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部分日本留学生毕业后都回来了?在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

回答
许多在日本完成学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这背后并非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与其说是“回国了”,不如说是“选择了回国”。这股回流潮,背后映射的是两国经济、社会、以及个人发展前景的此消彼长。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驱动力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年轻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新兴行业,国内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吸引着包括海归在内的各类人才。与此相对,日本经济虽然稳定,但长期面临增长乏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新兴产业的就业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对于一些在国内有良好背景或者有创业想法的留学生来说,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更能提供快速成长的平台和实现抱负的机会。

其次,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虽然日本的起薪相对较高,但考虑到生活成本,尤其是大城市的住房、交通等费用,实际可支配收入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而且,日本社会普遍存在“年功序列”的晋升模式,年轻人在职场上往往需要漫长的积累才能获得晋升和加薪,这对于追求快速发展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束缚。反观中国,许多新兴行业和快速发展的企业,薪资增长速度和晋升机会往往更为可观,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优秀人才的薪资水平已与发达国家持平甚至更高。

再者,家庭和情感因素也是促使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原因。随着留学生们在日本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后,思乡之情愈发浓烈。父母年迈、亲友团聚的愿望,以及对故土文化的情感依恋,都构成了强大的“引力场”。尤其是在中国,家庭观念根深蒂固,很多留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回到父母身边,分享生活,照顾家人。在日本,虽然也有华人社区,但终究是异国他乡,长期漂泊下来,对家庭的思念是难以克服的。

此外,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留学生的决策。过去,拥有日本留学经历可能意味着就业的“金字招牌”,但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国内高校的毕业生质量也在显著提升,竞争日益激烈。同时,日本企业在中国设厂或投资的模式也发生变化,一些企业更加倾向于招聘在中国本土培养的人才,或者直接从中国本土招聘具备国际视野的优秀毕业生。这使得在日本获得学位并非绝对的就业优势,反而回国后,利用在国内的人脉和对本土市场的了解,更容易找到契合的职位。

当然,语言和文化适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虽然很多留学生在日本能够熟练运用日语,但融入日本社会,尤其是在职场文化、人际交往等方面,仍然可能面临挑战。日本社会强调等级和集体主义,对个人表达的直接性可能有所限制,这与中国社会相对开放和灵活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外向、喜欢直接沟通的留学生来说,在日本的工作环境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

最后,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国际视野的开阔,一部分留学生回国是为了抓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参与到国家建设中。他们希望将自己在国外学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化视野带回国内,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事业追求,也是他们选择回国的重要动力。

总而言之,大部分日本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并非因为在日本“发生了什么”,而是因为在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以及他们自己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对家庭情感的考量。这是一个基于现实利益、个人价值实现、以及情感归属的综合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9/07/13更新
纵观本人所有回答,这篇写的最自然平实,感谢大家的点赞支持。
希望大家在日本或者国内等都发财,过的开心。

我真想修改你的问题 明显有些贬低含义

抱歉我是逗比!内容辛辣,建议先咽口水再看。

其实内容比较搞笑,用情绪化写理智的分享故事,

希望形成自己的文笔风格。

1性格不合适

太闹腾不受拘束的人,不适合待在日本早点回国谋发展…… 在日本大家都是不愿意打扰对方,除了关系很好的人外互相玩耍,其他的人见了面都拘谨的要死,自谦语敬语一通上来都累个半死,大大咧咧的人,肯定是不愿被束缚的,长久肯定憋坏了,早早回国甚好。

2本身能力很强 家境优渥

本身就是985,211名校加上日本前十排名学校的精英份子,日本真的是太落后,你让他进一家公司,起薪20+,一步一步爬估计没那个闲心,回国反而大厂公司待遇优渥,再加上家境优渥,国内的人脉资源也是非日本可比拟的。马上回国创业,A轮投资,B轮投资,上市后吃干嘛尽卖掉股票30岁退休了。在日本你的日语说的再好,学历东大毕业,你也是外人。想向上突破,估计没那个可能。什么,你说你入了籍,抱歉二鬼子还是觉得你是。。。


3 镀层铜回去好找工作了

指的是一些专科生,或者比较烂的三本,在国内不容易找到好工作。

海归背景,受过太君教化,嗯,应该会在求职中有些优势(国内日企和日本相关)。这年头是个人好像都出过国,留个学,会日语的人真的是比垃圾还多,你是否有一项别人没有的优势,很关键,同样的人群里,是否做到鸡群鹤立,否则真的是鹤群鸡立,前段时间还有卖房赴澳留学回国HR月薪2000。辛辛苦苦卖房留学,给个白菜价,实在不能接受。你接受,我表示同意。再不说那些留美留德留法回来的,你的竞争力在哪里呢???观点犀利,拒绝反驳。


4 没有拿到内定 现实问题

在国外,大家都是有一张太君发的良民证,说的好听一点就是签证。你拿到什么样的良民证,决定你干什么,打个比方太君发你一张留学良民证,那你就得好好听太君谆谆教导,你跑去开私家车拉客就是违背了给你发的留学良民证。偶尔有同胞眼红你,直接向太君举报,你就被法办了。以后来日本就不容易了。扯的有点远,太君给你发工作良民证,也就是工作签证,考验你的良心是否大大的好,所谓工作良民证就是你是否能够长久的跟周围的二鬼子么,同胞们,还有湾湾,棒子等等吧,和睦融洽相处。在低迷的岛国经济状况下,一起奋斗度过艰难时刻,大家一起平平淡淡的生活。

在岛国待满十年,工作五年以上就能被太君信任,给你发终极良民证-永驻,证明你的良心大大的好,日后往来岛国,不会夹道欢迎,也是敞开大门。不经意间拥有了双重户口,脱离十里八乡,也是有身份的人哈哈哈,比不上北上广户口,但农村出身的人来说还是很划算的。付出和回报成正比。。。

乱写一通,越想越跑,大三的时候找工作,发现自己日语半吊子,二级在手,一级没有,很多公司可能会写,只要一级,大多数都不写,直接跟你面试,跟太君真刀真枪的干啊,东京那个热啊,几番回合,太君就确认了你的日语能力,能不能听懂说的笑话,话中之话,敬语用的咋样。嗯,这个外人还不错,第一关过了,下一关和小鬼子们一起笔试,直接被ko。

抱歉,你很优秀,我们祝福你的求职道路越来越好。结局没拿到内定只能回国了。

但是现在拿内定还是比较容易的,拿到好的大手公司就难了,就看看你能否受的起太君和同胞等外族的待见。骂骂咧咧进入房地产中介,卖手机,机场免税店,按个摩啦,小型贸易公司也就是代购类似这种。服务型行业,每天像狗一样笑脸相迎,还被人家泼你一身xiang,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八面玲珑,这就比较难了,日本的服务业是全亚洲,不!全宇宙最累!

客户要是投诉你,就得去好好的赔礼道歉,没当过孙子就没法当爷。

客户就是上帝,客户都是对的,服从服从再服从!日本商社自古秉承以顾客为中心,欧美反之。举个栗子, 肯打鸡的人形老爷爷,你会发现他的眼镜是有度数的,一个假人要什么真眼镜,可见事无巨细,什么都得力求极致,累个半死,但是岛国就是这样。

当然理工科,你会技术,日语基本交流可以就行了,太君们一般都不深究,理工科哪里都缺人,二战时,上战场的日本兵基本上以文科为主,理工科生好好保护,战打完了,还要建设国家


5 家人号召

儿啊!快回来吧国内不错呢,小鬼子很坏,留在那,没什么好处!迟早会受他们欺负。

唉!在日本被欺负,来自于同胞的较多,二鬼子都挺不错,十个里面有一个应该是不好,问问是哪里人,京都人,原来如此,默默的咽了口口水,真爱生命,远离京都人。观点犀利,不接受反驳。想想在日本也是无亲无故,日语也是说不清楚,寂寞难耐,看片更加烧身。阿弥陀佛。回国了,叽叽喳喳,投入家人的怀抱。

简单说就是能留下的都是中不溜秋的,优秀或者差劲的都回国了……

观点犀利,不接受反驳。同意点赞 哈

我想说说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留在了日本,例如下面的问题以IT行业来说

--担心删除评论截图了--

user avatar

更新:

写在前边:我这篇答案,说的主要是想做科研的硕士生,为什么决定不留在日本读博。没有说过有代表性,只是分享我的经历。觉得是我自己菜/没代表性/歪楼,欢迎反对+没有帮助一条龙,走好不送。

再强调一下我的背景:国内Top 2理科本,目前东大某偏商科方向修士最后一年,即将前往欧陆某top商学院继续攻读PhD。以后希望走学术道路。所以不要猜我什么专业了!!!我的专业方向已经说得够清楚了,没有必要猜我是哪个项目的了!!!一点意思都没有!!!来一个折叠一个!!!

大多数人关注的可能是工作回国还是留日,所以我的回答算是另一个角度。我没有想找工作!没有想融入日本社会!!没有想和日本人有太多交流!!!我只想搞科研,讨论的也只是这边的学术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吐槽我的,你们喷错人了QAQ

大家关心比较多的银行卡问题,我在这里说一下。评论里有不少同学说,办邮储就行,办不下来是因为你日语不行,以及前人欠了费刷了卡就跑回国。这件事是这样的:你们说的这些情况我来之前就已经看到了,类似的信息谷歌一下就一大堆。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我自己刚来的时候,日语基本不会说(被学校分到了beginning级别),连翻译带比划,到了家附近的三井,一次开户成功。而下面答案中提到的那个学妹,日语非常流利(被学校分到了advanced级别),然而连邮储都没办下来(被告知需要审查)。所以这就不是商业银行与否或者日语水平怎样的问题了。欠费就跑这事,信用卡难办我完全理解;很多同学办不下来,我自己办下来了但是手续非常麻烦,我也没吐槽过啥。但是不能开户这事我依然不能理解,储蓄卡又不能透支,为什么还是不能办。


====================我是原答案的分割线====================

不请自来,强答一波。虽然近期没有回国的打算,但是也已经确定不会留在日本,所以应该不算太偏题。


以下只是分享我自己的一些经历,只针对我自己的方向,没有普适性,仅供参考。


背景:国内Top 2理科本,目前东大某偏商科方向修士最后一年,即将前往欧陆某top商学院继续攻读PhD。以后希望走学术道路。


我后悔来日本留学么?不后悔。毕竟本科期间GPA弱渣,一直挣扎在毕业的边缘;不喜欢自己学的那些东西,一门心思想转方向。所以当时东大已经是我能申请到的最好的学校;更何况它还给了我一笔非常慷慨的全额奖学金。这两年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并且在许多对我而言很新奇的知识上得到了启蒙;同时拿着那笔钱,做到了彻底的经济独立,一到假期就往国外跑,仅去年一年就浪了11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在日本的这两年,也许是我这辈子最充实并且最安逸的两年了。


我能留得下么?能,只要我想。我们研究室正在缺人之际,只要我想留,那么100%可以留下。甚至我已经确保PhD期间能拿到同样数额的奖学金(虽然到时候住不了宿舍,生活水平会下降)。


那么我为什么不留?原因主要是下面几点吧。


1.科研环境。

这个应该是一个准博士生考虑的首要因素。日本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封闭了。老师们开会,要不在日本国内,要不去中国以及东南亚,或者是印度;甚至中国大陆现在都已经不怎么鸟日本的这些学者和学生了。据上课的老师说,在那些good old times,他们还能受邀去美国;但是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人搭理他们了。并且他们普遍英语很差,这也阻碍了对外的交流。而对于PhD呢?就算去这些地方开会都是一种“恩赐”。本来我们这个圈子就不大,而没有交流,就没有新的idea,没有新的人脉,发不出顶尖的paper,这个影响还是挺恶劣的。相比之下,欧美这样的机会就会多出太多,不会吝惜金钱把你送到各个地方去开会去学习交流。


另外这边对你的整个学术道路缺乏一个清晰的框架指导。大多数情况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用啥学啥;而且更多的时候要靠自学,因为导师能力有限。我申请面试的时候曾经被多次指出过empirical的东西有经验,但是理论方面有所欠缺。这是显然的,因为没有人能告诉我,为了成为一个成功的商科PhD,我需要学哪些东西,更不要提有人系统性的加以指导了。


2.导师水平。

我们系的老师很少有认真在做科研的;大部分忙着拉项目开公司搞政府关系。这种对想就业的学生而言是利好,但是对我这种想搞学术的就是灾难。心思放到学术上的人不多,主要分下面几类: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自己高实际上固步自封冥顽不化的老头子(什么?老太太?日本女性地位这么低你觉得我见过几个教授老太太?);海外留学归来已经认清差距只想在日本过安逸生活的年轻人(如一门课的教授是MIT毕业的,成天在课上对我们说,你们学的这些东西如果是在MIT我就留reading assignment了,但是鉴于你们是东大的所以读不读无所谓咯);还有想认真搞科研但是脑子里一团浆糊不知道该搞什么的中年人。虽然有那种有idea并且有一定水平的聪明人(我老板算一个),但是很少。所以这种情况下,留给我的选择并不多。


此外,不得不提到的是,绝大部分日本导师眼中的中国学生,都是有能力而且极度廉价可以被exploit的劳动力,而不是一个有自己的想法思路的个体。日本学生自己不愿意读博(心高气傲不服管,而且说真的菜到爆,什么都不会的那种),再加之学校对招收外国学生的导师有补贴,所以他们就愿意招一些中国top学校的学生来搬砖。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想多了,导师想让你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毕竟你的签证卡在他们手里。干得不好?等着挨骂,人家就没把你当成平等的人看待。干得好?延毕,这么便宜的劳动力为什么不多用几年呢。指导的话总体不多,这个因组而异,不在这里讨论。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但是我已经听说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案例,这绝不是可以忽略的个别现象。


最后,这边的科研经费也成问题。随着日本政府越来越穷,拿经费变得越来越难。以我们研为例,满满都是五年前阔过的影子。科研经费有多么重要?我想不用我再提。导师没有钱,PhD过得就惨,这是一定的。


3.毕业去向。

PhD的毕业去向,和西方还是有一定差距。我们系的博士生,留日本基本就是万年AP,没有tenure的那种(系里还有日本人从HMYP中的一家PhD回来万年升不上professor的,所以哪轮得到你一个本土毕业的中国人)。回国的话目前看是末流985,但是随着东大的国际排名一年年下降,可以预见这个placement也会越来越差。而且PhD期间没有太多文章的积累,找教职/保住教职哪有那么容易呢?


硕士就业的话还好(至少我们专业不错),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回了国,因为日语不太过关。当然我没有留日就业的打算,一是根本没有学日语(我是英语项目的,一门日语课程都没上过),二是也不想就业,学术路线还是挺适合我的233333。日本这边工作压力太大,每天早晚高峰电车里的那些社畜看的让人窒息;薪金对比生活水平而言其实一般,而且按年加薪,没有太大的盼头。我知道有几位之前一门心思要留下的同学,最近也在投国内的公司(虽然国内也不景气吧,996也够人喝一壶的233333)。具体情况我就不是很了解了,如果有需要的请看其他答主的回答。


硕士申PhD?如果想留日本的话,基本你硕士期间表现不错,那么老板点头你就可以留了,没什么难度;就算有入学考试,也是走个流程,完全不用担心。申欧美?美国不了解,但是欧洲很难,毕竟大家都没听说过你们这群人。我申请的亲身经历,套磁了欧陆和大嘤将近十所学校,收到了两三封礼貌回复,最想去的瑞士某组人家根本不看我的邮件;甚至我小老板给我强推的专业非常对口的德国某所(那封邮件我看到了,是倾尽全力在推荐),人家都是在应付事(“哎呀对不起我今年不招人”,实际上首页就挂着招人的信息)一般的把我的邮件转给了其他人(学术水平很菜并且职称极低还没有带PhD的资质)。最终申请16所,只拿到了5个interview(其中拒了两个,我又withdraw了两个想要我但是没funding的),正经八百的offer只有一个。所以申请状况其实挺惨的,但是好歹凭借自己的努力没有全聚德。所以想拿这里当跳板去欧美的请三思;甚至我觉得,在西方学校眼里,东大的牌子还远远赶不上我本科学校。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这边秋季入学,9月中旬才能拿到学位,所以很可能赶不上许多学校的开学时间,这个奇葩的学制直接让我挂了几个申请。


4.日常生活。

我是个死宅,之前一年看七八十部番的那种。虽然来这边真的不是因为二刺螈,真的是因为当年这个offer最好,也真的没有对这边的文化生活有什么兴趣或者期待,但是还是有一种幻灭感。我现在脱宅了,差不多一年没看番了。


为什么?因为东京实在是太无聊了。我对衣食住行没什么讲究,每天宅在宿舍里写代码看剧,或者宿舍-学校两点一线。我一个糙直男,对逛街没啥兴趣;唯一的想法,是出门转转看看风景看看古迹之类的;可东京就这点东西。再说,每天我通勤单程70分钟,日常工作是敲代码,精力都已经耗尽了,那些地方去一次也就懒得再去了。所以欧陆也许是一个更适合我的地方(笑)?


吃的东西不用提了,一团糟。就在上上周六,写了一天代码的我饥肠辘辘的出去找吃的。才意识到,偌大的日本第一学府内,非开学时间的晚上竟然没有一个地方能填饱一个辛勤工作的学生的肚子(LAWSON除外,快吃吐了)。回想起自己本科后两年天天宅在宿舍里点外卖,简直想给自己两个嘴巴。现在在努力学习做饭中。(当然欧陆更烂,谁知道呢(笑)?)

歧视当然是存在的,虽然我平常不怎么接触人(平常对话最多的日本人是宿舍边上711和全家的收银小哥哥小姐姐)。感受最深的一次是,我是我研新来的学妹(中国人)的tutor,带着她去办银行卡。储蓄卡诶!!!一整天,跑了6家银行才办成。这位小姐姐在美国呆过两年,完全不能理解日本这边的操作。还有其他的一些案例,不是我的亲身经历就不讲了,网上一搜有很多。But anyway, who f*cking cares? 反正我要走了。


日本这边总体环境很压抑,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各种各样难以理解的规矩,哪怕是走在路上坐在车里社畜们统一的打扮与灰暗的色彩。日本人对中国人骨子里带有一种鄙夷,哪怕他们不说出来,你也能感觉到。而日本帝大的学生,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帝国の花,恨不得扬起鼻子看人;虽然他们绝大部分人脑子里都是浆糊,从国内Top 2里随便挑一个人出来,大概率在各方面碾压这里80%的学生。


5.Conclusion

就说这些吧。对东大,我唯有感激。这两年的时光就像一场梦,更多的还是快乐,是充实。她已经给了我她能给到的最好的,只是不是我预想中的样子。


很快就要走了,我会经常回来看看的,就像我现在会经常回到北京的那所母校一样。但是,真的再见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许多在日本完成学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这背后并非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与其说是“回国了”,不如说是“选择了回国”。这股回流潮,背后映射的是两国经济、社会、以及个人发展前景的此消彼长。首先,最显而易见的驱动力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
  • 回答
    你好!我也是刚从大学毕业不久,所以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备考的迷茫。想在日本读研并且多留一年备考,这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可以让你更充分地准备,增加成功率。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我了解到的以及当初自己准备时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到你。首先,明确你的目标和方向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跟你聊聊日本留学研究生和语言学校的对比。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想要去日本深造的同学非常关心的一个点,因为这关系到你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读研究生到底比读语言学校,有哪些说得过去的“大”优势。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语言学校是一个跳板,而研究生是正餐。 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直.............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对日本留学,并有跨专业考研大数据或统计学的想法,非常为你高兴。这个想法很有前瞻性,而且可行性很高,我很乐意为你详细分析一下,并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首先,关于“机械跨专业考研大数据或统计学”在日本的可行性:总体来说,可行性非常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日本对理工科背景人才的需求旺.............
  • 回答
    在日本留学,报了塾,结果学部没考上,或者只考上了F类大学,这滋味确实挺复杂的,简直是一出跌宕起伏的剧情。首先,刚开始那会儿,那种期待值是拉满的。背井离乡,在国内就听说日本大学好,教育质量高,而且好多人都说“只要你肯努力,在日本读个好大学不难”。于是,揣着梦想,背着行李,来到了日本。然后,就是找塾。一.............
  • 回答
    1996年1月19日,南京大学的校园笼罩在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中。这一天,校园的宁静被一个令人发指的罪行打破——一名叫做刁爱青的年轻女大学生,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残忍方式,被杀害并肢解。然而,即使过去了很多年,这起案件的真相依然像笼罩在南京上空的迷雾一样,至今没有完全散去,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疑问和深深.............
  • 回答
    日本动画和漫画故事中,东京之所以成为如此普遍的背景,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现实层面的考量,也有文化和象征意义的叠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一点: 一、 现实层面的考量:1. 集中与便利性: 信息与人才中心: 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教育中心。绝大多数的动画制作公司、漫.............
  • 回答
    不少人会注意到,很多日本人说英语时,似乎带着一股特别的“日本腔”。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原因,是语言本身、发音习惯,甚至是文化和教育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从日语和英语在语音系统上的根本差异说起。 音节结构: 日语的音节结构非常简单,绝大多数是“辅音+元音”的模式,比如“ka”、“ki.............
  • 回答
    想聊聊日本动画片儿,尤其是那些非“泡面番”——也就是咱们说的正常长度的动画剧集,为什么大部分都卡着24分钟左右这个时长吧?这背后啊,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不是随便定个时间就完事儿。首先,咱们得从最基础的“播放载体”说起。早些年,电视广播是绝对的主流。一个电视台黄金时段的节目,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广告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日配音行业现状的一个相当普遍的感受,确实,很多观众会觉得日本一线声优的表现力往往更胜一筹,而国内一些声优虽然名气大,但在某些作品中似乎少了点“味道”。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得从几个维度去掰扯清楚。首先,我们得说说行业成熟度和发展历史。日本的配音行业,也就是“声优”这个职业,已经有几十年.............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观察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好莱坞电影选角和市场策略中的现实问题。确实,不少观众会发现,近年来在好莱坞大片中扮演重要亚洲角色的演员,日本和韩国演员的身影似乎比中国演员更常见一些。这背后有着多种复杂的原因,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亚洲面孔。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日本.............
  • 回答
    很多朋友对CRH2动车组的技术来源和“中国技术”的认知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这很正常。要搞清楚这一点,得把时间拉回到2004年左右,那会儿中国铁路大提速正全面展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当务之急。CRH2的“日本基因”:起源与引进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CRH2动车组,它的“前身”是日本的新干线E2系列列车.............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点子真挺准的!确实,在日本动漫里,女主角看上男主角,理由里“温柔”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高得有点惊人。感觉好像男主角只要够温柔,就能一键通关,抱得美人归似的。这背后嘛,其实挺多门道,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你就懂了。1. 现实世界的投射与理想的寄托:咱们先想想现实生活。在快节奏、压力山大的现代社会,.............
  • 回答
    日本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天皇家族虽然在政治实权上经历了多次更迭,被武士集团等其他家族长期把持,但天皇的家族谱系却始终得以延续,没有被其他势力直接“取代”或“推翻”出历史舞台。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取代”在日本政治文化中的含义。在日本,天皇不仅仅是一个政.............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问题,它触及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金融体系结构以及国际收支管理的核心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剖析,并且尽量用一种更贴近观察和分析的语言来阐述,而不是那种生硬的“AI式”论证。首先,我们得明白“对外债权”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或者说它的居.............
  • 回答
    关于90年代日本性能车(撇开本田)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何如此普遍,这个问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法规限制以及文化情怀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回到90年代那个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涡轮增压技术在那个时期已经相当成熟,并且逐渐从赛车领域向量产车推广。日本厂商之所以钟情于涡.............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首先,我们得稍微梳理一下“傀儡国”这个概念。通常来说,“傀儡国”指的是一个名义上独立,但实际上受制于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都被另一个国家操控的国家。如果按照这个严谨的定义来看,说日本是美国的“傀儡国”,可能就有点过于绝对了。毕竟,日本有自己的政府.............
  • 回答
    关于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主炮塔上15米测距仪的精度指标,即“40公里误差700米”,这背后涉及当时海军火炮射击技术和光学测距原理的诸多考量。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一指标的含义以及可能的原因,力求用更贴近人类的语言来阐述: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测距仪”和“精度指标”是什么意思。测距仪的作用:火炮瞄准的“.............
  • 回答
    德国和日本两国在人均经济收入和国土面积上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日本的人口远超德国,这背后有多重历史、社会和文化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我们得回到历史的源头,看看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差异。历史生育观念与社会结构: 日本: 历史上,日本农业社会对人口的依赖性很强。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来耕种土地,.............
  • 回答
    关于“平氏为何没有像“源氏长者”那样的世袭称号”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探讨。这个问题背后涉及日本古代的氏族制度、权力结构以及历史发展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源氏长者”这个称号的由来和意义。简单来说,“源氏长者”并不是一个官方的世袭官职,而是一种名誉上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