多中国人对汉服的认知停留在历史剧、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或者一些较为夸张、不符合史实的设计。因此,当有人穿着他们认为“不标准”、“奇怪”或“土气”的汉服出现在公共场合时,容易引起不解、质疑甚至嘲笑。

二、社会接受度和文化自信的差异:

日本的文化主体性: 日本在近现代历史中,虽然学习西方,但始终保持着较强的文化主体性,能够有效地将外来文化元素进行本土化,同时保留和强化自身传统文化。和服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日本特色的文化符号,其被珍视和推广是其文化自信的表现。
中国人的复杂心态: 中国人在经历了一段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疏离后,现在正处于一个文化自信重建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复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或者受到西方文化和现代化观念的长期影响,对于“复兴传统”的行为存在疑虑,甚至认为其“复古”、“落后”。
“汉服”标签的负面联想: 有些人将“汉服”与“大汉族主义”、“复古”、“保守”等标签联系起来,认为穿汉服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排斥,或者是在宣扬某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因此产生抵触心理。

三、媒体宣传和网络环境的影响:

日本媒体对和服的正面描绘: 日本媒体在宣传和报道时,通常会以正面、美化的方式呈现和服,将其与优雅、美丽、传统等词语挂钩,进一步巩固了其社会形象。
中国网络环境的争议与放大: 汉服复兴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伴随着激烈的争议。一些负面评价、嘲讽言论在网络上被放大,容易给不了解汉服的人造成一种“穿汉服就是被嘲笑”的刻板印象。此外,一些对汉服的误解和攻击,也加剧了这种负面观感。
“汉服圈”的内部问题: “汉服圈”内部在形制、复原、搭配等方面存在着不同派别和观点,有时会发生内部争论,甚至出现“鄙视链”的情况。这些内部矛盾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外部大众的观感。

四、政治和国家层面的态度(相对而言):

日本国家对和服的支持: 日本政府和相关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推广日本传统文化,包括和服。在一些国际交流活动中,和服也是重要的文化展示元素。
中国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将之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但这种重视更多是体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上,而非直接推广某种具体服饰(如汉服)作为国民日常穿着。因此,对汉服的推广,更多是由民间力量驱动,而国家层面的支持更多是宏观层面的鼓励,而非直接的宣传和引导。

总结:

日本人穿和服被普遍接受,是因为和服在日本有着完整的历史传承、持续的社会功能、成熟的产业链以及深入人心的民族文化象征地位。它是一种被国家和民众共同珍视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符号。

而中国人穿汉服有时会受到诟病和嘲笑,则是由于汉服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断代中断、近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复兴过程中概念的不确定性、缺乏社会功能和产业基础、以及大众认知度和文化自信的复杂性。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社会在面对传统文化复兴时所经历的阵痛和探索。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中国汉服的复兴运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穿着汉服,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尽管仍然面临挑战,但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普及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成本、易穿性),并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尊重的社会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素来瞧不上汉服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具备任何文化方面的知识,却偏偏又打出一副复兴民族文化的嘴脸,甚至于拿“民族”这个概念来强行绑定汉服和所谓的汉服文化。

看看这个问题的描述,说不上漏洞百出吧,但搞笑程度也堪比一些笑话了。特别是汉服“是和服等亚洲各国民族服饰的母本”这一句,你知道亚洲有多少国家吗?你跟我掰扯一下阿拉伯人的衣服是怎么从汉服里演化过去的?

现在汉服圈的一大问题是,绝大多数人都在硬装。我常说,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礼制社会,衣食住行处处都是体现礼的,其中又以“衣”最为明显。现在很多汉服,先不说形制是否对,单单说穿着者的身份以及衣服的颜色,放在古代就是妥妥地逾制,属于被砍头都不冤的那种类型。再说,古人穿衣服,必然是“衣冠”同在。现在的人穿汉服却只有衣而没有冠,甚至都不蓄发,那你穿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当然,穿什么衣服是个人的自由。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如果你说中国古代服饰中有很多好看的元素,或者说你觉得中国古代服饰更好看,那你直接穿出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汉服圈最让人讨厌的地方就在于,明明自己就是在瞎XX穿,甚至连自己该不该穿这衣服都不知道,却非得要摆出一副复兴民族文化的架子,说是沐猴而冠也不算过分。

别人我管不着,但在我这儿,什么时候汉服党们不把穿所谓的“汉服”跟民族文化挂钩的时候,我也就不会再开嘲讽了。

user avatar

我觉得喜欢穿汉服的女孩至少应该不会是easy girl

user avatar

要不是我班里有一个NEW HALF,日本人不歧视异类这种答案我就信了。

不赞同第一答案,日本人不歧视和服,但是歧视异类。

表面上确实不歧视你,那是因为,他必须做到礼貌,没有礼貌这件事比歧视还要严重。

首先,和服情况比较特殊,日本把和服当作高级服装,租西装也就七八千,租和服基本2万起。

(不要拿低级粗糙的一天和服做比较)

所以你穿和服在日本街道上是自豪,这个穿奢侈品上街没区别。

毕业典礼一大半的女生都是穿和服,庙会也会穿,成人典礼也是。

但是至于异类,日本人表面上是看不出歧视的。

班里大家见面很和谐,NEW HALF我们就称作N。

“N酱,你负责A部分,我来B部分,加油吧:3”

“N酱很温柔呢”

“N酱,你今天穿的很漂亮呢”

“N酱,你穿这么高的高跟鞋不会痛吗?”

“诶诶诶???N酱你谈恋爱了,快说是谁?是帅哥吗?”



几个男生来我家聚会,PS3,威士忌,冰淇淋蛋糕(我做的巧克力松仁:3)后:

“你们说那个N还有没有JB?”

“去年不是去了泰国?你看N都隆胸了”

“对啊对啊!以前是平的,现在是C了!”

“所以最后一定会切掉JB咯?”

“如果他变成女生,你们会接受吗?”

“キモい,俺無理だ"

"こっちは平気だよ”

“っえ?わからないわ”

你们看过日本的告白吗?

真实生活就是那样,表面上我们班里团结友好,一起努力

私下里,所有人都是杀人凶手。



在日本,我只相信一个日本人,因为他是我的至交。

除他之外,其他日本人跟我说话,我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但是,我喜欢这样的生活,表面上所有人彬彬有礼。

反正就算有人讨厌我,他也不会对我造成实质伤害。

并且就算有人讨厌我,他也必须做到对我礼貌,因为,如果不礼貌,就会被所有人歧视。



而有些人,连礼貌都不知道是什么。

当着孩子的面抽烟喝酒,闯红灯,说脏话,丢垃圾。

就在昨天,我在商场看到有妈妈把着小孩在垃圾桶旁边尿尿。

厕所就在不远处。

所以,你养的是狗对吗?

看个电影,居然看手机,还接电话?

坐个火车,公放音乐,电影电视剧。

小孩哭闹也不带去车厢尽头哄一哄。

坐个飞机,跟菜市场买菜一样隔着一排座位相互喊话聊天。


表面上的彬彬有礼都做不到吗???

就是因为表面上的彬彬有礼都做不到,所以你也就别惊讶,穿不一样的衣服,会受到异样眼光了吧?





ICE BEAR SAIKOU。

user avatar

从你的第一句话就看得出你对我国文化历史认识的贫瘠。四千年前是啥?夏朝,刚好,公元前2020年是大禹的儿子启废掉禅让开启世袭制度,夏朝建立的时代。你了解过夏朝人穿的是什么吗?哪里来的你的汉服四千年历史??(有网友说那时候中国人已经有养蚕的历史了,好吧,但即便养蚕了,不代表就穿汉服吧?形制党何在?你今天出去随便穿个夏朝汉服,你说自己汉服,看被喷成什么样)

汉民族的历史还不包括满清两百余年,你是不是该把元朝也分出去,还有呀,五胡乱华,南北朝的时候北边的那些政权怎么算?清朝虽然皇帝是满族人,但那块土地仍然是中国。清朝的汉族不是汉族了?汉民族在满族皇帝的统治下就没有历史了?我们国家到今天也是民族融和,民族团结的国家,连满清封建皇帝殿试选人都还要用汉字,到今天,你们这些人就为自己穿个衣服,连清朝的汉族人也不承认了。连清朝时期的中国也不算进中国历史了………抱歉的告诉你,我们的国家的缔造者们多数都是在清朝接受的启蒙教育,没有你所谓的断档的清朝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国家。

汉民族智慧文化的结晶是汉服?Excuse Me?华人民族的象征是汉服?你说是别的啥我可能都能接受。你说是1998年以后,由一些人按照墓里挖出来的文物复刻的服装,然后再在2000年以后,由商家,尤其是淘宝出现以后的淘宝店家发扬光大,并随着抖音等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家所知的服装成了海内外华人民族的象征?我就是汉族,我咋没觉得他象征我?你爸妈估计也是汉族他们觉得被象征了吗?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去圆明园遗址上重新用当时的图纸盖了座花园。然后你硬要说这就是以前留下来的万园之园。Excuse Me??

你要穿就穿,没人嘲笑你,也没人诟病你。穿得好看的小妹妹我也愿意多看两眼。
大家嘲笑的诟病的是你这种穿个衣服觉得自己受迫害一样 ,拔这么高给自己找道德优越感的思路。

user avatar

就是因为很大一批汉服党老觉得「汉服是汉民族四千七百多年(其中不包括满清两百余年)智慧 文化的结晶,是海内外华人民族的象征,是和服等亚洲各国民族服饰的母本」啊。

讲真,穿衣服就穿衣服,不要戏那么多……

为什么旗袍作为一种「异族服装」的改良款就没那么大争议?

因为旗袍爱好者从来不给这件衣服附会上民族意义,好看就穿,而且从来不存在「旗袍党」这种诡异的圈子。

衣服都挺好,不要拿嘴穿就是了。

user avatar

这问题特简单。

日本穿传统服饰的人很多,例如相扑运动员,进场时都穿传统服饰,和服就不用说了。但是据我在日本的观察,日本人穿传统服饰是有特定区域和特点时间的,例如上野公园搞活动,例如有特殊仪式。日常生活穿的不说没有,但极少。总体而说,日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西装第一国。

再说中国,没人嘲笑汉服这种衣服,大家不习惯的是错误的组合。例如汉服搭配air jordan,例如汉服逛商场,看电影,吃海底捞。我之前在泰国上课时,还有学生穿汉服来上国际金融课,和服配木屐,你汉服起码配双绣花布鞋吧,但不,她穿的是椰子,这种搭配,我觉得没人会觉得好看。昆明有条南墙街,有个传统服饰爱好者聚集地,他们聚会的地方是个仿古茶馆,这就很协调,其实没人要求你们必须骑马或坐轿子来,但是服饰和环境要匹配。别说汉服,你穿一套西装去打篮球,或搬砖,别人一样会觉得怪。

user avatar

都2200年了,是因为穿汉服被诟病与嘲笑,还是因为犯蠢无知被诟病与嘲笑,题主心里不清楚吗?

user avatar

一眨眼七千个赞了,我人傻了,起步这么高吗?

既然如此那就在补充一些吧。

其实不只是汉服,在大多数的现代国家的城市里,穿传统服装都是异类。

就比如日本,其实和服在日本也并非满大街都是。

和服在日本只是一种礼仪性服饰,只在过节和各类典礼上穿。

原因很简单,一:和服长袍大袖很不方便,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二:和服真的太贵了!!!

有多贵?

漂亮吗?(我说衣服不是人)

上图所示的每一件和服都是一千RMB起步。

你会每天穿上千元的衣服满街跑吗?(土豪除外)

而且我说的一千起步是指……租一天的价格。

你猜猜买下这一套要多少钱?

再看西方,他们穿的也无非是T恤、衬衫、西服

等等,难道西服不是西方国家的传统服饰吗?

我可不负责任的告诉你:不是。

现在的西服:

传统的西服:

看出区别了吗?

现代西服已经大大的简化了,或许没有传统的华美,但有极简的精致。前者已经被淘汰,后者却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传统,发扬传统。

是的,我们没必要刻意的仿古,鼓励穿戴已被落后的传统服饰。那不符合这个时代,也不应符合这个时代。

我们要做的不是让现代社会适应传统,而是让传统文化适应现代。

文明中一直变化的部分,从来都是表面,不变的是他的精神内核。

——————————————分割线————————————————————

原回答:

日本人在街上穿和服,那叫传统文化。

日本人在街上穿个兜裆裤,那叫神经病。

日本人在街上穿阴阳师制服,那叫cos

日本人在街上穿天皇制服,那叫欠揍。

反观中国所谓”汉服“,在大街上穿一身龙袍……

一会儿来个锦衣卫行礼……

然后呢?

穿着淘宝九块九包邮的汉服,连个制式都没有。

考究点的穿的也无非是历朝历代的官服,贵妃服,龙袍。

其实现在人们所说的汉服圈,不过是COS古人而已,跟汉服文化有个毛关系。

人家穿和服是正经八百的传统,你那cos跟人比?

如果汉服就这么复兴了,那么满大街的皇上是什么样的既视感?

打个比方,你一出门,左一个路飞,右一个鸣人,快递小哥是琦玉,外卖员是索隆,兵长在扫大街……

你敢想象吗?

那不举国神经病?

所以这就是原因,玩个COS还打着”传统“的旗号,能不被人嘲笑吗?

真正要想复兴汉服,绝不是满大街的皇上、贵妃、锦衣卫。

真正要想复兴汉服,还是要靠设计师。设计出既有传统美感,又符合现代人习惯的“新汉服”才是复兴汉服的正道。

至于你们穿在大街上的汉服,

呵呵

user avatar

因为你现在见到的“和服”并不是真正的和服,而是幕府推行的“幕服”“武服”,(跟中国旗袍一样)是伪民族服饰,你在中国也可以大方穿旗袍。

很多人不知道正统和服其实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如果你在日本街头穿上正统和服,比如平安时代的十二单也一样会受到诟病和嘲笑。

由此可见,日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远不及中国。因为在中国的景点甚至街头,经常能看到穿着唐代齐胸襦裙或者明代马面裙之类“汉服”的小姐姐们,在日本的街头却见不到穿着弥生时代贯头衣或者平安时代十二单的小姐姐,日本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不重视了。

日本的小仙女看到中国的汉服小姐姐们穿着美美的汉服拍照,羡慕之余,也会反思为什么中国的小仙女可以穿着“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上街,而大和民族却不能呢?

日本最近一段时间兴起的“正统和服复兴运动”正式基于这种思考。

正统和服复兴运动中关于和服的定义如下

正统和服,全称是“大和民族传统服饰”,又称吴服、着物,是从天孙降临到公元12世纪末期(平安末镰仓初),在大和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瑞穗-大和”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大和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大和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日本“瑞穗之国”、“日出之国”、“道德之国”的体现,承载了大和民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100多项日本無形文化財以及受保护的日本美術工芸。

正统和服“始于天孙,备于弥生”,源自天孙降临,定型于弥生时代,并通过平安时代国风化运动形成成熟的冠服体系,成为日本社会礼仪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日本朝代均效仿弥生以继承大和衣冠为国家大事。和服还通过动漫文化输出影响了整个日本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中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的影楼大多都备有一两套改得不成样子假和服以供拍照;部分年轻女生因为仰慕日本文化而喜欢穿和服乃至日本女高中生制服;各国网络购物平台上也有贩售假和服。

正统和服自弥生时代一直到平安时代晚期都有明显的传承轨迹,形成了完善的服制系统。期间飞鸟时代、奈良时代盲目引进中国服制导致“以华变和”,日本传统服饰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偏离自然发展轨道,但那时日本是独立自主的律令制国家,主动吸收了外来文化,是大和民族开拓进取的表现(类似中国的唐朝穿着游牧民族服饰穿圆领袍)。平安时代中期“国风化”运动兴起,大和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学意识抬头,最终形成了水干、十二单之类大和民族独有的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服饰。

下面介绍几种正统和服复兴运动中常见的和服


弥生制和服,俗称贯头衣,就是在一整块布上开一个口子,把头套进去,然后扎在胸前。贯头衣并不缝制,从头到尾就是一整块布。贯头衣是日本传统服饰,也是所有日本服饰的起源,在正统和服复兴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相当汉服中(前几年流行最近已经没多少人穿)的曲裾。

如果某天你在日本街头看到类似的服装,请不要觉得是要饭的,人家可是复兴日本传统文化的同袍!记得要上前施礼!


古坟制和服,古坟时代传统服饰,在胸前重叠,男性穿着像裤子一样的袴,佩戴珠玉等首饰。虽然看起来很像披麻戴孝,但是大和民族的老祖宗就是这样穿的,这才是正统和服,再难看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不能因为难看就数典忘祖!


推古·飞鸟制和服,飞鸟时代日本和朝鲜半岛以及大陆有了往来,文化方面也受到了大陆文化的影响,推古天皇也制定了冠位制度。但这都是日本主动吸取外部文化,类似中国的唐朝穿胡服一样,体现了日本文化的自信!


奈良制和服,日本传统服饰全面受到唐朝影响的时期,因此跟中国的汉服爱好者争论“唐朝圆领袍、明朝曳撒是不是汉服”一样,奈良制属不属于正统和服一直存在争议。但是鉴于奈良时期日本是主动吸收外部文化不是被迫的,同时奈良制和服也很仙,因此日本的很多正统和服复兴运动爱好者也爱穿奈良制和服。

和服是大和民族自己的事情,大和民族当然有权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民族服装!谁不喜欢穿好看的服装,大和民族说他是就是,说他不是就不是!大和民族连这点自由都没有吗?你反对?你凭什么反对?开除你的大和民族族籍!


平安制和服,这是目前正统和服最具代表性的服制,也是日本正统和服复兴运动者最喜欢穿着的服饰。平安时代王朝文化空前兴盛,是日本古典文化的高峰,特别是国风化运动以后,日本民族特有的审美最终形成并得到贯彻。因此平安制和服是目前最流行的和服款式。

虽然女性服饰比如十二单穿起来有三十几斤,但这不妨碍小仙女们当日常服饰穿上街!既然中国的汉服小仙女们能把齐胸襦裙甚至明代命妇的大礼服当作常服穿上街,那么日本的小姐姐们也能够把十二单穿上街!为了弘扬日本民族文化,复兴正统和服,这点困难算什么?

以上出现的是正统和服,历史到平安时代末期(包括镰仓时代早期)为止,其后和服的传承发生了断代。正统和服爱好者一般不把镰仓时代以后的伪和服当作和服。

众所周知,日本国是天皇万世一系统治的国土,天皇是日本国神权和政权的唯一代表,政教合一是日本的立国之本。

只有天皇统治时代的和服才是正统和服,自镰仓时代起,经室町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直至江户时代,武士集团把持朝政架空天皇,不仅是国家的罪人,更是大和民族的败类。正统和服爱好者一致决定将他们“开除”出大和民族,撤销族籍!因此镰仓时代一直到江户时代的服饰都是伪和服。正统和服爱好者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自镰仓时代起,(被剥夺族籍“开除”出大和民族的)民族败类邪恶武家政权为了削弱天皇神权的影响以及大和民族的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武家统治,人为地打断了和服的自然传承,平安时代优雅的筒袖变成了小袖,正统和服至此开始断代。其后随着武家政权的长期掌权,和服的发展发生了异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伪和服。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伪和服


镰仓时代的伪和服,小袖。

随着镰仓幕府的武士阶级掌权,传统文化遭到破坏,服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生了小袖并流传至今。可以说,宽衣广袖的正统和服在镰仓时代已经断代了,接下来的伪和服都是小袖的变体,并流传了几百年。

有人说平安时代就已经有小袖了,只是没有广泛流行,所以小袖并不是伪和服。

这种说法是荒谬的,是错误的,是没有根据的。

我们参考一下中国的汉服小仙女们,她们认为汉服的特点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因此常见的对襟唐装和盘扣旗袍都是满族服饰或者受到满族影响的服饰,不属于汉服。

有人说了:“对襟和盘扣明代晚期就已经出现,怎么能说满族服饰呢?”

小仙女们高傲地表示:“满族服饰也有这些特点,所以这些服饰都被满族污染了,不纯洁!”同时莞尔一笑:“害,不就是对襟和盘扣嘛?送给满清又何妨?”

你们看,中国的汉服小仙女多么大方!凡是被满族穿过的东西,二话不说直接不要了,直接送给满族!大和民族的又怎么能落后呢?!

不就是小袖嘛?被武家污染的服饰,送给武家又何妨…


室町时代的伪和服,可以明显看出是小袖的变体,并没有继承平安时代优雅的风格。


安土桃山时代的伪和服,越来越偏离正统和服的审美,女性喜欢在小袖外面加一层打褂。


江户时代的伪和服,主要是武家的服饰,可以看出来已经很接近现代了。男性加肩衣,女性依旧是小袖。

可见武家扭曲的审美流毒几百年而不绝,直接影响了现代日本的审美。现代常见的伪和服基本延续了江户时代伪和服的形制,不是正统和服。


明治、大正、昭和时代,天皇重新掌权、拨乱反正,社会文化走上正轨,照理说应该将废除伪和服,全社会改穿平安时代的服饰。但是由于武家审美流毒数百年,根深蒂固难以铲除;加上近代化的发展,洋装开始进入日本社会,形成了和洋折中的新风格,期间女性受到女权主义影响开始穿袴。这段时期虽然是天皇掌权,但这些都是时装,不属于日本的传统服饰…

部分人认为大正时代是天皇掌权的时代,为什么大正时代出现的女性袴不算是正统和服呢?在这里我们参考汉服爱好者对旗袍的定义。

1.大正袴和旗袍一样都脱胎于伪民族服饰,旗袍源自旗装、大正袴的上衣源自小袖;都不是根正苗红的民族服饰

2. 大正袴和旗袍一样都是受到西方女权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女性穿着男装的行为,是现代女性解放的象征,属于时装,因此不算传统服饰

因此,只要旗袍不算是中国的传统服饰,那么大正袴也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但是很可悲的是,大多数日本的小仙女压根不知道大正袴不是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依然(像中国的女性穿旗袍参加活动一样)在毕业典礼上穿大正袴,是在令人痛心。

因此最近也有一些小仙女毕业典礼时穿着十二单,并专门雇几个人抬到学校去拿毕业证。

这些十二单小仙女看到穿大正袴的同学,都会轻蔑地哼一声,心里面悄悄说“连我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都不懂,穿伪和服参加毕业典礼,真丢人。”

一些不认识十二单的同学也会跑过来善意地问“XX酱你穿的什么衣服,是古装吗?好漂亮哦!”这时候十二单小仙女就会傲娇地说“这是我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你们连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都不知道吗?你们还是不是大和民族?”

正统和服埋没数百年无人问津,只出现在舞台表演上面,倒是各种“幕服”“武服”“伪和服”大行其道,满大街的年轻人穿着下面这样的伪和服而不自知,竟然(跟中国人把旗袍当作民族服饰一样)把伪和服当作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实在令人感到悲哀。

面对正统和服复兴运动,部分被幕府洗脑的伪和服爱好者从未停止过对正统和服的诋毁。他们称正统和服爱好者为“皇和”,“封建遗毒”,并伪造了很多谬论加以诋毁。

比如“正统和服复兴运动始于平成15年(2003年),只有十几年历史”;难道镰仓时代以前的大和民族不穿衣服吗?

比如“正统和服其实是对《源氏物语》等影视剧的模仿,是影楼装道具服”;难道不知道很多古代服装复原小组通过文物复原吗?

比如“正统和服是古装,不是现代民族服装”;因为幕府的统治导致正统和服断代,目前街上只有伪和服,所以才要复兴正统和服!

同时,正统和服复兴运动者也因为意见分歧而形成很多派别,有严格遵循文物复原的尊古派、以及提倡修改正统和服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改良派,另外还有注重外表拍照好看的仙女派、仅引用和服元素的和元素派等等…

日本的主流购物网站上面比如Amazon、楽天市場、Yahooショッピング等等也有很多正统和服的商家,这些商家每一季都会出一些新款正统和服,每年流行的形制也不一样。比如今年流行奈良制和服、明年流行飞鸟制和服,夏天流行凉快的弥生制和服,冬天流行保暖的平安制和服等等。

由于商家之间存在抄袭行为,街上的正统和服小仙女们也经常为了和服的山正问题发生争执。

但不管怎么样,日本的正统和服爱好者都坚信他们进行的是伟大的民族文化复兴事业,正统和服终有一天会得到复兴。

写在最后

大和民族忘记的不是一件衣服,而是穿在身上的历史。但无论前途多么艰难,同袍都将负重而行,因为身上背负着的,是日本几千年的文明和尊严!当某天日本街头没有伪和服,大家穿着镰仓时代以前的日本各个朝代的衣服,你穿着弥生时代的贯头衣,我穿着平安时代的十二单上街而没有人认为这是古装时,正统和服才是真正的复兴!

那时候,下面这样的伪和服群魔乱舞的诡异光景将消失于日本街头

取而代之的是下面这样充满大和民族传统风格的美丽光景!

同袍们,请记住,大和民族不是一个赤裸的民族,他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正统和服!

user avatar

就这种自己给自己加戏的才会让人厌恶

你天天上知乎问,葬礼穿汉服合不合适,婚礼穿汉服合不合适,教师资格证面试穿汉服合不合适。怎么不让人烦?

圈子戾气重就不说了,攀比成风你同不同意?圈子小的时候定的规矩有时候是合理的,但你既然想推广这个圈子,就别作妖。

还文化复兴,复兴什么?复兴的究竟是一件衣服还是古代统治阶级的优越感?还是商家割韭菜的洗脑营销?社会主义时代,无产阶级当家做主,容不得有些人上蹿下跳。

谁没做过几个梦回大唐行侠仗义的梦,谁没想过金戈铁马或者身着龙袍。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憧憬向来超越他国,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有比我们更为璀璨的历史,但有的人画虎不成反类犬,披着一层薄薄的皮,就以为自己是所谓传统,不可笑?

user avatar

知乎上普遍在说

“日本人很少穿和服,只有盛大的隆重的日子才会穿和服”

殊不知,对于中国人而言,“盛大隆重”场合其实不多。

但对日本人,有些场合,都是比较“盛大隆重”的。

这一切取决于人对场合的认识。

在日本,去干什么之前,是要想清楚的,我要跑步锻炼,就换上运动装。不会穿着西装,赶路穿西装就不是锻炼。日本人上班清一色西装;日本人看展,看剧,清一色正装。和服是女性穿正装的一个选择。

中国有些人讲实用主义,穿的舒服,透气,兜风,方便,再会考虑漂亮,个性,但绝大多数人穿衣服,是忽略仪式感与对场合的尊重的,要去干个什么,中国人觉得我去就行了。我说“仪式感”,更有人喷我。

仪式感是什么,是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种对生活的热情,无关阶级,不为攀比。答题人要先讲讲革命精神,讲讲奋斗岁月。在许多黑白色老电影中,隔着屏幕都能感觉一小样东西,就能给生活美好,譬如小萝卜头,在牢中偷偷用牙刷做红星,听说祖国解放,江姐在渣滓洞绣红旗;譬如歌剧白毛女,过大年了,家里啥都没有,“扯下二尺红头绳”父亲给喜儿扎起来!这种热情是一种革命精神,然而,今天许多人,甚至连这么点对节日的庄重,都没有。生活的热情,连那个年代的人,都不如。

有了对生活的一份尊敬,一份郑重,你才会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去寻找适合你自己的服饰,去过好节日,去更好的参加各种场合!~

如今,生活好起来了,生活中许多场合是需要郑重的,但凡谈及高档的宴会,私人的寓所,红酒品鉴,文化沙龙,还不得被悠悠之口的口水淹死。日本社会是存在这样的聚会的,需要穿和服参加。这样的聚会,中国当然也存在,也有有气质的女性,一袭披肩,一身和服,男子也是一身礼服出现,但是中国这样的聚会,是否有汉服青年的门槛?这样的场合,有些知友恨不得踩上两脚,吐口唾沫。

好我们不讲“档次”我们讲艺术,如今有一个现象,令人啼笑皆非,譬如一场百老汇音乐剧,一台芭蕾舞盛宴与交响乐,你穿和服出席,是能够得到西方人的认可的,日本人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用了上百年。爱穿汉服的人,是否会穿汉服,去听一场音乐会,看一台舞台剧?中国的服饰也在被世界接受和认可!

我在上海舞台剧、歌剧、音乐剧看了无数台了,这样的服装是很常见的。当然,这些是西方艺术,部分汉服青年要说了,西方人的玩意儿不爱。那答题人劝你看看戏曲,有些热爱古风的妹子马上逃了“老人看的”它的“仙服”是“传统文化”“汉唐古韵”,戏曲是“老人看的”!漂亮吧!

除了舞台剧、音乐会,画展又何尝不是如此,我想来看展的人并非人人都是达达主义,虚无主义,后现代艺术家。没必要人人行为艺术穿的那么个性,况且有些并非个性更多的是随意:

没关系,艺术要张扬个性,可以随意一些,宗教场所,总应该郑重一点吧:

能想到寺庙,是因为答题人见到过非京都小众寺庙穿和服前去的人。

照片终于找到啦!!!

那寺庙,不郑重,朋友的婚礼该郑重吧,在日本婚礼上,也是大型和服现场,很不幸:

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服装概念模糊,衣服乱传的现象,比如学士服,对于世界许多国家而言意味着“学位”而中国人有些人未能理解学士服的真正内涵,只是理解为毕业,于是:

当然,日本也有部分少数的自由散漫分子,会穿着随意参加婚丧嫁娶,看展。

当然,答题人在以上场合,也能看见一些衣品不错的礼服出现。

但是,在正式的场合即便是洋服都会略低一等,被人“看不起”;

我们本身,对于场合,对于着装,对于礼仪,未必如此讲究,至少答题人在寺庙、剧院、画展这样的盛大隆重场合,是见过日本人穿和服的,就算不穿和服,也不会穿得太过随意。与之相对的是部分人毫无“场合”感穿着随意,心想你穿着文化衫汗背心,大裤衩一把“莫生气”看京剧,您甭管台上的是张火丁还是孟广禄,演的多么精彩纷呈,唱的多么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在年轻人眼中,会是怎样的人,去看这样一门艺术哪?他们是喜欢你的汗背心,大裤衩还是喜欢人家的暗黑系潮流风?

评论区有朋友说得很重坑:我们不敢穿的太精致,怕被人说出风头;日本人不敢穿的太随便,怕被人说不重视。

当然,国情不同,中国要有中国的特色。汗背心,大裤衩,运动服吃饭,你可以说中国特色!但我个人而言,并不喜欢这样的“特色”,毕竟特色和方式就是文化的事情。一个没有用心制作,把钱实打实花在刀刃上的个性与方式,如何构建起影响周边对外传播的当代文化?

因此答题人觉得许多人在以上场合穿衣服,是否实在太过随意?而汉服,是否被珍惜珍重到这样的程度,能够让人去敬重这样的场合?亦或是说,在中国,这样的场合都不需要尊重的,这才是中国的国情?

今天的你,哪怕是穿汉服,又是出现在哪些场合?

而其他的人进入场合前,你这一身衣服是否合适?

一件汉服,真的能够拯救一个民族的文化吗?


··········································································分割线··········································································


本文想表达的意思是,今天的中国人更应该有对重大场合重大节日,文化艺术宗教场合更加文明有礼的服装出场,对生活的一些郑重一点,用心一点,不要那么随意。

有些人连礼服都没有穿过几套,因此要不要汉服另说,我们先谈谈要不要礼服,先普及”礼服“的概念再说吧!


评论区有人说,穷人饭都吃不饱,穷人饭刚吃饱,要什么衣服的郑重,我觉得这群人并不是真的懂穷人。

节日的郑重感,着装的正式性,并不是有钱人才讲的。许多人动不动跟我扯阶级,什么人们刚刚富,哪有功夫管服装,哪有闲情看穿着。

许多人其实没见过穷人,也不知道穷人要什么?诞生于旧社会的“白毛女”,杨白劳都要扯下二尺红头绳,爹爹给她扎起来过新年,毛主席也说“战地黄花分外香”我不明白,今天的青年,被割韭菜到怎样的程度,被剥削劳动力,被生活的担子压迫到怎样的程度?那么卑微得不敢快乐,沉浸在怎样一种审美泥石流中,对节日的郑重,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乃至个人的幸福意愿,比旧社会的杨白劳还要落后!还要为自己找理由!加个班,日子仿佛比战地的红军还要凄惨。试问这些人,会给女儿买哪怕是二尺红头绳么?

就开始嚷嚷着穷人不需要礼服,不需要生活的仪式感和快乐,你真的了解穷人么?穷人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还是你借以寻找自我存在感杜撰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群体?我们要摆脱的是“穷性”,要寻找的是人性。有些人是,站在个人的立场,希望看到“穷性”不惜一切代价的维护过多的穷性!真正能够站在穷人的立场,才能看得见“人性”人向来都是有对节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这才是人性!

我们要的是文化自信

不是没文化自大

富人喝拉菲,买珠宝用奢侈品穿大牌,你们可以选择性的无视?无人问津?你跟着数大牌看包包,讲究!

富人选择自己文化的东西,不是文化的锅就是贫富差距的锅,总让某些人不舒服

富人佛系性冷淡没市场需求了?

富人有市场需求不去买浮华的品牌,而是追求汉服面料的精致与高贵这是错的?

user avatar

题主,你偷改题目就不厚道了。

你这一改,我不就跑题了吗?

————————————————————

谁说的,西藏拉萨大街上,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春夏秋冬,各种穿藏装的好不好~~

当然在工作日穿藏装的人仅限老人,周末节假日全民都喜欢穿。


我在西安城墙上见过几个穿汉服的女生,挺好的啊。只要少点作秀,多点热爱,多点传承。汉服boom也迟早会到来的。

只是那么多朝代,你们准备穿哪朝的?这是个甜咸豆腐脑问题~

(=•̀口•́=) ✧干巴爹

顺便,给大家贴一点我手机里的照片吧~








其实,我们藏装也有非常多的款式,但没有哪种最正式什么的这种纠纷。

这是因为不一样的藏装代表不一样的地区,所以就没人争正统啥的了~


最后









————————————————————

损害了大家的阅读体验真是对不起。

只是,

来来来,带大家参观一只珍兽。

一国之大,无奇不有,无蠢不在,奇观也,见识了。

user avatar

因为在日本你穿和服没人查你吊牌,没人说你形制不对,没人说你穿法不正确,你可以穿和服干任何事,即便是拍某种深受国内人士喜爱的电影都没人干涉你。

在国内汉服是神圣不容侵犯的,你穿成左衽会被批判,你闲来无事不穿上襦自娱自乐有人批判,你裙下穿个运动鞋都有人批判,加个防掉神器都有人说不尊重历史。讲白了就是这群老鼠屎搞坏了一锅汤。

user avatar

传承……

传承……

传承……

现在市面上的这个汉服真的是从古代传承至今的吗……

问主说了满清,那咱就提一句,带清朝正式建国还没多久,带清子民就开始把来华的朝鲜使者穿的山寨明朝官服当做戏服了……

……

请问您说的那个汉服是啥,有人知道吗……

我没记错的话也就是近些年这玩意才火起来的吧……

user avatar

讲真,不是诟病你,是你穿的确实奇怪。

汉服党们特别喜欢唐朝风,但是问题在于。

唐朝已经亡了太久了,汉服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路线了你懂伐...

要是汉服按:汉民族的服装这个路线走,最接近的是革命装,对,就是那个只有蓝绿灰的那个...

不说别的,你现在在日本街头穿个平安风甚至没多久的大正风和服别人也觉得你cosplay。

退一步说,即使你选择了唐朝,又不想穿的和农民一样,那么你的复原技术就直接决定了这衣服看着像啥。

现在淘宝上买的那些个纱的,雪纺的,棉麻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说难听点,你用化纤造个衣服,还和我说这唐朝人也穿这样?

我怎么没见着长安铺柏油路呢。

哦,棉麻不是化纤,但这是穷人才穿的东西,你们用棉麻布搞了一身贵族的装扮出来,放在唐朝是要被笑掉大牙的。

就和珠海那个什么鬼圆明新园的塑料龙椅一样。

放在现在看违和感爆了。

按古人的要求来?你有那钱干点啥不好...

这事放哪都被人笑,你去日本租一套面料贼差的和服满街逛,别人也觉得你是游客。

你们看着那些在景点租着垃圾衣服拍照的尴尬,怎么就不允许别人看你穿个垃圾衣服满街逛尴尬呢...

讲真,汉服真正的未来还是在改良上,历史的就到博物馆里去,现在的汉元素服不也挺好看,上了街绝对没人对你指指点点。

纠结和古代做的一模一样有什么意义?

我也没见日本男人一穿和服就把自己的脑袋剔的跟个湖心岛一样扎个武士髻出来,也没见几个日本女人现在依然喜欢赤口黑牙的。

(这东西放现在不叫漂亮,叫女鬼...)

(顺便一提我又看到一张赤口黑牙白面的,照顾各位的san值就不放了...)

从盘古开天地开始,就没规定什么叫汉服,也没说什么不能是汉服。

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汉服,为啥现在就必须仿古?

仿古我我也没见谁去仿个什么五代十国啥的汉服。

大清都早就亡了,何必抱着老祖宗不放手呢。

我懒得说什么民族主义者什么的话,但我要说,想把汉服推广开,甚至推广到全世界,靠的不是你把祖宗学的多像,而是你能把现在做到多好。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把老祖宗好的学了,把过时的扔了才能走到现在。

如果听那些个文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屁话,中国早亡了。

汉服要做的让所有人喜欢才叫复兴,只让小圈子里的人自嗨那永远都是小圈子的玩物。

本质上和lo娘cosplay没啥区别,为啥换成汉服就不允许别人多瞅你几下了?

华为手机哭哭哦

谁又能说接受度更高的汉元素服装不能是新中国的“汉服”呢?



(图侵删,这一个系列都好看,还有几张懒得翻了)


汉元素服装明明可以做成这样,何必抱着之前的不放手呢

user avatar

这完全无中生有嘛,坐标上海,春秋季时不时会碰到一些穿汉服上街的人。没发现有什么人会去诟病和嘲笑,专门卖汉服风格服饰(因为样子像但不是真的汉服,主要样子漂亮,穿着方便)的店也有不少。


不过我知道网上确实有那么一些人,看见汉服就联想到大汉族主义就联想到种族主义就联想到纳粹就联想到浴室。他们平日里哪怕看见一个人40度的天气里蒙着脸穿着厚重长袍腰间明显鼓鼓囊囊还有棱有角的都不会有什么不好的联想,偏偏看见汉服就像见了鬼一样,对于这种人用常理就没法解释了。

user avatar

唉,果不其然,自从发了这个回答,我最近的所有回答都被人恶意举报了,大家赶紧看吧,我坚持不住几天了。

以下是原回答:

在日本可以提问“如何委婉的告诉明治天皇的皇后她穿的和服是山”,而在知乎提问“如何委婉的告诉汉高祖刘邦他穿的汉服是山”却被举报删除,这就是原因。

没错,在知乎提问的人就是我,这个问题曾经也上过热榜,有很多人给出了很优秀的回答,甚至还有些人讲了很多的故事,文笔很好,但是很可惜,最终被汉服圈的人举报删除了。我之后还提过同样的问题,想让更多的人来回答,但没有一个能逃避被举报删除的结果。

日本穿和服的人并不逃避有关和服的问题,包括缺点,而我们的汉服圈子却不是这样,他们容不得别人说一句自己圈子的缺点,甚至只要是与汉服有关的问题,只要不是夸他们的,都一律抵制。

在日本,你很少会看到因为一个穿和服的女孩长得一般而被和服圈的人侮辱谩骂。但汉服圈中却恰恰相反。

在日本,你想要穿和服,只需要买一套漂亮的和服穿到身上就可以,没有人会因为你的相貌、你衣服的款式、你是否会行礼而对你品头论足,因为他们认为穿和服就和穿普通的日常衣服一样,不会人为的设置条件。

但是我们的汉服圈却完全相反,他们把汉服当做是一种特殊的服装,从相貌、款式、品牌、布料到礼仪,人为的设置了许多条件,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他们并不想让汉服普及,恰恰相反,他们通过各种的条件制约,让汉服圈犹如奢饰品一样成为高端、小众的存在,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一个是将和服大众化,一个是将汉服小众化,这就是和服圈和汉服圈的区别。

所以,诟病和嘲笑穿汉服的人,恰恰就是汉服圈的“守护者”们。

还有一点,因为汉服圈经常做一些让人气愤的事,长此以往,影响到了所有穿汉服的人,就好比“爱狗人士”一样,因为一些坏人而给整个群体抹黑。

当然,汉服圈的人会辩解说,那都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但是为啥你们锅里的老鼠屎就这么多呢,你到底是煮汤还是煮屎?

前几年刚有人喊复兴汉服的时候,我真是高兴,我们汉族传统的服饰和礼仪终于要和和服一样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汉服的复兴代表着文化的复兴,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看到汉服圈中各种的所作所为,有些事甚至令人发指,我从欣喜变成了愤怒,这些人利用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来为自己谋利,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打着复兴汉服的旗号,却活生生把汉服逼上了死路。

汉服圈子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把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变成了人人喊打,这种人难道不应该诟病和嘲笑?不光要被嘲笑,还要挨骂,不骂不长记性,不骂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汉服圈团体才是阻碍汉服普及的最大因素。

user avatar

日本的精英阶层,也经历过类似于五四运动的大讨论。觉得他们是彻底想明白了,西学到底是啥,该如何运用。所以他们成了发达国家。我们这里,五四运动搞汉字拉丁化,裸体游行。破四旧,又大烧大砸文物。现在又说穿汉服的是僵尸。次次极端。且对西学,只学形式,不学本质。用筷子吃饭,翻阅中医典籍,会不会毁了屠呦呦?那么你生在developing country这件事,为啥要责怪你曾曾曾曾祖父穿汉服,读论语呢?

user avatar

我知道你们最近钱到账了要树靶子打,但能不能树得有技巧一点?最近一个月我看的虚空树靶数量已经多得让我审美疲劳了!

再这样下去我要给关岛那边写举报材料了!

user avatar

中国人穿汉服哪里有被诟病和嘲笑了?起码在西安,周末去逛街吃饭,你总会碰到汉服小姐姐。要是在一些知名的旅游景点,更是有好些穿汉服的游客。我没有在生活中看到过任何诟病嘲笑穿汉服的人,连我妈妈这样的中老年人都不会对穿汉服的人感到诧异,更何况是年轻一代呢。而且要是遇到小姐姐的衣服好看,我可能还会忍不住多看两眼。

虽然汉服圈子在国内这几年越来越火,但是总得来说还算是小众。相当部分的人穿汉服(准确的说是改良汉服),主要就是因为觉得好看,汉服原教旨主义者属于极少数人。我自己也在网上买了改良汉服,在风和日丽的周末,和闺蜜约起来去青龙寺/南湖/兴庆宫/小雁塔/大雁塔等各种风景区拍拍照,度过愉快的一天。

很多回答分析了日本人穿的和服也不是正统和服,而是改良过的。有的答主表示要是在日本穿了十二单等正统和服也会被当成cosplay的人嘲笑。可是在中国,你穿的是正儿八经的明制汉服还是现代魔改汉服,绝大部分人是根本分不出来的,也不怎么关心。真正在意这个问题的,可能只有少数汉服圈子的人。

user avatar

中国逆向民族主义势力很强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喊出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踩大屠夫铁木真的画像,判刑一年。

user avatar

在日本见过大妈穿JK,

见过全套暗黑系lo娘装打着黑伞上街,

见过宅男穿着印有萌妹子的衣服,

见过各种颜色的头发,

见过汉服,

见过和服,

见过各种奇装异服,

没人嘲笑,没人看。

大家都很忙,没心思对别人品头论足。

在国内,

染个绿毛有人评论,

戴个choker有人评论,

穿个羽织有人评论,

穿个吊袜带有人评论,

穿个lo娘装有人评论,

穿个基佬装有人评论,

穿个JK有人评论,

连戴个礼帽,大家都觉得出奇。

归根结底,

还是大家太闲了。




所以,请不要针对汉服。汉服是无罪的。

人们也没有不尊重传统文化,

人们只是太闲了。



更新:

其实我是个马猴烧酒。

然而并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user avatar

只能说明那些随便嘲笑别人的人素质较低呗,还能说明啥。不要把问题推到自己头上,你喜欢穿什么都是自己的自由,而那些随便嘲笑别人穿衣的人,他们才是问题所在。

我还见过在迪拜哈里发塔下穿汉服拍照的妹子呢,我看不到周围有任何人嘲笑她,当时没拍照,有点后悔了。

说白了,这个事情的问题不在于你的穿衣,而在于那些人的嘲笑,这才是关键,一句话说明吧,他们的教养存在问题。

不过其实说实话我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只能庆幸我碰到的随便嘲笑他人的low货比较少吧。

user avatar

讲真,又被代表的感觉,谁嘲笑穿汉服的人了,就几个无聊的小编些了一些博眼球的文章渲染一下,然后到你这里进一步放大到中国人了。

汉服挺好看的,你爱穿就穿,又不是裸奔,谁鄙视或者瞧不起了,不信你穿着到外面走走,是你自己都没去实践,就已经被无厘头的结论吓到了

user avatar

可能是怕牵扯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和剃发易服的记忆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