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相比于古希腊和中世纪罗马帝国,现代希腊为什么这么拉胯?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希腊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时期,要理解现代希腊与古希腊和拜占庭罗马帝国(中世纪罗马帝国)之间的“差距”,需要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这绝非一句简单的“拉胯”就能概括,而是无数历史事件、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断裂:辉煌的遗产如何成为沉重的包袱?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古希腊文明的辉煌,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包括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漫长统治,给希腊留下了极其深厚但又极度复杂的遗产。

古希腊的启蒙与民主之光: 古希腊,特别是雅典,是西方哲学、政治、艺术、科学的摇篮。民主的雏形、理性思维的兴起、对人类理性的探索,这些成就足以照耀千古。然而,这种辉煌也带来了“傲慢”。希腊人长期以来可能存在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在文化和思想上曾达到过顶峰。但这种顶峰,与现代世界的现实是脱节的。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奴隶制经济模式,与现代民族国家、工业化、全球化经济是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
罗马帝国的遗产与“二等公民”的身份: 罗马征服希腊后,希腊文化深刻影响了罗马,但希腊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性也逐渐丧失,逐渐成为帝国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时期被视为“被征服者”。尽管拜占庭帝国时期,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文化也得以延续,但希腊所处的地理位置(东南欧的十字路口)也使其成为历代帝国征伐的对象。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更是长达数百年,这段历史对希腊民族意识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中断了与欧洲其他文明的直接联系。当19世纪希腊独立时,它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欧洲,一个已经经历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欧洲。

二、近代国家的艰难诞生与曲折发展:独立之路并非坦途

现代希腊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斗争和妥协的过程。

漫长的独立战争与外来势力的干预: 希腊独立战争(18211832)得到了英、法、俄等欧洲列强的支持,但也正是这些“支持者”,在战后对希腊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深度干预。他们扶植了外来的国王(奥托王子),并根据自己的利益划分了希腊的疆界。这种“恩赐”式的独立,使得希腊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外部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民族国家的构建挑战: 建立一个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统一的法律、有效的税收体系、现代化的军队和教育系统。然而,独立初期的希腊,仍然受到旧有社会结构、地方势力和政治派系的影响。国内政治动荡,王朝更迭频繁,政府的行政能力相对薄弱。
“大希腊理想”的迷失与地缘政治的困境: 希腊独立后,心中仍然怀揣着“收复失地,重建拜占庭荣耀”的“大希腊理想”。这驱动了他们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扩张政策,特别是针对奥斯曼帝国。虽然希腊在某些战役中取得胜利,获得了更多领土,但随之而来的“小亚细亚灾难”(1922年)导致了大规模的难民潮和经济崩溃,是其民族历史上的一个巨大创伤。此外,希腊地处巴尔干地区,长期以来受到周边强国(俄罗斯、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夹击,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也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空间。

三、经济结构的转型困境与债务危机:辉煌的遗产与现实的经济模式不匹配

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拉胯”与否的重要指标,而希腊在经济转型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农业基础与工业化滞后: 希腊的主要经济基础在相当长时期内是农业和航运。虽然航运业是希腊的优势产业,但其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这导致其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与那些已经完成工业化并转向高科技、服务业发达的西欧国家相比,希腊在产业升级方面存在差距。
欧盟成员国的双刃剑: 加入欧盟在一定程度上为希腊带来了发展机遇,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商品和人员的自由流动。然而,成为欧元区成员国也意味着希腊失去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无法通过货币贬值来提升出口竞争力。当希腊的财政状况出现问题时,其债务危机的影响也会被放大,并波及整个欧元区。
长期的财政赤字与债务积累: 希腊的债务危机并非一日之寒,而是长期财政管理不善、税收征缴不力、公共支出过大等因素累积的结果。民众对国家的信任度不高,避税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政府收入不足。同时,政府的福利体系和公共部门的效率也存在问题。当金融危机爆发时,这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便集中爆发,导致国家财政濒临崩溃,不得不接受国际援助,并实施严苛的紧缩政策,进一步压制了经济活力。这种债务困境,无疑是现代希腊与过去辉煌时期最鲜明的对比。

四、社会文化与政治体制的挑战:历史的印记与现代化的冲突

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也为希腊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挑战。

家族主义与裙带关系: 在希腊社会,家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往往高于个人能力和制度规则。这种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裙带关系和腐败,阻碍了公平竞争和公正的社会运作。在一个强调透明度和效率的现代社会,这种文化弊端会显得尤为突出。
政治极化与低效率的治理: 希腊国内政治长期存在左右派的激烈对立,导致政策难以连续,政治改革举步维艰。政府的决策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也影响了国家治理能力。相比于古希腊的哲学思辨和中世纪罗马帝国高效的行政体系(尽管是以君主制为基础),现代希腊的政治治理显得较为碎片化和低效。
教育与人才流失: 虽然希腊拥有悠久的教育传统,但现代希腊的教育体系在培养适应全球化经济需求的人才方面仍有改进空间。经济危机期间,大量高素质人才选择离开希腊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这无疑削弱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未来潜力。

总结来说,现代希腊的“拉胯”并非是其民族特质问题,而是历史演进过程中多种复杂因素叠加的结果。

它继承了辉煌的文明遗产,却也背负了长期的外族统治和封闭的历史包袱。它艰难地走向了民族国家的道路,却又在地缘政治的夹缝中挣扎。它在融入欧洲大家庭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经济结构单一、财政管理混乱等深层次的病症。它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带来了挑战,其政治体制也亟待革新。

将现代希腊与古希腊和中世纪罗马帝国简单对比,就像是拿一个历经沧桑的古老城市,与它年轻时期的 blueprints 相比。古希腊是文明的黎明,中世纪罗马帝国是强大的帝国,而现代希腊则是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现代世界中,努力寻找自己位置的后起之秀。它的“拉胯”,更多的是一个年轻的、历史包袱沉重的民族国家,在适应现代世界规则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客观地看待希腊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它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地中海的阳光少雨,会使得文化更易于扩散,而非沉淀。不止希腊,腓尼基、罗马、威尼斯、奥斯曼、西班牙.....都更容易成为凭吊之地,却很少有人文渊薮。

user avatar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现代希腊拉跨?

真正了解了近现代东欧历史和希腊历史的人都不会这么认为,现代希腊反抗比自己强大几十倍的奥斯曼帝国和埃及帝国,以极其血腥的代价赢得了自由,成为巴尔干地区第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希腊经过数次战争,领土比独立时增加了一倍多,成为东地中海和东南欧的重要地缘势力;希腊是二战所有沦陷国家中抵抗时间最长的,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希腊是巴尔干地区最富裕的国家没有之一,凭什么说希腊拉胯?

拉胯这个词用来形容国家本来就很有问题。

没错,希腊没能重建拜占庭帝国,没能重现古希腊亚历山大的辉煌,但过去的那些成就之所以能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因素,现代希腊并不具备,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开发注定了希腊这个位置不再是重要的文明枢纽,希腊又没有巨大的人口和领土,怎么可能重现过去的辉煌?

古希腊连个持久统一的政权都没有,拜占庭帝国固然持久强盛,但到后期已是腐朽弱小,当它灭亡后,并没有给希腊人留下什么政治遗产,所以现代希腊虽然是古希腊和拜占庭文明的继承者,但在政治和经济上却几乎是从零开始,和其他东南欧的民族国家一样。

希腊没能收复君士坦丁堡就算拉胯,俄国几百年都想夺取君士坦丁堡都没成功,那看来俄国也拉胯;希腊没能收复小亚细亚,但须知那几乎是和当时所有列强敌对,完全不现实。

但是,希腊收复了克里特岛,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收复了皮大王的故乡伊庇鲁斯、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乡马其顿的基尔基斯,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陪都塞萨洛尼基——对了也是凯末尔的故乡——并在保加利亚发动的战争中捍卫了她,还有几乎整个爱琴海。

只有和其他同一地区的民族国家比较才能看出希腊的不易,塞尔维亚浴血奋战建立了南斯拉夫但最终解体连北马其顿都不再属于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三次战败南边出海口都被希腊夺去,匈牙利一战失去了大半领土再也没能收复。

古希腊的光荣、拜占庭的辉煌都已成为历史,对希腊人民来说不在有追求意义,现代希腊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有着新时代的挑战和目标,现代希腊,一点都不拉胯。

user avatar

希腊独立的时候全国人口不过百万人,大多数是教会忽悠下的文盲,那时候独立的时候恐怕希腊人都不知道自己叫做“希腊人”,他们的身份认知是由自己所在的村庄甚至部落命名的,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辛苦的用经济作物和廉价消费品以向国外提供原材料换取宝贵的生活品以及粮食,这个国家的独立的过程是艰难和近乎绝望的,如果没有列强的干预这个国家本身可能诞生得更晚或者下场与亚美尼亚人一样惨,他们国家本身是诞生在列强的干预之下,自然就要成为列强的势力范围,19世纪的各欧洲大国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希腊成为欧洲列强从自己的人口、体量以及经济结构中完全没有机会,尽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衰败的奥斯曼帝国,但是奥斯曼帝国本身的庞大让这个“蕞尔小邦”也是无处施展,于是英国人便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和宗主国,并在一次次列强针对奥斯曼的行动中善于抓住机会获得民族利益,在巴尔干战争中抱团取暖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希腊人天生的农业经济结构以及作为英国的经济势力范围,希腊人没有条件、也不被允许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其经济受制于外国,在经济收割中而然会成为负债国,另一方面,希腊人一直有着“梅加利概念”的民族构想,希望在有希腊人生活的地区建立一个新的大希腊国家,这可能是希腊人在一战后能抓住的唯一一次机会,但这意味着要在庞大和衰败的奥斯曼的尸体上狠狠的肢解和踩碎一脚,即便英国人给予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希腊人也举国发债赌上国运的去做了这件事,但面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且已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中土耳其,希腊人则成了“侵略者”,人口少工业缺乏的希腊人在长期战争中是后继无力的,他们无法支撑自己的战争开销而彻底失败,数百万希腊人也随着他们的失败彻底在小亚烟消云散,这不是一个国王会不会被猴子咬死而决定的,失败的政府行为造就了失败的国家,外部的矛盾也转为自己的内部问题,既然战争红利无法兑现欠的债,那么这个结果就是必然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