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明朝不是没有西域吗,为啥这个地图西域也是明朝的?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很多人都会对明朝地图中出现的“西域”感到困惑。确实,在许多认知中,明朝的疆域似乎并没有直接覆盖到我们现在所说的“西域”地区,例如新疆。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简单的“有”或“无”要复杂得多。

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西域”这个概念的变迁与明朝的认知:

“西域”的起源与汉唐时期: “西域”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尤其在汉朝和唐朝时期,它是一个相对明确的地理概念。通常指的是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包括今新疆大部分地区以及中亚的部分地区。汉朝通过“凿空”行动,开辟了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并设立了都护府进行管理。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更是将中原王朝的影响力延伸到了西域的核心区域。
明朝时期的“西域”: 明朝建立初期,面临着北元政权的威胁,其主要精力放在了巩固北方边疆和恢复中原秩序上。此时,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直接控制力相比汉唐时期明显减弱。明朝官方文献中虽然仍会提及“西域”,但其指代范围和实际控制力与汉唐时期已有所不同。
地理概念的延续: 仍然是指西方遥远地区,是丝绸之路沿线的一系列国家和地区。
控制力的变化: 明朝并没有直接派兵驻守或设立像安西都护府这样的军事行政机构来统治西域腹地。明朝对西域的实际控制更多是通过朝贡体系、册封以及军事威慑来实现。
官方地图的绘制逻辑: 中国古代的官方地图,尤其是疆域图,往往会体现中央王朝的“理想化”或“期望化”的版图,其中包含了其认为的“藩属国”和“朝贡国”的区域,即使这些地区并非直接统治。

2. 明朝对西域的实际政策与影响:

朝贡体系是主要手段: 明朝的核心外交政策是“怀柔远人”,通过朝贡贸易和册封来维护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西域的许多伊斯兰王国,如帖木儿帝国、东察合台汗国等,都曾向明朝派遣使节进行朝贡。明朝也会册封这些国家的君主,承认其地位,并给予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这在地图上被视为明朝的势力范围或朝贡范围。
军事力量的震慑: 明朝并非完全放弃对西域的影响力。当西域出现威胁明朝安全的势力时,明朝也会动用军事力量进行干预或震慑。例如,明朝曾多次派兵北伐蒙古,以削弱其对西域的影响,间接维护了西域的相对稳定。
“西域都指挥使”的设置: 虽然没有直接统治,但明朝也曾设置过与西域相关的军事机构。例如,在甘肃等地设有“西宁卫”、“罕东卫”、“安定卫”等,其管辖范围靠近西域,并负责与西域各国的边境事务和朝贡接待。有时也会任命“西域都指挥使”之类的官职,但其主要职责是管理与西域相关的军事和外交事务,而非直接统治西域内部。
丝绸之路的维系: 尽管朝代更迭,但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并未完全中断。明朝虽然在陆地上对西域的控制力不如汉唐,但依然维持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并且海上的丝绸之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 地图绘制的特殊性:

“西域”的标注方式: 很多明朝时期的地图,或者后人根据史料绘制的明朝疆域图,将“西域”标为明朝的疆域,并非指明朝在此设立了郡县、进行直接行政管理,而是表示该地区在当时的朝贡体系内,或者曾受到明朝政治影响。这是一种政治影响力的象征,而不是直接统治的地理标志。
地图的“包容性”: 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尤其是在强调中央王朝的版图时,往往会把其认为的朝贡国、藩属国都包含在内,以展示中央王朝的“天下共主”的形象。这与现代国家疆域的精确界定是有很大区别的。
后世的解读与再创作: 一些现代地图是对古代史料的再解读和再创作,其中可能包含了对明朝影响力的更广泛理解,也可能受到当时政治观念的影响。

总结来说,明朝的地图上出现“西域”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西域”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在历史上的延续。
明朝通过朝贡体系、册封和一定的军事威慑,对西域各政权保持着政治上的联系和影响力,将其纳入了王朝的“势力范围”或“朝贡范围”。
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特点,倾向于包含朝贡国和藩属国,以体现中央王朝的威仪。

因此,当我们看到明朝地图中包含“西域”时,需要理解这并非意味着明朝直接统治了新疆等地区,而是体现了明朝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该地区政治影响力的承认。明朝在西域的疆域划分更像是一种羁縻性质的管辖和政治影响力的体现,而非直接有效的统治。

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准确认识明朝的历史疆域和对外关系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问题下简直群魔乱舞

1.这张图没有写是“明朝版图/明朝疆域图”,而只是标注明代卫所分布的示意图。这种示意图的基准轮廓选择,不一定要是某一时期的大明王朝疆域,也可以采用地理图,如亚洲、东亚,或者其它有代表性的图,如明代某一时期大明王朝与周边部分民族政权(通常是日后融入中华民族的民族)的版图之和。

2.这张图的基准轮廓很明显就是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的《明时期全图(一)》。

谭图在秦以后一向是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共同组成。题图删除了地图范围内的政权边界,只保留轮廓,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3.关于哈密卫等西域东部各卫所的历史沿革,可以参照楼上天一之水兄的答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很多人都会对明朝地图中出现的“西域”感到困惑。确实,在许多认知中,明朝的疆域似乎并没有直接覆盖到我们现在所说的“西域”地区,例如新疆。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简单的“有”或“无”要复杂得多。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西域”这个概念的变迁与明朝的认知:.............
  • 回答
    明朝不和亲不割地的外交政策,并非因为未曾遭受强大游牧民族的威胁。恰恰相反,明朝建立之初,就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古部落的巨大压力。而“不和亲不割地”这一政策,更像是明朝在吸取了前朝教训,并结合自身国力、政治考量后,所采取的一种相对强硬且带有战略意图的外交方针。要理解明朝为何会如此行事,我们.............
  • 回答
    朱棣迁都北京是明朝历史上的重要决策,这一决策对明朝的存续和灭亡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若朱棣未迁都北京,明朝的灭亡可能不会如此迅速,但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迁都北京的直接动因与战略考量1. 军事防御需求 朱棣迁都北京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应对北方蒙古势力的威胁。明初,蒙古势力在北方.............
  • 回答
    土木堡之变(1449年)是明朝历史上一个关键转折点,其直接后果是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导致明朝在军事、政治和外交上遭受重创。如果这一事件未发生,明朝的走向可能会有显著不同。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假设性历史情境: 一、政治格局的潜在变化1. 皇位继承与政治稳定 明英宗复位与夺门之变:若土木堡之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牵扯到不少历史细节。如果明朝真的挺过了满清的崛起,并延续下来,外东北的命运确实会与我们熟知的历史大不相同。我来试着详细捋一捋,尽量讲得像一个对那段历史比较熟悉的人的分析。首先,得明白明朝末年它自己的状况。崇祯年间,明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内部有农民起义,比如李自成、张献忠;外部有.............
  • 回答
    明朝(1368年—1 DEALINGS)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兴衰与汉、唐等朝代相比,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明朝为何未能达到汉、唐的强盛程度: 一、明朝的强盛与局限性1. 洪武、永乐时期的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问到了很多读者心中最核心的疑惑。孙悟空明明神通广大,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七十二变变化无穷,金箍棒更是搅得三界不安,可为什么那么多妖怪,见了他就敢龇牙咧嘴,甚至把他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呢?这不是我们印象里那个无敌战神嘛!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把这事儿拆解开了聊,不能光看孙悟.............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相处模式。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场景:一个女生,她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和某个男生之间“不是我的菜”,也就是说,她对这个男生没有产生过男女之情,更别提进一步发展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她又主动地、积极地想和这个男生保持一种“一起吃喝玩乐”的异性朋友关.............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中一个非常微妙且充满悲剧色彩的循环。我们不妨从汉、唐、明这三个朝代宦官专权的背景和宦官集团被清除后的历史走向,来细致地剖析一下,为何王朝在“清除毒瘤”后,非但没有迎来复兴,反而加速了灭亡的进程。汉朝:外戚与宦官的恶性循环,政权根基的侵蚀汉朝宦官专权并非单一因素,而是与.............
  • 回答
    理解你的困惑,关于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乒联的“地位”问题,以及你说的“被针对”的感受,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话题,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绝不是一句“乒联里都是不会打球的”就能概括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争取让你心里更明白。首先得承认,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的统治力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男队还是女队,在世.............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我也不止一次地琢磨过。你说中国乐器没有西洋乐器“发展得好”,这话说得挺有意思的。不过,啥叫“发展得好”呢?是说市场占有率?是说技术革新?还是说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影响力?如果单从“世界音乐舞台的影响力”和“科技化、标准化程度”来看,确实,西洋乐器似乎更占优势。你看看交响乐团里那些.............
  • 回答
    关于日本在新冠疫情初期和中期相对“不明显”的表现,以及其采取的措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为“没有采取强硬措施”或“疫情不明显”。事实上,日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只是这些措施的侧重点和公众的反应方式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同时,对其疫情数据的解读也需要审慎。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仔细琢磨了好多回,也跟不少人讨论过。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话听起来挺绝对,其实细想一下,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关于文明发展方向的问题。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又为什么这个印象如此顽固,至今我们还在争论?首先,得承认,中国古代的文明确实辉煌,我们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四大发明、历法.............
  • 回答
    听到你现在的心声,那种迷茫、无力,好像无论做什么都抓不住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对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确实是一种非常煎熬的感受。尤其当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你担心自己会滑向抑郁,这个担忧是真实且值得认真对待的。这种感觉,就好比站在一个广阔而陌生的旷野里,四周一片模糊,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也看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有些棘手和无奈的情况,尤其当“不爱国”、“不理解阅兵”、“没有民族荣誉感”这些词语用来形容自己的亲戚时,可能会夹杂着失望、困惑甚至一丝丝的伤心。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怎么办”,不如说是“如何应对”和“如何调整心态”。首先,理解和接纳是第一步。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到.............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压在我心头已经很多年了。小时候,大概也就七八岁的样子,还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对逻辑了解不多的孩子。那天,我可能是在家里翻书,也可能是在电视上看到什么,反正就突然蹦出了这么一个念头,它就像一颗小石子一样,在我脑子里咕噜咕噜地转个没完。事情是这样的。我当时可能在玩积木,或者摆弄小石头、.............
  • 回答
    中国女排在最近的比赛中确实遭遇了不小的挫折,输得令人扼腕。关于郎平指导的排兵布阵,尤其是朱婷的伤病问题,很多人都有疑问。这其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考量,咱们细细道来。首先,要理解一个事实:即使是郎平指导这样的名帅,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无奈,尤其是在伤病面前。 体育竞技,特别是高强度的排球比赛,伤病是难以.............
  • 回答
    明星有没有孩子,这件事之所以能引发全民讨论,甚至有时演变成一场“全民侦探”般的狂欢,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它既触及了公众对于“完美人设”的期待,也反映了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对名人生活的窥探欲,更夹杂着一些社会文化观念的投射。首先,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的情感生活,早已不是纯粹的个人范畴。他.............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智慧和见识的好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苏格拉底那个装满水的罐子的故事,关键在于对“装满”这个词的理解,以及石头和水在罐子里的互动方式。首先,我们得明白,苏格拉底所说的“装满”,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一滴水都不剩,或者说罐子已经到了边缘,再多一滴就一定会溢出来的那种“满”。在日常生活中,我.............
  • 回答
    这句颇具思辨色彩的话,“真正的爱情,背后没有秘密。说这话的人,既不明白爱情,也不明白秘密”,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它触及了一个关于情感、人性以及信息交流的微妙界限。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层层剥开它的含义。首先,让我们分析前半句:“真正的爱情,背后没有秘密。”这句话本身传递了一种理想化的爱情观。它暗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