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李纨和尤氏听说宝钗要搬出大观园,为什么没挽留,反而相视而笑?

回答
《红楼梦》中,当李纨和尤氏得知薛宝钗即将搬出大观园时,她们没有像王夫人或其他一些人那样表现出不舍或挽留之意,反而“相视而笑”。这个场景看似平常,细品之下,却能揭示出她们各自的处境、心境以及对宝钗离去这件事的复杂态度。

首先,我们得明白李纨和尤氏在贾府的地位与处境。

李纨是贾珠的遗孀,育有一子贾兰。在贾府,她算是一位“正经人家的媳妇”,但自从丈夫早逝后,她便如同槁木死灰,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儿子贾兰身上。她的生活寡淡、枯燥,以“槁木死灰”形容她一点不为过。大观园是她与众姊妹们为数不多的可以稍稍舒展心神的地方,但即便如此,她依旧是被动地、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活。宝钗住在她隔壁,两人平日里虽然称得上是相敬如宾,但交情也谈不上有多么深厚,更多的是一种近邻关系。

尤氏是贾珍的妻子,虽然是荣国府的当家奶奶,但她的日子并不好过。她与贾珍的关系疏离,家中又有一个宠溺不成器的儿子贾蓉,以及一个心狠手辣、一手遮天的公公贾珍。尤氏平日里只能夹缝求生,安分守己,尽量少惹是非。大观园里众人的嬉笑玩闹,她更多的是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她虽然是奶奶,但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她也只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晚辈。

再来看看薛宝钗这个人。宝钗虽然是大观园的一员,但她始终是“外姓人”,是带着父母的期望来贾府暂住的。她性情稳重,处事圆融,深得长辈们的喜爱,尤其是王夫人。她在大观园的日子,更多的是一种“学行”和“待选”的状态,一切都围绕着“名分”和“未来”展开。她不像黛玉那样与姐妹们情投意合,形成小团体;她也不像湘云那样豪放不羁,与大家玩闹。她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的大家闺秀,虽然身在其中,却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

现在我们来分析她们“相视而笑”的原因:

李纨的笑:

一丝解脱感和归于平静: 宝钗的到来,虽然没有给李纨带来太大的困扰,但毕竟多了一个人,也多了一份“需要顾忌”的成分。宝钗的精明能干,她的稳重周全,在某些方面可能也让李纨这个“守拙”之人感到一丝压力,或者说,是提醒了她自己在贾府日益边缘化的现实。宝钗搬走,对李纨来说,意味着大观园的格局又变回了她更熟悉的、更“安稳”的状态。她可以继续专注于培养贾兰,过她那波澜不惊的日子。宝钗的离开,就像是除去了一片稍显耀眼的“杂色”,让她的生活回归到她所习惯的“素净”。
对贾府命运的默契: 宝钗搬走,也意味着她与宝玉的“金玉良缘”似乎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或者说,是王夫人那边的人事安排有了新的动向。李纨对此心知肚明,但她对此并不抱有太大的期待,甚至可能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心态。贾府的未来走向,对她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命运的安排,而她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参与者。宝钗的离开,或许让她感觉贾府的这出戏,正朝着某种既定的方向继续上演,而她对此并不需要过多干涉。她的笑,可能是一种对这种“注定”的无奈,也可能是一种对即将到来的某些变化的“预料”中的平静。

尤氏的笑:

乐见其成,卸下担子: 宝钗的搬走,对尤氏来说,很可能意味着一件“麻烦事”的结束。虽然宝钗本身并无过错,但她在贾府的存在,始终与王夫人、与宝玉的婚事紧密相连。宝钗搬出去,某种程度上说,是王夫人那边“安插”的棋子开始部署了,而这盘棋局的走向,尤氏并不想被卷入太深。她作为当家奶奶,责任不轻,却无实权,很多事情都得看婆婆和丈夫的脸色。宝钗的离开,意味着大观园里少了一个与王夫人关系密切的人,也让王夫人那边的人事安排更加聚焦。这对于尤氏来说,可能是一种间接的“分担”,或者说,是让王夫人那边的事情“告一段落”,不至于继续牵扯到她这边来。
对宝钗处境的“理解”: 宝钗虽然备受恩宠,但毕竟寄人篱下,她的未来并不完全自己掌控。她在大观园的日子,可以说是一种等待,一种准备。她选择搬出去,或许也是为了避嫌,或者为了更好地准备迎接未来的身份。尤氏可能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理解宝钗的这种选择。她的笑,也可能是一种对宝钗主动“回避”某些复杂情况的“认同”,或者说是一种“这下总算清净”的轻松感。
对贾府内部关系的一种洞察: 尤氏在贾府多年,看惯了各种人情世故和暗流涌动。她知道宝钗的离开,绝非偶然,而是贾府内部权力斗争和人事安排的一个环节。她对这些心知肚明,却也懒得去深究,更不想去干涉。她的笑,更多的是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是对贾府这些“游戏”规则的默认和一种超然。她知道宝钗的搬离,对于某些人(比如王夫人)而言,或许是好事,但对于她来说,则意味着少了一层需要维持的表面关系,多了一份清净。

“相视而笑”的共同之处:

她们的笑,都不是那种幸灾乐祸的笑,也不是那种开心的笑。更多的是一种默契的、心照不宣的、带着一丝复杂情绪的微笑。这种微笑,包含了对当前局势的某种程度的认同,对宝钗个人选择的理解,以及对贾府未来走向的一种旁观者的淡漠。

她们都身处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家族体系中,各自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宝钗的离开,在某种程度上,让她们的生活少了一些需要顾及的变数,或者说,让她们的处境又回归到了一个更“可控”或更“熟悉”的状态。她们的笑,是对一种“既定命运”的接受,是对一种“暂时平静”的松弛,也是对这深宅大院里种种不如意之事的无奈。

所以,与其说她们是真心高兴宝钗离开,不如说她们是在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下,对这一变动所带来的某种“便利”或“清净”的一种默契的回应。她们的笑,是她们在贾府生存智慧的一种体现,是她们对世事变迁的一种淡然解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用的词语不是那么准确吧。

相视而笑,一般指的是是互有灵犀的笑。

这两个人在这里应该是讪笑,是不好意思的笑。

因为两个人都知道薛姨妈身体不好是宝钗的借口。

不挽留,是因为挽留没有用。

搜查大观园就是对大观园里女子的品行有质疑。

她是唯一没有搜的,所以是有特殊待遇,会让别人说闲话。所以搬走避嫌。

宝钗很有分寸,该做什么事情都会做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红楼梦》中,当李纨和尤氏得知薛宝钗即将搬出大观园时,她们没有像王夫人或其他一些人那样表现出不舍或挽留之意,反而“相视而笑”。这个场景看似平常,细品之下,却能揭示出她们各自的处境、心境以及对宝钗离去这件事的复杂态度。首先,我们得明白李纨和尤氏在贾府的地位与处境。李纨是贾珠的遗孀,育有一子贾兰。在贾府.............
  • 回答
    在《红楼梦》第五十回,贾母一行人从芦雪庵赏雪归来,路上谈笑风生,谈到了作诗的趣事。此时,李纨看着眼前两位最得力的诗社成员——黛玉和宝钗,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若论风流别志,自是萧湘;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芜。”这句话是李纨对黛玉和宝钗诗歌风格的精准概括和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流露出她作为“稻香老农”对.............
  • 回答
    在浩瀚的《红楼梦》群像中,李纨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如同一株被精心栽培却被囿于庭院中的素净栀子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同时也承载着那个时代女性的局限与无奈。要评价李纨,我们需要从她的身世背景、性格特点、在家族中的地位、她的人生选择以及其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意义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身世背景:命.............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那张巧舌如簧、洞察人心的嘴,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戳中人事的要害。当她对李纨说出“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这句话时,绝非随口一说,而是饱含着她对李纨现状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种掺杂着嘲讽、同情与警醒的复杂情感。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李纨的身份和处境: 身份背景.............
  • 回答
    关于李少红导演在新版《红楼梦》中对女性角色的发型设计,尤其是那种被普遍称为“戏子头”的造型,确实是当年播出时引起了很大争议和讨论的焦点。这背后涉及到导演的创作理念、对原著的理解以及想要传达的某种视觉表达。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戏子头”在那个语境下,通常指的是一种比较夸张、样式化、带有程式化痕迹的发.............
  • 回答
    李少红导演的2010版《红楼梦》,说实话,在我心里一直是个挺复杂的存在。它就像一道摆在你面前的大菜,食材都是顶级的,烹饪手法也算别出心裁,但吃下去的味道,却有人赞不绝口,有人皱眉摇头,甚至还有人觉得寡淡无味。这大概也是这部作品最让人津津乐道,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咱们先从好处说起,因为李少红毕竟是.............
  • 回答
    网红“李赛高”(真实身份疑为李佳佳)近日被卷入缅北诈骗风波,其本人对此予以否认,并表示已接受警方调查。然而,目前公众对于事件的真实情况仍存在诸多疑问,且信息尚不完全明朗。事件起因与指控:事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23年底或2024年初。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和新闻报道开始出现关于“李赛高”涉嫌在缅北参与电信.............
  • 回答
    如何看待百万粉丝网红「李赛高」被实锤其真实身份是缅北诈骗团伙?平台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李赛高”事件无疑是近年来网络舆论场上一个令人震惊且值得深思的案例。一个拥有百万粉丝、以展现积极生活、传播正能量形象示人的网红,被揭露其真实身份竟是缅北诈骗团伙的一员,这不仅是对其粉丝的巨大欺骗,也引发了公.............
  • 回答
    评价抖音网红李佳琦 Austin,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他的成功之处、商业模式、影响力、争议点以及未来发展等。一、 成功之处:从普通主播到“直播带货一哥”李佳琦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 卓越的口才与表现力: 情绪调动能力: 李佳琦最突出的能力在于他能够精准.............
  • 回答
    人人网前网红李硕创建知乎账号,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和解读,背后可能包含着个人发展、平台变迁、内容生产模式的演化以及社会话题的交织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展开论述:一、 李硕的“前网红”标签及其在人人网的时代印记首先,需要明确李硕在人人网的定位。他之所以被称为“.............
  • 回答
    如何看待“58同城回应柬埔寨血奴案”和近期某音“缅北诈骗网红李赛高事件”这两个事件都暴露了我们在信息时代,尤其是在跨国网络活动中,信息安全、人身安全以及信息平台责任方面的严峻挑战。它们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指向了网络空间监管、公民意识教育以及跨国犯罪打击等一系列深刻的问题。 一、 “58.............
  • 回答
    李红良事件,作为一起备受瞩目的学术丑闻,在武汉大学乃至整个中国学界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件事的发生,远不止是两个人之间的是非恩怨,它触及了学术诚信、科研伦理、权力运作以及高校管理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事情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时有匿名举报人(后来被确认为李红良的博士.............
  • 回答
    关于海峡两岸知名主持人李红是否会就其相关言论或行为道歉,这是一个复杂且牵动着许多人情绪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首先,我们得理解“道歉”这个行为的含义和分量。道歉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句“对不起”,它往往意味着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通常伴随着对受影响者的理解和补偿的意.............
  • 回答
    近日,围绕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红良的“小学女儿‘喝茶抗癌’研究获奖”事件,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界和教育界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李红良院长本人就此事接受采访,做出了“没参与,符合规范”的回应。如何看待李红良院长的回应,以及这背后所牵扯出的学术诚信、师德师风、以及当下科研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
  • 回答
    .......
  • 回答
    江启臣要求李红就“求和”说向其道歉,这件事的背后,涉及到的是台湾政治光谱中关于两岸关系定位的重大分歧,以及个人言论在政治舞台上的复杂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一、 江启臣的角色与立场江启臣作为中国国民党(KMT)的现任主席,其政党在台湾的政治生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国民党传.............
  • 回答
    饶毅实名举报李红良、裴钢、耿美玉造假事件,确实是一个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要详细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们需要梳理以下几个关键点:1. 事件的开端:饶毅的举报 举报内容与对象: 饶毅,作为一位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神经科学家,曾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以其.............
  • 回答
    科技部通报曹雪涛、李红良、耿美玉、裴钢、饶毅调查结果一事,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一事件的复杂性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事件的起因。科学界的学术不端行为,尤其是数据和图像的篡评估,对科学诚信和研究的可靠性构成严重威胁。当公众或同行对某些科研成果提.............
  • 回答
    要说《大宋宫词》,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一言难尽。想当年,海报一出来,李少红导演,刘涛、周渝民主演,再加上“宋风”这几个字,我那叫一个期待啊!感觉是要拍一部真正的“国产大剧”,能把宋朝那种文雅、内敛、充满智慧的气息给还原出来。结果呢?看完之后,那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跌宕起伏。先说好的地方,也是我当初期待.............
  • 回答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提出的“制定院士行为负面清单,从严完善院士退出制度”,是一项涉及中国院士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要理解这项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背景与动因:为何要进行这项改革?这项改革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中国院士制度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的回应。主要动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