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解读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职,哈国首都更名为努尔-苏丹?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职以及哈萨克斯坦首都更名为努尔苏丹这两件大事。这两件事紧密相连,共同标志着哈萨克斯坦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层政治意图和权力过渡的复杂性。

一、 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职:一次精心策划的权力过渡

纳扎尔巴耶夫在位超过28年,是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唯一一位总统。他的辞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 辞职的“表面原因”与“深层动机”

表面原因: 纳扎尔巴耶夫在辞职演讲中表示,他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并认为哈萨克斯坦需要新一代领导人。他还强调了“民主程序”和“权力交接”的重要性。
深层动机(猜测与分析):
确保权力平稳过渡与自身影响力: 这是最核心的动机。纳扎尔巴耶夫深知,长期掌权容易引发不满和潜在的挑战。通过主动辞职,他可以主动选择接班人,并在幕后继续发挥影响力,确保他多年来建立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不被颠覆。他并非完全退出政治舞台,而是从“前台”转到“幕后”。
规避潜在风险: 随着年龄增长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继续执政可能会面临更多不可控的风险,例如健康问题、经济衰退引发的社会不满,甚至是被迫更不体面的下台。主动辞职可以让他“体面地”退出,保留其作为“国父”的形象。
塑造历史形象: 纳扎尔巴耶夫渴望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伟大领袖”的形象,一个能够将国家带入稳定与繁荣,并懂得“功成身退”的政治家。通过主动辞职,他可以强化这一形象。
为接班人铺路: 他需要为自己指定的接班人(卡西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创造顺利上位和巩固权力的机会。过早地出现权力真空或继承危机,对任何人都不利。
展示“民主改革”姿态: 在国际社会日益关注民主和人权的背景下,纳扎尔巴耶夫的辞职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改革”的信号,尽管这种改革的性质和深度仍有待观察。

2. 继任者托卡耶夫的背景与角色

背景: 托卡耶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曾担任外交部长、总理,并在上议院议长职位上履行了“宪法指定”的继任者职责。他被认为是纳扎尔巴耶夫的亲信和可靠的代理人。
角色: 托卡耶夫的首要任务是接管并稳定国家权力,同时在纳扎尔巴耶夫的“指导”下执行政策。他被定位为“过渡性”总统,但其长期目标是巩固自身权力,并在必要时推行有限度的改革。

3. 权力过渡的“法律框架”与“实际操作”

法律框架: 根据哈萨克斯坦宪法,总统辞职后,由上议院议长接任总统职务,直至举行新的大选。纳扎尔巴耶夫的辞职符合这一法律程序。
实际操作:
“第一任总统”的特殊地位: 纳扎尔巴耶夫被授予“第一任总统——民族领袖”的特殊地位,这赋予了他终身担任安全委员会主席的权力,并在国家安全和未来政策方向上拥有极大的话语权。这意味着他的影响力并未消失,而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存在。
政治精英的支持: 他的辞职得到了哈萨克斯坦政治精英和军队的支持,这保证了权力交接的平稳性。
象征性意义: 纳扎尔巴耶夫的辞职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权力转移,而非完全的权力放手。他仍然是国家实际的掌舵者。

二、 哈萨克斯坦首都更名为努尔苏丹:巩固“国父”地位与政治象征

哈萨克斯坦首都从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发生在纳扎尔巴耶夫辞职的同一天,这并非巧合,而是纳扎尔巴耶夫权力过渡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1. 更名的背景与原因

“感谢”与“纪念”的表达: 更名是对纳扎尔巴耶夫“贡献”的一种最高形式的致敬和感谢。将首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无疑是将他个人的政治遗产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试图将其塑造成国家象征和民族英雄。
巩固个人崇拜与政治合法性: 在哈萨克斯坦,对纳扎尔巴耶夫的个人崇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将首都命名为“努尔苏丹”,是进一步强化这种个人崇拜,将他的形象深深植入国家认同之中,从而巩固其政治合法性和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稳定政治局势的信号: 通过这样一个重大的象征性举动,向国内外的政治力量传递信号:国家将继续沿着纳扎尔巴耶夫设定的方向前进,政局保持稳定,不必担忧“剧烈”的变革。
权力过渡的“装饰品”: 更名也为新总统托卡耶夫的上位提供了一个“合法性”和“连续性”的包装。他是在纳扎尔巴耶夫“功德圆满”的背景下接班的,也承载着“国父”的期望。

2. 更名后的影响与解读

对纳扎尔巴耶夫的影响:
永恒的政治遗产: 首都的名字将永远与他联系在一起,无论他将来扮演何种角色,他的名字都会被载入国家史册,成为哈萨克斯坦现代史的标志性符号。
政治话语权: 这种命名方式本身就赋予了纳扎尔巴耶夫一种天然的政治权威,在讨论国家发展和未来方向时,他的意见将具有特殊的权重。
对托卡耶夫政府的影响:
承载“国父”的期望: 托卡耶夫政府需要在实践中证明自己能够继承纳扎尔巴耶夫的“衣钵”,并继续带领国家走向繁荣。一旦出现失误,很容易被与“国父”的功绩进行对比,从而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有限的改革空间: 尽管托卡耶夫可能有意进行一些改革,但首都命名为“努尔苏丹”无疑会限制其改革的范围和深度。任何可能被解读为背离纳扎尔巴耶夫意志的举动,都会面临阻力。
对国际社会的信号:
稳定与连续性的保证: 这向国际社会表明,哈萨克斯坦将保持政治稳定,不会出现颠覆性的变革,尤其是在地缘政治敏感的中亚地区。
俄罗斯影响力的考量: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关系。纳扎尔巴耶夫的辞职和首都更名,很可能是在与俄罗斯等关键伙伴进行沟通和协调后做出的决定,以确保外部环境的稳定。

总结:

纳扎尔巴耶夫的辞职和首都更名为努尔苏丹,是哈萨克斯坦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并非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纳扎尔巴耶夫精心策划的一场权力平稳过渡的战略布局。

辞职是为了“退居幕后”继续掌控,确保个人影响力不失,并为自己塑造历史美誉。
首都更名则是为了巩固其“国父”地位,将其政治遗产与国家象征永久绑定,同时也为新政府的合法性提供“光环”加持,并传递政治稳定和延续性的信号。

这两件事共同指向了一个核心目标:在权力过渡的表象下,最大程度地维护纳扎尔巴耶夫家族和其所代表的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的稳定与延续。 托卡耶夫接任总统,更像是他作为纳扎尔巴耶夫选定的“代理人”,将在“国父”的注视和指导下,在有限的空间内履行其职责。

当然,长期来看,这种过度依赖个人威权和象征性政治的模式,是否能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仍然是一个悬念。而“努尔苏丹”这个名字,也将继续承载着关于哈萨克斯坦政治权力运作的复杂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也没有太多值得猜测的地方吧,年纪大了,早晚要退下来。现在退下来还有余力以“国民之父”和安全委员会主席的名义观察和间接控制政局一段时间,真的等到身体挺不住了,那时局面更加危险。

user avatar

唯一能确定的是纳扎尔巴耶夫的下台不是有规划的,而是突发事件。理论上他的任期要到2020年才会结束,如果是正常隐退的话完全可以等到2020年,或者提早宣布并培养接班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突然辞职。另外他虽然辞去总统职务,但仍会继续担任执政党(哈国实际上是一党专制)的党首以及国安会议主席。很多人拿纳扎尔巴耶夫辞职和叶利钦突然辞职做比较,但二者的背景完全不同。叶利钦下台时俄罗斯国内是有较为强大的反对派的,而自己执政又内外交困,所以他需要突然宣布下台来打乱对手部署。但纳扎尔巴耶夫在历届总统选举当中分别以98.8%,81%,91.15%,95.55%,97.75%的得票率当选(这得票率估计只有金正恩,萨达姆等人才能一较高下)。完全可以以总理之位好好培养接班人(他本人在担任哈共第一书记/哈萨克斯坦总统之前就长期担任总理),而不是这样仓促下台。这一点对比一下他周围国家接班经历就知道了:

1)吉尔吉斯斯坦:现任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熱恩別科夫在前总统阿坦巴耶夫的任期末期担任总理。

2)塔吉克斯坦:现任总统拉赫蒙的前任在内战中被迫下台,所以算不上接班。

3)土库曼斯坦:现任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前任总统执政的最后七年长期担任副总理(土库曼斯坦不设总理一职)。当然他是真接班人还是抢班夺权的还是存在争议的。

4)乌兹别克斯坦:现任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前任总统卡里莫夫治下担任总理达十三年之久。

5)阿塞拜疆:现任总统阿利耶夫只在他父亲任期末期担任过两个月的总理(2003年8月就任,10月当选总统,11月中卸任总理),但他父亲当年12月就死了,实在没时间继续在总理的位置上培养他。

6)俄罗斯:普京就不要说了,大家都直到他是叶利钦的最后一位总理,在任上干出成绩(打击车臣)才成功接班的。

可以看出那块地方的的接班人在接班前几乎全部都再前任总统手下担任过政府首脑(总理)作为接班人训练,哪有纳扎尔巴耶夫这种先辞职再培养接班人的?

在这之前哈萨克斯坦的政局一直扑朔迷离,外界对其的关注度也不高。在1998年,2007年和2011年哈萨克斯坦进行了三次修宪,大幅度增加了纳扎尔巴耶夫的权力。但到了2017年初哈萨克斯坦又进行了一次宪法改革,将部分权力重新移交给国会。正当外界认为纳扎尔巴耶夫要搞民主改革的时候,2018年7月纳扎尔巴耶夫又指示哈萨克斯坦国会和宪法会议批准他成为国安会议(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的终身领导人并大幅度的增加了国安会议的权力。在今年2月初纳扎尔巴耶夫公开向宪法会议咨询了关于结束总统任期的条款。但几乎同时他又把哈斯可斯坦的民生问题甩锅给内阁,指责他们办事不利,不会搞经济,将内阁解散。一些西方媒体将纳扎尔巴耶夫和二月份的民众示威联系在一起, 但我觉得关系不大,因为那些示威只有几十人到几百人的规模,不太可能撼动的纳扎尔巴耶夫统治。他下台要嘛是有什么突发原因他不想干了,要嘛是被统治阶级内部逼宫了,双方达成妥协体面的下台。

user avatar

不用过分的惊讶,一切按总统的剧本进行中,哈国总统着手接班人已经很长时间了,自乌国总统突然驾鹤西去后就开始加速权力更替。上一届政府就是一个过渡期,解散政府时已传出纳苏丹要辞职。

纳苏丹需要跟叶利钦一样生前安排好接班人,让接班人坐稳。不然哈国会成为如乌克兰那样,欧美与俄罗斯争夺的牺牲品。所以,哈国最近两年开启了密集的外交活动,跟各大国和重要国家联络感情。

纳苏丹是当下中小国中最有本身的头头之一。独立后顺应民意支持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加大与西亚各国的交往,大力支持哈萨克人本族文化的恢复和重建,改革文字逐渐删除俄罗斯文化痕迹,使得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的族裔差异明显化。跟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派系结盟,拉拢如前前总理中间中立派系,支持他们壮大平衡亲苏派,降低俄罗斯对哈萨克人的影响力。

同时维持跟俄罗斯的关系,没有公开排斥俄罗斯人,一直没有给俄罗斯任何把柄,弄得俄罗斯急眼了直接策反北部俄罗斯移民。他也没有乌国那样放任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的过分庞大,通过有限允许亲苏派的存在,遏制他们挑战总统的权力。

提倡全面开放交流和教育发展,没有搞封闭和愚昧化政策,大力支持年轻人到欧美和中日留学,在年轻一代中培养亲欧美派和亲华派,加速在年轻人中的去俄化。哈国总统知道自己不是欧美的核心利益所在,不会为了自己跟俄罗斯硬碰硬,所以一切控制在一定限度,没有引起俄罗斯的警惕反制。

哈国总统通过迁都的方式让旧权贵远离了国家核心权力圈,从跟上杜绝了苏联遗老们指点江山。通过让不同派系的相互制衡相互牵制的方式,确保了没有一个派系能过威胁总统的权力。通过 强大的总统+小政府+弱议会的方式直接控制全国,保障国家的稳定。

但是,导致哈国派系混乱和弱小,没有哪一个派别和人能过短时间内统领全国,如果纳苏丹突然没了可能陷入权力斗争,所以纳苏丹需要保障接班人能够驾驭全国。


纳苏丹这是在拯救整个内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