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整理了一下,因为原回答有自己理解错误的地方,主要在于:
1、上一站下一站并不是面向所跑的车辆的,而是记录路网的。
2、对于前方有多方向的分歧的,会标记多个方向,这个有两个评论中有实图,已置顶。
3、其他指出错误的评论也已置顶,请阅览。
但是在原文中修改的話,关于「下一站如何标记的地方」基本就是作废了,不过我觉得作为对「不知道中国国铁实际上本来有很多小型的站只是现在不用了」的人,作为一个知识了解吧,所以最终选择留着了。这也是这个回答在明知道需要修改的情况下迟迟未修改的原因,只能这样了,真的不知道怎么改了。正文有误的地方用鱼尾括号标注了。
-------------------------------------------------------------
一看就是大城市的孩子。中国的小火车站也是标注前后站的,可以这么标注的原因是小站前后(设计当初)一般只有固定的下一站,现在也越来越没有意义了,新建/改修后的大站,就都不标了(想标也不知道标什么了)。【此处有误,参见开头1、2】
我不知道远离大城市的小地方现在铁路什么情况,只说我常坐的京津这块儿的情况。
先提个问,北京站到天津站,坐相当于日本「在来线各停」的车,中途有几站?不要说「武清」一站,那是「新干线各停」。在来线的話,「廊坊」一站的、「廊坊、黄村」或者「豆张庄」「廊坊」的,都算急行甚至特急了,即使这类车是不带「K」「T」什么的纯数字车次。
我所知道的,停車最多的一趟,算上始發和終到至少有10站的,到「天津北」。后来随着「天津北」退出客运,这趟车天津方面终点站改为「杨村」。「北京」始发,途径「黄村」「魏善庄」「安定」「万庄」「廊坊北」「落垡」「豆张庄」,这是去年年初废除的6451/2次。
假设「北京」跟「天津北」之前就这些站(其实还有更多,「汉沟镇」「北仓」等等),此前一天还有一趟车时,「黄村」的下一站写什么?按理说应该写「魏善庄」,但是绝大多数的车「魏善庄」都不停,但写「廊坊北」的话(其实也不是所有较慢的车都停「廊坊北」),通过的那些小站,明明一天还有一趟车,凭什么就给人抹去了?这是很难平衡的方面。所以若「黄村」改修,真的不知道要写什么好。【此处有误,参见开头1】
中国铁路,尤其是大站,一个月台跑的路线太多了,不光是快慢车的问题,方向也多不一致,根本没有办法标注。把所有的「下一站」都标上,写十几个地名,又有什么用呢?【此处有误,参见开头2】
还有其他方面,比如中国的火车是买固定区间的票,在固定的月台进闸机,因此月台上根本不需要标注下一站是什么。中国的铁道,尤其是大站,越来越像机场,承担长距离移动,一个月台多条路线甚至多个方向共用,因此没有意义,也没有可能在一个月台标记上下站。
而日本铁路,城市区间与地铁无异,短站距,大量各停,无需指定车票即可出入站,进站之后坐什么车自己找,一个站台一般只跑一条路线,少数共用的也不过两条。可能有三条的,那也太少了。因为不像中国国铁从固定月台检票进站,所以需要乘客自行分辨乘车方向,有多条路线的,需要知道坐什么路线(就跟中国地铁换乘站一样,你要知道坐几号线,要知道坐开往那个方向的车)。
对于方向的标注,因为日本铁路一般一条线有不同的终到站(你可以理解成中国地铁的跑全程的车和短区间的车,虽然实际上比这个复杂),所终到站标在月台上会非常复杂,但是会标方向和主要区间节点。
比如西武池袋线上行练马以西的站会标:练马、池袋、小竹向原、涩谷、横滨、元町・中华街。其中「练马」用于指明方向,以及该站是主线与直通支线的分歧站,「池袋」是主线终点,「小竹向原」是直通方向支线的自社区间终点,「涩谷」是直通路线在东京地铁区间的终点,「横滨」是直通路线在东急东横线区间的终点,元町・中华街是直通路线的全线终点。很乱,另外对于长线的车辆,譬如中央线、东海道本线这种跨好几个县,终点那边的地名听都没听说过的情况也是有的。
但是下一站【在线路上】是固定的,且因为是短区间,下一站站名一般也都熟悉,所以是最适合的标注该月台列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其实套用到中国地铁上,应该不难理解。
贴两张之前坐过的小站区间的车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