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个偏颇的原因:
奴儿哈赤造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只需要防备西面、南面,而明军限于辽东边墙也是以防为主;等奴酋全占辽东之后,能对其造成威胁的明军进攻方面只剩了辽西走廊一条路。东南的朝鲜、西北的科尔沁、东北的女直各部都不用太过考虑,而明军也不太可能效仿明初,从登州大规模渡海北上攻击金复海盖和三岔口。
而杨应龙则不然,播州地界川湖贵三省之间,而且北界长江航道,南抵入滇主路,从这点上来说,起码杨应龙要以播州五司七姓一隅之地同时应对川湖贵三省的直接围攻,长远来看还有明廷调集浙直闽粤六省的能力,而云南出于重新打通与朝廷交通联络线的考虑,也会积极参与,如此一来,对杨应龙的围剿路线就会非常多,而历史上也是如此,最后杨应龙面对的是八路进剿的明军各路兵马,里头但凡有一路他播州叛军不能及时挡住,其他的几路就能一发入魂。
这是努尔哈赤在知乎上被黑的最惨得一次。
最主要原因是:杨应龙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造反目标,而努尔哈赤有。
如果杨应龙的目的是老老实实当播州土霸王,那一开始他就应该老老实实的,不要三番两次挑战明朝政府底线。
如果他的目的是想割据西南,那早在朝鲜之役胶着的时候,就应该动手,出兵席卷西南。更何况他招募的两个军师也建议他速取重庆、成都,挟持蜀王,以谋取西南。
如果他的目的是为死在重庆的儿子报仇,那他就不应该一直龟缩在海龙囤,试图凭借播州地利抵抗明军。明明最初实力占优,却把战争的主动权拱手相让给明军。
杨应龙的眼界比后来的奢崇明、安邦彦都不如,奢、安二人有较为明确的造反目的性,虽然成都、贵阳都未能攻下,但叛乱度比播州之役大多了。杨应龙没一明确目的,所以他最终也只能自绝于海龙囤上。
杨应龙连奢、安二人都比不过,哪来的脸比努尔哈赤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