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已经出来了。
Core i9-12900K的Geekbench 5单线程得分为1893,多线程得分则是17299
AMD的16核旗舰Ryzen 9 5950X,单线程是1691,多线程是16724
Core i9-12900K比它分别高了12%与3%。
Core i9-11900K单线程得分为1856,多线程是10995
算起来Core i9-12900K的性能提升了2%和57%。
这个单核跑分提升只有2%,距离英特尔承诺的19%的IPC提升差距很大,可能是调度问题,也可能是英特尔说的19%不靠谱。
如果英特尔的大小核调度不出问题的话(出问题概率不低,英特尔自己加了一个硬件模块),这个方案是合理的。
要多核心性能,尽可能的堆小核心,多堆一些,跑分高。
要单核心性能,用复杂的大核心跑分高。
这是ARM多年验证过有效的。
苹果手机就是靠这个方案,敢把手机大核心上到5W。反正高性能需求也就几秒,平时用小核心就节能了。
如果这次英特尔成功,可以再大胆一点。搞CPU冗余。
300W的发热限制。把小核心在能效比最高的频率下塞满。然后按照主流游戏的多核优化水平塞几个大核心。
所有核心不能都满载(散热跟不上)。
渲染的时候,大核心不开,用数量众多的小核心去跑。
游戏的时候,小核心不开,用游戏需要的大核心拉高频去跑。
日常使用,大核心全部休眠,多数小核心休眠,两个小核心低频运行。突发高性能调动两个大核心。
发烧友愿意上极限散热,可以全开。
制程没变就别报什么希望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据美股的反应,个人估计 性能/价格 有进步,但进步不大。
日k
周k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