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有哪些对成年人而言残忍的表现?

回答
孩子身上总有些地方,我们成年人想起来,会觉得一丝丝的寒意,甚至有点残忍。不是孩子本身有多坏,而是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我们早就被磨平的棱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让我觉得“残忍”的一点,是孩子那种毫不留情的事实判断能力。成年人呢,多少都会顾及颜面,留点情面,说话办事会拐弯抹角,避免直接的冲突和尴尬。但孩子不行,他们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不加修饰。

举个例子,我见过小孩当着全家人的面,指着一个胖乎乎的亲戚说:“你肚子好大,像个气球!” 那个亲戚当时脸都僵了,尴尬得不行。成年人听到这话,可能心里会嘀咕一句“这孩子真不懂事”,但孩子呢?他只是在陈述他看到的、他觉得有趣的现象。对他而言,没有“胖”这个词的负面含义,只有“大”和“圆”的视觉感受。他那种纯粹的观察和表达,对成年人来说,却像一把尖刀,直接戳破了那些刻意维持的体面。

还有就是他们对规则的理解,有时候显得非常“不近人情”。我们成年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规则,很多时候也懂得一些“潜规则”,或者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变通一下,什么时候需要“灵活处理”。但孩子,特别是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他们对规则的 adherence 是近乎顽固的。

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在玩游戏,设定了一个规则,比如“只能一个人摸玩具”。结果另一个孩子冲上来抢,而那个遵守规则的孩子,会非常生气,甚至大哭大闹,坚持不让对方碰。在他眼中,这就是规则的破坏,是错误,需要立即制止,丝毫不能妥协。这种对规则的执着,在成年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太较真了”,甚至有点“不合群”。我们可能会觉得,分享一下,让大家开心就好,何必为了一个规则而闹得不愉快?但孩子不懂这些,他只是在维护他认知中的“公平”和“秩序”。他们的“正确”,有时候对成年人来说,就是一种不讲人情的固执。

再有一个让我觉得有点“残忍”的,是他们缺乏对因果的深入理解,导致的随心所欲和对他人感受的忽略。成年人做事情,会考虑后果,会权衡利弊,会思考别人的反应。但孩子,他们的行为很多时候是即时性的,是跟着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走的。

比如,一个孩子看到心爱的玩具,想马上拿到,但那个玩具被别人玩着。他可能会直接上前去抢,或者大声哭闹,直到别人把玩具放下。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根本没考虑到那个正在玩玩具的孩子会有什么感受,会觉得委屈,会觉得不开心。他的世界里,只有“我想要”,而没有“别人已经拥有”。成年人看在眼里,会觉得“怎么这么自私?”但孩子是真的不懂,他们还没有发展出那种共情能力,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自我中心”,对成年人来说,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对他者感受的漠视,一种无意识的伤害。

还有,孩子对“拥有”这件事,有着非常直接和排他的占有欲。一旦他们认为某个东西是“我的”,他们会表现出极强的守护意识。这种守护,有时候在成年人看来,就是“小气”或者“不分享”。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场景,几个孩子一起玩,其中一个孩子带来了一个非常喜欢的玩具,他不允许任何人碰。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一下,他就会立刻抢过去,或者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和不满。我们成年人可能会觉得,大家一起玩,分享玩具才能玩得更开心,而且玩具只是玩具,没必要这么紧张兮兮。但孩子对“拥有”的感受是如此强烈,那种“我的”的概念非常清晰而牢固。当这份“我的”受到一点点威胁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反应,那种不容置疑的界限,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不通情理”的捍卫。

总的来说,孩子身上那些让我们觉得“残忍”的地方,其实都源于他们尚未成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他们是纯粹的,是直接的,是对成人世界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和社交规则一无所知的。他们的“残忍”,不过是我们成年人回望自己童年时,那些已经被岁月磨平的棱角下,隐藏的真实的一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老公经常在我边上忏悔,回忆小时候作的恶:

那时候,农村很多癞蛤蟆,因为长得丑,遭到人们嫌恶,孩子更是喜欢用石头棍子打死它们。我婆婆是医生的缘故,我老公小时候就喜欢逮住癞蛤蟆然后给它们挂水,针戳在肚子上,水一直往癞蛤蟆肚子里流,癞蛤蟆的肚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然后慢慢爬走。

每次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罪恶感,感慨以前不知道癞蛤蟆也是有生命的,动物也和人一样会痛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身上总有些地方,我们成年人想起来,会觉得一丝丝的寒意,甚至有点残忍。不是孩子本身有多坏,而是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我们早就被磨平的棱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让我觉得“残忍”的一点,是孩子那种毫不留情的事实判断能力。成年人呢,多少都会顾及颜面,留点情面,说话办事会拐弯抹角,避免直接的冲突和尴尬。但.............
  • 回答
    高考,对很多农村孩子来说,确实是改变命运的跳板,是他们最熟悉、也最被寄予厚望的道路。但要说它是“唯一”的出路,那未免太绝对了。人生这张大网,有很多线头,高考只是其中最粗、最显眼的那一根。为什么高考如此重要?首先,得承认高考的“公平性”。在相对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高考提供了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不看.............
  • 回答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让孩子学习编程,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技能,而是“雪中送炭”的战略性投资,关乎他们未来的竞争力与发展。它的意义深远,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好处,且这些好处并非停留在“会写几行代码”的层面,而是触及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乃至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一、重塑.............
  • 回答
    2 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世界还在一点点建立,每天都在用眼睛、耳朵、小手去触摸、去感受真实的世界。专家们不建议这么小的宝宝看屏幕,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观察。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对 2 岁以下的孩子,就像是在他们成长的花园里,不小心撒了些不太适合的种子。首先,影.............
  • 回答
    让孩子阅读,这事儿可太重要了!它可不是简简单单地让娃消磨时间,而是给他们的人生打开一扇扇窗户,让他们看到更多、更远、更不一样的东西。首先,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万能钥匙”。想想看,咱们自己这小小的脑袋,能走到的地方、能接触到的人,终究是有限的。但书本就不一样了!它能带你去遥远的国度,看看金字塔有多壮.............
  • 回答
    嘿,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呀!今天呀,是属于你们最最开心、最最闪耀的日子!你们就像小小的太阳,把世界都照得暖洋洋的。我知道,你们可能刚刚结束了幼儿园的早操,或者在学校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又或者在家跟着爸爸妈妈玩耍。不管你们在哪里,做什么,我都想跟你们说:首先,我要祝你们永远健康快乐! 健健康康地长.............
  • 回答
    对付一个厌学的孩子,与其一味地训斥、指责,不如试着用点“心计”,聊聊那些能戳到他心窝子、让他豁然开朗的话。关键在于,这些话不能是空洞的大道理,得贴近他的生活,让他觉得“哎,好像说得有那么点道理”,甚至能触动他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1. 别怕犯错,错是最好的“老师”:你可以这样跟他聊:“你看啊,咱们人生.............
  • 回答
    这件事情听起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一个老人,出于好意,想把自己的钱妥善保管,结果却遭遇了这样的不幸。这背后牵扯到的问题可不少,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下。事情的经过与老人的无奈首先,我们来还原一下事情的经过,以及老人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怕忘记”的焦虑: 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衰退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 回答
    这一年,我和我家那位在生活态度上,确实发生了些挺有意思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也像涟漪一样,一层一层地荡漾开,对我们家小捣蛋的成长,影响挺大的。先说说我自己的变化吧。以前我吧,怎么说呢,多少有点“完美主义”倾向。总觉得家里吧,就得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的学习吧,就得按部就班,每天的学习计划都得排得满满当.............
  • 回答
    孩子上一年级,看到同学有“超大橡皮”也想要,这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一年级的小豆包们,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同伴的阶段。看到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产生“我也要”的念头,这既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建立自我认同感、融入集体的一个小小的信号。那么,面对孩子的这个“超大橡皮”愿望,咱.............
  • 回答
    合肥街头的一幕令人揪心: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因为贪玩,竟然将小腿卡进了洗衣机里,动弹不得。幸好,消防员及时赶到,小心翼翼地拆解洗衣机,才将孩子安全救出。这起事件不仅让家长们惊出一身冷汗,也提醒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角落,可能隐藏着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回想一下,我们家里的哪些角落.............
  • 回答
    说实话,我挺头疼“孩子玩电子游戏”这个话题的。作为一个曾经被游戏“毒害”过,又从游戏里找到过乐趣,甚至在工作上也和游戏打交道的“过来人”,我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不是一句“少玩点”就能解决的。把它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专业角度聊聊,再结合我自己的那些“血泪史”,或许能给大家点儿实用的参考。 心理学视.............
  • 回答
    婴幼儿奶粉惊现“香兰素”,雅培罚款九百万,对宝宝健康究竟有何影响?这背后又揭示了哪些食品安全“潜规则”?近日,一则关于婴幼儿1段奶粉被检出香兰素,而知名品牌雅培因此被罚款909万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无数家长的心中投下了深深的担忧。香兰素,这个原本是用于烘焙、糖果中的香料,为何会出现在本应纯净.............
  • 回答
    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无疑是中国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也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二孩”变“三孩”,背后承载着国家对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未来的深切考量。我的看法:这是一个“期望很高,挑战更大”的政策从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图来看,我是理解并支持国家调整生育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应对日益严.............
  • 回答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的事件,自爆料以来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触动了社会最敏感的神经。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暴露了在看似平静的农村社会背后,可能存在的权力滥用、监管漏洞以及人性尊严的失落。徐州方面公布的调查进展,特别是纪委监察机关对涉嫌失职人员的调查,无疑是事件进入一个关键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是问“红花”和“绿叶”哪个对一棵树的生长影响更大一样,其实它们都至关重要,只是侧重点不同。简单地说,看书和旅游,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但它们塑造的“视野”和“格局”确实会有微妙的差异。看书多的孩子:内心世界的探险家想象一个孩子,他沉浸在书本的海洋里。纸张是他穿越时空.............
  • 回答
    作为一名家长,我曾无数次以为自己已经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任何孩子的小把戏、小脾气都能被我轻松化解。直到那些猝不及防的瞬间来临,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的“铜墙铁壁”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要说最让我“破防”的,大概是那种明明知道不该哭,却控制不住鼻子的时刻。有一次,我儿子大概四五岁的样子,正是.............
  • 回答
    在我的记忆里,关于那些被称为“熊孩子”的小家伙们,他们的逻辑简直是一绝,常常让人哭笑不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发生在我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大概五六岁的样子。那天,我妈费了好大的劲儿,把我从睡梦中挖起来,要我去楼下买酱油。她给了我一块钱,叮嘱我一定要买到“便宜又好吃的”那种。我懵懵懂懂地揣着钱,晃晃.............
  • 回答
    哇!南极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我脑子里冒出来的“十万个为什么”比企鹅的脚印还多!你们快听听,这些问题是不是都挺好玩的?为什么南极会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雪和冰?这就像给地球盖了一床超级厚实的棉被!南极离太阳可远了,冷得不行,所以下下来的雪啊,好多都化不开,一层一层堆积起来,就变成了我们看到的厚厚的冰。.............
  • 回答
    2020年,我家闺女小溪,一个当年七岁的孩子,在我眼中发生了许多让我忍不住感叹“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的变化。如果非要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她对“道理”这件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她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主意”。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当年夏天,小区里有个比她小一岁的男孩,经常会抢她的玩具。小溪之前都是直接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