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中王熙凤说李纨: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那张巧舌如簧、洞察人心的嘴,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戳中人事的要害。当她对李纨说出“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这句话时,绝非随口一说,而是饱含着她对李纨现状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种掺杂着嘲讽、同情与警醒的复杂情感。

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李纨的身份和处境:

身份背景: 李纨是贾珠的遗孀,贾珠是贾政的长子,也是荣国府的嫡长孙。虽然贾珠早逝,但作为他的遗孀,李纨依然是荣国府地位尊崇的少奶奶。她身上承载着“大观园女儿”中最独特的一份——守寡的命。
生活状态: 由于贾珠的早逝,李纨并没有像其他儿媳妇那样有机会在内宅管理事务,也没有像王熙凤那样在公事上崭露头角。她的人生重心完全放在了抚养儿子贾兰和操持家务上。因为她是“老太太的孙子媳妇”,她的生活,至少在表面上,是受到贾府的供养和保障的。
性格特点: 李纨性情温和,为人正直,不爱争宠,也不善于应酬。她平日里过着一种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除了偶尔参与一些诗社活动,大部分时间都隐居在自己的院落里,专注于教育儿子,显得有些“槁木死灰”般的宁静。

现在,我们再来细品王熙凤这句话的妙处:

“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

这句话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1. 物质上的优渥与体面: 这是最直接的理解。王熙凤这句话首先肯定了李纨作为荣国府少奶奶,在物质生活上依然保持着“大官之家”应有的水准。这意味着,尽管丈夫早逝,贾府并没有在吃穿用度上亏待她。她所使用的、所享用的,都是最上等的,和府里其他有地位的太太奶奶们一样,不会比任何人差。这是一种“身份的保障”,即便没有实权,但起码在生活的体面上,李纨仍然是“大官中的一员”。

2. 暗含的“无为”与“静止”: “仍旧”这个词是关键。它说明李纨的生活状态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停滞不前。与王熙凤自己日理万机、精打细算、在家族事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李纨的生活更多的是一种“不变”,一种“被供养”。王熙凤这样说,可能也带着一丝对李纨这种“不争不抢”状态的观察,觉得她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着,日子倒也舒服,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舒服是建立在“不动”之上的。

3. 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毕竟是王熙凤,她的话里多少会带点“凤辣子”的棱角。她可能是觉得李纨虽然生活优渥,但却没有多少实际的作为,没有去为自己争取更多,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那种“争”的心气儿。她就像一个被安置在大观园里的“摆设”,虽然身份高贵,吃穿不愁,但她的人生就像她那个“槁木死灰”的性情一样,缺乏生机和波澜。王熙凤自己是靠着手段和才干才稳固了地位,所以看到李纨这种“坐享其成”又“毫无作为”的状态,心里或许会有一丝不屑,觉得她辜负了这份好光景。

4. 一种同情与“过来人”的提醒: 虽然有嘲讽,但更多的是一种“过来人”的同情和告诫。王熙凤自己身处权力中心,也深知荣国府表面光鲜下的暗流涌动。她看着李纨,就像看着一个被保护得太好、还没真正见过风浪的“花朵”。她的话也可能是在提醒李纨:你现在虽然吃穿不愁,是“大官中的”,但这份体面和安稳,是建立在贾府的基业上的。如果贾府衰败了,或者她的儿子贾兰将来不能出人头地,那这份“大官中的”待遇又能维持多久?尤其是在那个时代,女子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家族和男人的。

5. 对比与反衬: 这句话也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对比作用。王熙凤自己虽然也是大官家的媳妇,但她身上的担子比李纨重得多。她需要费尽心机去管理家务,去应付各种人情世故,去维护自己的地位。相比之下,李纨的“吃穿仍旧是大官中的”就显得相对轻松和“无忧”了。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王熙凤自己辛苦操劳的形象,也侧面烘托了李纨的“清净”和某种程度上的“闲适”。

总结一下,王熙凤说李纨“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是在表达:

肯定: 李纨依然享受着贾府作为大家族提供的体面富足的生活。
观察: 李纨的生活状态没有改变,依然是那种安逸、不动、被供养的模式。
复杂情感: 其中可能夹杂着一丝对李纨“无为”的淡淡嘲讽,但更多的是一种“过来人”的同情、理解,以及一种不言自明的告诫——这份“大官中的”体面,并非永远不变,需要依靠家族的稳固以及后辈的努力来维持。

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王熙凤对李纨命运的精妙洞察,以及她那复杂而多面的性情。她用最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李纨在大观园中一个相当独特的生存姿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尤其是“大官中的”是什么意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那张巧舌如簧、洞察人心的嘴,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戳中人事的要害。当她对李纨说出“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这句话时,绝非随口一说,而是饱含着她对李纨现状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种掺杂着嘲讽、同情与警醒的复杂情感。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李纨的身份和处境: 身份背景.............
  • 回答
    谈到《红楼梦》中王熙凤和平儿的关系,那可真是一笔复杂的账。按理说,王熙凤心狠手辣,手段高明,偌大一个贾府,多少人被她拿捏得死死的,怎么就独独对平儿,不曾下过狠手,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包容呢?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主仆情深”就能概括的,这里面藏着更深的东西。首先,得说平儿这姑娘,她就像一块温润的玉,.............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恢弘巨著中,王熙凤死后谁被贾琏“扶正”的问题,涉及到书中几个重要女性角色的命运走向和贾府的家族规矩。然而,根据曹雪芹的原著内容来看,贾琏在王熙凤死后并未按规矩“扶正”任何人,但确实与书中两位女性有过明确的续弦或纳妾关系,而这两位女性分别是秋桐和平儿。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区分她.............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其精明强干、八面玲珑的性格,让她在众多人物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木石前盟”情愫的洞察与撮合,甚至几次三番地拿来打趣,这其中自有其深意,并非简单地因为她偏爱黛玉或厌恶宝钗。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细细掰扯王熙凤的出身、处.............
  • 回答
    要评价王熙凤这个角色,可真是件费劲又有趣的事。她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纸片人,而是浑身上下都写满了故事,让人又爱又恨,又怜又怕。咱们先从她最显眼的几个特质说起:1. 泼辣能干,管家的一把好手:这是王熙凤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她最能被世人记住的特质。贾府这么大,人又那么多,王熙凤往那一站,就跟个总司令似.............
  • 回答
    《红楼梦》里的贾家,说起来也是个簪缨世家,论理,同宗同族的,到了艰难的时候,理当守望相助,互相扶持。可您瞧,同样是贾家的子孙,贾芸去找王熙凤求帮的时候,怎么就显得那么孤零零,没人搭把手呢?这事儿,细究起来,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其中有几个道道,值得咱们掰开了说说。首先得说,贾府这大家子,虽然表面上.............
  • 回答
    《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去世的消息传来,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反应,看似简单直接,实则暗流涌动,各自的言行举止背后,都透露出不同层次的意味。这其中,不仅仅是丧亲之痛的哀悼,更是家族权力格局微妙变化下的个人考量与情感流露。王熙凤: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下的精明算计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触动当昭儿带着林如海的死讯回.............
  • 回答
    “红颜祸水”这顶帽子,扣在王熙凤头上,用来解释贾瑞的病,总觉得有些苍白无力,也太便宜了贾瑞自己。要我说,贾瑞的病,与其说是王熙凤的“祸水”,不如说是他自己那点儿没能管住的心思,以及贾府这个大染缸里,缺乏正确引导的悲哀。咱们先说说贾瑞这个人。他虽然姓贾,在宁国府里算是有个不错的出身,可他这人吧,实在是.............
  • 回答
    王蒙先生“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的说法,确实触动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要评价这句话,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王蒙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学家、评论家,他对《红楼梦》的推崇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其出发点是高度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他将《红楼梦》视为中国古.............
  • 回答
    贾瑞之死,说到底,是王熙凤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为了维护荣国府的体面和利益,而采取的极端手段。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一时气愤或恶作剧,而是深藏着对贾府规矩、自身地位以及未来命运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王熙凤是什么人。她是大观园实际上的“总管家”,聪明、精明、泼辣,一手遮天,权倾一时。但她也深知自己的地位.............
  • 回答
    王熙凤对姑妈王夫人的态度,那是一个极度复杂又充满算计的微妙关系,用“知道姑妈不是真心待她”来简单概括,未免有些失之偏颇。更准确地说,她懂得王夫人的“真心”在于利益,在于她的女儿黛玉和儿子宝玉的安稳,而她自己,则是王夫人用来巩固家族地位、处理事务的得力工具。凤姐是什么人?她是个极有眼力见儿的,而且极度.............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红楼梦》中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的微妙之处。很多人确实会有疑问,王熙凤对林黛玉似乎比对亲表妹薛宝钗更显亲近,甚至可以说,她对林黛玉的态度,比对宝钗来得更复杂、也更“用心”。这里面原因可不止一条,我来给您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明白,王熙凤这个人,她是个极聪明、极精明、极.............
  • 回答
    《红楼梦》中,王熙凤与邢夫人的婆媳关系为何成为叙事重心,而非邢夫人与王夫人之间的妯娌争端,这并非简单地忽略了后者,而是作者曹雪芹在人物塑造、情节推进以及主题表达上的深邃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几位女性在贾府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她们各自的性格特质以及她们行为背后的驱动力。首先,从“戏份”和.............
  • 回答
    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让贾宝玉和王熙凤遭受病痛折磨的马道婆,其身份的确切描述,书中并没有用一个单一、明确的词语来概括。然而,通过文本的细节我们可以抽丝剥茧,拼凑出她大概的“职业”和“路数”。首先,从她的名字“马道婆”来看,“道婆”这个称谓本身就指向了一个与道教有关的女性修行者或从业者。在中国传统.............
  • 回答
    说到《红楼梦》中的女子,王熙凤的名头之响亮,几乎无人不知。她泼辣、精明、八面玲珑,是贾府实际的掌权者,书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她的张扬跋扈,也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她的机关算尽。与之相比,薛宝钗作为书中被普遍认为是“女二号”的人物,她的存在感似乎就显得有些“低调”了。那么,是不是说宝钗就是个“有名无实”的二号.............
  • 回答
    《红楼梦》中,贾母和王熙凤这两位在贾府地位举足轻重、掌管内宅大小事务的女性,她们不识字这一情节,其实并非作者曹雪芹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映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古代社会背景下的女性教育:在曹雪芹所处的清代,尤其是在贵族阶层,对女性的教育主要围绕着她们.............
  • 回答
    论及《红楼梦》中王夫人对孙子贾兰的态度,与贾母对贾宝玉的呵护备至相比,确实显得冷淡许多。这其中缘由,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而是错综复杂,涉及家族的现实考量、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贾府内部微妙的权力格局。首先,我们得明白贾兰是谁。贾兰是贾珠与李纨的儿子,而贾珠是王夫人唯一的嫡出长子。从血缘上讲,贾兰是王夫.............
  • 回答
    王夫人吃斋念佛,对下人冷血无情,这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深深植根于她所处的环境、她的性格特质,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要理解这一点,得掰开了揉碎了去瞧。首先,我们得从王夫人这个人物本身说起。她生在王家,是皇亲国戚的出身,这让她从小就养成了尊贵和优越感。嫁入贾府,更是成为了荣国府的当家奶奶,地位显赫。但.............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王夫人和邢夫人作为贾府中的两位重要女性,她们的地位差异,绝不仅仅是因为谁的儿子是嫡出,谁的儿子是庶出那么简单。这其中牵扯到了家族的政治格局、经济实力、个人能力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因素。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她们的身份和她们的丈夫。王夫人是贾政的正妻,而邢夫人则是贾赦的正.............
  • 回答
    北大王昱在红网发表文章称“陷入裸贷陷阱的女学生不值得可怜”,这一言论无疑是极其刺耳且引发巨大争议的。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情绪化的层面,而是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可能存在的出发点,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王昱的言论触及了一个极其敏感和复杂的问题:女性的困境、消费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