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郭靖在与黄蓉两情相悦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娶华筝?

回答
郭靖在与黄蓉两情相悦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娶华筝,这是一个在《射雕英雄传》中引发读者广泛讨论和争议的情节。要深入理解郭靖的这个决定,我们需要结合他的人物性格、他所处的成长环境、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对承诺的理解。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郭靖的性格特质与道德观:忠厚、重情、信义为先

忠厚老实,不善言辞: 郭靖自小便生性木讷,老实本分,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更不会像黄蓉那样巧言善辩。他的情感表达往往是通过行动和坚守来实现的。
重情重义,恩情大于爱情: 郭靖是一个极其看重恩情的人。他生父郭啸天在临终前将他托付给哲别,而哲别则一手将他抚养长大,教会他骑射、生存之道。这份养育之恩,对郭靖而言是比天还大的。
承诺的神圣性: 郭靖对待承诺的态度非常严肃,甚至到了“一诺千金”的地步。一旦答应了某件事情,他就会竭尽全力去完成,不会轻易改变。这与他深受蒙古文化影响有关,在蒙古,对长辈和恩人的承诺是至高无上的。
区分“恩”与“爱”: 郭靖虽然深爱黄蓉,但他在内心深处,是将与华筝之间的婚约视为一种“恩情”的延续和“承诺”的兑现,而对黄蓉的感情则是一种纯粹的“爱情”。在他朴素的道德观里,履行承诺是比个人的爱情更重要的事情。

二、 华筝的背景与郭靖的责任:救命之恩、养育之情、家族联姻

华筝的救命恩人身份: 华筝并非仅仅是成吉思汗的女儿,更重要的是,在郭靖年幼的时候,是华筝在草原上救了他一命,将他从野兽口中解救出来。这份直接的救命之恩,在郭靖心中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分量。
成吉思汗的养育与器重: 郭靖在蒙古长大,成吉思汗不仅没有亏待他,反而视他为亲生儿子般培养,传授他兵法、骑射,并器重他,甚至许诺将华筝许配给他,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女婿,为蒙古效力。这不仅仅是成吉思汗个人对郭靖的恩情,更是对郭靖整个家族的认可和延续。
“许婚”的性质: 在当时的蒙古社会,尤其是草原文化中,长辈(如成吉思汗)为子女定下的婚事,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成吉思汗对郭靖和华筝的“许婚”,在郭靖看来,是一种不可更改的家族安排和政治许诺。他无法轻易违背这份许诺,否则就是背叛了养育他、器重他的成吉思汗。
对华筝的责任感: 郭靖也对华筝有着一份责任感。虽然他内心深处爱的是黄蓉,但他对华筝也并非无情。华筝同样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是“政治联姻”中的一部分。如果他抛弃华筝,不仅会伤害华筝本人,也会让成吉思汗颜面扫地,更可能引起蒙古内部的不满。

三、 黄蓉的出现与感情的纠葛:爱情的萌芽与现实的冲突

黄蓉的灵动与吸引: 黄蓉的出现,以其聪明、美丽、灵动和与众不同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郭靖。她与郭靖的相遇相知,是在郭靖尚未真正接触到中原武林之前。黄蓉的出现,给郭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之所钟”。
情感的萌芽与承诺的冲突: 然而,黄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郭靖之前在蒙古所做的承诺。他的爱情是发生在“已经有婚约”的背景下的。这种两情相悦的爱情,在郭靖朴素的价值观念中,并不能凌驾于他对成吉思汗和华筝的承诺之上。
黄蓉的理解与包容: 令人动容的是,黄蓉也非常理解郭靖的处境。她知道郭靖的“傻气”和他的“信义”,也理解他在蒙古受到的恩情。黄蓉的爱是成熟而富有同情心的,她没有强求郭靖违背承诺,而是选择支持和等待。

四、 郭靖的“迂腐”与“大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

“迂腐”的固执: 在现代人看来,郭靖的决定可能显得有些“迂腐”和“不近人情”,尤其是考虑到他对黄蓉深厚的感情。他过于执着于过去的承诺,而忽略了当下纯粹的爱情。
“大义”的担当: 然而,从郭靖的成长环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他的选择也体现了一种“大义”和责任担当。他肩负着成吉思汗对他的期望,也承担着对华筝的责任。他并非无情无义,而是将个人的情感需求,放在了更大的框架下考量。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郭靖的人物塑造,很大程度上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男性的期望:重承诺、讲义气、有担当。这种“重诺”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个人情感的选择。

五、 结局的曲折与人物成长的铺垫

草原的抉择: 郭靖在草原上坚持娶华筝,实际上是他在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个人情感和家族承诺之间做出的一次艰难抉择。他选择了后者,这既是对他的品格的考验,也是他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华筝的退让与成全: 值得注意的是,最终促成郭靖和黄蓉在一起的,并非是郭靖主动推翻了对华筝的承诺,而是华筝在明白郭靖心中所爱后,出于对郭靖的感情和对成吉思汗命令的理解,选择了退让和成全。她明白,强求来的婚姻,对谁都不好。
黄蓉的智慧与爱情的力量: 黄蓉的智慧和她对郭靖坚定的爱情,也是最终能够让他跨越这道坎的重要因素。她用她的爱和理解,最终赢得了郭靖的真心。

总结来说,郭靖坚持娶华筝并非出于“不爱黄蓉”,而是他对“恩情”、“承诺”和“责任”的理解和坚守。 他的性格是忠厚、老实、重义气的,在蒙古草原的成长经历,以及成吉思汗给予他的恩情,让他觉得必须履行他对华筝的婚约。这种选择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体现了他朴素而固执的道德观,以及那个时代背景下对个人情感的压抑和对承诺的重视。虽然这个情节让许多读者为黄蓉感到不值,但这也正是郭靖这个角色立体和真实之处,他并非完美,而是有着普通人的挣扎和局限,但也正是这种挣扎,让他的“情深”和“义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又重温了一遍这个桥段。。

这件事郭靖处理得非常非常烂,被读者观众扣上渣男的帽子也怨不得人

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郭靖在和华筝已经有婚约的情况下,他没有克制自己与其他女子的情感发展,任由自己与黄蓉越来越深,丝毫没有规避。这是第一步错。

明明有婚约却不告诉黄蓉,还互表心意,这是第二步错。

和华筝的婚约还没有处理好,就在桃花岛求亲,这是第三步错。

在托雷的刺激下,以信义为由选择华筝,此为第四步错。

既然选择了要和华筝完婚,却仍然不肯和黄蓉划清界限,居然还“要一直和黄蓉在一起”此为第五步错。

综合来看他在有婚约的情况下任由自己爱上黄蓉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要背负“渣男”的指责,因为他注定要在两人中做出选择,选谁都是错。一步错,步步错。

一些人会说:郭靖作为侠肝义胆,爱国爱民的巨侠,在大义面前放弃儿女私情是可以理解的,是有些读者格局太小了,就想着情情爱爱。

可是和黄蓉之间的关系不单是情爱,也有信义。当郭靖说自己要讲“信义”,不能言而无信,要继续履行婚约的时候,我真的想跳起来反问他:你这样对黄蓉又有否失信?与她厮守的承诺,还有登门求亲的行为,就可以随便不做数了吗?

还会有人说:那时候郭靖只是个毛头小子,又愚钝,情有可原。

当然情有可原,但傻子做错事就可以被原谅吗?年轻时犯过的错就不是错了吗?

并不能,

所以郭靖的确是一代豪杰,优点无数,但他这事也确实处理得很“渣。

user avatar

原著郭靖对华筝的感情实际上不只有兄妹之情,只是他向来迟钝没有及时发现,最后华筝害死他母亲他俩彻底没可能,这种感情也就永远掩埋了。

最明显的表现有两处,一处是原著里郭靖对华筝未婚夫都史有很强恨意,他是主动请求成吉思汗不要让华筝嫁给都史的,而华筝此前并没有专门表示过对这门亲事不满。后来成吉思汗和王罕等人发生纷争,郭靖直接脑补一切都是都史这个大恶人干的,而都史当时不过是和他一样的十几岁年轻人。

整本书里,郭靖对欧阳锋杨康都没有这么强的恶意,郭靖的恨意基本上全都给了华筝的未婚夫


郭靖道:“大汗待我这么好,我妈妈甚么都有了,不用再给我啦。”铁木真笑道:“你这孩子倒有孝心,总是先记着妈妈。那么你自己要甚么?随便说罢,不用怕。”郭靖微一沉吟,双膝跪在铁木真马前,道:“我自己不要甚么,我是代别人求大汗一件事。”铁木真道:“甚么?”郭靖道:“王罕的孙子都史又恶又坏,华筝嫁给他后一定要吃苦。求求大汗别把华筝许配给他



他丝毫不明白王罕、桑昆、札木合等何以要图谋铁木真,心想王罕和铁木真素来如父子一般,必是都史这坏人听信了大金国六太子的话,从中说大批谎话害人,我去将他捉来,逼他承认说谎,那么王罕、桑昆他们就可明白真相,和铁木真大汗言归于好,于是双腿一夹,胯下小红马疾冲下山。众兵将一怔之间,那红马来得好快,已从人丛中直冲到都史身边。


第二处,是郭靖理论上已经和黄蓉“两心相悦”的时候,黄药师要求他既然选择了黄蓉,就不许再见华筝了,郭靖沉默不回答,后来正面表示自己不能不见华筝。

我不知道是什么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情”会有这么微妙。

黄药师脸色稍和,道:“好,你不杀这女子也成,只是从今以后,不许你再和她相见。”郭靖沉吟未答,黄蓉道:“你一定得和她见面,是不是?”郭靖道:“我向来当她亲妹子一般,若不见面,有时我也会记挂她的。”


值得留意的是,郭靖虽然一直在说自己对华筝只是哥哥对妹妹的感情,但是他俩并没有结拜,名义上也从来不是兄妹。

原著还有一处暗线,就是作者在暗示郭靖这人根本分不清“情侣”和“兄妹”关系的。

拖雷俯身下望,见义兄郭靖赶散追兵,威不可当,心中十分欢喜,叫道:“安答,你好!”抱着旗杆溜下地来。两人执手相视,一时都高兴得说不出话。接着哲别与博尔忽也从旗斗中溜下。哲别道:“那三个汉人以盾牌挡箭,伤他们不得。若非靖儿相救,我们再也喝不到斡难河的清水了。”郭靖拉着黄蓉的手过来与拖雷等相见,道:“这是我义妹。”


郭靖此时和黄蓉两情相悦,但郭靖自然而然脱口而出说黄蓉是他义妹。有人分析说郭靖这是有心机,鸡贼,我不认同。

这段实际上表达的意思是,郭靖喜欢一个女孩子的时候,就会潜意识里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妹妹


郭靖这人根本分不清情人和妹妹的区别,他一直说华筝在她心里等于妹妹,其实就是在表示自己很喜欢她。


在原著最后,华筝在郭靖心里的地位已经和黄蓉相当了,不然郭靖不会给她这种承诺。

郭靖道:“妹子,你忘了我罢,我非去找她不可。”华筝道:“你找到她之后,还来瞧我不瞧?”郭靖道:“若是她平安无恙,我定然北归。若是你不嫌弃我,仍然要我,我就跟你成亲,决无反悔。”华筝缓缓的道:“你不用这么说,你知道我是永远想嫁给你的。你去找她罢,找十年,找二十年,只要我活着,我总是在这草原上等你。”郭靖心情激动,说道:“是的,找十年,找二十年,我总是要去找她。找十年,找二十年,我总时时刻刻记得你在这草原上等我。”
华筝跃起身来,投入他的怀里,放声大哭。郭靖轻轻抱着她,眼圈儿也自红了。
两人相偎相倚,更不说话,均知事已如此,若再多言,徒惹伤心。


所以郭靖对华筝的感情不只是兄妹情,只是他始终没有弄清。

到最后,华筝的做法使郭靖母亲身亡,蒙古和郭靖的祖国开战,黄蓉成为了对郭靖来说绝对道德正确的选择,这事情才算尘埃落定了

user avatar

评价任何人物,都不能脱离历史背景。

虽然小说是现代人写的,但设定却是南宋,如果你们不从历史背景出发,只看现代自由恋爱的视角,就很容易像某些高赞,根本理解不了郭靖的真实心理,只能把原因归咎于郭靖不够爱黄蓉,郭靖是脚踏两只船的渣男之类的结论。

很多人都知道倪匡说郭靖是一个“假人”、“伪人”,说他太“完美”,太不真实,我相信很多读者看到他的评价也会觉得不是完全没道理。原因其实不难理解:考虑到影响力贯穿千年的理学大儒朱熹就是宋朝人,金庸就把儒家伦理纲常统统往宋人郭靖身上安。

在郭靖看来,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是最高价值,除了身为武侠不忠君以外,其他所有原则都奉若圭臬。在双雕中,金庸多次写到郭靖对师长的奉若神明,基于父辈之约对杨康杨过的高度偏心,为了前辈之义要去砍郭芙的手,对上辈婚约的执念,遇到前辈人士觉得下拜是天经地义,凡此种种,哪怕在大胜关想拍死杨过之前还专门写了一句“一生最敬重师父”的旁白。

这么一个人,在个人情感上,也是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态度。虽然由于基本的人性,他也有七情六欲,然而一旦和伦理纲常冲突,他就本能觉得满足私欲是一种罪,马上退缩。在密室疗伤心猿意马想和黄蓉羞羞的时候,他觉得这是淫邪,是“和欧阳克一样坏”;在被拖雷义正辞严地教训了一顿以后,他脑子一热,真实的想法是,我竟然为了爱情这种私欲违背“信誉”,太可恨了,我要节欲,禁欲,没啥比守信更重要。

后来他在黄蓉半夜大闹富户之后,和岛上巨变前夕这两次,把持不住情欲,冲动之下答应了黄蓉要永远在一起,然而转头到了蒙古,伦理纲常的信仰又冒出来了,对李萍说,要南下去找黄蓉,如果黄蓉平安,他就要回来和华筝结亲,否则终身不娶。这完全和爱情没关系了,就是和“臣一死以报先王”的信义差不多的心态。

有人可能会觉得,既然你说他这么守信,为什么一开始和黄蓉在一起的时候不把华筝的婚约当回事?——因为拖雷没在他面前,他逃避现实,沉浸于爱河,本能地不去想而已。拖雷在任何时候跳出来提醒他,他的反应都会是一样的。

………………………………………………………………

你别把郭靖看成现代青年,就当作一个满脑子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的儒家卫道士,他的一切“完人、假人”的行为,都瞬间迎刃而解。

user avatar

因为郭靖内心认为如果他选黄蓉,华筝那边就决裂了,草原儿女不会拉拉扯扯。自己还理亏。重要的是,黄药师在那里,看起来他像被老黄吃定了。

如果选华筝,黄蓉不会马上离开他,黄蓉不讲大是大非,只愿顺心而为,而她的心完全交给郭靖了。选华筝,其实就是选了两个。

郭靖有选择困难症,通过选华筝,他实施了拖延战术,其实压根没解决问题。不回蒙古的理由是现成的,把草原兄妹送走,生活不就回归甜美了吗?反正他的人设是感情迟钝,不用为将来操心。

而且显得他没把老黄放在眼里,威武不能屈,这个也很重要。

因为黄蓉在爱情中完全付出,导致老黄在这个未来女婿那里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尊重。桃花岛提亲之前郭靖对黄药师是什么态度,之后又是什么态度?老黄牛逼一世,面对郭靖,一直都是被误会被伤害被放弃被责备。后来翁婿在桃花岛生活,郭靖是明摆着要按自己的方式过日子的,老黄只能逃走。

郭靖不是故意利用感情,他真的爱黄蓉。但这是以金庸为代表的男人的一个隐秘心理:

通过伤害最爱自己也是自己最爱的人,以伤害自己,通过这种自残的痛苦,来显示自己道德的完备。本质上,跟王莽责令儿子自尽是一回事。

他要显得自己立场坚定,没有被私情所左右。

所以,他向黄药师报仇时是要同归于尽的,大师父跟他讲明真相,他又惊又喜,反而把黄蓉的安危放在后面了,他的表现不如柯镇恶。

金庸真是如椽大笔,柯镇恶的形象多么立体,他去找到黄药师说明真相,对他来说是多么难。我猜,后来他对黄蓉的爱护,甚至可能超过对郭靖,体现到他对郭芙的爱护。对比之下,郭靖高大伟岸,但是内心的层次还不如柯镇恶。

金庸写的毕竟是通俗小说,后来通过李萍之死解决了困局。从这个意义上讲,奇女子李萍也成了工具人。郭靖也永远不会想到,他当初在树林子里那个因为拖延症发作而做出的决定,才是他母亲必须牺牲的原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