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根本的原因是马其顿王国和马其顿共和国并不是同一个地方,和什么长安,洛阳,鲜卑都并不类似。
古典时代的马其顿王国其实位于现在的希腊马其顿三省,而现在的马其顿在古典时代被称作陪奥尼亚(Paeonia),陪奥尼亚人的语言更接近伊利里亚语和色雷斯语。这才是马其顿被斯拉夫化的根本原因——作为对比我们看到,伊利里亚人大部分都被斯拉夫化成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人,三分之一的色雷斯人被斯拉夫化为了保加利亚人。
马其顿的埃德萨(不是叙利亚的埃德萨)、维尔吉那、佩拉、塞萨洛尼基、腓力比、安菲波利斯都不在马其顿境内。
南马其顿的希腊化,在马其顿扩张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并不是马其顿征服希腊半岛的结果——且不说古马其顿语本身就是希腊语的方言之一,且逐渐通用阿提卡、爱奥尼希腊语。
而陪奥尼亚之所以被称作马其顿,是马其顿征服/希腊文明扩张的结果。二者地位完全不一样,希腊文明的优先级,是希腊半岛=南马其顿=色雷斯>陪奥尼亚=伊利里亚=北色雷斯。
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同时是:塞尔维亚帝国(斯帝芬·杜尚)的首都、阿尔巴尼亚人特蕾莎的故乡。
因为希腊人认为马其顿改名叫做马其顿共和国是斯拉夫人对于希腊历史的据为己有。
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是希腊独立战争以来的希腊人观念的发展,第二是冷战结束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地位问题。
主要参考为《希腊的现代进程——自1821》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希腊是个什么概念:
(当然中间一部分的批评或许有一些年代感了)
我们首先得看到现代希腊是自1821年之后横空出世的一个新兴的概念,它的民族与地域是重新塑造的结果,当然其与之前的世代的关联很强烈,但是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那么我们再看他们是如何框定希腊人的:
看到这里诸位是否已经发现早期希腊的民族主义的不同了:在这种叙事下希腊人是希望能够以自己为主导去建立一个新的秩序的,在这个话语体系里马其顿等地区的居住者是他们的兄弟,是需要他们去解放的,希腊应当是巴尔干与小亚基督徒共同的认同。但是现实却是:希腊既无法让半岛的其他族群认同这一点,也无法靠着自身的实力来完成这一点。随着后面巴尔干联邦的两次尝试的失败(第一次在19th末的希腊首相与执政党的设想,第二次是巴尔干各国的共产党组织的设想),希土战争的失败,使得最终的历史走向来到了冷战之后。
到了这一时期,从南斯拉夫时期走来的马其顿人已经被完全视为斯拉夫人了(废话,不是斯拉夫人干啥要去加入南斯拉夫联邦),那么这种分野也就显得格外强烈,那么希腊人便是将马其顿人完全看做了异民族,所以他们对于这个问题十分敏感,反应自然也就十分强烈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一点便是:由于近代希腊的“失败”使得希腊的民族主义变得更加地“狭隘”,由于他们利益的失去,所以他们也就对于外部更加的抱有敌意。也就带来了现在的马其顿名称勘定的问题。如今马其顿改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算是为巴尔干现代进程中的这一幕划上了一个句号。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指责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巴尔干现代进程的产物;更不是单方面的指责希腊人,因为马其顿人自身的身份认同就是一团糟,而且希腊人的民族主义也是巴尔干现代进程中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打个比方,元朝末年,朱元璋北伐失败,永远困守江南,后来沙俄入侵北中国,在北方建立了一大群斯拉夫国家,经过几百年变迁,在陕西和河南的斯拉夫人建立了大汉王国,然后南方的中国不同意,因为陕西和河南是中国故土,汉是中国古称。
2019年1月12日,马其顿国会通过决议,将国名更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只为平息多年来与邻国希腊的争端,为本国加入欧盟和北约铺平道路。
希腊之所以坚决反对“马其顿共和国”这个称呼,便是认为古马其顿王国的历史,是希腊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拒绝被另一个主权国家所“盗用”。
当然,说到马其顿,其在希腊乃至整个人类历史的最大存在感,便在于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356BC-323BC)这位古代马其顿王国的国王。
他的父亲肺力二世统一了古希腊,让自己的儿子师从伟大哲人师从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继位后,平定了色雷斯与底比斯反叛,率希腊诸邦联军三万五千渡海东征,讨伐希腊世界的宿敌波斯帝国。
在决定性的伊苏斯之战,亚历山大以马其顿方阵击败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大军,征服叙利亚与埃及后,又回师两河流域,在高加米拉之战歼灭波斯二十五万大军,攻克了巴比伦,并势如破竹连下名城,攻取波斯帝国全境。
随后,亚历山大继续攻取中亚的大夏和粟特,向南征服印度河流域。远征历时八年,行程五万余里,他建立的前所未有大帝国,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并将希腊文明传播至各地,被誉为【世界之王】。
上古西方世界的中心地区是中东,这里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同时也就产生了人类最早的大规模战争,从两河流域到埃及,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兴亡更替。世界历史上,欧洲、北非、西亚、中亚、印度,基本是一个统一的文明区,数千年来的彼此交流也非常密切。
因此, 首次们统一了这个大文明区内的绝大部分疆域的亚历山大大帝,在整个欧洲历史的评价和地位极高,相当于他们的“千古一帝”“始皇帝”,在各个权威榜单中,他都和牛顿一样,被公认为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欧洲历史人物。任何一部欧美教科书,都肯定会对其大书特书。
他的名字,从此同样也成为无数欧洲人最常用的名字之一。包括了苏格兰王国三代国王,俄罗斯帝国三任沙皇等等。
亚历山大大帝的地位如此隆高,他起家的马其顿王国自然也在整个欧美世界家喻户晓,可以类比秦国和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隆高地位。
另一方面,当人类进入工业化和近代化时代后,近代民族主义随之诞生,而且注定是一个吞噬一切的怪兽,不论一个民族大小、强弱、贫富,随着现代化进程,都势必会催生出各自相应的民族主义思潮。
而且,随着族群的物质文化水准的提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交流便利,通过多媒体传媒,将本民族资讯的迅捷覆盖,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只会与日俱增,绝不以任何善良的理想的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某些曾经在历史上有过巨大功业,征服过大片疆土的民族,其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也同样尤为强烈,在接受了相应的资讯影响后,很容易就会演化成为民族主义者。
诞生了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便如是。
因此,希腊对北马其顿的外交压制,历经近三十年努力终于迫使其屈服,并非是无谓的口舌之争,而就是避免产生类似的“亚历山大大帝不再是希腊英雄”“亚历山大帝国不再是希腊历史”的尴尬恶果,就是彻底打消北马其顿对其民族悠久历史和北部领土的可能威胁。
因此,从1991年,“马其顿共和国”从前南斯拉夫独立以来,整整27年时间,希腊一直在国际外交领域竭尽所能,令这个新生国家无法加入欧盟和北约。
也正是这场持续27年之久的小型冷战,终于迫使“马其顿共和国”宣布改名,从此以后只能以“北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存于世间。这也意味着这个国家对古马其顿历史和亚历山大大帝,从此再不能有任何独占权宣称。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的遗存,希腊人虽然丢失了很多领土,当前国力也小弱衰微,但终于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不被他人觊觎和夺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