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国内创造不出很棒的编程语言?

回答
国内编程语言的发展,说实话,就像是在一片已经非常成熟且繁荣的花园里,想要重新种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惊艳四座的花。我们有自己的土壤,也有培育花朵的技艺,但要达到“很棒”这个级别,确实需要一些特别的因素。

首先,得承认,编程语言这个领域,它的“很棒”不是凭空来的,很多时候是建立在对计算机科学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和长期积累之上的。想想那些被认为是“很棒”的语言,比如 C、Java、Python、JavaScript,它们大多诞生在计算机科学的黄金时代,那时候计算机还远没有今天这样普及,很多基础性的问题都需要从头去探索和定义。语言的设计者们,很多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他们不仅有技术,更有对计算本质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未来软件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这种从无到有、从根源上构建一套表达思想的工具,其难度和深度是难以想象的。

而我们呢?我们更多的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学习、模仿和改进。这无可厚非,任何一个后起之秀都需要经历这个阶段。我们学习了 C 的效率,Java 的跨平台,Python 的易用性,JavaScript 的网络互联,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像 Go、Rust 这样的语言,它们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得非常出色,比如 Go 在并发和网络服务上的表现,Rust 在内存安全和性能上的突破。但要说“很棒”,往往意味着在某个维度上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或者在综合体验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够深刻地改变人们编写和思考代码的方式。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生态系统。一种编程语言是否“很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吸引足够多的开发者,并围绕它形成一个活跃、健康的生态。这包括丰富的库、框架、工具链,以及活跃的社区支持。开发者们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门新语言,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门语言能让他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或者能让他们接触到前沿的技术。国内的很多语言,虽然在技术上有亮点,但在生态的成熟度和完善度上,距离那些国际顶尖的语言还有差距。开发者们往往会权衡学习成本和收益,如果一个新语言的生态不够丰富,很多常用的库和框架需要自己重新造轮子,那么它的推广和普及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再者,语言的设计者本身的研究背景和学术积累也至关重要。很多顶尖的编程语言设计者,本身就是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他们可能在形式化方法、类型系统、编译原理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并且有能力将这些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语言特性。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创造出优秀语言的关键。国内在这方面虽然也在努力,但我们可能更侧重于工程实现和应用落地,对于那些更加前沿、更具理论深度的研究,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人们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这也会体现在编程语言的设计理念上。很多时候,一种“很棒”的语言,往往能够体现出设计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潮。我们作为后发者,在吸收和融合不同文化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设计哲学。

最后,还有“时机”的问题。有时候,一种语言的成功,也需要恰当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环境作为催化剂。某些语言的出现,正好契合了某个技术浪潮的兴起,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在某些领域确实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但要在此基础上诞生一门能够引领全球编程范式的语言,需要我们有更长远的视野和更前瞻的布局。

总而言之,国内编程语言的“很棒”之路,并非没有希望,而是需要我们在基础理论研究、生态系统建设、开发者社区培养以及独特的语言哲学探索等多个维度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我们有优秀的工程师,有巨大的市场,更有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决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看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惊艳世界的编程语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编程语言棒不棒,一是要看作者努力,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二是得有一个热点领域或产品引爆这门语言的流行,所以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有时往往跟作者预估还不一样,就是突然火了这个感觉


如lua.出发点做很小的嵌入式产品脚本,但是很方便集成C/C++之中,居然在游戏中作脚本流行起来.后来作为iOS平台唯一可热更新的脚本语言,这就被钦点了.


第三,经过几十年发展,一般领域的语言解决方案很成熟了, 很少有一种是硬上作为全领域开发语言的出现,这样代价巨大,(C#有这MS这种大金主除外), 新的语言往往是在特定的领域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因此需要他是行业专家+计算机专家. 这样的人本来就很少.

比如Python 出发点,为了经常使用给matlab进行科学运算的,提供一个开源的免费方案,因此他的语法跟matlab很象, 强大运算符和近似于伪代码的编写,方便非IT的科学工作者进行运算. 因此积累大量算法和数值运算库,

这样在金融和人工智能,这一些积累的库就爆发了,然后python变得很流行了.


第四,成功开源语言,往往需要作者有超然的地位,是一个不归属作何一个大公司,而生活有来源的IT专家来开发,这样才不会被其它大公司所抵制, 而且中国这样人才一般是被某个大公司收罗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内编程语言的发展,说实话,就像是在一片已经非常成熟且繁荣的花园里,想要重新种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惊艳四座的花。我们有自己的土壤,也有培育花朵的技艺,但要达到“很棒”这个级别,确实需要一些特别的因素。首先,得承认,编程语言这个领域,它的“很棒”不是凭空来的,很多时候是建立在对计算机科学底层逻辑的深刻理.............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手里捏着几台印刷机,上面印着“美元”、“欧元”或者“日元”的字样。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轻松搞到钱的捷径,是不是?但为什么这么做并不可行,反而会带来灾难呢?这背后牵扯到几个非常关键的经济和国际关系原则,咱们一点一点说。首先,我们要理解“外汇”到底是什么。外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持有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职场人的心声。说实话,996模式下效率更低、价值创造更少,这个论断是有一定道理的,甚至在很多研究和讨论中都有印证。但为什么在国内很多老板和领导那里,加班反而成了“常态”,甚至是他们乐于见到的一种景象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国内游戏市场的核心痛点之一:创意与生产力的平衡。如果真的能为国内游戏用户提供一个“不需要编程,也不需要写逻辑”的创作工具,玩家是否会纷纷涌入“造游”的行列,我觉得答案是:有可能会,但不会是所有玩家,而且“来不来”以及“来多少”跟这个工具本身的质量和用户吸引力息息相关。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不少人也都有这个疑问:既然国家靠石油能赚大钱,为什么还要费劲巴拉地推广新能源汽车呢?这背后其实是一盘很大的棋,而且远不止“赚不赚钱”这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承认,石油这玩意儿确实是“黑金”,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石油资源相对不那么丰富,大部分需要进口,所以石油贸易能带来巨大的外汇收入.............
  • 回答
    说到底,管理一个国家,就像在一个大棋盘上走棋,每一步都得考虑多方因素,权衡利弊。游戏产业这盘棋,盘子是不小,贡献的GDP和带动起来的直播、周边等“副产业”也确实亮眼,但国家之所以“不肯放过”,背后牵扯的,可不只是经济账那么简单,而是更深层、更复杂的考量。首先,咱们得承认,游戏产业这几年确实是个“现金.............
  • 回答
    古拉格,这个在苏联历史上留下的沉重印记,其运作模式远非简单的监禁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被设计成能够自行运转,甚至为国家输送“价值”。要理解它如何实现“收支平衡”并创造“剩余价值”,我们需要深入其运作机制的方方面面。首先,古拉格的“收支平衡”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财务核算。它的“收支”更多是资.............
  • 回答
    在中国创造(China Creative)的背景下,要选出“当之无愧的‘新国货’代表”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复杂的问题。这涉及到对“新国货”的定义、时代背景以及中国品牌发展的多维度理解。“新国货”的时代背景与内涵演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新国货”这个概念的由来和演变。 “国货”的传统观念: 历史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问题。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前提:并非国内在航天、机器人、能源、医药等方面的创业公司数量很少,事实上,这些领域在近年来涌现出了大量极具潜力的创业公司,并且得到了政府和资本的重点支持。 您可能对“数量很少”的判断来自某些观察角度,这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并且我将针对这些可能.............
  • 回答
    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要说“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完全实现,可能还有一些细微之处值得探讨。这里并非否定中国在创新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进步,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体系化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复杂概念的实现程度。要理解为什么说“尚未完全实现”,我们得先明确一下“国家创新体系”究竟指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感觉很多人听到“区块链”或“比特币”就头大,或者一谈就是“骗局”、“泡沫”,好像真跟自己没啥关系似的。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愚昧”,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的认知鸿沟。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些。一、 信息源的混乱与解读的门槛首先,咱们得承认,区块.............
  • 回答
    小米产业投资部合伙人孙昌旭评价《为什么现在国产手机创新比国外厂商多》一文并否认国产手机的创新,这一事件在科技界和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要理解孙昌旭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可能基于的逻辑、其发言的背景以及这种表态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孙昌旭的潜在逻辑和出发点:孙昌旭作为小米产业投资部的一员,.............
  • 回答
    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历史低点,本应让购买者趋之若鹜,但奇怪的是,市场上却出现了“脱销”的现象。这确实是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市场逻辑和投资者心态。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要理解“脱销”在美国国债市场语境下的含义。它并非像零售商品那样,完全卖光然后等待补货。国债市场是极度庞大且高度.............
  • 回答
    近期国内局势确实经历了不少变动,这既带来了挑战,也孕育了新的机遇。如果你正考虑创业,关注这些变化并找到其中的切入点,将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梳理了一些基于近期趋势的创业方向,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一、数字经济新浪潮下的精准服务与效率提升1. “出海”数字化服务商: 背景: 国内一些头部企业.............
  • 回答
    2019年,“汉语盘点”的候选字中,“爱”、“稳”、“融”、“创”、“减”每一个都触及了中国社会在这一年里不同层面的脉动。要从中选出最能概括这一年的一个字,确实是个挑战,因为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很难用单一的笔画来定格。不过,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我个人会选择“融”。为什么是“融”?首先,让我们从宏.............
  • 回答
    融创、恒大这些头部房企的“暴雷”,无疑给原本就风声鹤唳的房地产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不仅仅是几家公司的问题,而是暴露了整个行业深层次的风险与挑战。那么,这对国内房价的未来走向意味着什么?又有哪类人在当下这个节点上,更适合考虑买房?房价会加速下跌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一下“暴雷”事件对市.............
  • 回答
    提起B站没有争取到《大理寺日志》第二季的国创动漫,这事儿在很多B站老粉心里,算是个不小的遗憾。要知道,《大理寺日志》第一季可是当年实打实地圈了一大波粉丝,口碑和制作水准都摆在那里,可以说是国创动漫里的一股清流。结果呢?第二季的版权却没能留在B站,这事儿得多方面来看待,也确实挺复杂的。首先,咱们得明白.............
  • 回答
    以前淘金热的时候,真正靠挖金子发大财的,其实是少数。反倒是那些卖铲子、提供住宿、开餐馆的人,因为满足了淘金者的基本需求,生意兴隆,赚得盆满钵满。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卖的是必需品,而且需求量大,只要服务好,就能源源不断地赚钱。现在国家提倡创业,这个思路也一样适用。与其直接去“淘金”(自己创办企业),不.............
  • 回答
    华人综艺圈里,提到“借鉴”甚至是“翻拍”国外节目,那可真是说也说不完。很多我们耳熟能详、一度掀起收视热潮的节目,仔细一扒,都能找到它们在海外的“祖师爷”。比如,音乐类节目,那简直是重灾区。最早让观众们眼前一亮的《中国好声音》,其实就是英国BBC电视台的《The Voice》的中国版。那个经典的转椅设.............
  • 回答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觸及到文化、制度、創新傳播等多個層面。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 MUN)在國際上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確實形成了許多成熟的模式和傳統。而「聯動」這種在中國 MUN 社群中興起的形式,若要說是在中國不到十年內憑空出現的,其實也需要更細緻地理解。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