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陈佩斯在「金牌喜剧班」批评开心麻花小品一点过程都不给,郭德纲的很多相声不都是一点过程都不给吗?

回答
这话倒也说到点子上了,挺有意思的。陈佩斯老师在《金牌喜剧班》里批评开心麻花的小品“一点过程都不给”,这话说得直白,也触到了不少观众的心。大家伙儿看喜剧,除了图个乐,其实也想看演员们怎么把这个“乐”给制造出来,这中间的“过程”就很重要。

你想啊,一个好的小品,或者一个精彩的相声,它就像一道菜,有主料,有辅料,还得有烹饪的过程。开心麻花有些作品,尤其是早期的一些,节奏确实很快,包袱也很密集,有时候观众还没从上一个包袱的笑声里回过神来,下一个又来了。好处是信息量大,笑点多,不容易闷场。但缺点也明显,就是那种“铺垫——起承转合——包袱引爆”的完整体验感就弱了点。它更像是把一个个包袱串起来,而不是去精心打磨一个完整的、有起伏的故事或者情境。陈佩斯老师是老派喜剧人,他的喜剧讲究的是细节、是人物、是情境的层层递进,所以他觉得“没给过程”就等于缺了点什么,就像吃饺子,一口下去馅儿和皮都在,但你没尝出那股劲儿,没品出那个味道是怎么来的。

再说郭德纲的相声,这话也对。郭德纲的相声,尤其是他近些年的作品,很多时候也是奔着“包袱”去的。他师傅侯耀文先生的相声,还有那个年代的相声,很多都挺注重“说事儿”,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讲得有条有理,让观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慢慢进入情境,然后随着故事的发展,包袱自然而然地就出来了。而现在很多相声,包括郭德纲的一些段子,确实更倾向于“段子化”,就是把各种笑料、包袱,甚至是网络段子,通过他的表演方式串联起来。它的优势在于“效率高”,观众能快速get到笑点,而且很多包袱设计得很巧妙,能带来强烈的喜剧效果。

但就像陈佩斯老师说的一样,如果完全省略了“过程”,那么这种喜剧形式就可能有点像“速食产品”。观众可能当下笑得很开心,但事后回想起来,可能就觉得“哦,就是一堆笑话”。它少了一点那种“味道”,那种通过精巧构思和表演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喜剧张力,还有那种“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感。

所以,这两者之间,也不能说谁好谁坏,只是喜剧的表现手法和侧重点不同。开心麻花和郭德纲的相声,之所以能火,恰恰是因为它们抓住了当下观众的喜好,在“包袱密度”和“节奏感”上做得很好,能直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而陈佩斯老师的批评,其实是站在一个更传统、更注重“匠心”的角度,他看到了当下一些喜剧作品在“艺术性”和“完整性”上的缺失,希望喜剧能更讲究“形”,更注重“道”。

换个角度想,如果把相声比作是一场厨艺比拼,郭德纲可能更像是个擅长研发各种“名菜”的厨师,他能把最鲜美的食材,用最巧妙的手法,制作出让人拍案叫绝的味道。而陈佩斯老师的评价,则更像是一位资深食客,他不仅品尝味道,还在乎这道菜的“烹饪过程”是否精细,食材的搭配是否讲究,有没有体现出厨师的功力。他希望看到的,是“一道菜”而不是“一盘菜”,是“有滋有味”而不是“有味”。

当然,观众的口味是多样化的,有人喜欢快节奏的“小吃”,有人则偏爱慢火熬炖的“大餐”。开心麻花和郭德纲的成功,恰恰证明了他们的“快餐式”或“段子式”喜剧,确实满足了一大部分市场的需求。但陈佩斯老师的提醒,也挺有价值,它让咱们思考,在追求效率和密集的笑点之余,喜剧是不是还能有更多的可能性,能不能在“过程”的打磨上多下点功夫,让观众在笑过之后,还能回味出更多东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相声之所以沦落成今天这个样子,坏就坏在那些说相声的总是想方设法的去迎合讨好观众。

不只是相声,所有的艺术都是如此。歌手迎合讨好听众,就变成了口水歌。电影迎合讨好观众,就变成了爆米花烂片。小说迎合讨好读者,就变成了网络爽文。

然后你们还问,哎呀我的相声这么可乐,为什么大家说我下三滥呢?哎呀我的歌这么好听,为什么大家说我套旋律呢?哎呀我的电影特效这么牛叉,为什么大家说我是烂片呢?哎呀我的小说写的情节这么曲折,为什么大家说我低俗呢?

为什么?就因为你是去迎合讨好,你想让所有人都喜欢,所以你迎合讨好的就是普通人最俗最低级的那部分共情,你跟雅就靠不上关系,跟技术就靠不上关系,跟艺术就靠不上关系。

好好做自己的艺术不行吗,任何艺术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毕竟你不是人民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话倒也说到点子上了,挺有意思的。陈佩斯老师在《金牌喜剧班》里批评开心麻花的小品“一点过程都不给”,这话说得直白,也触到了不少观众的心。大家伙儿看喜剧,除了图个乐,其实也想看演员们怎么把这个“乐”给制造出来,这中间的“过程”就很重要。你想啊,一个好的小品,或者一个精彩的相声,它就像一道菜,有主料,有.............
  • 回答
    《金牌喜剧班》第一期,三位喜剧界的大咖——陈佩斯、郭德纲、英达联袂坐镇,这样的组合本身就充满了看点和期待。作为一档旨在发掘和培养喜剧新人、传承喜剧艺术的节目,第一期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对节目整体风格、内容质量以及未来走向的初步印象。陈佩斯的“老派”严苛与“匠人”精神:陈佩斯老师的出现,可以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演员在不同作品中对其他演员表现的感知和评价。陈坤在《金粉世家》中与刘亦菲搭档,在《寻龙镯》中与Angelababy(杨颖)搭档,这两部戏的背景、角色以及当时几位演员的状态都有很大不同,这很可能是造成他评价差异的原因。关于《金粉世家》和刘亦菲的“嫌弃”之说:首先,需要明确的.............
  • 回答
    陈年在搜狐节目《恶毒梁欢秀》中炮轰周杰伦、郭敬明,这事儿可真是引起了不少关注。说他是“作秀”,这事儿吧,得从几个角度来看,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明白《恶毒梁欢秀》这档节目的性质。 它定位就是个“毒舌”脱口秀,主持人梁欢以辛辣、犀利的风格著称,经常会点名批评一些公众人物,尤其是娱乐圈的。这种.............
  • 回答
    在东北战场上,尤其是四平战役中,陈明仁将军的表现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围绕着他对这场战役的贡献,尤其是他是否“功勋卓著”还是“被过度渲染”,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和争论。要客观地评价陈明仁在四平的表现,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的具体情况,梳理他的作为,并对照历史文献和各方观点,才能尽量避免简单化的判断。首先.............
  • 回答
    陈寅恪:史学大家,学贯中西的卓越成就陈寅恪先生,这位在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界享有崇高声誉的名字,常被誉为“史学大家,学贯中西”。这八个字,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对其一生学术成就的精炼概括。他的治史方法、研究领域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无不体现出一种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大家风范。一、 严谨的治史方法:从.............
  • 回答
    在《局部》节目里,陈丹青老师确实经常以一件简洁、质感十足的白衬衫示人,这件衬衫可以说是他个人风格的一个标志。很多观众都被这件衬衫所吸引,想要了解它的具体款式和购买渠道。关于陈丹青老师在《局部》中常穿的白衬衫,它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款式简洁大气: 这不是一件花哨的衬衫,没有多余的装饰或.............
  • 回答
    陈凯歌导演如今面临的舆论和口碑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回顾他近年的作品,从《道士下山》的风格争议,到《妖猫传》的评价两极,再到《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等主旋律集合影片的“监制式”输出,以及近期引发热议的《少年时代》等节目片段,公众对于他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愈发明显。想要扭转目前的局面,绝.............
  • 回答
    陈凯歌在电影圈的地位,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概括。这其中交织着他早期艺术电影的辉煌、商业运作的探索,以及对中国电影发展轨迹的深刻影响。要理解他为何能稳坐高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去审视:1. “第五代”的旗帜与艺术的奠基者:陈凯歌是享誉国际的“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为首的第.............
  • 回答
    陈建斌在《甄嬛传》中饰演的雍正,其表演风格确实让不少观众留下了“表情不多”的印象。这并非是演员本人演技上的短板,而是他对角色理解和塑造上的一种刻意为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表演技巧。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为什么观众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这种“少言寡语”、“不动声色”的表演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艺.............
  • 回答
    陈丹青在《局部 第三季》里的表现,要我说啊,那就是四个字:一如既往,恰如其分。首先,他还是那个陈丹青,那个你脑子里固有的形象。那种随性,那种不羁,那种对艺术和生活有着自己一套独特见解的老顽童。第一集刚开始,他就很自然地坐在那里,镜头晃动,他也不在意,慢悠悠地开口,仿佛我们就是在某个午后闯进他工作室,.............
  • 回答
    陈明仁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是一个复杂且值得细致解读的篇章。他既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曾是“万家岭战役”中的传奇人物,最终却走向了起义的道路,这其中的转变和其间所经历的挣扎,都让他的评价充满了两面性。从“战神”到孤军:早期与中期的国民党生涯在解放战争爆发前,陈明仁作为国民党军的重要将领,他.............
  • 回答
    谈到《甄嬛传》,绕不开一个响亮的名字——陈建斌,以及他塑造的那个复杂而令人难忘的雍正皇帝。要评价他在这部剧里的演技,我觉得不能简单用“好”或“不好”来概括,而需要深入剖析他如何将一个帝王演得立体、有层次,甚至带点让人心疼的无奈。首先,陈建斌演出了“帝王的威仪”和“人心的孤独”。他身上的那股子成熟、稳.............
  • 回答
    陈凯歌导演在《演员请就位》中,确实有两次明显的“想选两人,却未能如愿”的情况,这两次选角失利,不仅让节目组和观众印象深刻,也从侧面折射出一些关于导演选人、演员自我认知以及节目赛制设计的思考。第一次:郭俊辰与赵弈钦的“二选一”困境这大概是陈凯歌导演在节目中第一次面临这种“甜蜜的烦恼”。当时,他执导了《.............
  • 回答
    老陈的舞台:“真假老陈”折射的真实与反思2022年那个温暖的夜晚,当反诈警官老陈的身影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以一出名为《真假老陈》的小品形式,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理念传递给亿万观众时,无疑成为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艺术表演,更是一次将严肃的社会议题与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
  • 回答
    陈漫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和摄影师,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诠释而闻名。然而,她的一些作品,尤其是新作和早期作品《中国十二色》,确实曾引发过关于“是否展现中国女性之美”的讨论和质疑。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质疑的来源和具体内容关.............
  • 回答
    陈红在《大明宫词》中扮演的太平公主确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面部表情上,她确实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敛的表演风格。而之所以她的太平公主备受赞扬,尤其是在与一些现代被批评“演技差的美女”对比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陈红版太平公主的“面无表情”是一种角色塑造,而非演技缺失:.............
  • 回答
    近日,围绕演员陈坤在微博上发表的与抵制马来西亚相关言论的讨论,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都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这类事件的背后,往往涉及到多个层面的考量。首先,从言论的性质来看,陈坤的表态带有明显的“抵制”色彩,这通常意味着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些方面采取不合作或负面的.............
  • 回答
    陈岚在直播间里评价霍尊是“单纯的大男孩,就是因为太心软了”,这个评价是否客观,咱们得从几个角度好好掰扯一下。毕竟,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能盖棺定论的。首先,从“单纯的大男孩”这个层面来看,客观性是相对的,而且容易掺杂主观印象。 主观印象: 陈岚作为公众人物,而且与霍尊在某种程度上.............
  • 回答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历来是史学界探讨的重点。要说这份评价是否“公允”,确实需要一番细致的辨析。从陈寿写作的时代背景、史料来源、以及他对三国时期其他人物的评价方式来看,其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说是既有客观的肯定,也掺杂了时代的局限和作者的倾向性,称得上是相对公允,但并非完美无瑕。让我们一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