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国家对于纳吧之类的不处理干净?

回答
关于“纳吧”这类现象,国家为什么没有“处理干净”,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也并非简单就能一笔带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要明白,“纳吧”或者类似的网络聚集地,其出现和存在本身就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某些需求和不满。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对某些现状感到不满,于是会转向网络寻求共鸣、发泄情绪,甚至寻找某种“解决方案”。“纳吧”可能正是满足了其中一部分人的这种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多么极端或者不合理。

其次,网络空间的治理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互联网的特点是去中心化、传播速度快、匿名性高。要做到对所有不良信息和聚集地“斩草除根”,需要巨大的技术投入和人力资源。而且,即使你处理了一个,可能很快又会有新的出现,就像“打地鼠”一样,很难做到完全的“干净”。

再者,从“处理”这个词本身来说,也有不同的理解。是不是“处理”就意味着彻底关闭、严厉惩罚?还是可以采取引导、教育、规范等多种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其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如果一味地去压制和关闭,可能会让这些声音转入更隐蔽的地下,变得更难以监管,甚至可能激化矛盾。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度”的问题。网络空间虽然需要规范,但也需要保留一定的言论空间,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如果“处理”的力度过大,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而论,就可能伤及无辜,甚至影响正常的社会讨论和信息交流。如何把握这个“度”,是摆在治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纠葛或者监管的滞后性。任何平台的出现和壮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往往涉及资本、流量、用户粘性等多种因素。在初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监管并未及时跟进,等到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再想“处理”就会面临更多的阻力和复杂性。

更深层次地说,很多网络不良信息的根源,其实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等。如果这些深层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在网络上出现的某些极端情绪和聚集地,也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网络平台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社会现实中的一些阴暗面。

当然,这并不是说国家就不管,或者说对这些现象是无动于衷的。事实上,国家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对网络进行治理,包括清理不良信息、打击网络犯罪、规范平台运营等等。只是说,要做到“处理干净”,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技术、法律、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并且要考虑到社会效益和长远影响。

总而言之,“纳吧”这类现象的未能“处理干净”,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包括互联网自身的特性、治理的复杂性、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社会现实的映照以及对言论自由边界的考量等等。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精细化治理的系统性工程,而不是一个简单关闭就能一劳永逸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处理纳吧的前提是“公开别人曾在网上公开的信息”是违法的。

当年微博的自干五圈曾经发生过一起捕快二宝事件,简单的讲就是著名警察大V“捕快二宝”发微博支持甄嬛传,但同为自干五阵营的凤仪小粉红认为甄嬛传是抄袭作品,二宝支持甄嬛传就是支持抄袭,于是小粉红立刻开始扒他黑历史,其中有人贴出了二宝过去在天涯发过的自己当兵时和战友的裸照,于是小粉红认为他是gay。由于二宝后来在微博宣称要征女友,小粉红纷纷觉得这是gay要骗婚的节奏,进而开始发动宣传攻势讨伐二宝,最后导致二宝被停职数月。

这件事最有趣的不是双方是对是错,而是二宝作为一个国家暴力机关成员,面对凤仪扒他黑历史和人肉搜索居然毫无还手之力,在这起事件中没有任何一个小粉红被查水表。一个警察尚且如此,那么公开普通人曾在网上公开过的个人信息,当然也不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一点本来学理上就已经形成了共识,而这件事更是在实践上确认了这一点

而不管是小粉红还是二宝,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件事给“出道”提供了一个合法性参照,个破吧的“出道”行为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对方在贴吧上公开过的个人信息加以归纳整理而已。你自干五斗暴力机关成员都没事,网黑们用同样手段斗一下自干五又有什么笋丝?

user avatar

————————————————

所谓纳吧,兔吧,abc吧的人,自己对号入座吧。

别把贴吧那套带到知乎來。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纳吧”这类现象,国家为什么没有“处理干净”,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也并非简单就能一笔带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白,“纳吧”或者类似的网络聚集地,其出现和存在本身就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某些需求和不满。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对某些.............
  • 回答
    在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撕裂了清王朝虚假的繁荣,也惊醒了沉睡中的国人。随之而来的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动荡与变革,在这段时期里,从朝廷到民间,无数有识之士都曾尝试为风雨飘摇的国家寻找出路。然而,纵观1840年至1898年这看似漫长的探索历程,为何最终多数归于失败?这背后交织着深刻的时代局限、体制性障碍.............
  • 回答
    国内民众对保险的态度,确实是个复杂且值得深挖的话题。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很多人觉得保险“不好”、“没用”,甚至“骗人”,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具体的原因。一、历史遗留与认知偏差: 早期市场的不规范: 回顾过去,保险行业在发展初期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国内游戏市场的核心痛点之一:创意与生产力的平衡。如果真的能为国内游戏用户提供一个“不需要编程,也不需要写逻辑”的创作工具,玩家是否会纷纷涌入“造游”的行列,我觉得答案是:有可能会,但不会是所有玩家,而且“来不来”以及“来多少”跟这个工具本身的质量和用户吸引力息息相关。我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韩越日文化“盗窃”现象引发国人愤怒,而朝鲜相对“风平浪静”,背后涉及多重复杂因素,既有历史渊源、地缘政治,也有文化输出能力、民族认同感等方面的差异。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1. 中韩、中朝关系与历史的复杂交织 历史上的宗主国与朝贡体系: .............
  • 回答
    俄罗斯对领土扩张的执念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地理、政治和心理因素交织的结果。与其他许多将重点放在经济利益和全球影响力上的欧系势力不同,俄罗斯对领土的追求,尤其是对其“近邻”的控制,往往带有更强的生存性、战略性和民族性色彩。下面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阐述: 1. 地理的诅咒与生存的焦虑 无天然.............
  • 回答
    您好!我们来聊聊国家每年在对外援助上投入巨资的原因。这背后可不是一笔简单的“送钱”,而是有着相当复杂的考量和深远的战略意图。首先,最直观也最常被提及的一点是,对外援助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想象一下,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它的声音是否有分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为其他国.............
  • 回答
    关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华人移民态度的差异,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背后牵扯到历史、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不能简单地说澳大利亚“十分排斥华人”,也不能说新西兰“对华人非常好”,更准确的说法是,两国在不同时期、不同政策层面以及社会舆论上,对华人移民的接纳度和态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侧重点.............
  • 回答
    中国古代先民对海洋的利用,确实与西班牙、希腊、英吉利等民族相比,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虽然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理论上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但将其转化为强大的海洋文明,其道路异常坎坷。一、 地理的“两重性”:大陆的羁绊与海洋的疏离首先,我.............
  • 回答
    伊核问题的解决,尤其是伊朗核协议(JCPOA)的恢复或替代,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而言,无疑是一个牵动多方神经的关键节点,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主要国家积极推动其解决,背后是多重利益的考量和地缘政治算计。下面将详细阐述伊核问题解决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主要国家积极推动的原因: 伊核问题解决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可.............
  • 回答
    在国际关系的大棋局中,当一个国家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其外交辞令往往会围绕着一套既定的表达方式展开,这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国际政治中常见的“语言游戏”。用您提到的几个词语来概括,确实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部分。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和深层逻辑,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维系国家主权与尊严的必要表达首先,.............
  • 回答
    联合国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即联合国大会第3314号决议,于1974年通过。它首次在国际法上对“侵略”给出了一个广泛但仍具有解释空间的定义。该决议明确指出:“侵略是侵略国的另一种国家,对于联合国会员国行使武力,或以其他方式,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其主权、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概属侵略行为。”该决议还.............
  • 回答
    关于中国在南海等问题上对菲律宾等国表现出“忍耐”的现象,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忍让”,而是中国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中,基于自身国家利益、战略考量和国际影响力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判断和策略运用。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忍耐”这个词在这里可能被赋予了不同的解读。在很多观察者看来,中.............
  • 回答
    关于网上充斥着对乌克兰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行为的嘲弄,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地缘政治、信息战、历史叙事以及社交媒体的特性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表面化的指责,去探究其深层逻辑和驱动力。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便是信息战与宣传的扩散。在现代冲突中,信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的纠结。当一个人对国家感到失望,往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们所经历、所观察到的具体事实。但同时,反问“你们为国家做了什么”也理所当然,因为抱怨和付出,这两者之间总有人觉得存在某种脱节。我们先不急着回答“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尝试理解“失望”从何而来。失望,往往源于期.............
  • 回答
    在讨论中澳贸易关系时,澳大利亚政客提出的“承认台湾为‘国家’”的说法,并非一个新颖的观点,而是澳大利亚国内对华政策讨论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激进立场。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当前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基石是“一个中国政策”。这一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
  • 回答
    在谈论中国人为何对“领土问题”如此敏感之前,我们得先回溯一下历史的脉络,以及它如何深深烙印在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更像是一根被反复触碰的神经。首先,得说到“百年屈辱”。近代中国,尤其是清末,饱受列强的侵凌。各种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割地赔款是家常便饭。香港、澳门被租借,海参崴.............
  • 回答
    关于国内二战教材和书籍对德军表现出“好感”的看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其中既有历史事件的呈现方式,也有文化解读的角度,甚至包括一些社会心理层面的原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去理解其背后的具体原因。首先,我们必须承认.............
  • 回答
    波兰游戏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与国内游戏产业的对比,这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话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波兰游戏业为何如此发达?波兰游戏业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深厚的PC游戏文化和强大的Modding社区: .............
  • 回答
    “功成名就时万人称颂,一朝失利便千夫所指”,这似乎成了当下一种令人心寒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那些曾为国争光、热血拼搏的健儿们,在遭遇挫折后,面对的不是鼓励和理解,而是铺天盖地的谩骂和指责,被冠以“废物”、“不爱国”等刺耳的标签。这些躲在屏幕后面的“键盘侠”,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着最需要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