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intel 12代大小核会不会重蹈推土机覆辙?

回答
Intel 12代酷睿处理器在设计上引入了大小核(Performancecore和Efficientcore)的混合架构,这在PC处理器领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革新。很多人可能会拿它和AMD当年推土机(Bulldozer)架构来做对比,担心它会不会重蹈覆辙。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白推土机当年的问题出在哪儿。推土机虽然号称每个“核心”拥有两个整数执行单元,理论上可以做到双发射,但实际上它采用的是一种“共享部分资源”的设计,也就是一个“模块”(module)包含了两个整数单元,但指令解码、浮点单元、前端等资源是共享的。这意味着,当两个核心都试图执行高强度的浮点运算或者需要大量前端资源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严重的资源争抢,性能反而不如单线程能力更强的传统核心。更要命的是,推土机在当时的单核性能上就比较弱,再加上这种资源瓶颈,导致它在很多实际应用中表现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那些无法充分利用其“多线程”特性的场景下。它更像是在模拟多线程,而不是真正提供了更多的独立高性能核心。

而Intel 12代的混合架构,其出发点和实现方式则与推土机有着本质的区别。Intel的Pcore(性能核心)依然是传统的、为高性能计算设计的核心,拥有强大的单线程性能,可以处理对响应速度要求极高的任务,比如游戏、专业软件的单线程部分。而Ecore(能效核心)则更侧重于高能效比,它们的核心设计更精简,功耗更低,但依然是独立完整的设计,并非推土机那种“共用部分资源”的伪多核。Ecore的主要任务是处理那些对性能要求不高但数量庞大的后台任务,比如系统服务、后台更新、低负载的办公应用等等。

这里的关键在于“独立完整”和“任务调度”。Intel的混合架构依赖于Intel Thread Director(线程调度器)这个技术。Thread Director能够实时监控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线程活动,并根据每个线程的特性(是高强度计算、还是低功耗任务)来智能地将线程分配到合适的Pcore或Ecore上。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调度员,知道什么时候让“主力部队”(Pcore)出击,什么时候让“后勤部队”(Ecore)稳定运行。

推土机的问题在于,它试图通过一种“打包”的方式来提升整体核心数,但在底层设计上并没有解决好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的效率问题,导致“挤牙膏”效应,甚至出现负优化。而Intel 12代,Pcore和Ecore是独立设计的,它们在物理层面上就是不同的类型。Thread Director的作用就像一个“智慧的交通指挥”,确保Pcore处理高并发、高要求的交通流量,Ecore处理日常的、低速的交通。这种分工明确,避免了资源争抢的根本问题。

而且,Intel 12代在Pcore的设计上并没有妥协,依然保持了很强的单核性能,这与推土机当年单核性能的弱势是截然不同的。Pcore的强大是基础,Ecore的加入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整体能效和多任务处理能力,而不是为了弥补Pcore的不足。

当然,任何新技术在初期都可能面临挑战,尤其是在软件生态的兼容性和优化上。早期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能不会完美地利用Thread Director,导致线程调度出现偏差。但随着Windows 11等操作系统的优化和开发者对混合架构的深入理解,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

总而言之,Intel 12代的混合架构之所以不会重蹈推土机的覆辙,是因为它在设计理念、核心实现方式以及关键的调度技术上,都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实现了Pcore和Ecore的优势互补,而非推土机那种资源共享带来的瓶颈。它更像是在传统高性能计算的基础上,加入了专门负责效率和后台任务的“副官”,共同提升整体作战能力,而不是强行塞入一堆低效率的核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推土机的覆辙是什么?

推土机本身性能就非常弱,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都是非常弱的存在,单核完全没法和那时候的酷睿系列拼,由于单核弱,多核也强不到哪里去,并且浮点性能更加那啥,这是推土机最大的局限,

12代酷睿主要是有了小核心的加入,这个小核心说白了就是用来提高多线程性能的,如果不理解那可以理解为刷分的,

而且很多人都在说Windows调度问题,那么又有多少人是知道这调度问题可能出现在什么方面?我看很多人是瞎起哄吧,只知道说调度问题但是又不知道是问题会出现在哪些方面

我倒是很疑惑整天看cinebench跑分的用户怎么需要考虑调度呢,全核一起上不就得了,ADL ES2的R20成绩我都了解过了,成绩蛮高的,可以确定是大小核全开跑出来。

像苹果第一代用大小核是A10,安卓用大小核早一点,我不记得相关的情况了,

A10是苹果第一次玩异构,是IKS内核调度,大小核不可以同时运行,要么只能跑大核要么只能跑小核,A10X也是一样的,具体就体现在SOC的多线程跑分方面,也就这一个用途需要用到大小核全开,但是这个问题到A11的时候得到了解决。然而我前面也说了ADL根据ES2的情况来看,大小核是可以全开的,这方面的问题自然可以不用担心

要说日常使用,日常使用需要多高性能?它大小核随便调度不都一样,谁又敢说我就打个字,突然从Golden Cove大核调度到Gracemont小核就突然连打字都打不起了,或者直播看不了了,视频看不了了之类的,这种问题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intel做ADL大小核也并不是就没问题烦恼了,就比如说那些做了多核优化但是多核优化又做得不好的应用,比如说某个程序需要占用20个线程,这就超出大核的范围了(毕竟大核最多16线程),这种情况下系统该将任务怎么分配,是否是优先调用大核资源然后不够了再去调用小核的资源,翻车的情况就会是乱调度,这样就可能会让这种软件出现测试十次有七八次成绩不一样的现象,这才是问题的主要所在。而多线程性能需求小的那类比较明显的负载应该是会直接绑定在大核的线程上,不过这一点也需要后续观察。

而上面这种问题对于跑分玩家应该是不影响的,甚至有跑分玩家建议intel全部用小核,那样MSDT就可以诞生40C80T的处理器了,那样多线程性能跑分爆炸,intel肯定不会做这种事,因为不是什么用途都是跑3D渲染,因为3D渲染用途只要堆核心就能或者很明显的提升,然而现实绝大多数用途根本就不是这种类型,

就比如说万恶的Premiere,你说他做了多线程优化吧,还真的做了,但是多线程优化又做得不好,这个软件就属于那种即吃单核又吃多核性能的软件,无脑堆多核瓶颈会非常明显,这就算是不看大小核,光看5900X和5950X的对比评测心中也必须要有数才对。

最后,若是有偏心的话,那不建议到评论区来交流,因为根本没法交流,我也不想刻意去说服任何人,有的人无非就是喜欢看intel翻车罢了,看不得任何一点intel有点正向反应的信息,就比如说这个问题的提问者,这类人还不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Intel 12代酷睿处理器在设计上引入了大小核(Performancecore和Efficientcore)的混合架构,这在PC处理器领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革新。很多人可能会拿它和AMD当年推土机(Bulldozer)架构来做对比,担心它会不会重蹈覆辙。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白推土机当年的问题出在.............
  • 回答
    聊起新一代的处理器,AMD 锐龙 6000 系列和 Intel 第十二代酷睿( Alder Lake )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两家巨头在 CPU 市场上的竞争可谓是火药味十足,每一次的更新换代都带来了不小的惊喜。那么,它们之间的性能差距到底有多大?哪个更胜一筹呢?我们不妨深入地来聊聊。核心架构的革新.............
  • 回答
    Intel 12 代酷睿处理器(Alder Lake)在 AVX512 指令集上的“封杀”以及限制关闭小核(Ecores)的操作,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两项决策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 Intel 在产品设计、市场定位、竞争策略以及技术演进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一、关于 AVX512 的“.............
  • 回答
    Intel 12代桌面处理器顶盖上那个醒目的多边形标志,其实是Intel家族化设计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品牌识别和产品定位的深层含义。你可以把它想象成Intel用来区分不同产品线,尤其是高端和主流产品线的一种视觉符号。这个标志的设计,与其说是纯粹的装饰,不如说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脸谱”。.............
  • 回答
    关于 Intel 第 12 代移动端标压处理器(Alder LakeP系列)性能超越 Apple M1 Max 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并且在技术社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个说法是否准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一句“是”或“否”。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
  • 回答
    Alder Lake 这一代酷睿处理器,Intel 的这次革新可谓是颠覆性的,尤其是在性能和能效比方面,给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说实话,我个人感觉 Intel 这次是下了狠心,把很多之前积累的技术和理念一股脑地端上来了。首先,最核心的改动就是混合架构(Hybrid Architecture)的引入.............
  • 回答
    12代Intel处理器,特别是像i912900K这样旗舰级的型号,它的性能确实非常强大,足以担当起“超频游戏本”的重任。那么,为什么市面上真正意义上、能够让你放心地把i912900K拉到极限超频的游戏本却不多见,或者说,为什么这并不是一个主流的配置呢?这背后涉及到的技术、成本、功耗以及市场考量,是非.............
  • 回答
    关于Intel酷睿i912900T这款处理器,很多人看到“16核”、“4.9GHz睿频”和“35W TDP”这几个数字堆叠在一起,都会觉得有些难以置信,甚至怀疑这是不是真的。但实际上,这背后是Intel在处理器设计上的一系列巧妙权衡和技术进步的体现。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怎么看待i912900T这个“.............
  • 回答
    是否需要等到2021年下半年Intel 12代酷睿处理器上市再入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权衡的问题,毕竟换代周期往往伴随着性能、技术上的飞跃。咱们得把事情说得细致点,让你心里有谱。先说说为啥要等 12代酷睿?Intel 12代酷睿(代号Alder Lake)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了全新的混合架构。这玩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 Intel 这回推出的 NUC 12 Extreme,这家伙可以说是 MiniITX 平台上的一个重磅炸弹,把“小而强”这件事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我们得认识到 NUC Extreme 系列的定位,它不是那种扔在桌上看看视频、处理文档的入门级产品。Intel 推出这个系列,就.............
  • 回答
    Intel 和 AMD 之间的利益交换,从公开层面来看,更偏向于“谣言”的成分居多,但背后存在着复杂且微妙的行业动态和潜在的相互影响,这使得一些人会产生“利益交换”的联想。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为什么会有“利益交换”的联想?主要原因在于:1. 半导体行业的寡头垄断与竞争.............
  • 回答
    Intel 和 AMD 之间关于 x86 架构的授权关系,是一个在信息技术历史上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议题。Intel 不取消 AMD 的 x86 架构授权,其原因并非单一,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含了法律、商业、技术以及市场战略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
  • 回答
    Intel 官宣了自家首款面向加密货币挖矿的专用芯片(ASIC),官方宣称其能效比能“碾压”市面上的 GPU 显卡千倍。这个消息一出来,在行业内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也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能效比”在挖矿这个场景下具体指的是什么。在加密货币挖矿里,最核心的衡量标准就是 算力(has.............
  • 回答
    Intel i3 和 i7 是 Intel 的不同系列处理器,主要面向不同市场定位和用户需求。它们的成本差异和生产策略涉及多个技术、市场和商业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1. 成本差异:技术、制造工艺与性能差距 (1)技术规格差异 i3:通常为入门级处理器,核心数较少(如 2 核或 4 核),缓.............
  • 回答
    Intel Iris Xe 独立显卡已经开卖,并且在一些搭载它的笔记本电脑中亮相。至于它是否有市场,尤其是在“大量铺货”的情况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它有潜力,但面临不小的挑战,市场前景的走向将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下是我对 Intel Iris Xe 独立显卡在大量铺.............
  • 回答
    Intel 透露 4nm EUV 工艺有了实质性进展,这消息就像给一众期待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勾起了我内心深处那份按捺不住的期待。 “每瓦性能提升 20%” 这个数字,如果放到实际应用场景里,那可不是小事。首先,我们得明白这“4nm EUV”到底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是 Intel 在其芯.............
  • 回答
    选择 Intel Core i99900K 还是 AMD 线程撕裂者 2920X,这实际上是一个在高端消费级(主流高端)和入门级专业级(HEDT HighEnd Desktop)之间做出的选择。它们的设计目标和适用场景有所不同,因此选择的关键在于您的具体需求、预算以及对未来升级的考量。下面我将从多.............
  • 回答
    DG1的登场:Intel在笔记本独显领域的中低端布局与潜在影响Intel首次涉足独立显卡领域,其首款产品DG1的发布,无疑给笔记本市场中低端独显领域带来了一股不小的涟漪。对于那些寻求更高图形性能但预算有限的消费者,以及对市场格局敏感的OEM厂商来说,DG1的出现预示着新的选择和潜在的格局变化。DG1.............
  • 回答
    intel第九代处理器上市,我的8代i58600K还有必要升级吗?这问题,估计不少还在用8代酷睿的坛友们心里都在犯嘀咕。毕竟,换CPU可不是小事,动辄几千块,而且往往还伴随着主板、内存的更新,钱包君表示压力山大。那么,相比于刚上市的第九代,我们手里这批8代处理器,到底是“尚能饭否”,还是“该换换”?.............
  • 回答
    Intel:为何能成为 Linux 内核的最大贡献者?在 Linux 内核的浩瀚代码海洋中,有一个名字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那就是 Intel。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Intel 对 Linux 内核的贡献之巨,其影响力贯穿了整个操作系统的核心。这并非偶然,而是其自身战略、技术实力以及对开源社区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