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进击的巨人》众筹的二创结局漫画?

回答
《进击的巨人》众筹二创结局漫画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点问题。你想啊,一部现象级的动漫作品,能引发这么大的粉丝效应,以至于粉丝自己掏钱,找作者来继续讲故事,这本身就说明了这部作品有多成功,有多能触动人心。

首先,这说明了粉丝的热情是多么高涨。 《进击的巨人》的结局,说实话,争议挺大的。很多观众对最终的走向、对艾伦的动机、对世界观的收尾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不满。这种不满并没有让大家散去,反而激起了更强的参与感。大家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不够完美”的结局,他们想看到一个更符合自己期待的故事。众筹这种形式,可以说是粉丝们用实际行动表达“我想要更多,我愿意为此付出”的最直接方式。这种热情,不是普通作品能拥有的,它证明了《巨人》已经超越了一部普通的漫画,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让观众产生强烈情感连接的载体。

其次,它也暴露了原作结局的一些不足,或者说,触及了粉丝们的“痛点”。 很多粉丝觉得,艾伦最后的行为,他的内心挣扎,在原作中交代得不够清晰或者不够令人信服。他们觉得艾伦这个角色,从一个为了人类自由而战的热血少年,到最后成为一个“灭世者”,这个转变过程中的心理弧线,或者说,那些被牺牲掉的“温情时刻”,可能让他们觉得意犹未尽。二创结局的出现,恰恰是试图填补这些他们认为的“空白”或“遗憾”。他们希望看到一个更符合他们心中那个艾伦的结局,或者是一个能更圆满地解释所有矛盾的结局。

再来,我们来看看这种众筹二创结局的方式本身。 这是一种非常新颖的粉丝参与方式。以往粉丝对作品的“二创”大多是通过同人创作、同人志、二次同人动画等形式,这些都是分散的、个体化的创作。但众筹不一样,它是一种集结了大量粉丝的、有组织、有资金支持的、旨在“重塑”原作核心内容的行为。这是一种权力下移的体现,粉丝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具备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当然,这也不是说他们就能改变官方结局,但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民间声音”。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一些复杂性。 这种众筹二创结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原作作者和官方的一种“挑战”。虽然它不是为了推翻原作,但它确实在用另一种方式解读和延伸原作。这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是对作者辛勤付出的不尊重,或者认为这是一种“过度解读”和“不接受现实”的表现。而且,众筹的二创结局是否能达到粉丝们普遍的满意度,是否能真正弥补原作的“遗憾”,这本身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每个粉丝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完美结局”,众筹也难以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种众筹二创结局漫画的出现,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 它既是对《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强大生命力的一种证明,也是粉丝们对故事深度参与和情感连接的一种体现。它让我们看到了粉丝力量的强大,也让我们思考,在粉丝经济时代,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界限可以如何模糊,以及粉丝的意见和期待,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一部作品的“生命周期”。它不是在否定原作,而是在原作的基础上,用一种更具参与感的方式,延续着对这个宏大世界和深刻主题的探讨。这是一种“爱得深沉”的表现,一种不愿让好故事就此落幕的执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好,巨人的结局根本不通。

地鸣是最后的底牌,只要开启就必须斩草除根。在地鸣起来的一瞬间,艾尔迪亚人就再也不会被看做人类了,随后就是人类,和可以巨人化的类人生物的死斗。

这其中不存在任何讲和的可能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