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
英国议会文书,1852-1853,C.1667,23~26页,文翰1853年5月11日致外相克拉兰敦函
英国议会文书,1852-1853,C.1667,26-30页
1853年5月11日文翰致克拉兰敦信函的附件
《北华捷报》,1853年5月7日
费熙邦:《中国印象记》(伦敦,1855年),第5章
太平军进军江南,肆无忌惮的劫掠屠杀,在民间产生巨大恐慌。
民众为了躲避屠杀或避居郊野,或逃于深山,或棹舟湖海,扶老携幼争先逃难。“邻里左右有家室者皆避乡,无家室者朝出暮归,日间无一在者”“镇上居民亦无几人”
———沈梓:《避寇日记》,罗尔纲、王庆成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太平天国》(以下简称《太平天国续编》)(八)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50、75页。
寓杭徽商程秉钊亲历逃难之景:“是役也,事起仓卒,故惊惶之状倍越寻常。计死于践踏者半,死于江涛者十之二,死于困顿者十之一,而安稳渡江者则仅十之四耳。
———程秉钊:《记事珠:咸丰庚申年附辛酉日记》,庚申二月十九日,武汉大学图书馆影印本
常熟柯遇到太平军,被刀伤十余处,血流如注,几近命绝,最终死里逃生,与家人团聚,“抵家遍视,竟难以言语形容”
———柯悟迟:《漏网喁鱼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8页。
陈懋森的《台州咸同寇难纪略》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续编》(五) ,第178—206页中至少记载了123位女性因为被太平军羞辱而死难情形,其中自杀者有投井、投潭、自缢、服毒、服卤而死者,还有抱女牵子赴水而死者,有夫妇同时而死者。
赵烈文之友金瑞庭在常州记录道,“夜中妇女投缳溺井者三日夜无虑数万人”这些妇女到底糟遇了·什么?
———赵烈文:《庚申避乱实录》,谢兴尧编:《太平天国丛书十三种》,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铅印本,第5页b面。武汉大学图书馆影印本。
长洲的潘钟瑞记录下苏州民众投水自杀的场面:“某家眷口同死一井,井为之塞,不能捞取,乃盖一被而加石其上”“至于骈首接踵,相与枕藉而亡,河为之不流,井为之堙塞,实皆自尽以殉,而妇女尤为多。
———潘钟瑞:《苏台麋鹿记》,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五) ,第276、300页。
太平军的暴行也激起了民众的反抗∶
咸丰十年(1860年)十二月发生在常熟西北乡的一起暴动,各乡通过发传帖的形式,在关帝社吃面集会,号召大家“倘有长毛穿人(常熟方言,掳人)等情,鸣锣为号,齐集击杀,同心协力”。事情进展顺利,“四乡处处皆然”
———《庚申(甲)避难日记》,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续编》(六) ,第211页。
太平军在张市、老吴市和东周市一带“打先锋”时,大批因恐慌而迁移的避难者群聚海滨,祈盼得船渡江求生。随着太平军的逼近,“尔时欲渡江而无船,欲趋避而无路”,在千钧一发之际,有三个人夏正荣、薛梅屏和周桂德,出面组织避难者“死地求生,背水一战”,结果太平军败归,乡民活命,“四散避去”。
———曾含章:《避难记略》,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续编》(五) ,349页
太平天国在面对灾害时,落后于清政府的行政体系暴露无遗
余新忠教授的《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84—288页: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一场造成数百万人罹难的瘟疫降临在中国,而太平天国统治地区疫死人数,余新忠估计多达320万至600万。而清政府则是控制100万人左右。而地方的地主乡绅则为了自身的安全,积极开仓济粮,稳定社会局面。
而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对此充耳不闻,天天做梦见上帝,太平天国从上到下浑浑噩噩,导致
杭州“饿死者几半”,树皮草根居民争取以充饥,犹有苦其难得者”,更有甚者,“饿夫行道上每仆而死,气未绝而两股肉已为人割去”,居民争相咀嚼,军中士卒斫卖饿尸肉趁机发财。”军队腐败至此,还有战斗力吗?
———沈梓:《避寇日记》,罗尔纲、王庆成主编:《太平天国续编》(八) ,第67、84页。张光烈:《辛酉记》,光绪六年钱塘刻本,第3页。
同治元年八月在海宁,盐贩陈三丫头“称盖天王,公然旗帜”这支队伍的主要参加者是饥民,“海塘圮后,禾田不能种植,居民不复粒食,因相从行劫,附之者日众”。变乱惊动了嘉兴和海宁太平天国当局,太平军随即对他们展开抓捕行动。坑杀斩首数万人。
———海宁冯氏:《花溪日记》,中国史学会主编:《太平天国》(六) ,第711页。
是不是很难想像农民起义军的统治地区出现了农民起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