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能问这个问题的朋友,都是想系统地学习经济学这门学科的。那么,与其读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科普类或者神棍类书籍,倒不如按照美国顶尖大学经济系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去阅读与学习。这不就等于自学了一个Ivy League学校的经济学本科学位吗?又给父母省了160万。
经济学这门学科也蛮有意思,本科层次、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其实学的是同一批东西,只是分析问题的工具和方法越来越深入。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intuition,也就是用经济学的思维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浅尝辄止或者仅仅入入门反而有害无益。OK,闲话少说,我们现在就假装自己是一个18岁的可人儿,刚刚拿到了美国顶尖大学经济系2018年秋季Fall Semester的入学邀约offer,接下来四年在最低要求的情况下哈佛等大学都要我们必须通读哪些书?多到吓死人,往下看。
第一年:最基本的先修课程(可以说第一年的这些教材就算是非经济专业的入门必读书籍了,年满18岁就应当能懂,没有任何借口,完全没有经过二度加工的,hin纯正)
第二年:写作与思维方式训练
第三年:任选三个专业领域进一步加深阅读(这里我就不贴封面图片了,要累死)
第四年:继续选择修读课程(重复第三年的阅读)或者选择写毕业论文(完成下面的要求)
写完这些,基本把全球前十高校经济系的syllabus看了个遍,感觉我的大学白读了。。。。。。。
接下来怎么办,硬啃英文原版还是先看中文翻译版(不是每本都有哦),我脚得只要不是嘴上说说我想学习经济学、而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好好学学经济学的同学还是应该硬啃下来。同学别走,不打扰,不打扰,看完以后会发现:不知不觉英文阅读和英文写作又提高了,哎,真是伤脑筋,人家本来不是冲着这个目的来的。
2018年1月3日更新
有朋友怀疑有的参考书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读的,确实,可以有取舍,但咱们不是先向最高标准看齐嘛?我教过美国的班级,其实能全部完成的70个人里面也就两三个,我把我参照的学校之一,Harvard的本科生培养计划截屏出来。我搜集这些书目的方法就是根据Harvard和其他藤校的培养计划一门门去找培养计划列出来的课程,然后看每个课程的最新syllabus里面列出来的推荐阅读教材有哪些。
我觉得经济学入门就是简单粗暴地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外加他的《宏观经济学》,没有比这三本更好的书了。(经济学原理是两册,分宏微观,曼昆还有一本中级宏观经济学,所以总共3本)
个人认为太多答主把入门程度定的太高了,根本不符合大部分人的阅读量(能力)。如果入门要求平时没事读AER,那估计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硕士以下经济学专业学生都不算入门。更别说把蒋中一的《动态最优化基础》列入必读书目,很多高校经济考研都没有这个要求好么。
按研究生程度列书单,大部分人根本就接受不了,所以这个题目下获赞最多的答案看似民科,而第二多的答案只是列了3种教材。毕竟不是为了考试,没几个人读得下去《实分析》,亚当·斯密《国富论》再没有营养,可读性也高多了。因为读者想要的是经济学入门读物,是对经济学的鸟瞰,而不是经济学研究入门路径啊。要经济学研究入门路径,照着顶尖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读书不就行了,不需要这么多介绍。
经济研究和入门是两码事,对科班人来说梯诺尔的《博弈论》是很好的教材,而对经济学入门者来说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明显更好。你想想同样解释锦标赛机制,张维迎用中国区域竞争的例子是不是鲜活了许多?所以入门读物首先考虑的是趣味性和可读性,以及让读者获得持续阅读的动力,其次才考虑严谨性之类的。
对仅仅只是想了解经济学概况的读者来说,不需要明白不同约束条件下如何选择模型,更没必要了解各种学术争论。让你说让普通读者明白最低工资法的各种争论有意义么?有那闲工夫,人家都读研究生了。授业的技巧在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让读者记住鲜活的例子,比如对一个零经济学基础且常常被各种贸易保护主义论调忽悠的人,首先不是让他明白新(新新)贸易理论,而是教他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现实。
说到底,科普就是把本学科典型案例讲授给大众,让大众对这个学科有个模糊的了解,有兴趣再进一步读。因此我觉得经济学入门就是简单粗暴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外加他的《宏观经济学》,没有比这三本更好的书了。学而有力,可以进一步读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教材,接着搜搜这方面中国权威经济学家的专著。
比如对中国(东北)经济发展感兴趣,可以读读瑟尔沃的《发展经济学》。读瑟尔沃专著的时候,发现对技术和就业率的替代性这方面感兴趣,因为现实中东北这些地方广泛存在着失业和塞钱就业现象,所以就想看看中国经济家这方面的研究。在CNKI一搜,发现林毅夫、蔡昉、刘瑞明对此研究很多,因此读读他们的书。再比如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感兴趣,发现陆铭、王小鲁等人对此有不少论文,于是看看他们的书。
如果在读了曼昆三本书之后,确定不了自己对哪些领域感兴趣,可以读读中信出版社引进各领域经济学家写的普及读物。挑书的时候,在图书馆里走到F0-49区域选,只要作者简介写着其是某某大学的教授,且书本内容是其研究老本行就行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书大部分都是行为经济学科普读物)
至于某些坑级入门读物,比如ABB的书,楼上很多人提到,我就不再提了。。。
我会写出步骤的理由以及为什么这样做。扫了一遍大家的推荐,没办法说对错,但是有时候会让一个入门者读偏颇。
这里的推荐会偏宏观一些。微观经济的顶峰是建模,这个已经不是纯粹的经济学了。
第一步:正三观
在推荐任何经济学书之前,我不推荐你读任何的 ” 书“ 。 在你读任何的经济学书(无论是理论还是通俗读本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
正三观。
为什么?因为经济学是一门很模糊的学科,甚至在每个学校中的分类都不一样,有的学校放在商科,有的学校叫社会科学,有的学校叫科学。所以,在经济学中是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派别和有些看起来还不错有一些听起来对但是非常不靠谱。所以在读任何”书“,甚至是教科书之前,需要端正下三观,了解下真正的世界。
说一句肯定会被抽的,但是我觉得是对的话:经济学本无基础,但是有初,中,高三段。与基础相比更重要的是三观一定要正,不要被专业名字忽悠到。很多东西是逻辑问题,不是学术问题。
在此推荐秒杀无数经济学教科书的一篇论文,这个论文可以秒杀掉市面上99%的经济学教科书。
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 - By Ray Dalio From Bridgewater
英文链接:
宏观经济运行的框架(英文原版)by Ray Dalio--Bridgewater.pdf中文翻译版本链接:
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框架(Ray Dalio)_百度文库首先,我们需要用这个文章好好正下三观。无数的经济学书和理论都太浮云和浮夸了。经济和金融,我只相信真正Hands on的人写出来的东西。Ray Dalio现在卸任了Bridgewater的CEO,和另外2个合伙人转做Advisors,专门专注于投资方向决策。Bridgewater现在应该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宏观对冲基金。
这个文章用非常好的语言,充分的说明了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调整并且融合了相当多的理论并且真正的和现实结合。
不管你是否有经济学功底是否真正懂得经济学,在你读任何数之前,必须读这个。
金融炼金术 - 索罗斯
豆瓣链接:
金融炼金术 (豆瓣)不用多说什么。这个也是一个帮助你更好了解这个世界的经济与哲学构架的书。索罗斯是少数几个业内的真正的大师级,并且愿意说真话表达真观点的人。
我保证上面两个作者说的都是真话,其他的现在很多书作者说的不是有偏颇就是有炒作或者就是在放屁。
第二步:基本功
三观被正之后,需要的是一些有学派偏倚,偏向学术一些,但是能带来一些真正知识的书。在这个部分你需要形成自己的经济学思维与观念。没有人会逼迫你偏向芝加哥学派,凯恩斯主义或者奥地利经济学派,但是你需要形成一套自己的经济学分析观。在真正的经济世界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原则和分析,是读书的最终目标。
现在应该读读这本书:
国富论 - 亚当.斯密
豆瓣链接:
http:// book.douban.com/subject /1261560/读这本书的原因其实就一个:亚当斯密与其经济学理论和思维,深深的影响到了当今世界的央行和政策制定者的思维,是战争以来之后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基础。在你阅读任何其他书之前,必须先了解下国富论极其其中的说法,在大脑中形成思维。
你几乎肯定会读个一知半解,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
经济学原理 - 曼昆
豆瓣链接:
经济学原理(上下) (豆瓣)也没什么好多说的,书名就说明了一切。
凯恩斯传
豆瓣链接:
凯恩斯传 (豆瓣)很负责的说,这个传记与经济学原理一样重要。凯恩斯主义与思想,包括他本人的一些建树,对于当时社会影响太大,而我们为了更好的理解,一定需要做一下归本溯源。
第三步骤:深入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再读一遍:
国富论 - 亚当.斯密
此时读肯定比第一次读的感觉会好很多。所以需要再阅读一次。
然后可以解除一下别的学派。在详细深入一个学派之前,我建议对其他学派做一下了解。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更有必要。
所以,先读读这本:
朋友还是对手 - 奥地利经济学派和芝加哥经济学派之争
豆瓣链接:
朋友还是对手 (豆瓣)真本书是在阅读奥地利和芝加哥派之前需要阅读的一本。了解一下各个学派以及他们之间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在基本书内自己选,不做详细推荐了。
第三步: 其他与选书标准
这个时候就可以敞开读。但是我仍然不推荐读任何的通俗类读本。通俗类最大的问题就是比较追求销量而太过于通俗,甚至有的就是哗众取宠。
选书标准:
唯一的标准就是作者。我们选任何书单中的书或者标准就是作者,我们需要选下面三种类型的作者的书籍:
我们会查作者所有的背景,评价以及做过什么事情,再决定于是否读他的书。这种方法可以淘汰掉市面上80%以上的纯理论无实际意义的作者以及大忽悠。
有关中国经济的书大多不靠谱,推荐几本还算靠谱的。
财经论衡 - 胡祖六
中国与世界的五大神话
豆瓣链接:
关于中国与世界的五大神话 (豆瓣)当形成自己的框架之后,就可以真正自己选书并且扔很多书。希望有用。
…………………………………………各种评论的一次性回答分界线……………………………………
下面全是一家之言,我就不参与任何讨论啦,做一个一次性想法总结。
1: 我其实非常后悔我在阅读真正的有价值的书和文章之前系统的学习了经济学。经济学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真正的对和错,正确与否。有的只是观点,学派,与模型。
2:我以上推荐的所有的书和文章,我对其中的建议是读完。我非常非常后悔没有早点阅读到,尤其是Ray 的How the machine works.
3:我可以几乎保证上面所有列出来的,除了凯恩斯传以外,几乎都读不懂。甚至接受了3年经济学教育甚至金融经济学教育后,你觉得你读懂了但是你读的仍然是错的。但是,为什么你在你不懂的时候就需要阅读这些?因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