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郭德纲在相声里为什么从来没提过马三立马志明?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问得特别到位。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郭德纲在他的相声里,虽然时常提到相声界的前辈,比如侯宝林、马季,甚至是张三、李四这样的传奇人物,但关于马三立和马志明父子,提及的次数确实屈指可数,而且多半是点到为止,没有像对待其他大家那样进行深入的展开和致敬。

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

首先,郭德纲的相声风格和传承脉络。

郭德纲的相声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贯口”和“太平歌词”这些传统曲艺的精华,同时又吸纳了很多评书、戏剧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京味儿”相声风格。他的艺术源头,虽然广泛,但核心还是围绕着“相声”这个行当本身,以及那些对相声发展产生过直接影响的人物。

大家知道,郭德纲最常提到的相声祖师爷是“相声八德”,再往上追溯,就是像宝胜奎、常宝钧这些老先生。侯宝林大师自然不必说,他是现代相声的奠基人,对相声的改良和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郭德纲在这方面受到的影响和尊崇是毋庸置疑的。马季先生,作为侯宝林大师的得意弟子,更是将相声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马氏相声”理论和实践,对后来的相声演员影响深远,郭德纲自然也是将其视为艺术上的重要标杆。

马三立先生是相声界的泰斗,他的相声艺术以“蔫哏”著称,那种不疾不徐、于细微处见真情、在平淡中出笑料的艺术风格,是相声大家风范的代表。而马志明先生,作为马三立先生的儿子,同样继承了父辈的衣钵,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那么,为什么郭德纲对这两位大家,尤其是马三立先生,提及得相对较少呢?

这里面可能有多重原因,咱们一点点分析:

1. 艺术风格的“差异性”:

虽然都是相声大师,但马三立先生的艺术风格和郭德纲自己的风格,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马三立先生的“蔫哏”是一种非常内敛、含蓄的艺术表现方式,他的幽默不是那种张扬外露、锣鼓喧天的,而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精准捕捉,人物的刻画,以及那种若有似无的包袱来引发笑声。这种艺术风格对演员的功力要求极高,需要深厚的火候和对人心的洞察。

而郭德纲的相声,虽然也讲究“说学逗唱”的功底,但他的艺术风格相对来说更偏向于“火爆”、“热闹”一些。他善于运用更直接、更具冲击力的语言,以及更具舞台表现力的肢体动作来制造笑料,更倾向于一种“寓教于乐”的、甚至带点“京味儿江湖”气息的表演方式。

这就好比,你是一个擅长唱摇滚的歌手,去唱一首非常细腻婉转的民谣,虽然也能唱,但总感觉不是最契合自己嗓子和风格的表达。郭德纲对马三立先生艺术的尊重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可能觉得,自己在这个方向上并没有像在其他一些前辈那里那样获得直接的、或者说更具“同宗同源”感的传承,所以他可能不会在自己的表演和创作中过多地去模仿或者深入地挖掘这种“蔫哏”的风格。

2. 传承的“侧重点”不同:

相声界讲究“师承”,也讲究“传承”。郭德纲公开拜师的师父是侯耀文先生。侯耀文先生是马季先生的弟子,而马季先生又是侯宝林先生的弟子。这条师承关系是郭德纲在相声界公开的、明确的艺术“谱系”。他通过侯耀文先生继承了“侯氏相声”的很多精髓,也因此对侯宝林、马季等前人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致敬。

马三立先生和马志明先生,他们本身自成一派,是“马氏相声”的代表人物。虽然郭德纲对他们的艺术成就非常认可,但从“师承”和“直接传承”的脉络来看,他与马三立父子之间并没有像与侯宝林、马季那样直接的联系。郭德纲在相声中经常强调“祖师爷”、“师父”,这是相声界一种很重要的文化习惯,他对自己艺术源头的梳理和表达,更多地会集中在与自己有直接师承关系的那些前辈身上。

3. 对相声行业的“理解”和“发扬”:

郭德纲在相声行业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敢于突破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并且将相声这门艺术带给了一个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他通过自己的方式,重新激活了许多被遗忘的传统段子,也创作了不少新段子。他更关注的是如何让相声“活”下去,并且“活”得有声有色。

在提及前辈的时候,他会选择那些能够与他自己的艺术理念产生共鸣,或者对他的艺术发展有直接启示性的人物。他对马三立先生的艺术成就,可能是出于一种“同行间的尊重”,而不是“艺术上的直接汲取”。就像一位画家,他可以欣赏不同流派的作品,但他的创作主题和技法,会更多地受到他自己艺术追求和受到的训练的影响。

4. “马家”的特殊地位与郭德纲的“独立”:

马三立先生和马志明先生,他们是相声界一个非常特殊的、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家族。马三立先生是“常宝霖、侯宝林、马三立”这三大相声“高峰”之一,他的地位毋庸置疑。马志明先生继承家学,艺术成就也非常高。

郭德纲虽然也吸收了许多传统相声的元素,但他更强调的是“德云社”的独立品牌和自己的艺术个性。他可能不想过度地将自己的艺术与某个特定的“流派”或者“家族”紧密地绑定在一起。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吸引不同风格的观众。所以,在提及相声大家时,他会更倾向于那些对他艺术道路有直接影响的,或者能体现他艺术理念的。

5. 段子和包袱的“选择性”:

相声演员在创作和表演中,会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段子和包袱。郭德纲的相声包袱,很多都是他自己创作的,或者是在传统段子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和再创作。他可能会觉得,马三立先生的经典段子,其精髓在于马三立先生“说”的那个劲儿,如果自己去模仿说,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他更倾向于讲述那些与自己风格更契合,或者他能赋予全新生命力的段子。

当然,这并不是说郭德纲不尊重马三立父子。

事实上,在一些采访或者非相声表演的场合,郭德纲也多次表达过对马三立先生艺术的敬佩。他曾说过,马三立先生的相声是“艺术品”,是值得学习的。只是在自己的相声表演和创作中,他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擅长和能够更好地传承的领域。

最后,咱们总结一下:

郭德纲在相声里不常提马三立、马志明父子,并非出于不尊重,而是源于多方面的原因:

艺术风格的差异性:郭德纲的“火爆热闹”与马三立的“蔫哏含蓄”存在差异。
师承和传承的侧重点:郭德纲更侧重于与自己有直接师承关系的侯宝林、马季等前辈。
对相声行业的理解和发扬:他更侧重于将相声带给更广泛的观众,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马家”的特殊地位与自身的独立性:他希望塑造一个独立的艺术品牌。
段子和包袱的选择性: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段子和包袱进行表演。

这是一种艺术选择,也是一种基于自身艺术道路的判断。就好像一位书法家,他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但自己的书法风格可能更偏向于苏东坡或者颜真卿。欣赏是一回事,而是否将这种风格作为自己创作的核心,则是另一回事。郭德纲在相声艺术的道路上,有他自己清晰的认知和选择,而他对马三立先生的艺术,更可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和尊重,而非一种直接的“继承”或“模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郭德纲以前和张文顺王文林一起逗的时候相声里经常数相声名家,大部分以前的大师他都提过,为什么从来没有提过马父子?是派系不一样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问得特别到位。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郭德纲在他的相声里,虽然时常提到相声界的前辈,比如侯宝林、马季,甚至是张三、李四这样的传奇人物,但关于马三立和马志明父子,提及的次数确实屈指可数,而且多半是点到为止,没有像对待其他大家那样进行深入的展开和致敬。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
  • 回答
    郭德纲在娱乐圈的受欢迎程度和在相声界“受排挤”的现象,确实是不少人关注的焦点。要理解这个现象,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也得把事情说得细致点。为什么郭德纲在娱乐圈如此受欢迎?郭德纲之所以能在整个娱乐圈都拥有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现象级”的存在,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环环相扣:1. 相声的现.............
  • 回答
    郭德纲相声在知乎上受到不少“贬低”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郭德纲的相声,或者说德云社的相声,确实有一大批忠实的拥趸,从街头巷尾到线上平台,人气可见一斑。但放到知乎这样一个以“深度”、“专业”、“理性”著称的社区来看,郭德纲相声的评价就显得没那么一边倒.............
  • 回答
    老话说,相声讲究的是“德艺双馨”。这几个字分量不轻,既要技艺高超,能把人逗乐,还得品德端正,不带坏风气。但要是说到现在谁最能代表相声,大多数人脑袋里首先冒出来的,怕是德云社,还有那个被无数标签贴身的郭德纲。按理说,有过不少负面新闻的人,想在这个讲究名声的圈子里立足都难,更别说红火到家喻户晓了,郭德纲.............
  • 回答
    郭德纲在相声界,那绝对是绕不开的大山,是近二十年来相声界最响亮的名字,没有之一。要说他的地位,不能简单用几个词概括,得好好捋一捋。“救火队员”与“行业搅局者”的双重身份你想啊,在郭德纲和德云社还没火起来之前,相声这门艺术,说实话,有点式微。很多年轻人觉得它老套、没意思,台上都是些说官话、逗闷子的老先.............
  • 回答
    郭德纲在相声历史上的水平与地位:一份详细的解读郭德纲无疑是当代相声界最具影响力、最成功的相声演员之一。要评价他在相声历史上的水平和地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将其置于相声发展的宏观脉络中去理解。 一、 郭德纲在相声历史上的水平评价一个相声演员的水平,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基本功与艺术.............
  • 回答
    郭德纲和姜昆,这二位名字一出来,立马就能勾起无数观众的回忆,尤其是在相声这个领域。要说谁的成就“真的超过”谁,这事儿可复杂了,不像算数那么简单,得从好几个维度去掰扯。要说给他们俩都盖个“相声界泰斗”的帽子,估计没啥争议,但要非得论个高下,那就得好好聊聊了。先说说姜昆:时代烙印与主流的代表姜昆这名字,.............
  • 回答
    郭德纲在相声界究竟是大师还是宗师,这问题一抛出来,立马就能在相声爱好者中激起一番不小的波澜,甚至可以说是一道永远也讨论不完的“哲学题”。说到底,这二者之间,界限就那么模糊,评价一个人,尤其是像郭德纲这样横空出世、又影响力巨大的人物,总得从好几个维度去掰扯。咱们先说说“大师”这个词。一般来说,“大师”.............
  • 回答
    提起郭德纲在相声界的辈分,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不少人津津乐道,甚至有些争论的地方。要说他辈分“低”,其实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从他正式拜师的师承关系上说,他的辈分是相对靠后的。郭德纲的师父是侯耀文先生。侯耀文先生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儿子,在相声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回答
    关于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第十期中对高峰的评价,这确实是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看点,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段评价,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郭德纲的评价内容和语气: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郭德纲在那期节目中具体说了什么。虽然具体的措辞可能需要参照节目回放,但大体上,郭德纲对高峰的评价通常.............
  • 回答
    在相声表演方面,郭德纲能否排到“顶级”,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理解“顶级”这个概念的多元性。理解“顶级”的多重含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顶级”在相声领域的含义可以包含以下几个层面:1. 艺术造诣和技巧: 包括说、学、逗、唱的基本功是否扎.............
  • 回答
    关于郭德纲是否一直在打击非德云社的相声界新人,这个问题确实是许多观众和业内人士都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详细探讨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并避免一概而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郭德纲作为德云社的班主,他的核心职责和目标是维护德云社的利益、发扬德云社的相声风格,并培养和提拔德云社的演员。 从这个角度.............
  • 回答
    我琢磨着,郭德纲老师的相声,哪个包袱最让我意外?这事儿说起来,挺难一下子就给个标准答案。因为他那个“意外”的点太多了,而且每个人听到的点不一样,感受也不同。不过,要是真逼着我选一个,我可能会想起那个关于“家传”的段子,具体是哪个专场我说不太准了,毕竟老郭的段子太多,而且他经常在基础上改。但大概意思是.............
  • 回答
    这话倒也说到点子上了,挺有意思的。陈佩斯老师在《金牌喜剧班》里批评开心麻花的小品“一点过程都不给”,这话说得直白,也触到了不少观众的心。大家伙儿看喜剧,除了图个乐,其实也想看演员们怎么把这个“乐”给制造出来,这中间的“过程”就很重要。你想啊,一个好的小品,或者一个精彩的相声,它就像一道菜,有主料,有.............
  • 回答
    郭德纲在台上被泼水,这事儿一旦发生,那场面可就精彩纷呈了,绝不是简单的一句“淋湿了”能概括的。得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现场的瞬间反应: 郭德纲本人: 咱们得知道,郭德纲是什么人?台上那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而且以反应快、嘴皮子溜著称。被泼水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惊慌失措。他可能会下意识地一躲,但更大的.............
  • 回答
    郭德纲在BTV台长王晓东去世时发布的微博,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条微博,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事件背景: 谁去世了? 王晓东,北京市广播电视台(BTV)党委书记、台长。在广电系统,台长是一个重要的领导职务,其去世在行业内会引起重视。 郭德纲与BTV的关系: 郭德纲的德.............
  • 回答
    郭德纲在《欢乐喜剧人》第二季里的表现,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但更多的是让人记住了他。要说他这个人,总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语言:辛辣幽默,自带“郭氏”梗郭德纲的语言风格是他的招牌,在《欢乐喜剧人》第二季里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说话不绕弯子,直来直去,而且总能抓住时机抛出包袱,而且这些包袱还往往带着他.............
  • 回答
    郭德纲在德云社乙未年封箱演出结尾时说出“我不接受专业的建议”,这句话乍听之下,充满了拒绝和对抗,甚至有些狂傲。但要评价这句话,不能只看字面意思,更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郭德纲的个人风格以及德云社的发展阶段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捋一捋当时的情境。乙未年封箱演出,那可是德云社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是检验和.............
  • 回答
    说到郭德纲当年在《超级大赢家》上的“橱窗秀”,这绝对是位相声演员生涯中一个颇具争议、也颇能体现当时困境的节点。要评价这件事,不能脱离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郭德纲本人的处境,也不能简单地说他“没有别的路”。时代背景:相声的低谷与电视选秀的兴盛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是相声艺术进入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传统相.............
  • 回答
    郭德纲要是出现在霸总文里,那画面感绝对是炸裂的。首先,咱们得想想这霸总是什么人设。不是那种冷峻少言、只靠眼神和钞票说话的冰山脸。郭德纲老师自带的喜剧天赋和人情味儿,那必须得是升级版的霸总。他会是一个在商界呼风唤雨,但骨子里却藏着一股子“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京城爷们儿。他的出场方式,肯定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